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红英,罗湘林
高效课堂是应新课改要求而萌生的教学实践探索,“是一种低耗、高效、生态,可持续、可推广、可增值的优质课堂形态。‘三效’(即效果、效率、效益)是高效课堂的基础;内在组织结构合理、教学成本消耗最低,教学效果相对卓越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特征。”[1]在国外“高效教学”与“有效教学”相近。其高效课堂的关键词是“促学”,强调的是教师课堂教学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推进与提升功能;在国内,理论构建与实践探索双轨同趋、同步推进是高效课堂改革的鲜明特征与基本态势。[2]但学者龙宝新认为当前高效课堂仍存在效果至上、学习还原主义等理念缺陷,主张改善课堂的生态平衡[3]。因此,高效课堂应该致力于学生能力整体性、生态性发展,既关注当前学习效果,又注重学生个体成长的长远效益。随着教学改革的推进,体育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果,但是,在教学观念上,部分地区及学校仍对“运动中心论”和“生物体育观”原有课程体系存在路径依赖。[4]把体育学科的部分功能当成全部,只关心技术教学和学生体质的提高,忽视学生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发展;教学方式上陈旧单一,教师专制型课堂、放任式课堂依然顽固。因此探索有效的教学方式,构建体育高效课堂成为当下热门话题。
“互动”是一个从社会心理学引入到教学领域的概念。互动式教学强调的是一种教学关系。生生互动式教学则侧重于生生之间关系发展和“以学为主”课堂的构建,对体育教学方式改革具有创造性意义。笔者从互动角度着手,运用行动研究法,探讨生生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实施与改进,并探索生生互动教学方式对构建中学体育高效课堂的作用机制。
通过中国知网查阅有关互动及高效课堂等相关文献,获得课堂互动与高效课堂构建相关研究成果,深入了解中学体育课堂生生互动研究相关进展情况以及构建中学体育高效课堂的可行方向,为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本研究遵从行动研究法要求,按照图1的步骤进行中学体育生生互动课堂研究。在行动研究法实施的过程中参与性观察贯穿始终,并穿插对体育教师、参与学生的深度访谈。主要观察生生互动式体育课堂中学生的互动体验,了解学生、他者对生生互动式体育课堂的思考等,课堂观察笔记30余篇,另有对9位同学的深入访谈,以及5位体育教师的课堂观察反馈。
图1 行动研究步骤
运用SPSS数据分析软件对互动教学班行动研究前后身体素质测试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北京师范大学厦门海沧附属学校(以下简称北附)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其中初中部目前共有30个教学班级,8位体育教师。在体育中考备受重视的形势下,北附调整教学形式,实行初一男女生合班上课,初二、初三男女分班上课。授课内容方面,初一新授课较多涉及多个项目的技能教学,初二、初三基本围绕体育中考项目练习,新授课较少。各体育教师虽然教学风格各有不同,但是教学模式基本一致:热身跑(热身游戏)—关节操—基本内容学练(有时会有教学竞赛)—放松点评。
通过2018年3~6月对北师大海沧附校初中部初一12个教学班、初二10个教学班、初三8个教学班共三十个教学班级的30堂课堂观察,发现北师大海沧附校中学体育课堂生生互动情况存在以下问题:(1)生生互动内容少,不能满足学生交往需求。在新授课中,教学以学生掌握知识和技能为目的,所表现的课堂教学互动类型以师生互动为主。课堂教学中超过80%以上的时间是以教师讲解、示范、纠错以及学生模仿练习为主,学生之间相互纠错、探讨学习的时间较少,未能满足学生交往需求。(2)生生互动形式散乱,未能形成有效的学习群体。在复习课中教学以巩固或增强学生技能、体能等身体能力为目的。教学互动为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生生互动主要表现在课堂游戏、竞赛等环节。在这两个环节中考虑到不同学生实力水平,分组通常不固定、互动的指向性不明确,故而生生互动形式散乱,未能形成有效的学习小群体。(3)生生互动环节固定,授课模式单一。当前体育课新授课和复习课基本遵循各自教学套路,生生互动环节基本集中在学生展示、课堂游戏与竞赛环节。授课模式较为单一,限制了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发展。
3.2.1 生生互动式体育课堂的设计思路 以增强生生互动为主要方向,以拓展有效课堂教学的时间和空间,丰富中学体育课堂教学形式,改善课堂教学为出发点;满足学生同龄互动的需求,促进学生认知、情感以及社会性的发展;促进以“学”为主课堂的建立,强化学生体育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主要目标,全面设计生生互动式体育课堂。
3.2.2 教学内容的遴选 当前初中体育教材按照2011版《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确定内容,同时各地、各校可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选择适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体育中考背景下各地中学生运动能力的发展呈现出地域性特点,注重中考项目技能发展成为各类中学体育课程的主要内容。提高体育课堂效率,让体育课堂教学既能满足考试要求又能促进学生技能掌握,既有好成绩又为终身体育打好基础,成了当下亟需解决的问题。因此在具体选择体育课堂教学内容时要坚持几个原则:一是结合体育中考各项目,成绩是升学的依据,不能废弃;二是均衡项目发展,选取教材中存在的现实中有条件教授的非体育中考项目,促进学生各项体育能力的全面发展;三是满足学生的学习兴趣,保障学生的学习权利。
