甘酸缓急中药组方治疗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疗效及对血压变异性、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2021-02-27 07:59杨广栋张万辉陈建业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阳上亢半胱氨酸收缩压

杨广栋,王 健,张万辉,陈建业

(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河北 沧州 061001)

高血压病临床十分常见,其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诱发因素。最新临床流行病学数据表明,我国18岁以上居民中,有大约27.9%居民患有高血压,据此估算我国已有近3亿的高血压患者[1]。H型高血压是指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患者,我国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指南》[2]将血同型半胱氨酸≥10 μmol/L作为高血压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不良事件的重要危险因素。相关研究数据指出,我国高血压患者中有75.0%~80.3%同时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3-4]。祖国医学对高血压相关症状有明确的记载与论述,而且对其治疗有着独特的优势和确切的疗效。肝阳上亢型为高血压患者最为常见的中医证型,患者多以头晕、头胀痛、口干口苦、心烦急躁易怒等为主要临床表现[5],治疗多以平肝潜阳为法,用方多选天麻钩藤饮、镇肝熄风汤等,其效者不少,然不效者亦是常见。笔者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篇》“肝主春,足厥阴少阳主治……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酸泻之”得到启发,以甘味药联合酸味药为主来组方治疗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经观察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诊断标准

1.1.1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制定:若患者既往无高血压病史,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均达到收缩压(SBP)≥140 mmHg和/或舒张压(DBP)≥90 mmHg(1 mmHg=0.133 kPa)诊断为高血压;若既往患者高血压诊断明确,正规药物治疗,不论目前患者血压情况均诊断为高血压;动态血压诊断标准:日间血压均值≥135/85 mmHg,夜间血压均值≥120/70 mmHg,24 h血压均值≥130/80 mmHg。

1.1.2中医证候诊断标准 参照2002年版《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和《中医内科学》[7]标准辨证为肝阳上亢型,主症:头晕,头胀痛,心烦急躁易怒;次症:面赤目红,口干口苦,失眠梦多;舌红,苔薄黄或薄白,脉弦或弦滑。具备任意2项主症,加上次症1项,符合上述舌苔、脉象即可诊断。

1.2纳入标准 年龄≥30岁但<65岁;满足高血压西医诊断标准和肝阳上亢型中医证候诊断标准;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10 μmol/L;既往高血压诊断明确者,需要经2周洗脱期后,重新测量血压且能够达到上述标准;患者本人(或授权亲属)同意该治疗方案并签署书面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 高血压属3级或者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既往高血压诊断明确患者,洗脱期结束后未达到高血压诊断标准或高血压属3级者;合并心脑血管、肺、肝、肾或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未经控制的精神疾病患者,或正在服抗精神类疾病药物者;正在服用叶酸拮抗药物如甲氧苄啶、乙胺嘧啶、甲氨蝶呤等者;治疗开始前3个月内服用过或正在服用叶酸或维生素B12者;未经控制的结核病活动期患者,或未经良好控制的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既往曾经接受过脏器移植的患者;哺乳期或妊娠期患者;既往多药过敏或属于过敏体质者;不接受本研究治疗方案者。

1.4一般资料 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就诊于我院心内科或中医内科门诊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西药组与联合组各60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治疗前血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符合《赫尔辛基宣言》伦理学要求。

表1 2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5治疗方法 西药组患者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50224,规格:5 mg/片)5 mg/次口服,1次/d;叶酸片(天津力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2020215,规格:5 mg/片)5 mg/次口服,1次/d;服药7~10 d后,血压不达标者可加服马来酸依那普利片(江苏扬子江制药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2026567,规格:5 mg/片)5 mg/次,1次/d,若联合用药7~10 d后血压仍不达标,视为无效。联合组在西药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甘酸缓急中药组方治疗,组方:白芍25 g、甘草15 g、柴胡12 g、枳壳6 g、木瓜15 g、生牡蛎20 g、生龙骨20 g、天麻10 g、夏枯草15 g、怀菊花15 g。为避免因药物煎煮不便或不当引起的治疗性偏差,本研究使用北京康仁堂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中药配方颗粒,每日1剂,早晚用温开水适量冲服。2组总用药时间均为4周。

