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伟
摘要:在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學科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模式都发生了一定的变化,教师要及时转变物理教学观念,掌握新高考的内容及实质,结合物理学科特点,深入探究在新高考背景下,如何落实物理核心素养的培养,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本文对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作简要探讨,并分析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关键词:新高考;物理教学;核心素养
对于新高考背景下的物理教学,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全方位的培养,不断锻炼学生的能力,注意引导学生全面发展。尤其是对于物理学科来说,物理里面包含很多较为抽象的知识点,不方便学生理解体会,这就要求教师的讲解要简单化、形象化,才能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学习的知识点。同时教师也需要加强课堂教学中与学生的互动性,教师和学生一起学习,有效互动,提高课堂学习效率以及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
一、物理核心素养的主要内容
物理核心素养是学生在物理学习中需要不断培养的素养和品质,包括着物理学科的教育价值,是以教育目标引领课程、教材和教学的改革方向,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共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和责任等四个方面,各个方面又包含着不同的要素,着眼于不同要素来展开物理教学,才能牢牢把握住新高考下课程改革的方向及教学目标,并有效培养学生的物理核心素养,引导学生多方面发展。
二、分析新高考背景下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教学对策
2.1紧密联系生活,培养学生以物理视角看生活
物理大部分来源于生活,物理规律由生活实践,自然规律总结而来,物理知识可以用生活现象、自然现象来解释,最重要的是掌握并应用物理知识是新时代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素养,所以,在新高考背景下,在物理教学及物理学科核心素质的培养中,教师要善于发挥这一天然优势,紧密联系生活,向学生渗透物理观念,培养科学思维,引导学生提高探究能力。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二第五章第四节《抛体运动的规律》中,教师应该提前带领学生预习,教师在预习时及时提出预习问题,如在抛体运动中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什么,带领学生提前做好课前预习。在第二节平抛运动的特点中,教师要提前准备好课程所需要的课件和教材教具,帮助学生对于讲解的概念提前有大致的了解,使学生在独自解题时能够更容易地运用所学的知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保证学生能够了解并熟练的掌握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牢记平抛运动的公式,明确平抛运动形成的条件,以及会运用平抛运动有关的知识来解决相应的生活性的实际问题,在本课中,教学的重点是要让学生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和规律,难点是保证学生能够自主得出平抛运动的规律。由于学生受之前学习过的知识的影响,学生在学习平抛运动的时候,会不可避免地带入刚刚学习过的直线运动的规律,对于直线运动的计算方法记忆犹新,会造成对平抛运动学习的困难。因此,教师更要教学过程中更加耐心的为学生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2注重实验教学,培养学生实验精神
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尤为重要,新高考背景下,要求不断提升学生的科学思维及科学探究能力,并培养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那么教师就要更加注重实验教学,在实验教学中,发挥学生自主探究的主体性,做好引导,要将简单告诉转化为问题引导,将知识罗列转化成过程建构,将被动学习转化为主动探究,引导学生基于问题,基于实验去思考和实践,紧密结合现有的现有的教学资源,设计丰富的实验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提高物理素养及学习能力。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六章第一节《圆周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本内容,提前熟悉课本中的概念性知识,圆周运动是在学生能够充分并且熟练的掌握曲线运动的规律之后所接触到的一个特殊的曲线运动,圆周运动作为曲线运动的一个特殊的存在,主要向学生介绍了圆周运动的几个基本规律。在本节课的授课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能够了解到什么是圆周运动,以及什么是匀速圆周运动,并让学生能够运用圆周运动的公式 :v(线速度)=ΔS/Δt=2πr/T=ωr=2πrn 进行解决具体情境中的问题。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学会联系生活实际,注重实验教学,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实验中去带入课本中的知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学习课本中的知识,教师在导入新课时,可以通过演示实验、展示图片、观看PPT、视频、动画等多种方式,让学生充分地认识到圆周运动的特点。如果条件允许,教师还可以在教室内为学生演示小球在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实验,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观察圆周运动的规律,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
2.3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在新高考背景下,互联网+教育主动迎合了新课程理念,学生作为学习主体,丰富的学习资源,可共享的优质课程都给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更多的方便,物理教学的课程资源开发更多样,可创新的内容有很多,课堂与学生是教师开发物理教学资源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掌握物理核心素养内容,充分融合生活开发高质量的物理教学资源,可以利用教育云平台实现共享,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的目的。
例如,在高中物理必修二第八章第四节《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机械能守恒定律》是最基础的能量守恒定律也是能量守恒的特殊形式,同时还是高中生在物理学习中的重点,教师要想能够让学生更简单的的学习能量守恒定律以及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条件,教师可以采用理想实验研究的方法开发课程资源,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利用现代化技术和多媒体教学方式来帮助学生观察、想象和推理,从而获得机械能守恒定律,让学生在实践中得到机械能守恒的规律,同时在运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时,让学生能够亲自实践,体验学有所得的快乐,感悟生活与物理之间的联系。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高考背景下,要将物理核心素养落实到位,教师必须教师要掌握新高考的内容及实质,及时转变物理教学观念,结合物理学科特点,去开展物理教学,要切实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多形式引导学生自我探究,在物理学习中提高物理核心素质,为更抽象的大学学习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究能力。聚焦互联网+教育,整合物理教学资源,为学生打造优质云端课程,充实高中物理教学资源,为学生物理素质培养提供资源保障。
参考文献:
[1]翟应品,汤金波.十论学生自主创新实验是物理教学的最优途径——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减负增效的作业形式[J].实验教学与仪器,00,37(3):8-11.
[2]文晓霞,袁令民.基于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物理教学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00,6(4):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