3.2.3 生生互动课堂内容的设计 体育课堂有着天然的互动优势。其游戏特征也有利于多样化互动方式的展开,因而在课堂教学的三个阶段,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都可以选择适当的内容进行互动学习。为了丰富学生互动体验,合作性互动、竞争性互动、合作—竞争性互动三种模式都将根据具体教学内容有选择地作为课堂互动学习的组织形式。合作性互动强调个体或群体之间的合作,为达到共同目标彼此配合、相互协作,主要使学生在合作互动的过程中产生顺应、模仿等心理效应;竞争性互动主要使学生体会群体或个体产生分歧时激发出的个体不屈不挠、自尊、自信等心理体验,但由于其负面效果比较突出,应在教学中尽量减少单纯的竞争性互动;合作—竞争性互动,是合作与竞争互动的中间状态,兼具二者之丰富体验。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加利用。
研究(2018.09—2019.01)在中学体育课堂内实施;实施对象是北附校初三年级9、10两个班的35名女生;为方便观察与资料收集,选取的生生互动较强的新型教学手段是小组学习。小组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的生生互动的交流学习。既有个人之间的互动又易于群体之间互动;同时研究也表明小组学习可以满足学生的各种需要,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促进学生认知的发展、有助于培养学习型有用人才。[5]
图2 小组互动教学模式
检查评估生生互动体育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主要通过以下途径:一是学习过程及结果的量化。在课中测定学生练习量,判断其练习是否达到科学练习水平。在单元测试、期末测试中设置固定测试方法,检查学生技能、身体素质等方面的水平,判断其对单元知识技能的掌握情况以及身体素质发展情况。以上测试结果按照3:7的比例综合纳入期末总成绩。二是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质性分析。通过教师对课堂互动行为的观察、见习学生对课堂过程描述以及教师对部分学生的访谈,综合分析学生在认知、情感、意志方面的发展。
3.4.1 “一人替代小组” 在生生互动教学前期不可避免地产生“一人替代小组”的现象,原因在于学生初步从以教为主的课堂进入小组互动学习的课堂,学习思维难以转变过来。组长的角色替代了以往教师的角色,将活动的过程安排妥帖,组员过分依赖小组长,因而不能提出活动过程中具有建设性的问题和意见;对教学目标的认知停留在任务阶段,认为学习就是完成特定的学习任务达成目标,不能将学习视为一个需要自己去建构的过程,从而不能发挥个体的主观能动性。
对此,教师应注重体育课堂互动学习的情境性。情境理论认为:学习的实质是个体参与实践,与他人、环境等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形成参与实践活动的能力、提高社会化水平的过程。[6]只有将个体的学习融入到社会性的情境中,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被调动,有意义的学习才会发生。体育课堂可以说是对合作、竞争等社会活动的预演场所,有着天然的情境优势。学习小组应该是学习实践场的实践共同体,可以促进个体积极地参与到学习实践中来。
3.4.2 “忽略边缘人士” 互动学习初期,小组成员之间关系进展较为缓慢,容易出现内向性格的学生参与程度较差的问题。可采取配对学习形式,为其提供情感及行动支持,拉近内向学生与小组成员之间的距离,解决边缘学生难以主动参与小组学习的问题。“配对学习则被证明是能有效地避免学生游离现象的同伴学习模式。”[7]教师可在学生自愿的前提下指定学习伙伴助力边缘学生进步与融入群体。
生生互动教学方式构建的高效课堂聚焦于当下学生学习行为的积极变化及学习行为变化带来的即时效果(成绩的提升),更着眼于学生在互动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行为,促成学生社会性发展的长远效益。通过一个学期的课堂教学和行动研究,研究者围绕这两个维度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取了学生学习行为变化和社会性发展两个方面的研究结果,梳理生生互动作用于高效课堂的作用机制。
3.5.1 个体学习行为的积极变化促成即时效果提升
(1)生生互动式学习凸显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在以生生互动为主的体育课堂中,由于学练“权力”的下放,学习方式的改变,学生的学习活动实现了从教师控制到学生自主设计的转变。以往学生听从老师安排、鲜有对练习内容进行思考、按部就班、不在意自己在课中能学到多少;而在生生互动课堂中,学习小组会根据课时总体目标制定练习活动的小目标,并尽全力去达成,部分小组成员也会基于趋同心理为维持团队和谐而突出自我的表现,维护团队利益。正如访谈时W同学的回答:
虽然我们组定的体能练习目标有时候对我来说可能有点高,但是想着不能拖后腿就会跟上去,会变得更主动一些。累是累了点,最后跟上她们的步伐了,也会很开心。
