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琴,李肇荣
(1.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广西 桂林 541004;2.广西南宁学院,广西 南宁 530299)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随着人们对海洋的认识和利用能力增强,“向海则兴,背海则衰”已在世界范围内达成共识,海洋无疑已成为新时代各大国家竞技和博弈的“角斗场”,发展海洋事业刻不容缓。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在青岛和海南考察时指出一定要向海洋进军,加快建设海洋强国,海洋经济发展前途无量。《海洋文化蓝皮书·中国海洋文化发展报告(2019)》中指出,海洋文化不仅成为中国沿海区域重要的经济社会增长动力,同时也是当代中国社会重要的话语体系。我国要加强以海洋为载体的技术、信息、文化等产业融合,推动蓝色经济发展[1]。当前我国内地共有14个沿海省级行政单位,55个沿海城市(港、澳、台除外)、242个沿海区县,沿海居民在长期与海洋的交互过程中,积淀了丰富的海洋文化,并以多种物态形式呈现,但因不同时代、不同区域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又使海洋文化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地域特征。
虽然我国海洋文化研究起步相对较晚,但历史悠久、底蕴厚重,且近年来海洋文化产业作为海洋经济的重要载体正释放出巨大潜力和强大动能。数据显示,2009年至2019年的中国沿海旅游产业生产总值呈稳步上升态势(2020年因疫情期影响,沿海旅游生产总值有所下降),在海洋经济各产业生产总值中占据较大比重,可见海洋文旅具有巨大的价值潜力和发展空间,制定海洋文旅发展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海洋文旅发展策略既注重赓续传承又强调发展振兴,对深挖、传承和宣扬国内沿海各省市的海洋文化的多元价值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催生文化自信的内生动力,滋养海洋文化根脉,树立海洋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其次,我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底蕴深厚、题材鲜活,具有较强的塑造力和辐射力,其广阔的创作空间为我国文旅产业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创新动力,推进现代化的海洋文旅产业体系创新融合和更新迭代,构建海洋文旅特色产业群,提升海洋文旅产值,推进海洋强国和文化强国建设,重建我国海洋话语体系。最后,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背景下研究海洋文旅发展有利于加快“丝路”沿线各国进行文化同源性交流,增强文化互信,与沿线国家形成特色鲜明又相互融合的多元文化格局,构建跨文化背景下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命运共同体[2]。
海洋文化是人类在与海洋的长期交互过程中围绕海洋衍生的文化观念和意识形态,并以行为方式、物质形态、风俗习惯等方式予以呈现,具体包括海洋生态文化、海洋物质文化、海洋民俗文化、海洋历史文化、海疆文化、海洋宗教文化等[3]。德国哲学家黑格尔认为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长期受到“黄色文化”和“农耕文化”的影响,未受到海洋文明的恩泽,进一步指出海洋文明是西方国家的专属,他们以海洋文明为基础构建了长久的海洋文化话语体系[4]。事实上,我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拥有发达的航海技术,开展过丰富的海洋活动,只是在农耕文化和西方海洋霸权主义的长期影响下,中国海洋文化相关研究长期处于滞后的边缘地带[5]。自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海洋文化才逐渐受到学者关注(见图1)。从研究的具体内容来看,绝大部分研究关注海洋文化理论本身(42.11%)、海洋文化产业(7.19%)、海洋意识(3.94%)、中国海洋文化(3.33%)等,海洋文化旅游仅占研究总数的2.31%。从研究学科情况看,其中约30%分布在文化学[6-7],15%分布在海洋学,8%分布在旅游经济,其他则比较分散地分布在教育学、历史学、区域经济学、大数据等(见图2)。以“Mmarine Culture”为关键词在“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进行文献检索,共得到246篇文献,经过梳理发现:从研究方向看,国外大部分研究关注海洋生态学和海洋生物学等,其占比约达38.6%,海洋人文艺术类研究方向仅8篇论文。通过对比分析得知,国外研究重点关注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和管理,海洋文化传播和应用研究明显不足;国内相关研究长期囿于理论本身构建和完善,研究学科分散,跨学科和跨产业的融合研究相对不足,对海洋文化的应用研究缺乏深层次的挖掘与探讨,缺少开创性的研究成果,难以满足新时代国家海洋战略的需求。
