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旦央吉
摘要:随着我国产业升级的加速,对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背景下,课程改革在全国范围内全面铺开。西藏地区虽然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但在新课程改革的大潮中,西藏高中语文教学改革呈现出了很多新特点、新要求。经过长期的探索,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取得了丰硕成果,但也存在不少困惑。笔者深入分析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存在的困惑,并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对策,以为进一步推动新课改向深水区深入。
关键词: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困惑与思考
随着我国经济又好又快的发展,西藏的社会经济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在新课程改革全面推动下,西藏也拉开了新课改的大幕,并在十多年的课改进程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高中语文作为新课改的重要学科,在全面取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诸多的困惑。这就需要广大教学工作者深入调研,准确把握存在的困惑,进而推动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全面深入。
一、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面临的困惑
首先,如何更好结合西藏实际推动高中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改革。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尽管在西藏高中语文中仍以传统教学法为主,但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在传统教学法下的西藏高中语文教学效率低下,课堂环节不严谨,而且传统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暴露了诸多的课堂弊端。比如,教学方式相对单一,课堂环境相对封闭。不过传统教学方式也应该辩证看待,不过缺乏学生主动性的课堂,学生没有创新精神,缺乏主动学习的动能。在新课改背景下,必须对西藏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方法进行改革。
其次,如何丰富西藏高中语文课堂,提高教学效率。在西藏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学资料相对单一,课堂辅助材料较少,有些材料还需要教师自主寻找。西藏地区相对偏僻,贫困学生较多,很多学生家中没有电脑,甚至有些地方还没有网络覆盖,自然寻找资料就更难了。面对这种情况,不仅影响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给教师的教学也带来了一定的阻碍。同时,由于配套资料的短缺,也影响了教学效率的提升。
再次,如何进行高中语文课外实践。在新课改下,实践课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藏地区,由于环境等因素的限制,很多高中语文教学涉及学生的日常生活。因此,只有借助实践课才能开拓学生的视野,丰富语文课程教学资源,夯实学生语文基础,进而提高学生学习实效。不过,因为课时、环境等因素,严重制约了高中语文实践课的开展,也影响了学生知识视野的开拓和丰富。
最后,如何降低应试教育的负面影响。西藏地区学生数量不及内地,招生指标数量较为充足,因此,西藏考生通过高考更容易考上较好的学校。但是,在应试教育理念下,考试大纲的固定性,僵化了教学体系,作为高考必考科目的高中语文,教师始终无法跳出应试的窠臼,更无法跳出考试大纲开展教学。在此情况下,新课改虽然已经开展,但应试模式没变,教师在教学中却无法大胆尝试、大胆创新。
二、西藏高中语文新课改的思考和建议
首先,尽快转变教学理念。一是教师要不断加强学习,夯实自身的语文知识基础,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同时,教师也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培训活动,提升教学能力,增强新课改下教学的艺术性。二是通过集体备课、网络交流等方式,加深对新课改基本理念的理解,确保自身教学理念的及时更新。三是要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坚持在课程教学中以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为目标。四是辩证看待传统教学方法,发挥优势,改变劣势,将以学生为中心理念贯穿新课改始终,另外,还要针对学生实际开展教学,因材施教,注意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激发,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良好习惯,进而以更好的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养成。
其次,创设宣传平台,以新理念的宣传推动教学理念和方法的创新。对于西藏教育实际来说,新课改是结合区域实际推行的改革,对于西藏的未来来说,新课改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西藏创新培养人才的主要抓手,也是关系更多西藏学生全面发展的大事,对整个西藏来说关乎每一个家庭和学生。面对有些学生和家长不理解的现象,学校和政府有必要做好宣传工作,借助公众号等,加大新课改理念和内容的宣传,使新课改理念深入人心,获取更多学生家长的认同,如此,才能让家长和学生更好地配合新课改的深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落到实处。
再次,正确处理新课改和传统教学的关系。学界对于传统教学法的认识,目前更加理性。传统教学法无论是在西藏还是在其他地区,都曾取得过重大的成绩。在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法在效率和深度上确实不如新方法,但传统教学法系统严谨,也有很多可取的地方。因此,传统教学法的优势融入新课改教学,就能形成优势互补,使整个高中语文教学更加系统、更加高效,也使教师在教学中更加得心应手。
复次,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教材是教学活动的前提,教学材料是教学活动的辅助。西藏地区的高中语文教材经过多次修订,更加贴近西藏学生的实际。不过,高中语文教材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将理论用于实践,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进而在实践和理论中培养学科核心素养。这也正是新课改所倡导的。
最后,建立健全课程评价机制。新课改淡化了考试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机制,教师要结合新课改理念建立健全高中语文课程评价机制。在新的评价机制中,教师不能简单的将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标准,要建立一个与全国、与世界接轨的评价机制。西藏民族作为创造性强、包容性强的民族,学生同样也具有这些优点,教师可以借助多元化的教学活动,扩大西藏文化的影响力。教师也可以将这些东西融入到评价机制当中,不断落实新课改要求。
三、结束语
对于西藏地区来说,新课改已经在全区域展开,困惑是不可避免的,它不仅存在于西藏高中语文教学,也存在于新疆、内蒙古等教学中。因此,教育者不仅要针对特定区域制定教学策略,还要结合民族的教育事业,来思考民族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而丰富教育研究的空白。面对这样艰巨长远的教育工程,教育者必须要坚定信心,持之以恒,在教学中不斷的探索总结,这样才能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对西藏高职语文教学问题的审视[J].陈莉萍.科技创新导报.2009(27)
[2]西藏大学“大学语文”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王志华.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02)
[3]发展性教育——内地西藏班教育教学探索[J].王中立.中国民族教育.2007(Z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