1.6观察指标

1.6.1中医证候疗效 参考2002年《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对头晕、头胀痛、心烦急躁易怒,口干口苦、失眠梦多、面赤目红症状进行分级量化评分,计算疗效评价指数,根据疗效评价指数制定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价指数=(治疗前总积分-治疗后总积分)/治疗前总积分×100%。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疗效评价指数大于70%;有效: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疗效评价指数大于30%但小于70%;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疗效评价指数小于30%。

1.6.2诊室血压疗效 根据2010年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中相关内容制定疗效评定标准。显效: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大于10 mmHg并达到正常值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下降大于20 mmHg但未下降至正常范围;有效:舒张压较治疗前虽下降小于10 mm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较治疗前舒张压下降10~19 mmHg但未下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与治疗前相比较下降30 mmHg以上;无效:未达到显效和有效判定标准。其中血压测量采用标准汞柱式袖带血压计,由医护人员测量患者右上肢肱动脉血压。取患者入组后治疗前3 d的血压平均值作为治疗前诊室血压,取患者疗程结束前最后3 d血压的平均值作为治疗后血压。为避免测量误差,同一位患者的血压均由同一位医护人员,使用同一个血压计测量,每次血压测量前,患者需在安静状态下提前休息至少15 min,测量血压时采取标准仰卧位。

1.6.324 h动态血压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用伟伦ABPM6100便携式血压监测仪监测左上肢血压,包括24 h收缩压(24hSBP)、24 h舒张压(24hDBP)、白昼收缩压(dSBP)、白昼舒张压(dDBP)、夜间收缩压(nSBP)、夜间舒张压(nDBP)。检测时间为9:00到次日9:00共24 h,白天每半小时记录1次,夜间测量间隔时间加1倍。受试患者不限制日常活动,袖带充气测压时尽量避免左上肢肢体活动。24 h所测有效数据大于80%为合格,若小于80%则隔日重新测量。

1.6.4血压变异性指标 以动态血压监测得到的24hSBP和24hDBP,dSBP和dDBP,nSBP和nDBP的标准差作为衡量指标。

1.6.5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 治疗前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试剂盒购自北京北方生物技术研究所。

2 结 果

2.12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联合组中医证候总有效率为100%,西药组为78.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4周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 例(%)

2.22组患者治疗后诊室血压疗效比较 治疗4周后,联合组诊室血压总有效率为98.3%,西药组为9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32组患者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24 h动态血压各项参数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联合组治疗后24hSBP、24hDBP、nSBP、nDB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2组dSBP、d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4。

表3 2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4周后诊室血压疗效比较 例(%)

表4 2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比较

2.4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 治疗后2组患者24hSBPSD、dSBPSD、nSBPSD、24 hDBPSD、dDBPSD、nDBPSD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联合组治疗后24hSBPSD、dSBPSD、nSBPSD、24hDBPSD、dDBPSD、nDBPS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5。

表5 2组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患者治疗前后血压变异性指标比较

2.5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比较 2组患者治疗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但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6。

3 讨 论

对于高血压病的具体发生原因及机制,至今尚没有完整且统一的认识,总的可以概括为先天遗传背景与后天饮食及环境因素2个方面,是遗传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目前认为其主要与交感神经系统亢进、水钠潴留、RAAS系统激活、血管重构、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的介导以及血管内皮功能失调等因素相关[8]。H型高血压出现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较单纯性高血压患者高4倍,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升高5 μmol/L,将会使患者发生心脑血管事件的概率增加59%,血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每下降3 μmol/L,其发生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将会下降24%[9-12],其原因可能与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能加速患者动脉硬化、增加患者的血压变异性、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并阻碍一氧化氮等血管舒张物质生成有关[13]。

