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2019)编后

2021-02-21 05:26:40景月亲
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硕士学位音乐学院学位

●景月亲

(西安音乐学院,陕西·西安,710061)

前 言

西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始于1987年。这年秋天,学校历史上首次迎来了“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和“民族乐器演奏”两个专业方向的4位新生。弹指一挥间。一晃35年,西安音乐学院的研究生教育已由当年的两个专业方向,发展到如今拥有“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4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70个研究方向,形成目前学科专业和研究方向齐全、音乐专业特色突出的良好格局。导师队伍从当初区区2人发展到如今200多人的规模,累计为社会培养了1800多名音乐高级专门人才①。其中,部分毕业生更上一层楼,攻读了博士学位。

根据国家对学历教育的要求,研究生获得学位必须提交毕业论文。西音1800多名毕业生,对应的就是1800多篇硕士学位论文。这些数量可观的学位论文成果,无不浸透着几代研究生导师传道、授业、解惑的辛勤汗水,也见证了几代学子学习、探索、进步的行行足迹,因而也成为学校三十多年来研究生教育的丰硕成果,体现着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水平。

为了展示学校最高学历教育的理论成果,总结成绩寻找不足,自1996年来,学校先后多次整理并结集出版研究生学位论文资料。例如,综合性的《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1987-1996)》②,收入论文19篇;以导师为单元编辑出版的“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库”丛书系列③,分别是《“神”的光芒 “人”的情感:西方音乐史研究文集》《行乐舞鼓:民族音乐学研究文集》《歌者远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文集》《音乐编辑学:音乐研究的交叉视阈》《曼声长歌:意大利歌剧与美声唱法的实践性研究》《无穷的探索:音乐美学研究文集》《蒙童视界: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多维观照》,等等,每部文集收入各自研究生学位论文7篇左右。

上述成果结集,或按某一时间段、或按专题成书,并且都属于“全文型”的原始文献收录和展示。然而,兼及三十多年来研究生教育所有专业和研究方向、系统全面收集整理学位论文资料信息,并进行专业化集成、加工、整理的,当属我校图书馆编辑、2014年和2021年分别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两部《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

2014年,适逢西安音乐学院65周年校庆,图书馆举全馆之力,首次全面搜集、加工整理、编辑完成《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1987④-2014)》[1](P1-508)(以下简称《汇编1》)。作为“校庆学术丛书”,于校庆前夕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如期出版。该书以“文摘型”二次文献的形式,全面汇集了自1987年首次招收硕士研究生以来的首届毕业生算起,直到2014届,累计25届,共计742人、743篇学位论文⑤资料信息。该书出版以来,受到各方面广泛关注和好评。转眼进入2019年,为献礼西安音乐学院70华诞,图书馆再次启程,开始了2015年度以来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的收集与整理工作。今年4月初,《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2015-2019)》[2](P1-460)(以下简称《汇编2》)由安徽文艺出版社顺利出版。笔者作为两部《汇编》的副主编,前后两次深度参与了《汇编》的一系列工作,对于其中个味深有体会。本文将从《汇编》的主要内容、编排特色以及《汇编》整理中发现的问题等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汇编》的主要内容

《汇编》分前后两部,分别汇集了西安音乐学院1990届-2014届、2015届-2019届全部硕士学位论文的摘要信息,属于典型的文摘型二次文献资料汇编。

(一)纵向反映学校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变化

作为文摘型资料集,两部《汇编》首先面临的是全方位的资料收集工作。2014年初《汇编1》项目启动时,我们仅仅拥有图书馆自建的《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数据库》⑥中的500多篇论文信息,主要涉及2000届-2013届毕业生的论文。而2000年之前、自1987年招生以来首届至1999届整整10届毕业生的论文资料,特别是一些早期的论文,由于缺乏系统收藏,零零星星散布在不同角落,全部靠图书馆人克服重重困难通过各种渠道执着搜罗才最终获得。此外,加上研究生班⑦学员最终获得学位的硕士学位论文,以及当年全部毕业生(2014届)的硕士论文,累计收集743篇,形成《汇编1》的基础资料。至《汇编2》项目启动时,借助图书馆年年持续更新的《学位论文数据库》平台,我们在2015-2019届学位论文收集方面就拥有了较为完备的信息数据保障,共计收集到694篇论文资料。这样,最终形成了前后两部《汇编》1437篇论文的基础数据信息。