图1 中国海洋文化相关研究总体趋势分析图
图2 中国海洋文化主题相关研究分布图
2018年国家组建文化和旅游部,说明文化和旅游产业相融相盛的属性使文旅融合逐渐成为行业发展趋势,相关研究开始由此逐年上涨。文旅产业融合已成为当前全球规模最大和增长最快的经济增长点之一[8],也是近期文旅专业领域内学者研究的焦点所在,其研究从乡村振兴、数字经济[8]、产业融合等视角对乡村文旅发展、古村落乡村振兴[9]、红色文旅资源,非物质文化遗产[10]和历史文化遗产等特色文旅资源的融合效率、发展路径和评估机制等进行了详尽论述,但海洋文旅融合相关研究屈指可数,如何立足我国特色海洋文化资源,挖掘、整合和重组海洋文化基因,推进文旅产业升级和更新迭代,对释放海洋文化张力,延续海洋文化脉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以广西为例,对广西海洋文旅融合发展现状、问题进行论述,继而提出海洋文旅发展融合路径,旨在推动我国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打造宜居宜业宜游的蓝色生态区。
2017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广西时首次提出“打造好向海经济”,为广西未来发展海洋经济指明了战略航向。2018年8月,国内政、学、研、企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在防城港举办的中国(北部湾)海洋经济和文化旅游发展论坛。2018年11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挂牌成立,负责拟订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政策、法规,统筹规划全区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发展等职责,开创了广西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的新局面。2019年8月,国内政、学、研、医、企的专家、学者及企业代表参加在防城港举办的北部湾海洋经济与文化旅游发展论坛。2019年12月出台了全国首个发展向海经济政策文件——《关于加快发展向海经济推动海洋强区建设的意见》,在其指导下2020年广西海洋部门编制完成《打造广西向海经济行动方案》。2020年9月,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南宁召开全区向海经济发展推进会议。2020年12月,在南宁隆重举行广西文化旅游和健康产业专题推介会。2020年及2021年广西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广西将着力发展文旅产业,改善营商环境,持续推进沿海沿边旅游试验区建设和各类海洋文旅项目,打造智慧旅游平台等,致力于将广西建设成文旅强区。由此可见,自发展“向海经济”战略构想提出以来,广西积极完善相关政策及规划、设立专项机构、开展学术论坛和推介会、招商引资、筹建文旅项目、发展新兴文旅产业、打造文旅产业集群、设立文旅专项发展资金和改进营商环境等,多措并举聚力发展向海经济,全力推进文旅产业纵深发展。
作为广西海洋文旅融合发展的核心区域,广西北部湾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部,曾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口岸。广西海洋功能区划面积约7000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1628.59公里,拥有滩涂1005平方公里,沿海岛屿697个。北部湾内岛屿星罗棋布,海岸线曲折多变,多良港,“天蓝、水清、岸绿、滩净、岛靓、湾美”,“一湾相挽十一国,良性互动中东西”,优良的海洋生态环境、丰富的海洋文旅资源及独特的区位优势为北部湾发展向海经济,建设海洋强区赋予了得天独厚的“蓝色”优势[11]。