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军勇
摘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小学数学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在这样的角色定位下,教师有着很明确的教学任务,那就是辅助学生进行数学学科的学习。当教师发现学生的学习效率不尽如人意时,他们需要伸出帮助之手,研究能够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创造自主学习机会和消除学生思维定势这三种策略就是基于此产生的,当教师将它们应用于教学中时,对学生的学习是十分有利的。
关键词:学习效率;有效提高;小学数学
数学学科是每一名小学生的必修学科,其中所蕴含的数学知识是学生在生活中需要进行运用的。但如果学生没有深刻理解所学的数学知识,那他们的运用之路将走得艰难。相比较于教师将数学知识灌输到学生脑海里的学习方式,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知识的方式更容易取得不错的学习效果,促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度非常高。这样一来,学生运用起数学知识也就得心应手了,他们学习数学学科的目的也达到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可以让学生有着源源不断的动力源泉,进而始终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态度决定行动,学生的學习行为也是积极的,他们学习效率的提高是自然而然的事情。但在实际教学中,并不是每一名学生都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此时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发挥作用,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激发,旨在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圆柱》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中,圆柱的特征、表面积和体积计算公式都属于学生要学习的范畴。基于此,笔者会在课前激发学生对这些知识的学习兴趣。笔者会询问学生:“你们要在课堂上进行圆柱的制作,现在你们可以准备好材料吗?”在准备材料的过程中,不用笔者督促,学生就会主动产生思考,探究圆柱所需要用到的材料,如两个圆形,一个长方形。在课堂导入环节,笔者会为学生引入各种奖项,如最佳作品奖,由此营造竞争氛围。此时学生的好胜心被激发,他们会积极地投入到制作圆柱的过程中去。在学生制作时,笔者会发挥引导作用,为学生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和回答,学生的制作过程会更加顺利。基于此,学生会重视笔者提出的问题,也会积极地进行思考和回答,由此收获知识,提高学习效率。
二、创造自主学习机会
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会在听从教师讲解的过程中获取知识。但随之而来的,就是枯燥的死记硬背任务和题海战术。此时学生会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产生抗拒心理,也因此有着不高的学习效率。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要为学生创造自主学习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成就感,进而喜欢上自主学习的方式,由此收获更高的学习效率。
例如:在进行《扇形统计图》这一节内容的教学之前,笔者将学生需要学习的知识按照由简而难的顺序进行了排列,分别是:生活中应用扇形统计图的例子、扇形统计图的特点、扇形统计图和条形统计图的对比。在此基础上,笔者设计了过关游戏,游戏分成三关,每一关对应一个知识点。学生只有对前一个知识点有了深刻的理解,才能去闯下一关。每过一关,学生会获得笔者的奖励,进而产生成就感。基础较差的学生无法挑战到最后一关,但他们只要认真学习,在前面关卡就会获得丰富的。因而当笔者引入过关游戏之后,每一名学生都会有着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因为笔者所留出的游戏时间从本质上来讲就是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
三、消除学生思维定势
在对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进行分析时,小学数学教师可以发现“学生存在思维定势”这一点,因而他们对知识的迁移都属于负迁移。基于此,消除学生的思维定势是教师必须要做到的一件事。那教师该如何采取行动呢?他们此时需要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并且为学生搭建舞台,邀请他们说出对所学知识的看法。
例如:当学生学习了长方体的表面积计算公式之后,笔者为学生设计了5道蕴含生活因素的习题,鼓励学生去做,进而巩固所学公式。关于前四道习题,学生都能成功用表面积计算公式解决。因而到了第五道习题,学生理所当然地会代入表面积计算公式,进而得到了错误的结果。原因很简单,笔者第五道题涉及到了给游泳池铺砖的场景,游泳池需要铺砖的面是五个,不是六个。因而在知识讲解环节和习题练习环节之间,笔者会加入一个思考创新环节。在该环节里,笔者会让学生说出生活中各种运用长方体表面积计算公式的场景。学生除了一般的用法之外,还需要探究特殊的用法,如游泳池铺砖。这样一来,当笔者在设计的习题中为学生挖坑时,学生很容易就能避开,因为他们消除了思维定势。
总而言之,在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不能扮演掌控者的角色,而应该扮演辅助者的角色,并且担负起辅助责任。那教师该如何辅助学生呢?答案很简单,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各种表现,分析出学生学习效率不高的原因。这样一来,教师在研究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策略时就有了正确的研究方向,因而所得到的教学策略都是有效的。教师通过应用这些教学策略,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好的学习环境,促使学生学习效率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王文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研究,2020(20):102-103.
[2]满静.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方法研究[J].中华少年,2019(2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