通过对这些数据信息进一步整理和按照年度、专业方向统计,我们不仅可以清楚看到三十多年来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招收数量以及办学规模上的趋势变化(见表1、图1),也可以进一步发现研究生学位授予点和专业方向的不断拓展、细化以及相应数量上的变化(见表2、图2)。当然,这些从“量”到“质”的变化,如同一个缩影,也同时反映出几十年来我国研究生教育的成长,以及我国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发展与进步。

表1.1990届-2019届西音硕士学位论文年度统计表(单位:篇)

图1.1990届-2019届西音硕士学位论文年度统计折线图

表2.1990届-2019届西音各专业方向硕士学位论文统计表(单位:篇)

图2.1990届-2019届西音各专业方向硕士论文统计柱状图

(二)深度报道每篇论文的基本信息

两部《汇编》均采取摘要文献的形式,对于每一部入编的论文,按照规范统一进行从外部信息到内容信息的详细揭示和报道。

《汇编》将入编的每一篇论文,按照文章标题、研究生姓名、导师姓名及职称、学位授予年度、摘要、关键词等信息点一一提取、规范加工,使读者可以简明扼要地一窥论文概貌。通过内容摘要,则可以进一步了解论文的基本观点、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论等等。

及至《汇编2》,基于图书馆自建的《学位论文数据库》,我们专门为每一篇论文添加了“二维码”。身处西安音乐学院校园的师生,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轻松链接查看到目标文献的全文。

如此,即形成每一篇论文的基本条目数据,“点”状展示该生该篇论文的信息。再通过专业方向维度、并结合由近及远的学位授予年度线索,由“点”到“线”再到“面”,最终编织成“体”,从而全面揭示、报道、立体反映西安音乐学院三十多年研究生教育的丰硕理论成果。

二、《汇编》的编排:信息组织与信息揭示

两部《汇编》最终以资料性工具书形式呈现。对于作为文摘型二次文献工具书的《汇编》来说,全面汇集大量相关论文信息、规范专业一一报道目标论文信息基础上,接下来面临的最为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信息组织与信息揭示。所谓信息组织,就是根据信息检索与获取的需要,采用一定的规则、技术与方法,对信息进行揭示与序化的过程。[3](P2-3)通过入编论文资源信息的组织与揭示,其一,形成书前“目录”框架,并以此带动“正文”内容按此框架有序布排、细化展开;其二,形成书后“内容索引”,借以多途径、深度揭示报道入编论文,方便读者多角度查询、追溯相关目标论文。

(一)目录:《汇编》的信息组织

整理编排一所院校三十多年积累的千余篇学位论文信息,我们认为应该以宏观的视角,抓住论文资料最为明显的两个特征,即“专业”和“学位授予时间”来组织。两个文献特征体现了两个信息维度。两个维度有机结合的信息组织方法,可以很好实现对全部论文从“专业维度—横向揭示”和从“时间维度—纵向揭示”的目的。

全部论文首先按照“专业”进行区分(即“明分”)。以《汇编2》为例,专业顺序依次为“艺术学理论”“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音乐教育(细分为:声乐教学与演唱、钢琴教学与演奏、手风琴教学与演奏、双排键教学与演奏等方向)”“键盘乐演奏”“管弦乐演奏”“民乐演奏”“声乐演唱”“视唱练耳”“现代音乐”“舞蹈学与舞蹈编导”等。

与此同时,在每一“专业”之下,先按“时间—届别”,由近及远编排。其次,每一届别之下,再结合“研究方向”进行区分(即“暗分”)。不同方向,依次有序编排。

如此编排整理,使得两部《汇编》的全部入编论文,从“目录”到“正文”,形成了专业上板块清晰、时间上条理分明的二次文献有机整体,也符合一般读者查询利用特点,为其阅读、检索、利用提供过便利。

