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前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困境与破解

2021-02-23 04:57:11庞千禧
科教创新与实践 2021年49期

庞千禧

摘要:在高职幼教专业教学中包括很多相关内容,从理论和实践上都给学生提供了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影响,其中幼儿园活动课堂是重要的内容之一,其占据的位置十分关键。因为幼儿园活动课堂中包含很多的内容,这些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在教学实践的开展中,教师要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和思考,找到最佳的方式来提升幼儿园活动课堂的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让其今后能够成为优秀的幼儿教师。

关键词:职前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实施困境与破解

引言

随着“核心素养”潮流的兴起,教师核心素养培养成为教师教育的热点和焦点,而教育实践课程是落实职前教师(师范生)核心素養培养工作的主要途径。在师范教育阶段为职前幼儿教师(学前师范生)开设和安排的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职前幼儿教师的保教实践能力,这关乎职前幼儿教师核心素养培养目标能否真正落地。本文在阐释职前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发展与内涵的基础上,以高职三年制学前教育专业为例,探寻职前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课程实施的困境,并提出破解对策,以助力教师核心素养培育,推进教师教育改革。

一、职前幼儿教师教育实践课程的实施困境

2010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将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以保障适龄儿童接受最基本的,有质量的学前教育。201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优质师资是学前教育质量的缔造者。国际学界一般将学前教育质量分为结构性质量和过程性质量。过程性质量即与儿童学习和生活有关的人际互动的质量,包括师幼互动、同伴互动、课程、家长参与等。众多研究表明:师幼互动会对幼儿的认知发展、语言及读写功能有较好的支持作用。换言之,师幼互动质量是学前教育质量的核心要素。师幼互动指发生在幼儿园中,幼儿教师与3~6岁幼儿之间发生的一切互动。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仅是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也直接影响师幼互动质量。当前关于幼儿教师的培养主要在职前与职后两方面。职前幼儿教师指未进入教学职业的师范生和各级各类教育学院的学生。提升“准幼儿教师”师幼互动能力可以帮助其更好适应新岗位。教学支持关注幼儿教师实施教学的过程,是“准教师”走入教学岗位应具备的重要能力。因此,关注职前幼儿教师教学支持能力,明晰其教学实施过程存在的具体问题,提升其专业发展能力,更好促进幼儿发展。

二、高职幼教专业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精简教材,梳理核心知识

高职幼教专业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中涵盖很多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对学生来说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针对这些庞杂的教学内容,教师要将其进行梳理提炼,找出一条主线来开展具体的教学,避免浪费学生的时间、造成学生思维混乱的现象,最大化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学生在校内的学习课时是有限的,因此教师针对这些专业理论知识的教学一定要找准方法,梳理出清晰的脉络,让自己的教学变得有条理,这也可以让学生的学习有明确的方向。教师可以将教材中涉及的专业理论知识、六大教学法等内容进行梳理,尽最大可能精简教材,利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知识点清晰、完整地呈现给学生,让学生在学习某一个知识点时能够将其他知识点结合,逐渐让学生将所有知识融会贯通,在头脑中树立一个完整的结构和清晰的思路,再将其在实践中体现出来。因此,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这一教学目标,在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中教师要精准把握几个重点,将其作为核心来拓展延伸、发散思维,做好核心知识点的梳理工作,在教学中把握住重点,给学生的学习指明方向。

(二)业与职业引导教育,增强学前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的内驱力

内驱力是学前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的内在驱动力和根本动力。学前师范生只有对幼儿教师职业和学前教育专业有积极的认同感,才会对幼儿教师职业和学前教育专业予以关注,并积极学习专业知识,注重自身实践素养的培养和塑造。因此,师范院校应从新生入学开始,就加强专业与职业的引导教育,通过各种方式去增强学前师范生的专业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培养学前师范生“幼儿教师”意识,不断增强内在驱动力,主动积极地参与实践活动,提升和发展专业素养。增强专业荣誉感和职业认同感的方式很多,笔者认为可以针对学前教育专业新生开展讲座教育。一是专业介绍讲座。“兴趣源于了解”。由资深的专业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进行全方位的讲解,让新生了解学前教育专业学什么、有什么价值及如何学好,并现场解答新生对专业的各种困惑与问题,使之了解专业特点,消除迷茫,明确学习目标。二是职业介绍讲座。邀请幼儿园的园长或优秀教师,专门就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职业素养及职业前景等对新生展开讲解,让学生明确幼儿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及其对未来工作的影响,并对职业岗位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形成清晰的整体认识,感受幼儿教师职业的意义和魅力。除了校内讲座之外,还可带领新生实地参观幼儿园园容、设施、教育活动等,直观感受幼儿生活和教师工作,对幼儿、幼儿教师及幼儿教育有一个初步的认识。通过讲座和现场参观,使新生对学前教育专业和幼儿教师职业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尽早进行职业定位,形成职业向往,自觉以幼儿教师的素质要求塑造自我。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基于当前教育的发展形势,为了保证高职幼教专业幼儿园活动课程的教学质量,教师要在明确幼儿园活动课程的重要意义和教学现状的基础上展开分析,不断优化和完善教学策略,为幼儿园活动课程教学增添生机和活力,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价值,提升幼教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晓年.导师制在学前教育课程改革中的实践探索[J].教育现代化,2018,5(40):117-120+145.

[2]谷陟云.学前教育专业实践教学的性质与价值[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8(06):83-85.

[3]粟高燕.基于反思型幼儿园教师职前培养目标的实践课程建构[J].幼儿教育,2018(Z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