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锁
摘要:教育事业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注重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在初中这个关键的时期,学生们的身体都开始发育,这也是学生们成长的关键阶段,而在学校,体育课则是学生们为数不多的活动时间,如何在这个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们进行更多的体育运动,从而提高学生们的体育运动能力也就成了老师们一直都在思考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将从设定游戏活动、组织小组合作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效;初中;体育课堂;构建;策略;探究
高效课堂是在短时间内让学生收获更多的知识、掌握更多要领的课堂。传统的体育教学趋于边缘化,学生们的体育运动能力很难在课堂上得到培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体育课堂教学逐渐规范起来,老师们也在不断摸索和创新,以求寻找适合的初中体育教学模式来帮助学生们学习。高效体育课堂的构建要求老师重视学生们的课堂主体地位,在学生们学习情况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面进行创新,从而激发学生们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设定游戏活动,激发学生运动兴趣
在初中阶段,学生们都比较活泼、爱动,因此游戏活动也是学生们非常喜欢的课间娱乐方式。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很难激发学生们的运动兴趣,可能还会让学生们感到枯燥无味,难以让学生们在体育课上真正地“动”起来。要想构建高效的初中体育课堂就需要老师们从学生们的角度出发,根据学生们的兴趣爱好来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所以可以将游戏活动与体育课堂教学结合,通过游戏活动的进行让学生们在高兴、快乐的同时,也能提高自身的运動能力。
比如在体育课上,老师们可以组织学生们进行篮球运球游戏活动。每队两人,每人一个球,老师吹哨开始,两人上场,一人站在圆心,右手臂水平举直,然后另一个人左手臂也举直,两人手掌共举一球,同时边上的人开始运球,逆时针运球180则算挑战成功。最后用时最短,动作也规范的小组获得最终胜利。这个游戏活动,能够很好地吸引学生们注意力,引导学神们参与到其中。培养学生们团队合作精神的同时还能让学生们在快乐的比拼中提高自身的运球技术,可谓一举多得。
二、组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体育精神
由于每个学生们成长环境和家庭背景都各不相同,所以学生们掌握的体育运动和体育技巧也是丰富多样的。因此老师们可以组织小组合作,将学生们按照运动特点来进行分组,以此来让小组内之间能够互帮互助、取长补短,从而实现共同进步。相比于传统的老师对学生进行一对一细心指导,同学们之间能够以更加通俗易懂的方式来帮助其他学生运动学习。在体育运动中,也不乏一些相互配合的比赛项目,像足球、篮球、接力赛等等,仅靠一个人的努力是很难实现成功的,需要的是每个人各自发挥自己的所长,从而去争夺第一。通过组织小组合作,能够增进学生们的友谊,在高效完成体育课堂教学的同时还能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价值观,培养学生们优秀的体育运动精神。
比如老师们可以在体育课上组织学生们进行4x100接力赛,每组四人,将班级内的学生按特点分好小组,让每个学生的最大优势发挥出来,在集体中发挥最大作用。比如有的学生起跑快,那就应该把他放在第一棒,这样才能让他的价值真正体现,团队实力也会因此更上一层楼。之后小组内再合作交流,每个人都积极发表自己的看法,讨论谁在第二棒,第三棒,第四棒。老师们应该多组织学生们进行小组合作,认真地分配小组。将新颖的活动玩法与团结精神联系起来,吸引学生,保证每一位同学在团队合作中都能发挥自己的核心作用。
三、引导自主学习,提高学生体育能力
每个学生的运动爱好不同,像有的喜欢篮球,有的喜欢乒乓球等等,倘若在体育课上进行统一的项目活动训练,那么肯定有部分学生不喜欢,那么这些学生也就很难真正参与地到其中,就会导致体育课堂作用没有最大化发挥出来,课堂效率也会因此大大降低。由此可见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自主运动的意义重大。老师们应该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体育知识和体育技巧,自主运动。在讲完课堂任务和注意事项后,让学生自主去选择喜欢的体育运动,让学生从“被动者”变成“主动者”,让其更喜欢参加体育活动,让体育课堂更加高效。
引导自主学生学习是老师的职责所在,但并不意味着可以放手不管。在活动前讲好基础知识和技巧,在学生们自主运动时老师要关注着每个学生的体育活动情况,发现他们的问题并及时的进行指导,给出问题的解决方法。老师要以学生为本,发挥好指导作用,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沟通,共同探讨运动技巧。不断增强学生们的自主能力和运动能力,使他们喜欢体育,爱上体育。
结束语
综上所述,构建高效的体育课堂是适合初中体育教学的教学方式之一。老师们应该不断探索课堂活动内容,不断丰富体育活动,从而让学生更加投入到其中进行锻炼,提高学生们的身体素质,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为学生的未来成长做好铺垫。
参考文献:
[1]卢伟.初中体育教学高效课堂的构建分析[J].基础教育论坛,2021(17):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