截止2021年1月,广西自治区级以上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涉海类项目有31项,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增了北海开海习俗、京族高跷捕鱼捞虾习俗、北海海上扒龙船习俗、北海市沙蟹汁制作技艺、钦州海歌、钦州造船艺术、三婆信俗等。广西海洋文化以下列特色著称:一是浓郁的民族风情,广西海洋沿岸分布着以“水上人家”著称的疍家人及其千秋焕彩的疍家文化和被称为“海上吉普赛”的中国唯一的海洋民族及其在生产生活过程中形成的京族文化;二是鲜明的“南疆”风情,如南珠文化、贝雕和石雕技艺、捞捕工艺等;厚重的海疆文化如白龙古炮台、刘永福故居、冯子材故居等;丰富的人文历史文化如古“海丝路”重要外贸口岸(乾江古镇)、四方岭考古遗址、合浦汉墓群、明代文昌塔等;典型的自然生态文化如红树林,海岸、海滩、海湾岩礁沙滩类景观等[7]。
近年来,在建设海洋强国和发展向海经济的战略下,广西立足特色海洋文旅资源,重视发展海洋文旅相关产业,许多以“大文旅、大健康”为核心理念的大型海洋文旅项目于广西沿海三市落地,如被称为广西一号文旅项目的北海银基国际滨海旅游度假中心项目等。以海洋文旅项目入驻为抓手盘活和整合广西海洋文旅资源,拓展海洋特色文化的发展维度,助推特色文化产业链建设,促进海洋文化产品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培育和提升广西民众的海洋意识,为建设海洋强区提供强有力的社会共识、舆论环境和精神动力。2016年及2020年广西北海、防城港和钦州三个涉海城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总人数及旅游总消费情况(见图3、图4)[12],在“向海经济”的战略引导下,其旅游总人数及消费总额明显上升且增幅较大。2020年受到疫情影响,三市游客总人数和消费总额总体呈下降趋势,但北海、钦州及防城港三市的游客总人数和消费总额占广西旅游总人数及旅游消费总额的比重依然呈上升态势。广西海洋文旅产业持续增值,市场规模和发展前景可观,说明近年来广西为促进海洋文旅进阶发展采取的举措取得了一定成效。
图3 2016-2020年广西涉海城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数(万人次)
图4 2016-2020年广西涉海城市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总消费(亿元)
广西海洋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且前景辽阔,但文旅深度融合,实现互利共赢并非易事,其发展也面临着困境。一是广西文旅产业基础设施更新迭代慢,广西区内外海陆空交通网有待完善,沿海重点景区配套设施亟须升级,区内缺乏精品海洋文旅主线和支线,未能从时间和空间上对涉海的自然景观资源和文化资源实现有序整合和有效衔接,海洋文旅资源布局分散,联动性差,组合效应低。二是尽管广西文旅资源数量富足、特色鲜明、质量上乘,但长久以来并未建立知名度高和较为成熟的文旅产业体系,文创产品创新度不高。以市场经济为导向对海洋文化资源无序开发导致文旅资源开发层次和利用程度参差不齐,许多特色海洋文化资源被同化、被异化或被弱化,造成文旅资源浪费、同质开发或重复性建设,存在将海洋文化资源过度商业化、庸俗化处理的现象,滥用、破坏和损耗文化资源,消解文化价值,使海洋文化内在传承力被逐渐销蚀。三是广西文旅资源融合层次浅,新媒体融合程度低,对海洋文化的活态传承不足。当前广西文旅融合对旅游资源与文化资源的整合不足,旅游产业覆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产业要素,文旅融合应该是文化资源与旅游全产业要素的深层次融合。传统媒介对文旅的推广宣传力度有限,对青睐新媒体的网民影响甚微,新媒体的融合将使文旅传播跨越地域障碍和时间限制,具备实时性和交互性的特质,如网络直播、微视频、微博、公众号等宣传媒介推广方式无疑是当前主流的推介模式。四是广西海洋文旅专业人才培育机制匮乏,缺乏相应的研学平台。据统计,当前广西文化产业相关的专业人才不足八万人,文化类相关机构不足八千[12],专业的海洋文旅人才更是屈指可数。当前的海洋文旅人才数量不能满足区域内海洋文旅产业高速发展的人才需求。
海洋强国战略背景下,必须重视对海洋文化的合理保护、良性传承和高效传播,再现海洋文化意蕴、延伸和释放海洋文化价值、缩短海洋文旅产业链,推动海洋文旅产业的转型升级,创造出参与度高、体验感强、社群消费黏性大的多元文化样态和消费业态。
