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原生态民歌是我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乌拉特民歌作为原生态民歌的一种,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彰显着乌拉特民族特有的精神生活风貌,谱写着特有的民俗生活方式,是民族文化心理的显现。本人试图通过挖掘和分析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即物质民俗、精神民俗、社会生活民俗,提高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丰富和发展民歌文化研究领域。
关键词:乌拉特 民歌 民俗 事象
一、“民俗”及其分类
清朝时期薛福成在《创开中国铁路议疏》有云:“民俗既变,然后招商承办……可以渐推渐广,渐续渐远。”《管子·正世》中:“古之欲正世调天下者,必先观国政,料事务,察民俗,本治乱之所生,知得失之所在,然后从事。”民俗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各个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人民的日常生活服务,规范人民,是一种深藏在人民的行为、语言和心理中的基本力量。民俗又称民间文化,是指一个民族或一个社会群体在长期的生产实践和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并世代相传、较为稳定的文化事象,可以简单概括为民间流行的风尚、习俗。
关于民俗的分类,20世纪上半叶对后来影响较大的有以下两种:一种是纲目式的,按照逻辑以大纲统属细目;一种是平列式,按照材料的分量定类,不管类与类之间是否具有逻辑上的并列关系。英国的班恩女士(C.S.Burne)在 《民俗学手册》中大致把民俗按精神领域、行为领域、语言领域划分为三大类。法国山狄夫在其 《民俗学概论》中提出了另一个三分法:1.物质生活2.精神生活3.社会生活,便于突出民俗事象之间的逻辑联系和民俗分类框架的系统性。另一种分类是平列式,如瑞士的霍夫曼-克莱耶(Hoffmann-Krayer)在他的《民俗学文献录》中把民俗分为乡村、建筑物、用具、象征物等18 类。划分民俗的范围和类别的原则总是和民俗的定义联系在一起。既然我们把民俗定义为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那么,我们就以民俗事象所归属的生活形态为依据来进行逻辑划分,于是,我们得到三大类民俗:物质生活民俗、社会生活民俗、精神生活民俗。本文就照此分类深入挖掘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二、民俗文化
民俗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也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文化遗产。早在《汉书·王吉传》一书中记载有“ 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礼记·王制》云:“岁二月,东巡守。至于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觐诸侯,问百年者就见之。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这里所提及的王者巡守之礼,就是国君深入民间,对乡村社会的民情风俗进行调查研究。太师是掌管音乐及负责搜集民间歌谣的官吏,他把民间传承的民歌(国风)呈递给国君。国君通过这些民歌,“观风俗,知得失”,制定或调整国家的方针政策。如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的《国风》就是各诸侯的民间诗歌,是周代民歌。这些民歌反映了古代人民的风俗习惯,包含着大量的古代民俗事象,对研究我国古民风民俗具有重要价值。然而,蒙古族的民歌、乌拉特民歌所体现的是浓郁的草原文化,并由此折射出草原儿女的民族文化心理,对于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深远意义。
三、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
乌拉特民歌主要流行在幕那山(乌拉山)周围,包括包头境内的蒙古族居住区、牧区,乌拉特中旗蒙古族居住区、牧区,乌拉特后旗蒙古族居住区。这些民歌风格虽各不相同,它主要受近邻鄂尔多斯民歌和地方文化多样性的影响而唱腔有所不同,由此体现的民风民俗是怎样的?下文进行深入的挖掘和剖析。
(一)物质民俗
物质民俗指人们日常生活中那些可感的、有形的、服饰、饮食、生产、交通、工艺等文化传承。乌拉特民歌中生产民俗、饮食民俗方面尤为突出。
1. 生产民俗
