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苒,王 红,徐爱晖*
(1.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安徽合肥 230001;2.安徽医科大学巢湖临床医学院)
《呼吸内科学》是研究呼吸系统疾病的一门学科,主要探讨呼吸系统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治疗等内容。该课程教学一直采用传统的以授课为基础的学习(lecture-based learning,LBL)模式,学生的学习过程始终处于被动的地位。随着医学教育的不断改革,目前提倡学生主动学习,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正是适应这种需要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医学教学模式[1]。
PBL教学法的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将学习置于实际的临床问题情景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学习和探索,以及和其他同学的共同合作来解决实际的临床问题,从而增强解决实际问题和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近年来,随着医学教育改革和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网络教学资源支持下的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web problem-based learning,WPBL)应运而生。WPBL教学模式是指融合了现代先进的教学思想、教学理论以及学习理论,依托现代的开放网络化教学环境与共享的教学资源为背景支持下的一种新型教学模式[2-3]。它的核心内容是将PBL教学理念与网络信息技术有机结合,通过构建体现PBL教学理念的网络信息资源平台,使师生间的教学活动通过网络平台进行有效的互动而实现教学目的。本研究旨在分析W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为进一步推广提供实践依据。
选择在我院呼吸内科见习的临床医学专业学生80人,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人。实验组采用WP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
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授课教师相同,教材为人民卫生出版社的《内科学》(第9版),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内容进行试验教学。对照组采用PBL教学模式进行见习教学:上课前编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例资料,提出相关思考题,要求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写出自己的见解;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课堂上进行病例讨论,针对授课教师提供的病例资料,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实验组采取WPBL教学模式:(1)在课前2~3周通过微信构建网络平台,在平台上发布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教学案例,病例包括患者主诉、现病史和既往史等,除了文字资料,还有影像学资料、实验室检查资料等;病例之后是2~3个引导性问题,通知学生在数据库中自行下载相关学习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2)1周后,各组分别进行病例资料的集中讨论,探讨病例资料中所提出的问题,得出初步结论,每组安排一名同学记录每个同学的发言、解答以及相关的疑问,上传至WPBL教学平台(3)授课教师在WPBL平台发布第二阶段学习资料,进一步给出相应的信息和问题,学生下载资料后继续讨论,并将讨论后答案形成文档上传。(4)结合前两个阶段的讨论过程和初步结论,回答第三阶段提出的问题,并得出最终结论。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起引导作用,但不直接参与各阶段讨论。
1.3.1 教学内容效果评价 按教学大纲要求,以教学大纲规定的知识点为考点出一份试卷,全部为选择题,100分为满分,进行闭卷考核。
1.3.2 对WPBL教学模式的评价 自行设计15个问题的问卷,共设置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个方面,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个能力均设置极差、差、一般、较强、强5个评分点,对应分值分别为1分、2分、3分、4分、5分。
将理论考试成绩及问卷调查结果通过SPSS 20.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P<0.05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在年龄、性别、在校平均成绩等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2: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性别、年龄及在校平均成绩比较(,分)
表1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性别、年龄及在校平均成绩比较(,分)
组别 男生/女生 年龄 在校平均成绩实验组 (20) 12/8 21.2±1.1 83.4±6.8对照组(20) 13/7 20.9±1.3 84.6±7.4 P 0.05 0.05 0.05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
表2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理论考核成绩比较(,分)
组别 理论考核成绩实验组(20) 86.7±5.7对照组(20) 79.2±6.1 P 0.05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WPBL和PBL教学模式的评价,共发出调查问卷40份,回收有效问卷4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100%。结果:实验组对教学模式的评价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3: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结果(,分)
表3 实验组和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模式评价结果(,分)
组别 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培养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实验组(20) 4.2±0.1 4.5±0.2 4.3±0.1对照组(20) 3.3±0.2 3.4±0.4 3.6±0.2 P 0.05 0.05 0.05
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率日益上升,呼吸内科学作为医学生的必修科目,其授课内容涉及病理生理学、医学影像学等基础课程,学生常常感到知识过于抽象,不好理解。本研究选择的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这一章节,其发病原因较多,患病率高,病理生理表现复杂、抽象,涉及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影像学等多个学科的相关基础知识,因此,学习内容繁多,需掌握的知识点比较分散、枯燥。此外,呼吸系统疾病的相关检查项目较多,包括血常规、胸部影像学、肺功能、气管镜、胸腔镜等检查,以及经皮肺穿刺活检等,需要任课教师讲解的内容较多。呼吸内科临床见习的主要目的是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联系起来,因此,如何让学生在较短的临床见习中掌握呼吸内科的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培养医学生的临床诊疗思维能力,是临床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正是基于这些实际情况,我们在呼吸内科临床见习中试行WPBL教学模式。
长久以来,我国的医学教育一直都是“填鸭式”教育,老师在上面讲,学生在下面听,几乎没有互动。随着医学教育改革的进展,PBL教学模式应运而生[4]。PBL教学模式强调“以教师为引导,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共同合作解决临床实际问题[5]。由于PBL模式要求将医学生分为若干个小组进行小组讨论,而且每个小组需要一名指导老师,因此,对教师数量的需要大大增加[6]。WPBL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医学教学过程中通过网络平台进行互动,从而实现PBL教学的目的。由于基于网络平台的交流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所以,教师与学生可以利用网络教学平台和QQ、微信以及E-mail等多种沟通工具,进行一对一、一对多以及实时和延时的交流,一名教师可以同时指导多个学习小组,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教师数量不足的问题。而且这种通过网络平台的师生交流在开放、自由的虚拟空间进行,可以打破传统教学模式中师生之间的隔阂,一定程度上消除了学生面对老师时的压力,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使沟通更加直接有效[7]。WPBL教学模式在信息获取、信息交流和信息传输方面也具有非常明显的优势[8]。我们的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理论考核成绩显著优于对照组,说明WPBL教学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通过网络平台直接将学习资料推送给医学生,学生通过对真实临床案例的分析,与前期的基础课程知识相结合,引导他们通过网络数据库自行查阅临床案例中的问题,对于存在的疑问及时予以引导,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习效果。国外也有相关研究表明[9],采用WPBL教学模式的学生理论考试成绩优于采取PBL教学模式的学生成绩。此外,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医学生对WPBL教学模式持欢迎态度,在提高学习兴趣、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提高团队合作能力3个方面,实验组学生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上述结果说明,WPBL教学模式更有利于调动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总之,WPBL教学模式在《呼吸内科学》临床见习中的尝试,使我们对这一新的教学模式的优势有了切身体会,它有效地克服了传统教学方法的一些缺点,能帮助医学生更好地掌握呼吸内科学的知识要点,提高医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们还需要对WPBL教学模式进行不断的探讨和总结,使之在临床教学活动中发挥更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