上述编排体系确定以后,编者还为每一部入编论文进行编号。首先,全部论文条目信息逐一按序依次给号,每一“号码”和对应的“论文”形成“一对一”的关系。其次,每一“专业”板块名称以及该板块之下的“届别”之后,统一给出所对应部分论文的起止号码,从而形成一个序化、量化的论文数据整体。读者阅读“目录”或“正文”,即可通过上述起止页码,轻松判断出该专业或年度的论文数量。而对于编者来说,以上一一对应的编号处理,也为我们编制书后索引、进行论文信息的多途径揭示提供了信息基础,而且还可以大大节约索引的篇幅,又丝毫不会影响索引的质量,可谓一举多得。

(二)索引:《汇编》的信息揭示

上文“明分”+“暗分”相结合、“专业”+“届别”+“研究方向”多维度交织的信息组织方法,实现了《汇编》在“目录”和“正文”层面上“专业维度—横向揭示”和“时间维度—纵向揭示”的目的。这种“目录”式的信息组织原理,旨在解决大板块、大线条式的信息资源揭示和序化问题,而对于入编论文的具体内容信息的揭示和序化,则需要通过“索引”的原理方法来解决。

早在20世纪20年代末,著名图书馆学家钱亚新在其《索引和索引法》一书中论述道,一本好的书籍如果没有一个好的索引,要失掉它一半的价值……索引不仅是一书的锁钥,并且是书中必不可少的部分。[4](P11-17)情报学家张琪玉先生、侯汉清先生以及众多专家学者也曾经撰文,强调图书内容索引的重要功能和意义。两部《汇编》作为汇集西安音乐学院连续30届硕士学位论文信息的参考资料,其学术性、专业性、资料性不言而喻。而对于读者对象主要是本校师生或相关的读者群体而言,《汇编》又具有显著的实用性以至工具性。因此,为入编论文编制索引,对深度揭示论文内容及相关信息、有效服务广大师生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观察分析,结合音乐院校一般专业读者突出关注的音乐作品、音乐人物话题,我们首先考虑编制《文中音乐作品索引》和《文中人名索引》两套专题索引。与此同时,针对不少论文内容涉及古今某些音乐文献研究,遂将有关音乐文献名称也作为索引对象,与前一个索引合并形成《文中音乐作品/书名索引》。其次,考虑到导师在论文成果的形成过程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对于每一篇学位论文,一般读者往往关注的另一个焦点就是研究生导师。为此,我们专门编制了《导师姓名索引》。如此,共形成了以学位论文中涉及的音乐作品、音乐文献、音乐人物以及导师为索引对象,多角度、多主题揭示论文信息的《汇编》“索引体系”。

从《汇编1》到《汇编2》,我们在索引设计、索引编制、标目控制、细节处理以及说明撰写上,充分考虑了专业读者的需求,尽可能做到专业性、实用性、规范性兼顾。《汇编2》的索引编制中,特别弥补了《汇编1》的个别遗珠之憾[5](P20-23),例如在“同曲异名”、“异曲同名”、人名/曲名规范翻译、第一/第二/第三导师等信息处理中,都做了细化处理,确保能为读者提供精准化信息指向,保障索引品质。

总之,围绕三十多年千余篇硕士学位论文资料,两部《汇编》尽力做到全面收集资料、细化整理和科学编排,通过专业揭示,发挥索引指路作用。《汇编2》特别添加的“二维码”全文链接功能,更是借助新技术,实现了从二次文献到原始文献(一次文献)的“一站式”快捷提供服务,成为该书的一个亮点。

三、《汇编》整理工作观察:成绩与问题

两部《汇编》整理工作,可以说是对三十多年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理论成果的一次全面检阅。从中,我们欣喜地看到了西音的研究生教育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再到如今的格局,期间一步一个脚印的成长历程。但是,其中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

(一)成绩显著

如表1中所体现的,论文数量上的增加,仅仅只是最直观的变化。仔细观察之下,更有数量之后学科的增加、专业的拓展、研究方向的深入。不仅如此,这些积累了三十多年的千余篇论文背后,那些历年来毕业于西音的一届又一届高级音乐艺术人才,早已遍布省内外,成为不同时期、各个单位或机构教学、研究、创作、管理等各个领域的带头人或中坚力量,引领着西部乃至更大范围的音乐艺术教育事业的进步发展。与此同时,导师队伍也在不断成长。伴随着招生专业和研究方向的拓展延伸,导师数量也在相应逐年递增。其中,有多位学术型导师发挥所长,开拓了两个研究方向。西音的研究生教育硕果累累、桃李天下,数十年来几代导师们的倾心付出自然功不可没。