“一切教育影响只有通过学生主动地、自觉地学习,才能转化为学生主观内容,也才能发挥作用,达到预期的效果。”[8]当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拥有了学习的主动权之后,便开始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获取有效学习资源进行积极地思考。无形之中便促成了学习主体性的转变,巩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2)生生互动式学习提高个体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学习小组中,小组成员之间地位的平等性使得小组内决策基本都通过民主方式进行。大家可根据自己意愿来安排活动内容,并有平等的机会来展示自己,提高了个体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例如对X同学的访谈:
小组目标大部分时候是参照老师给的标准来制定的。内容安排上,先要保证能完成目标再有一点点趣味的提升;决策时,有时候会存在意见不一,因为大家都爱提出自己的想法,可以通过举手的方法决定,也可以通过协商的方法解决。我们都很喜欢小组学习,因为它使体育课从死板变得有趣活跃。大家可以互帮互助,一起训练。例如一起做仰卧起坐、一起打排球、跑步的时候相互助威等等。总的来说小组互动学习让我更喜欢上体育课了,对体育课很有兴趣。对训练也提升了热度,同时也增进了同学之间的感情。
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提出:真正有意义的学习只有发生在所学内容具有个人相关性和学习者能够主动参与之时。生生互动教学正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主动参与、积极思考的平台,使学习者身心参与,进而促使学生有意义地学习。
(3)生生互动式学习达成成绩提高的即时效果。“中介作用”理论认为有效学习的秘诀在于交互双方的知识和技能处于不同水平。生生互动在异质小组中的一种表现形式是同伴互助学习。同学之间在不同方面的差距使得他们之间的交流成为必要与必然。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成果显示:教他人和向他人解释材料的过程,都是最好的用来促进认知精致的方式。学习能力强的同学便是通过帮助他人来巩固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此外,“配对学习则被证明是能有效地避免学生游离现象的同伴学习模式。”[9]学习能力弱的同学在同伴的支持下,学习行为逐渐被同化,进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升。
对9、10班女生800米跑、1分钟跳绳、1分钟仰卧起坐项目进行前后测,了解她们这段时间身体素质发展的实际情况并进行统计,如表1所示。
表1 研究前后部分身体素质配对样本T检验
统计结果如上表所示,渐进显著性双侧值P=0.000 <0.05。按照 α =0.05 的水准,说明以上三项前后测结果存在显著差异,认为生生互动学习方式对于提高学生运动成绩有显著效果。
3.5.2 个体社会性的发展促成长远效益提升 青少年社会性发展指为实现在社会中的健全成长和发展,青少年在心理和社会方面必须完成的学习和训练。“与同伴的社会相互作用是儿童身心发展和社会化赖以实现的基本关系。”[10]因此,互动是实现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有效途径。生生互动对青少年社会性发展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生生互动弱化了个体内化和外化问题。在生生互动学习中学生更多地体验到友好、民主、欢快、和谐、支持、分享等,能够弱化个体内化和外化问题。一方面,积极的互动关系可以缓冲自卑、内向个体的社会适应问题。例如10班G同学,小组学习之前同学对她的评价:是一个存在感很低的人,语速慢,声音小,老师问她问题时会变得更小声,背书慢,不会主动找老师;不会主动参与运动,需要别人督促与帮助才能完成练习,不太自信。但在小组内互动中却较为活跃:她跟江同学一组,会谈论一些她们喜欢的事情,说话速度会加快。江同学和蔡同学也会帮助她练习各个考试项目,现在练习有进步也能看到她开心地笑。这与她感受到小组成员之间的友好、支持与和谐的气氛息息相关。另一方面,积极的互动关系可以缓解个体焦虑、压力、孤独感等问题。
(2)生生互动促进了个体人际关系的发展。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包括人际间的亲疏关系、与他人相处的融洽关系等。和谐的人际关系主要通过和谐的人际互动来实现。生生互动性体育课堂为学生创设了一个较为单纯的互动环境。在互动的过程中接受来自队友的情感支持、陪伴支持以及建议支持,感受自己有人关爱,自己被信任,自己的喜悦可以有人分享,自己的痛苦有人分担等,建立积极的社会支持网络,促进人际间亲密关系的发展。同时也能在多样的互动模式中体验自身角色的转换,增进对社会角色的认知,有助于个人立场的换位思考,进而促进和谐人际关系的发展。
(3)生生互动促进个体情绪社会性发展。合作性互动、竞争性互动以及合作竞争性互动不可避免地会为小组成员带来成功、失败、逆境、顺境等等。而在这样的情境中,不管是自己、队友或对手都可能表现出生气、沮丧、骄傲、快乐等多样化情绪。丰富的情绪环境有助于个体识别、表达和调节情绪,不断在多样的情绪变化中锻炼自己,增强对彼此心理状态的理解,提升情绪处理能力,对个体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高效课堂应兼具即时效果和长远效益的提升。中学体育课堂生生互动教学方式是实现高效课堂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在以生生互动为主的课堂中,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体。在互帮互助与主动参与中做到身心参与,增强对体育学习的思考,体验体育学习的乐趣,达到提升身体素质、学习成绩的目标,也在丰富的情感体验、多样的互动情境中提高社会适应性能力,促进身心的全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