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语文中高学段课前预习策略研究

2021-02-23 06:42王清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1期
关键词:小学语文

王清

摘要:小学语文教育是培养学生文学兴趣的重要阶段,课文预习对于语文课文的学习和理解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良好的课文预习方法不仅可以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章对于培养学生的文学兴趣也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因此,加强小学语文的课文预习,需要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配合,理解文章意境,让师生置身于文章语境,达到更好的预习效果。

关键词:置身于境;小学语文;课文预习

引言:

新时代对于语文教学有了新的标准,要求师生交流互动,更加注重学生的自学理解能力,预习成为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评判标准,语文这门学科注重对作者写作意图的把握以及对文章语言的赏析,作为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体会人物情感的能力,加强师生互动,让课文预习从传统的看文字转变为置身于情境。

一、课前预习对于课堂学习的益处

学生在布置预习作业的任务下,很容易失去主动学习语文的热情。老师在预习单上列出生字,词语,加上对于文章内容的一些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带着问题去预习,并熟知预习的正确方法,从而逐步脱离老师“扶着走”的状态,开始自制预习单,明白预习应达到的效果,让学生自己能够更加全面的认识自己在预习中的不足。通过创设文章内容相关的问题,学生能够更好的对文章进行思考,看到人物情绪的表达,更好地理解文章人物的行为,语言以及故事情节,激起学生预习的兴趣,更好的学习文章,长此以往,有助于提高对文章的解读能力,发展开拓性思维及想象力。

二、小学语文课前预习现状

传统的语文教学下,学生对课文预习仅停留在老师布置预习作业,但并未检查到位以及未进行方法指导,同时学生仅看一遍课文,学生不清楚预习的目的何在,以及如何预习,仅是盲目预习,不能够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学生对于语文课文预习兴趣不高,不把预习当回事,注意力难以集中。因此,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展开小学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指导课题研究,尝试用引导学生预习的方法来改善预习效果。

三、课题研究的具体做法

第一阶段

在教学中,我首先会给学生布置课前预习作业,打印出预习单分发给学生。预习单中,我会分五部分给学生出题,分别是:1.认识生字并掌握拼音和组词.2.速读课文,了解故事情节.3.细读课文,梳理情节.4.再读课文,掌握描写手法5.发挥想象,体会人物形象。学生通过这五部分的预习作业可以达到基本的预习效果,同时我也会在课堂上抽查,看学生是否认真完成了预习。例如《穷人》的预习单中,要求学生了解文章大致的内容,随机抽查学生几个问题,如文章中有几个穷人?他们做了一件什么事情?认真预习的同学就会回答有桑娜,渔夫,西蒙,桑娜和渔夫收养了两个孤儿。通过这样抽查可以了解学生的预习情况,防止学生偷懒。制作预习单需要全面仔细,涵盖需要掌握的知识,这样才能达到预习的效果。除了制作预习单,我还会布置一些课后习题,和预习单结合起来,课后习题能够检测学生预习的效果。

第二阶段

前期预习是通过老师制作预习单,学生完成的方法达到预习目标,到了后期,学生已经了解了预习单的组成部分和预习的大致步骤。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开始自己制作预习单,对于生字,故事情节,描写手法这样需要重点掌握的知识,在学生制作的预习单中要有体现,我将作为监督者督促学生制作预习单,并指导提升预习单的质量。在《十六年前的回忆》教学中,我要求学生们在预习时搜集李大钊先生的相关资料,让他们对于革命先辈具有崇尚和学习的意识,这不仅是要求学生预习的内容,更是全面发展德育的重要内容,学生们可以由此了解,预习不仅需要掌握学科知识,更需要懂得我们学习这篇文章的意义,此类问题也可以加入学生制作的预习单中,达到体会英雄人物的情感效果。学生们总会有偷懒的想法,给自己出简单的题目,这样不仅不能达到预习预期的效果,反而是多此一举,简单题随便做做,重点题不去接触,这样会助长学生的惰性,让预习成为无效之举,因此学生制作预习单时,老师的监督和指导是非常重要的。学生制作预习单时,也必须结合课后习题,进行自我检测,从而达到预习的目标。

第三阶段

通过前期的老师引导预习和后期的自行制作预习单,学生们已经对预习非常熟悉了,最后我们就要求学生脱离预习单,直接在书上预习。预习单只是作为前期学生预习的引导工具,目的是在于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不能够对预习单形成依赖。我们将要求学生脱离预习单进行预习,将预习单上的内容从纸张转移到脑海,学生要有对生字,对故事情节的敏感性,直接在脑海中形成对预习的目标。学生通过在书上勾画重点生词,概括故事情节等,可以逐步脱离预习单,形成自主预习的好习惯,提高学生的预习能力,这不仅对于课堂的学习有非常大的帮助,并且对于以后日益繁重的学业也是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也是我们开展此课题的主要目标。

小结:

自主预习是语文学習中重要的辅助手段,预习效果好能够让学生的学习事半功倍,很多学生都忽略了课前预习,以至于对文章理解把握的不够透彻,因此,需要加强对学生预习的重视。除此之外,理解是预习的关键任务,在预习中寻找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自身无法解决的的困惑找出,能够更好的提升自己的解读能力。从老师制作预习单到学生自己制作,再到学生脱离预习单进行预习,这是对学生自主预习能力的逐步培养,养成自主预习的良好习惯,不仅对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有巨大帮助,更是为以后的任何学习养成了良好习惯。通过老师的适当引导,学生形成自主预习的能力,这才是语文教学进行预习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杨金英;王睿;陈水娥.教育信息化2.0:中学信息技术教师队伍建设的实践与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21,37(10):57-62.

[2]练红兰.浅论教师在教育中的角色定位[J].中学教学参考,2021,(30):65-66.

[3]李世琴.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分析[J].文理导航(上旬),2021,(10):29-30.

猜你喜欢
小学语文
基于微格教研的语文阅读教学探究
基于情景交融的诗歌品读教学研究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
语文教学中因势利导渗透德育探究
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探讨
践行少教多学,构建高效课堂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