在论文的质量上,整体来看,尽管水平不一良莠难齐,但客观来看,仍然会发现研究生们在论文的写作、选题、资料工作、学术规范方面的整体进步。在选题上,“理论与实践、传统与现代、宏观与微观、作品与人物等各方面均有涉猎;从其具体研究内容和方法看,多方联系、互为比对、纵向溯源、横向铺展,实可谓丰富多彩、样貌齐全”[6]。从中可以看出学子们在专业领域的苦苦思考和探索足迹,其中不乏学术上的突破。例如,1991届研究生金伟(导师:鲁日融教授)的毕业论文《秦派二胡的形成、发展、风格特点及演奏技法》[7],首次公开提出“秦派二胡”的学术概念,第一次从理论上全面总结了秦地风格的二胡流派,“使得‘秦派二胡’研究从此走向一个新的阶段,成为‘秦派二胡’研究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参考资料”[8](P158-160),也带动了此后众多同类研究成果陆续产生。仅仅两部《汇编》,就有30多篇论文涉及“秦派二胡”主题。在中国知网搜索,自1991年以来,有关“秦派二胡”主题的研究成果就多达598部/篇之多。

在论文写作的资料工作方面,对比三十年各个阶段的论文,可以看到整体资料意识的普遍提升和资料基础的逐步加强。特别是最近十多年来,几乎看不到完全没有参考文献的论文出现,并且参考文献在数量、类型、文种、品质方面比较之前都有明显改观。而在调查1996届及其之前的学位论文时发现,有1/3完全没有参考文献;附有参考文献的,数量上4-40篇不等,其中超过1/3的论文仅有不足10篇参考文献;参考文献的类型较少,以图书、期刊论文为主;文种单一,以中文为主,仅有1篇涉及少量西文文献。[9](P1-362)

在论文写作的学术规范方面,尤其是形式规范层面,整体上的进步更是应该充分肯定。这些年,学校重视并不断加强研究生论文写作管理,先后推出《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撰写格式标准(2005)》《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写作规范(2019/2021)》等文件,并以册子形式发放给师生,这样学生在论文写作的规范性处理方面即可有据可依、有据可查。因此翻看最近十多年的学位论文,大到基本要素(如目录、中西文摘、关键词、绪论、正文、致谢辞、注释、参考文献等)、小到标题正文的字体、字号、行距、谱例、图表以至参考文献标注格式等等,情况比之前有明显的改善。

(二)问题不容忽视

然而,重点观察近些年的学位论文,尽管不乏一些体现专业思考和探索精神的可喜成果,但是整体来看,存在问题仍然不少,情况不容乐观。例如,选题方面,以表演专业学生论文为例,普遍选题思路单一,多以一首作品的演奏演唱为例展开。还有一类选题,视野比较狭隘,集中表现为以自己的导师为研究对象且年年跟风严重。这些论文的写作模式千篇一律、大同小异,不外乎人物介绍、技法介绍、作品简析到个人表演体会、简单认识等等。普遍理论基础欠缺,缺乏针对表演的分析和研究方法;思考不足,缺乏观点和见解。写作方面,不少学生文字水平薄弱,表达能力有限;逻辑思维不足,思辨能力欠缺。学术规范方面,不熟悉绪论部分写作基本要求,不明白综述的学术意义,没有较好掌握综述、摘要撰写方法。不少论文在关键词的提取、数量的把握、标点的运用上比较糊涂。此外,谱例、图表、以及注释、参考文献、附录等等环节,也大大小小不同程度存在问题。

结束语

2020年7月29日,“全国研究生教育会议”在北京召开,开启了新时代研究生教育发展的新篇章。[10](P2-1)自此,研究生教育全面升级,重“研”从“严”成为鲜明的特点。[11]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生三年专业学习和学术训练的集中成果,目前在考察衡量学生研究水平和研究能力方面,仍然有着无可代替的作用。为加强管理,确保论文质量,近年来,各高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纷纷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调整论文开题、写作、答辩时间节奏,推行论文检测制度、送外盲审、预答辩、答辩、论文抽检等等,收到良好效果的同时,也倒逼着在读研究生充分认识学位论文的重要性,以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对待学术研究,最终完成合格的并且有质量的毕业论文。