乌拉特草原是产生乌拉特原生态民歌的摇篮和沃土。在这片草原上几百年的繁衍生息中产生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的民歌,然而,这些民歌成了民族文化的奇葩,对于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较为重要的作用。乌拉特人在过去三百多年间的生产方式是游牧、半农半牧区、畜牧等生产生活方式,目前主要生产方式为畜牧生活。这些生产生活方式在民歌中有所描述:《乌拉特民歌集(二)》中有“挤奶姑娘”“巴音哈太的牧民”“草原牧羊人”“模范牧羊人”“广阔的草原”“牧马人的自豪”“乌拉特故乡”“牧马人的自豪”等。如:“挤奶姑娘”中描述了挤奶姑娘把鲜奶“德吉”撒向天;“巴音哈太的牧民”中讲述了巴音哈太的牧民干劲儿十足,科学牧羊夺丰收;“草原牧羊人”中描绘了牛羊群漫山遍野地撒欢的场景。
2. 饮食民俗
乌拉特人的主要饮食有白食、奶茶、手把肉、马奶酒等。白食,蒙古语译为查干伊德,主要指奶食品,如牛奶、酸奶、奶酪、奶豆腐、奶油、奶皮子等,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而历来备受欢迎,是招待宾客的主要食物之一。正如乌拉特民歌《相聚蒙餐》中喝着奶茶,吃着手把肉。敬酒时,在庄重的场合,先做“萨礼”,然后唱、接、饮,并俯首敬奉。《放羊背歌》是一首蒙古族婚宴上放羊背时唱的歌曲。这道程序和礼节是蒙古族婚宴的最高待遇。在放羊背歌声中主持人咏颂放羊背颂歌。然后热气腾腾的羊肉作为“德吉”来品尝,意味着有缘相聚。各种版本的《祝酒歌》亦是如此,表达并体现出乌拉特蒙古人热情好客的礼节和习俗。
(二)精神民俗
精神民俗指在物質文化与制度文化基础上形成的有关意识形态的民俗,主要包括民间信仰、民间巫术、民间哲学伦理观念及民间艺术等。“长生天”是蒙古民族的最高天神,即蒙哥·腾格里(突厥语是Mangu Tangri,蒙古语是Mongke Tangri,读作“腾格里”)。因蒙古人以“苍天”(苍穹)为永恒神,故谓“长生天”。2017年9月由刘利华编著的历史小说《长生天》出版。这部小说无论内容还是形式方面都堪称是一部史诗性巨著,折射出蒙古人独特的精神生活面貌。蒙古人早期信仰萨满教,明末清初藏传佛教逐步取代了萨满教,成为蒙古族的全民信仰。乌拉特民族作为蒙古族的一个部落,生产生活中无不体现着这一民族信仰。乌拉特民歌作为乌拉特蒙古族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并体现着这一民族信仰。《乌拉特民歌集(二)》中选录乌拉特民歌254首,其中宗教颂歌就有28%。如《八狮香坛》:“八狮香坛上,供奉着佛 ,佛祖保佑我们,四季平安。”《尊贵的佛道》:“以哲丰大寺的形状,建造完成的塔尔寺,将那完美的如意宝,当作珍贵物来祭祀。”这些歌曲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形成了乌拉特民歌的特色和亮点。又如《无比尊贵的达赖喇嘛》《圣洁四德》《金刚佛贤人》《上尊释迦》等充满着浓郁的佛香佛光。
(三)社会民俗
乌拉特部落历时三百余年,始终以热情、积极向上的态度迎接和接纳并融入社会,对美好生活有着无限的向往和追求,这体现在方方面面,尤其是在婚庆礼节上。凡是庄重的场合唱诗歌,以三首歌曲开头是乌拉特的习惯,以三盅敬酒是地方特点。乌拉特蒙古族婚礼上,开头歌曲就是著名的《三福》长调,是酒席宴会的第一组歌曲。中间有《放羊背歌》,这是蒙古族婚宴的最高礼节和待遇。在放羊背歌声中主持人咏颂放羊背颂歌,然后热气腾腾的羊肉呈上来献给尊贵的长者,作为“德吉”来品尝。象征着婚姻男女有缘相聚,祝福他们拥有美好生活。《阿拉腾杭盖》诗歌是酒席上结尾的歌曲,只要唱了这首歌曲那就说明必须散席了。“祝福”“平安”“吉祥”“如意”“洪福”等词汇遍及乌拉特民歌中,充分体现出乌拉特蒙古族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和向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乌拉特人也紧跟时代发展,用歌唱的形式表达着大好生活,如《乌拉特民歌集(二)》中选录乌拉特新民歌100余首,反映出新时代乌拉特人的新目标、新追求。在国际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多远文化的交汇共荣下,乌拉特蒙古族以其淳朴、善良、真诚继续书写和讴歌时代乐章!
参考文献:
[1] 陶立璠.民俗学[M].北京:学苑出版社,2003.
[2] 张小飞.论乌拉特民歌中的文化阐释——以希鲁格哆为例[J].黄河之声,2019(5).
[3] 张雁.河曲民歌中的民俗文化解析[J].山东教育学院学报,2011(2).
[4] 喻林,刘艳.皖西民歌中的物质民俗事象考察[J].哈尔滨学院学报,2015(9).
[5]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
[6] 王亮.洞庭湖民歌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与旅游经济开发[J].北极光,2019(4).
[7] 赵文霞.关于江西民歌中的乡土民俗文化探析[J].北极光,2019(12).
[8] 田润娜.内蒙古西部民歌中方言民俗詞语所反映的文化现象研究——以羊肚子手巾、牛鼻鼻鞋、仰衬为例[J].汉字文化,2020(1).
基金项目: 本文系河套学院科学研究项目“乌拉特民歌中的民俗文化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HTXY201724
作 者: 赵红花,河套学院副教授,大学语文教研室主任,研究方向:民族文化。
编 辑:曹晓花 E-mail:erbantou2008@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