传统中医书籍中没有高血压及其病名的明确记载,然而却可以在中医对“头痛”“眩晕”等疾病的论述中找到与高血压患者相似的描述。中医学认为高血压的病因病机在于肾阴虚耗,肝阴亏损,而致水不涵木、虚阳上亢,进而出现风阳内动、上扰之象。笔者通过研读《黄帝内经·素问·脏气法时论》,发现关于“肝急”论述与肝阳上亢型高血压的临床表现比较吻合,根据其“肝欲散,急食辛以散之,用辛补之,以酸泻之”的治疗理论,尝试以甘味联合酸味药为君药来组方治疗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分析其中医理论基础:肝为风木之脏,功擅疏泄一身之气机,以生发阳气为用而以敛阴藏血为本;辛味发散,可助其生发之气,合于肝性,是故为补;酸味收敛,敛肝之用,逆其生发之性,故为泻。“肝急”之症,实乃肝气生发太过之意,不可再用辛散,而当以酸收敛其生发之太过;又肝本刚脏,其性主动主升,以阴为体而以阳为用,且内寄相火,其“体阴”全赖肾阴之滋生以及血液之濡养,酸本肝之味,最易入肝而能补肝之体,而作柔肝之用;“肝苦急”者,“用阳”之相火妄动也,以酸味之药,如白芍、木瓜之属补肝之体以柔肝之用;又甘为脾土之味,功能生化万物,甘可缓之,以柔克刚而缓肝之急,甘酸合用柔肝用、补肝体、缓肝急,较平肝潜阳之剂,柔肝而不滞肝用,补肝阴而助其根,缓肝急而不碍其生发之用。在具体用药方面,甘酸缓急组方以酸甘药物白芍、木瓜、甘草为君药,方中白芍、木瓜味酸补肝体柔肝用而敛“肝急”,甘草味甘而缓“肝急”;柴胡疏散肝急过用之气,枳壳破心下坚痞,降胸中郁气,二药升降并行,复肝用之疏泄;牡蛎平抑肝阳且能益肾水之阴,龙骨重镇,潜过升之肝阳,天麻平肝,熄欲动之肝风,夏枯草、菊花引阳入阴,清过胜之相火,五药合用,引过胜之肝阳相火肝风潜藏于肝阴而养之,体用并调复肝之疏泄,水木同治生生不息,肝之用阳平秘于肝之体阴,则过急之肝用自消。

本研究结果显示,以甘酸缓急中药组方联合基础降压药物治疗肝阳上亢型H型高血压,在改善中医证候、提高患者诊室血压达标率、降低患者24 h收缩压与舒张压和夜间收缩压与舒张压、降低患者血压变异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血压变异性小有助于降低患者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而对白昼收缩压与舒张压的作用与西药治疗未显示出明显差异,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白昼血压影响因素较多,比如活动、情绪等,血压波动明显,且相对更高,而夜间血压影响因素较少,且相对更平稳,因此加用中药治疗后改善效果更佳。联合组降低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效果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可能与治疗疗程较短或者样本量较小有关,需要进一步研究。

利益冲突:所有作者均声明不存在利益冲突。

猜你喜欢
阳上亢半胱氨酸收缩压
针刺联合硝苯地平控释片对高血压头痛(肝阳上亢证)的治疗效果观察
肝火旺和肝阳上亢,你会区分吗
血清高同型半胱氨酸在多发性骨髓瘤治疗及预后中的临床意义
老年人群收缩压与射血分数保留的心力衰竭预后的关系
静息态功能磁共振在高血压偏头痛肝阳上亢证候分型中的研究价值
健康年轻人收缩压高会增加动脉硬化风险
强化降低收缩压不增加卒中风险
西安地区同型半胱氨酸参考区间的初步建立
天麻钩藤饮加减合复方羊角颗粒治疗肝阳上亢型头痛的临床疗效观察
改良的心血管健康行为和因素评分与老年人短时收缩压变异性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