研究生论文质量的提高,无疑需要研究生本人、指导教师、所在院系、研究生管理部门,乃至学校相关服务部门、当然也包括图书馆在内,齐抓共管共同努力。根据教育部最新版《普通高等学校图书馆规程》[12]第一章第四条规定,高校图书馆的主要任务有:建设全校的文献信息资源体系,为教学、科研和学科建设提供文献信息保障;建立健全全校的文献信息服务体系,方便全校师生获取各类信息;不断拓展和深化服务,积极参与学校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等。由此可见,作为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部门及其服务窗口,图书馆在服务研究生教学和研究方面,既是工作任务使然,又有着独特的优势和条件。为此,多年来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始终践行服务宗旨,发挥信息资源优势和专业服务优势,围绕研究生教育,由图书馆人为全体研究生开设了《文献学基础系列讲座》课程,2010年以来相继建设了《本科生研究生毕业音乐会数据库》《声乐教学曲目多媒体数据库》《学位论文数据库》《西北民族音乐学术资源数据库》《乐谱资料数字服务平台》等专题文献信息服务平台。针对研究生学位论文参考咨询服务,图书馆在持续更新精心打造《学位论文数据库》的同时,连续推出两部《汇编》,全面汇集三十多年来学位论文信息资料,以文摘型二次文献形式,集中而且比较客观地报道学校研究生教育的理论成果。两部《汇编》的适时推出,对于检视本校的研究生教育,从中总结经验、寻找不足,为导师们相互比较教学成效,学生们开拓研究思路等,都有重要的参考借鉴意义。诚恳希望两部《汇编》在服务本校研究生教育教学、推进西安音乐学院研究生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及高层次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注释:

①本文论述的两部《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摘要汇编》涵盖1990届-2019届之间共计30届硕士学位论文1437篇,涉及1436名毕业生。加上2020届毕业的172名、2021届毕业的214名,截至目前,西安音乐学院累计培养硕士研究生1822名。

②《西安音乐学院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选(1987-1996)》,由翟志荣主编,西安音乐学院内部资料,1996年9月。

③“西安音乐学院硕士学位论文库”丛书系列,包括:2009年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神”的光芒“人”的情感:西方音乐史研究文集》(高士杰主编)、《行乐舞鼓:民族音乐学研究文集》(程天健主编)、《歌者远行:民族音乐学研究文集》(陈慧雯主编)、《音乐编辑学:音乐研究的交叉视阈》(李宝杰主编)、《曼声长歌:意大利歌剧与美声唱法的实践性研究》(周玲主编);2010年由太白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无穷的探索:音乐美学研究文集》(罗艺峰主编);2012年由中央音乐学院出版社出版的《蒙童视界:中国近现代音乐文化的多维观照》(夏滟洲主编)等。

④西安音乐学院1987年首次招收研究生,严格说,1987年入校的这一级,应该是1990届。但是,当初我们编辑第一部汇编时,没有细致考虑这个问题,就在书名中用了“(1987-2014)”的字样。因此,本文在标题中沿用了两部汇编的起止时间(1987-2019),其他改为1990届-2014届。

⑤其中,2003届研究生李村分别完成“中国琴学”(导师:陈长林教授)和“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导师:高永谋教授)两个方向、两篇硕士论文。

⑥详见西安音乐学院图书馆自建的《西安音乐学院学位论文数据库》,网址:http://218.195.11.170:8087/

⑦2005年和2006年,西安音乐学院分别举办两期研究生课程进修班,累计招收学员190名。其中,部分学员通过考核最终获得学位。

猜你喜欢
硕士学位音乐学院学位
音乐学院概况
音乐学院简介
浙江音乐学院举办2021新年音乐会
『博士后』是一种学位吗?
文苑(2018年21期)2018-11-15 11:52:20
我校成功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及3个硕士学位授权点
星海音乐学院六十华诞公告
在美国对于就业来说最好和最差的硕士学位
海外星云(2016年17期)2016-12-01 04:18:38
俄罗斯儿童教育:超80%入园率与供不应求的学位
幼儿100(2016年4期)2016-11-30 03:19:55
国内ERP研究现状——基于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
“工士学位”不只是一纸文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