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秋花
摘要:阅读能力,是教育的核心。在新高考改革形势下,阅读能力尤其重要,但是大多数学生仍然处于被动阅读状态。学生没有形成阅读自觉。本文基于当前学生阅读现状与高考语文改革方向,立足学生心理特点,结合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规律,研究小学生阅读自觉培养策略,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小学;阅读自觉;阅读环境;阅读计划;成果转化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新教育实验发起人朱永新教授所说的:让学生养成阅读的习惯、兴趣和能力,是一个学校主要的教育任务。“亲近母语”创始人徐冬梅说过:“从儿童发展来说,3-10岁不仅是语言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阅读兴趣培养的关键期。如果家庭中不能培养孩子好的阅读习惯,小学不能培养好阅读兴趣,中学以后,学业繁重,很难培养出真正的阅读人。”为此,探寻阅读习惯养成的规律,为学生创建良好阅读环境,让学生真正爱上阅读,养成自觉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非常必要。笔者从多年的探索实践中总结出以下几点培养学生阅读自觉的策略。
一、营造阅读环境,激发学生阅读自觉
首先让每间教室都充满书香,每个班级都是一个小型图书室,每个班每学期可以从图书馆领取一批适合学生阅读的书,另外还要开展“自给自足”的补充读书方式,进一步规范图书角的建设,学生间的课外书籍实现资源共享。班级学习园地成为好书推荐榜。其次让学校每处角落都散发书香。开设红领巾交换书屋,每个学生每学期捐两本书。红领巾交换书屋让全校学生的图书流动起来,每个同学可以利用下课和放学时间自由登记更换图书。开展主题阅读板块宣传活动:童话、成语故事、古诗词、经典名著……充分利用校园长廊、过道展出名人名言、经典诗文。同时,在学校的宣传栏上定期展示阅读达人的好书推荐、优秀的读书批注和读后感等。最后是老师带动阅读,营造阅读氛围。老师每天午读时间都要在教室里阅读,老师利用课余时间和每周一节的课外阅读兴趣课,向学生讲书中的故事,自己的学习感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制定阅读计划,让学生自觉阅读
1、阅读时间的制定。老师要创新作业设计,减轻孩子课业负担,严格控制家庭作业的时间,中午不布置家庭作业,挤出大量时间让孩子用于阅读。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与学生一起选定每天最适合的时间点阅读。多数学生中午吃完饭后能安排半小时的阅读时间,有的甚至更多。晚上鼓励学生8点前完成作业,腾出更多的时间看书。孩子的閱读时间一旦固定下来,阅读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我们还要制定一张表格,左侧是书名,表头是日期,如果哪天读了半小时以上的书,就在格子上涂上颜色。当孩子习惯每天阅读之后,阅读速度就会越来越有规律,就能更快地进入阅读状态。坚持一个月以后,都可以找老师奖励,“每月一次阅读认证”会让孩子们特别有成就感。
2、阅读书单的记录。班级“每人一份阅读记录档案”。老师把记录单贴在图书角旁边。孩子每看完一本书,老师都会给记录下来。每给孩子记录下一本的时候,孩子都会有一种自豪感。孩子所看过的书不仅仅包括所看到的书,也包括所听到的书。正是因为这种做法,孩子充分利用一切可能的时间进行了大量的阅读。通过记录,孩子们互相了解同学都在看什么书,有哪些书是大家特别喜欢的,老师通过读书档案了解了孩子们最近读的书后,可以更好地与孩子交流,又能激发孩子的阅读自觉。
3、阅读方法的引领。如利用目录培养孩子有计划阅读的习惯。比如语文书中快乐读书吧中的一些书,是必读书目,老师们会在开学后的第一周就跟孩子们分享这些好书,激起他们的阅读兴趣。接下来根据书的目录,和孩子制定每周的阅读内容。孩子们用铅笔在书的目录的左边记下阅读的时间,每读完就在目录的左边打上一个钩,如果按计划看完了这些书有奖励,多数孩子都能提前看完这些书。通过目录,孩子提高了阅读效率。如有些书中的内容孩子有些已经很熟悉,那么这些内容就可以跳过,或者快速看完,以保证有时间看别的内容。对照目录看书是一种非常高效率的方法。孩子们利用目录来搜寻信息,学好对信息的提取,从而得出一些结论。
三、阅读成果转化,让学生享受阅读
1、开展活动,唤醒阅读潜能。开展每月一次阅读分享、每月一次阅读认证、每月一次阅读月冠军评选、每学期一次阅读成果展、每年举办一次阅读节、每年一次阅读总冠军评选。学生的兴趣是在不断的获取评价,尝试成功喜悦的过程中进一步深化、发展、巩固的。
2、有效评价,养成阅读自觉。每个年段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作阅读评价表。一是制作阅读记录档案,每天记录,一周统计一次。学生每读完一篇文章后及时记录下来,并给自己画颗星;再请家长评价,家长通过观察或提问文中相关内容的形式判断孩子是否“真读书”,若真读,就给星评价;每周老师评价一次,通过抽查的形式给予认定,并给星评价。每月开展一次班级集中阅读认证、每月一次班级阅读月冠军评选。这样长期评比,学生的阅读兴趣势必得到提高,阅读量就能得到保证,并且能不断提高阅读速度。二是制作阅读分享卡,阅读分享卡重在对学生读书质量的评比,引导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或写简短的批注,写读书收获,帮助学生理解读物,提取信息并获得启迪,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阅读记录档案与阅读分享卡配合使用,能避免学生一味追求阅读的量而忽视精读,促进学生保质保量进行课外阅读。
参考文献:
[1]欧群慧、赵子欧.和孩子一起读书的幸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彭小六.洋葱阅读法[M].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8
[3]朱永新.我的阅读观[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