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当前物理教学中,无论是在教学的整体过程,还是在局部环节上,作为课堂教学的引领者,都应十分重视问题情境的创设。它不仅要使课堂教学目标刺激有新颖性,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新鲜感,也要为课堂教学目标的实施和探究活动的有效提供强有力的动力支点,只有让学生进入探索者的角色,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之中,才能有掌握知识,提高能力的平台。
一、立足课堂教学、强化有效的科学探究活动
1、课堂教学应给学生科学探究活动的开展提供足够的支持条件。首先没有充足的材料,在较短的时间内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是比较困难的,即使激起了探究活动,也难于展开和深入。从时间方面来说,学生们需要有时间去实验自己的新想法,需要留出被错误耽误的时间,需要有时间作沉思默想,还得有时间用来开展相互讨论,让学生在亲历探究过程中,经历挫折与失败、成功与兴奋、感受和体验,理解科学的本质、理解科学精神的意义与价值的基础。即使有些探究,学生走了弯路,遭遇挫折和艰辛,甚至最终也没有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不得不求助于教师直接给出解释,但学生仍从这一亲历过程中学到了不少东西,否则会欲速则不达。其次、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情感时刻影响着学生的情绪,课堂应充满着激情、快乐、信任、鼓励、轻松和谐,真正达到“知情并茂”的效果。唯有这样,才能感染学生,使学生的情绪也兴奋起来,整个课堂气氛也随之充满应有的生气和活力。
2、精心设计探究课题,使探究内容有层次感和深度。由于教师面对的学生层次参差不一,教师在教学设计的过程中,必须考虑教学内容有一定的梯度和和深度。例如,进行“力的合成”的新课前,可以设置这样几个问题:(1)什么叫分力、合力?(让学生回答初中已学知识)(2)物体受到几个力作用时、能不能用一个力去代替呢,而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学生通过联系日常生活,可很快做出肯定的回答)(3)物体在受到几个外力作用时 怎样从科学上处理一个力与其他几个力的几个力的作用效果呢?(4)力的作用如何观察、又如何科学的表示呢?如此通过精心设计一系列有层次的疑问,导出学生的兴趣,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探究过程中尽自己的能力不断地思考提炼出物理学习方法,同时也体现出学生才是探究式课堂教学的主人的理念。由于教师的参与指导,全体学生都全身心参与,积极运用各种感官,自主地开展科学探究活动,做好收集事实、整理事实、研究事实这三件事,从而培养了学生的探究能力。
3、及时、积极地反馈课堂中的探究效果,促使探究的有效性得以最大化的彰显。课堂反馈能促进师生互动,使学生的质疑能及时解决,同时学生也能巩固所学的知识,有利于提高学生建构知识的能力和水平。教师只有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注意对学生的观察,看他们在做些什么,听他们谈些什么,并对其学习状况进行积极、指导性评价,及时提供有意义的反馈信息、直接地或间接地利用课堂资源指导学生,才会激发学生之间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积极性。
二、要提高课堂提问与交流的有效性
新课程主旨就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使学生获取知识、形成技能、训练思维的提高,而课堂提问与交流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因为提问可以引起学生的听课的有意注意和独立思考,学生往往在回答问题时精力集中,发表自己的学习的心得和自己的观点,是展现自我的有利时机,从而克服听课过程中的漫不经心;教师如能用一个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问号”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互动交流更容易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提问是最好的反馈方式,通过提问所接收的语言反馈信息,比其它形式的反馈信息具有准确性、具体性、即时性和简洁性。它可以使教师当堂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从而及时调控教学程序,改变教学策略,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以更好地达成探究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以下问题值得注意:
1、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频度和坡度,能为学生探究提供必要的幫助
一讲到底的“满堂灌”教学是不足取的,而低级的、重复的、迷迷糊糊的提问却往往借着“讨论式”“启发式”的幌子而被人们容忍。满堂都是“对不对”“是不是”“懂不懂”等,学生几乎不假思索便能回答,既无法回味、联想、思考又缺少刺激而提不起兴趣,这样的问题,无疑是在浪费课堂宝贵的时间,对提高学生的能力毫无裨益。因此课堂提问要以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出发点,根据思维的“最近发展区”原理,尽可能选择一个“最佳的智能高度”进行提问,使大多数学生能够“跳一跳,够得着”。如果把问题作为思维的“外衣”,让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成交流,则更适合发展学生思维的最佳途径。例如:把一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弹簧秤拉物体不动,问:物体受到拉力作用而未动,是什么原因?我设置以下的问题:(1)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2)弹力产生条件是什么?(3)阻碍物体相对地面静止的原因是什么?(4)静摩擦力产生条件是什么?其大小、方向与哪些因素有关?如此设计要探究问题的前奏,要求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诊断,了解学生的相关知识储备,以使问题能和学生独特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学生就很乐意接受具有挑战、而又容易完成的问题。在把一个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小问题的时候,要让学生感受到这样分解的理由,并能自然地把各个阶段的解决策略串联起来而得原问题的解决。
2、课堂提问要增强时机意识、为学生提供探究乐趣
课堂提问要把握好适当时机,应结合教学的不同环节,分清主次提出各种问题,有助于为学生开展探究互动铺设平台。设计提问的着眼点应该是:内容的关键处、矛盾处、题眼处、知识的规律处、知识点联系处、学生的不在意处等,主要是内容的关键处,即指教学的重点、难点,明晰考纲要求。抓住这些内容设问,往往会牵一发而动全身,是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向纵深发展的关键。如欧姆定律一课,应紧扣重点、难点,就如何控制变量提问,提问要有的放矢。怎样发问,提问要解决什么问题,都必须服从探究内容和教学活动的需要。
总而言之,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有效教学,以学生的探究为主,以学生得益多少为评价标准,没有固定的教学模式,没有现成的教法和学法,需要我们广大的物理教师共同的探讨和研究。让学生“动”起来,让物理课“活”起来,让物理知识真正走进学生的生活,成为解决生活难题的武器,是每个物理教师追求的永恒目标。
作者简介:谢宝军(1976.08-),男,安徽淮北人,本科,中学一级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