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仁央宗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高中历史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新课改贯穿始终的任务。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内容,也是大历史观养成重要抓手。所以,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必须不断探索和完善学生时空观念教学的方法,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提供重要保障。
关键词:高中历史;时空观念;核心素养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考历史改革更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和学科能力的考察。深入研究近三年的高考历史试题,不难发现试题的设置基本上覆盖了新课改核心素养的五大方面,其中对时空素养的考察最频繁。因此,教师必须不断探索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培养的方法,引导学生掌握更多的历史知识,提升学科能力。
一、历史中时空观念的内涵
时间和空间概念是时空观念的前提,在搞清楚时空观念之前,有必要对时间和空间的概念进行辨析。所谓时间在历史范畴中就是事件的发生、经过和结果的过程,也包括历史人物及社会政治经济情况,这些都是不断的发展和演变的,按照时间顺序分析,就是历史范畴中的时间。空间则有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的理解,广义上的空间就是一种物质形式,就是我们俗话所说的上下左右,当然也包括宏观和微观。狭义上的空间就是某一历史事件或者某一社会形态,历史语境下的空间主要是历史事件发生的地点、区域及社会环境。
观念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影响,是经过人脑改造的思想意识。结合时间、空间和观念的基本概念,我们可以得出,就是在时间和空间下认识、分析事件的观念。
二、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策略
首先,借助历史时间轴教学法,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高中历史知识点繁多,学生学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学生在历史学习中,不仅要学习历史事件本身的知识,还要寻找各个事件之间的关系,进而发现和掌握内在联系。所以,要想让学生在复杂的历史知识中将事件呈现出来,就必须注意时序性。借助历史时间轴,按照时间顺序将历史事件标识出来,虽然只是参考,但却能帮助学生梳理脉络。如在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六个阶段,就可以借助时间轴教学,让学生对近代资本主义发展有清楚的认识。又比如在辛亥革命中,辛亥革命是一系列革命的统称,借助时间轴教学,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小辛亥”的发生时间,还能让学生延伸到“大辛亥”的时间。
其次,借助历史地图教学法,将空间时间联系起来。当前历史教材中,文字成分过多,很难让学生产生直观认识,所以,教师以历史地图将文字图片化,为学生创设一个直观立体的学习形象。为此,教师在预习中,可以为学生展示多张历史地图,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文字内容。如在“三大战役”教学中,如果仅仅依靠课本,让学生学习文字材料,学生很难体会到“三大战役”对新中国成立的重要意义。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多媒体展示“三大战役”电子地图,然后将各个战役敌我双方的进军路线和战术布局以动态形式展示给学生,学生就能了解“三大战役”的艰苦和伟大。据此而言,以地图代替文字、以动态电子地图代替传统纸质地图,将书面历史只是转变为直观动态的“地图”,学生对事件演变的过程和空间转变更加准确。由此而言,在历史地图中,不同符号代表的历史意义也是不同的,尤其是当前电子地图的应用,教师更应该针对其符号进行详细讲解,便于学生更好更深刻地理解历史符号的意义。另外,通过历史地图教学法,学会让学生观察地图,进而分析地图中经纬度、河流等要素,结合空间环境分析历史地理空间。总的来说,历史地图教学法,让历史教学更加科学,更加准确,同时也能更好地培养学生时空观念。
最后,借助创设历史情景,让学生亲身体会时空情景。中国历史浩瀚悠久,前后之间有5000多年的时间差,这对于繁重的高中学生来说,学习起来很难。另外,对历史事件的解析是高考的重点,也是学生时空观念素养下学生能力的考察。如果依靠历史时间轴、历史地图等教学方法,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引导学生掌握分析历史事件的方法,是时空观念素养实际应用能力的一种表现,为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可以借助历史情景创设教学法。如在“太平天国运动”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资料,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创设历史情景,先向学生抛出问题“为什么会爆发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爆发地点是广西金田村?”,让学生带着问题在历史资料中,分析材料,寻找答案。在引导学生认真阅读材料的前提下,学生不难发现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是有深刻的历史原因的,从时间上来说太平天国爆发于两次鸦片战争,所以,鸦片战争是引发运动的原因之一;清政府的巨额赔款转嫁到百姓头上,底层人民处于水深火热当中,刺激了人们的反抗意识。从空间上看,金田村地处广西广东两省之间,地势险要,有着天然粮仓支撑,且广东对外开放较早,基督教借此深入内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的思想。在课本上,对“为什么爆发地点是广西金田村”是没有做出解释的,教师为了培养学生时空观念,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时空架构,帮助学生更好地从时间空间两个层面把握“太平天国运动”爆发的原因。如此,学生就能通过情景教学法,养成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思考分析问题,如此,更有利于学生历史时空观念的形成,锻炼了学生历史知识运用能力。
三、结束语
在高中学段,学生已经基本具备了历史辩证思考的能力,培养学生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视角分析历史事件,是历史唯物主义视域下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作为新时代高中生,要把自己置身于大历史观的范畴下思考分析历史事件。总而言之,时空观念对学生学习历史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高考制度改革的深入,借助历史时间轴、历史地图、历史情景创设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素养,多层次、全方面的刺激学生的学习动能,进而培养学生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俞钰培.培养高中生历史时空观的必要性和策略探析[J].中学教学参考,2018,000(028):72-73.
[2]张焰紅.高中历史教学中时空观念的培养——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形成’为例[J].南北桥,2018,000(016):178-178.
[3]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与教学落点——以“时空观念”为例[J].夏辉辉.中国教师. 2017(08)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