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羟维生素D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早期肾损害的有效性分析

2021-02-25 07:28杨雪路华杨雪花
中外医疗 2021年31期
关键词:肾脏受体维生素

杨雪,路华,杨雪花

贵州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内分泌科,贵州都匀 558000

2型糖尿病为我国常见慢性病之一,具有发病率高、预后效果差等特点,血糖控制不理想不仅可影响患者身体健康,亦可继发心、脑、肾等靶器官损伤,早期肾损害是2型糖尿病最常见、最严重并发症之一,在发病早期以轻度肾脏功能损害为早期表现,因其无典型临床症状故极易出现漏诊、误诊等情况,一旦引起肾小球、肾血管等病变可进展为慢性肾脏疾病,鉴于此需采取有效、安全治疗方案[1]。既往多采取常规降糖药物控制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病情,但长期使用安全性、有效性不理想,在早期肾损害预防中可行性不高,受益于医疗及医药技术的发展,近年各研究人员发现25-羟维生素D与糖尿病肾脏密切相关,而肾脏作为维生素D的靶器官,进入机体与相关受体结合可保护肾脏组织,为进一步明确其临床价值,该文遴选2018年5月—2020年5月收治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50例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研究纳入50例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按随机数字表分为2组,观察组25例中男/女=14/11,年龄均值(39.41±6.72)岁,病程均值(9.82±2.71)年,体重指数均值(23.11±2.82)kg/m2;对照组25例中男/女=15/10,年龄均值(40.42±6.75)岁,病程均值(9.84±2.76)年,体重指数均值(23.15±2.78)kg/m2,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该研究上报医院伦理委员会获得审批。

纳入标准:①血液中25-羟维生素D浓度缺乏或不足(<75 nmol/L)者;②临床资料完整者;③2型糖尿病合并早期肾损害者: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0~300 mg/g;④年龄>20岁者;⑤未合并其他脏器组织损伤者[2]。

排除标准:①临床资料丢失者;②其他类型糖尿病者;③肾病及风湿性疾病者;④自身免疫性疾病者;⑤近期使用糖皮质激素者;⑥骨质疏松既往病史者;⑦脂肪肝或肝功能异常者;⑧不愿意参与该次研究者;⑨药物禁忌证者[3]。

1.2 方法

对照组25例采用胰岛素降糖加安慰剂治疗,规格为3 mL的门冬胰岛素30注射液(预混胰岛素)治疗,每日定时皮下注射2次,起始剂量0.16 U/(kg·d);并根据患者病情选择相同规格的安慰剂进行治疗,持续治疗6个月。

观察组25例采用胰岛素降糖加维生素D2注射液(H11020643,10 mg(40万U)/支)治疗:胰岛素治疗方法如对照组,肌内注射40万U,每月注射1次,持续注射6次。

1.3 观察指标

1.3.1 临床疗效 根据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恢复情况判定疗效,标准:经实验室检查尿微量白蛋白/肌酐≤30 mg/g恢复正常(显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指标较前减少(有效);尿微量白蛋白/肌酐数值无明显变化(无效)[4]。

1.3.2 生化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肘正中静脉血5 mL,测定其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IL-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25羟-维生素D等指标变化。

1.3.3 临床指标 治疗前后采集肘正中静脉血5 mL,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25羟-维生素D,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

1.4 统计方法

该次所有手术患者的数据资料均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进,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统计两组临床疗效

观察组显效(56.00%)、有效(40.00%)、临床疗效(96.00%)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2.2 统计两组生化指标

治疗前两组6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舒张压、收缩压、IL-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生化指标对比(±s)

表2 两组生化指标对比(±s)

?

续表2

2.3 统计两组临床指标

治疗前两组2项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25-羟维生素D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表3 两组临床指标对比(±s)

?

3 讨论

2型糖尿病是机体血糖水平异常升高,可引起血液成分质与量的变化,亦可影响血液胶体渗透压或血液黏滞度,亦可诱发一系列病变,是诱发早期肾损伤的关键原因[5]。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以早期出现微量白蛋白,随后出现肾损害并伴随动脉高压、血清蛋白降低等情况,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严重肾功能不全,危及患者生命,因肾脏具有极强的代偿能力,因此早期肾损伤不易被发现,一旦进入肾脏组织代偿期便可对肾脏造成进行性损伤,不可逆发展为肾衰竭,因此需及早进行治疗[6-9]。维生素D是机体必不可少的营养物质,不仅可调节钙磷代谢,亦可促进骨骼的生长及发育,而人体许多器官组织细胞均存在维生素D受体(Vit D受体),1,25-二羟维生素D(1,25(OH)2D)与Vit D受体结合后发挥生物学作用,胰腺胰岛β细胞就是其中之一;其次研究发现维生素D水平与糖尿病有明确相关性,且Vit D受体在肾脏组织中呈现高表达,鉴于此临床大量学者支持“维生素D的基本靶器官是肾脏”这一理论,为明确其在控制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病情中实际价值,该文遴选50例患者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疗效(96.00%)高于对照组(76.00%),25羟-维生素D水平高于对照组,胰岛素抵抗指数低于对照组,可见经维生素D治疗后患者病情得到控制,体内胰岛素抵抗指数降低,这是由于维生素D3(Vit D3)作为脂溶性甾醇类化合物,既可通过自身合成,亦可从食物中获得,皮肤中的7-脱氢胆固醇经紫外线照射后可直接转变为Vit D3前体,后经血液循环至肝,在细胞色素催化下转变为25-羟维生素D,而经血液系统循环至肾经1-α羟化酶转化为有生物活性的1,25(OH)2D,在与Vit D受体结合后便可调控靶基因的表达,不仅可控制患者病情,亦可提高机体内维生素D含量,降低维生素D表达不足对肾脏功能的损伤[10-14]。其次通过分析其生化指标发现观察组糖化血红蛋白、舒张压、收缩压、IL-1、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于对照组,这是由于机体补充25-羟维生素D后可缓解胰岛细胞功能减退情况,亦可增加机体耐糖量,避免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对血管的损伤;另外该药物使用后可与胰岛素靶细胞上的Vit D受体结合,在促进胰岛素糖转运的同时抑制机体炎症因子的表达,增加胰岛素敏感性,亦可与胰岛细胞上的Vit D受体结合,缓解胰腺组织的慢性炎症过程,促进胰岛素分泌[15-19]。

综上所述,25-羟维生素D治疗可减少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患者的蛋白尿,改善肾损害,对血脂、血压的控制极具优势,亦可降低胰岛素抵抗指数,改善胰岛素抵抗,可作为控制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方案,值得借鉴及参考。

猜你喜欢
肾脏受体维生素
保护肾脏从体检开始
3种冠状病毒感染后的肾脏损伤研究概述
维生素:到底该不该补?
维生素B与眼
神奇的维生素C
补充多种维生素根本没用
哪些药最伤肾脏
凭什么要捐出我的肾脏
Toll样受体在胎膜早破新生儿宫内感染中的临床意义
2,2’,4,4’-四溴联苯醚对视黄醛受体和雌激素受体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