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丽芬
摘要:初中语文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小学语文相比较,其难度与深度都显著增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需要引领学生进行深度学习,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各类知识进行综合化应用,进而促进学生形成个性化思想,并促进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创造能力快速成长,并进一步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教育目标。由于课堂是实现学生个性化成长的重要领域,初中语文教学需要站在深度学习的视角下设计课堂 教学策略,进而落实于课堂中达到学生个性化培养的教育目标。
关键词:初中语文;深度学习;教学策略
语文学科教学的内容是语言,语言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利用语言表述出自己的思想见解、二是利用语言了解对方表述的含义。由于每个人的个性特点、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理解能力等都具有较大的差异化,在利用语言了解对方表述的含义、了解阅读内容的含义时,会产生不同的思想见解。因此,当前语文学科教育教学中已经改变了以往统一成固定答案的方式,而是采取开放性及个性化的教育过程,让学生通过自身思维能力及想象能力表达出自己的见解,进而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与发展[1]。而要实现这一教育目标,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要采取深度学习的模式,浅层学习只是让学生了解了文章表述的意思,但是不能挖掘出文章的深意,对于学生个性化成长产生了较大的阻碍作用。
一、深度学习与课堂教学的含义
(一)深度学习的含义
所谓深度学习是指学生在学习中能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构建出相应的知识体系,并可将各类知识联系起来,在认知新情境时可以利用所学的知识去思考与分析,并在思考与分析的过程中突破惯性思维,通过批判性思考及灵活化应用知识的过程,达到有效解决问题并认知新事物的目的[2]。
(二)课堂教学的含义
所谓课堂教学是指教师在设置固定教学时间的期间内,通过有计划、有目的、有方法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学科知识,并在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同时能够灵活化的应用知识,特别是在学习与应用的过程中能够促进各项能力快速成长,进而满足当前社会发展所需的人才标准要求,并进一步满足学生发展需求及实现课堂教学目标。
二、深度学习视角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具体策略
(一)实施定期总结教学措施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要实现深度学习的目标,需要学生能够将所学的知识构建成知识体系。因此,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应采取定期总结这一阶段所传授的知识,通过系统性复习的过程达到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的目的。
例如,分析小学语文教材可知,教育学者在编制教材时将同一类知识融入了一个单元内,避免了教师在教学中对语文知识进行归类的过程,可节省出教师大量时间应用于教学过程的设计上。因此,教师在实施定期总结教学措施时,可以采取在每个单元完成教学后开展总结的过程,将这一单元的重点知识再次讲解,最好的方式是在总结之前先了解学生本单元知识掌握的情况,进而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进而保证每位学生全面了解本单元的知识并构建出知识体系。比如,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二单元的内容都是与人物描写相关的文章,教师先根据这一单元的教学重点设计问题并让学生回答,进而了解学生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将其作为单元总结的重要教学内容,在有效讲解后与本单元其他知识进行结合,进而帮助學生在总结学习的过程中构建出知识体系。
(二)利用情境教学法帮助学生迁移应用所学知识
深度学习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后能够迁移知识应用于问题的解决中、新知识的理解中,进而达到促进学生全面成长的目标。因此,教师在课堂中开展深度学习模式时,应利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通过感受情感而积极思考,并在思考的过程中应用自己所学的知识,达到有效解决问题或者认知新事物的目的。
例如,同样以部编版八年级上册教材中的第二单元内容为例,这一单元的内容阐述的是人物描写知识,让学生了解人物描写的具体方法。同时,在多篇文章的学习中让学生了解到这类文章的创作模式,利用了三篇文章表现出人物的写作方法,在学生逐一学习的过程中也逐渐地掌握。因此,进入本单元写作教学中“学写传记”时,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将本单元学习中所积累的写作知识应用于文章创作中,在学生应用时巩固了所学知识并提升了学生的写作质量,对于学生全面性地成长具有较好的促进作用。在进行写作课堂时,教师可先为学生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去思考并充分发挥出想象力,比如教师可以引入学生生活中的事物创建情境:“妈妈为了照顾宝宝并促进宝宝快速成长,早上天没亮就起床做饭,还要帮助宝宝穿衣穿鞋,送宝宝去幼儿园。妈妈在忙完后,经常会累的躺在沙发上自己给自己敲着腰。”这是学生生活中经常看到的事情,可以让学生利用熟悉感及自己对母亲的情感充分展开想象力。然后,教师可让学生将本单元所学习的人物描写知识融入文章创作中,可让学生在创作文章时将本单元所学知识应用于写作中,进行了有效地迁移。
(三)引入学生反思过程帮助学生构建正确的知识框架
每个人都应在做完某件事后进行反思,挖掘出其中存在的不足。因此,教师在实施深度学习策略时应引入学生反思的过程,让学生养成反思的习惯,进而不断挖掘存在的不足并积极改善不足,进而达到构建出正确知识框架的目的。比如,在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阐述出自己对阅读内容的理解后,教师可让学生再次阅读文章并反思自己的理解是否存在不足。同时,教师还可以及时引导帮助学生正确找出不足。教师应在课堂中反复地实施这一措施,可促进学生养成反思的良好习惯,进而帮助学生构建出正确的知识框架。
结束语: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应积极采取深度学习的模式,原因是深度学习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化成长并实现教育目标,但是需要教师在开展深度学习策略时要设计出有效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个性化成长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解丽丽. 浅谈促进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 000(003):28-29.
[2]解丽丽. 浅谈促进初中语文深度学习的策略[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 000(003):2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