在任何旅游规划与开发中,公共基础设施都是先导条件。首先,除完善交通网络之外,还需着力完备公共基础设施,完善景区道路建设,包括风景道、自驾道、运动道、休闲道、文化道等服务性设施。其次,充分发挥外语作为沟通桥梁的作用,在保证正确导引和有效沟通的前提下,向世界讲好中国海洋故事,输出中国海洋文化。在城市出入口、主干道等重要路口路段设置交通双语标志牌和特色街区双语导向图;补充景区内所有标识牌的双语简介,完善景区所有双语宣传文本,满足国内外游客信息检索需要;完善景区双语标识系统和双语语音导览系统,将景区导览电子化、智能化,采用全程真人自动双语语音讲解,让游客获得全面、丰富的导游导览服务,实现把“导游装进手机”,让手机成为景区内导览的活地图。再次,利用微信公众号、小程序或手机APP实现景区、展馆和体验中心等票务预售、参观或预约活动场地,获取双语导览讲解,享用智慧停车服务等。最后,升级景区供水供电系统,设置生态环保公厕,改善集散节点休憩环境,实现旅游目的地从观光型向文化体验型的转变。加强文旅产业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云、网、端”基础设施,在景区内增设5G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中心等,为打造智慧景区奠定基础。
近年来,尤其是“双减”政策实施之后,游客对文旅活动的“实用”价值需求越来越高,知识信息传播、知识技能传授和文化传承创新等“价值向”逐渐成为新的业态潮流。立足本地海洋文旅资源,精心组织各类海洋文旅公共教育活动,推出海洋研学精品路线和海洋主题教育活动,实现寓教于乐。借助物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利用便捷的移动终端,将“5G”技术充分融入海洋文旅活动中,推出“5G+”系列,如“5G+VR”全景直播、“5G+AR”慧眼讲解、“5G+AI”游记分享等活动,深化新媒体融合程度,激活海洋文旅资源价值,拓展海洋文化供给品类,以“交互式”和“沉浸式”的零距离、高参与的文化体验方式最大限度传达海洋文旅所具备的生态、历史、文化、游览、教育及科研价值,再现海洋文化所蕴含的自然生态、人文生态发展历程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大文化观,实现对海洋文化活态传承的同时满足游客猎奇需求、学习需求、体验需求等多元价值需求,关照游客个体的生命特性、精神特性和行为特性,彰显了海洋文化的人本价值回归。
坚持政府主导、行业参与、重心下移、社会共享发展理念,打造海洋文旅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深入文化惠民政策,汇聚与海洋文化相关的旅游、节庆、展演、摄影、观影、餐饮、主题酒店、文创产品制造和销售等文旅产业阵营,推进传统文化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根据历史文化题材打造相关的影视剧、纪录片、微电影等影视作品,组织形式多样的民俗主题活动,因地制宜地将部分海洋文旅资源打造成城市名片,以公共文化服务项目的方式打造海洋文化IP并发挥其引领和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效能,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消费需求。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承载海洋文旅资源的物理场域受到限制,海洋文旅产业链和相关行业组织也因此受到影响,疫情也影响了公众的文旅消费心理,短期内难以恢复消费供给。为解决该难题,以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抓手,借助便捷的移动终端,融合“科技+文化+旅游”,助推海洋文旅产业转型升级,拓展“云旅游”“云演艺”“云体验”“云直播”“云展览”等新模式,建立空间运行逻辑和行为规范,完善在线服务,允许游客以访客身份进行在线文化体验、文化交流和文化创作,拓展海洋文旅消费场景,为游客打造永不打烊的景区。充分挖掘整合海洋文化资源,孵化更多文旅新产品新业态,充分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利用官方微博、公众微信平台,手机报刊,移动数字电视,网络广播等定期发布具有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实景剧、歌舞剧、舞台剧和动漫作品等拓展海洋文旅消费场景。利用互联网将海洋文旅营销充分场景化,精准投放游客偏好等信息,智能策划文旅活动,为游客提供串联式、高品质的一站式服务。借助人工智能、智能移动设备和其他服务终端进行旅游大数据的采集管理,为文旅活动的参与者提供高端、便捷、优质的个性化文旅体验。以“信息流”“商品流”及“服务流”为主的海洋文旅消费场景无疑使文化体验空间无边化和时间弹性化,增强了服务效能。
随着全龄康养时代的到来,广大游客对运动养生、休闲养生、调养养生及医疗养生的需求日益攀升。海洋文旅景区应当与时俱进,立足海洋文旅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开展康养文旅项目,满足不同年龄阶段游客的康养需求,构建“大文化、大旅游、大生态、大文创、大健康”的格局,打造“一程多站”的旅游模式[13]。依托海洋文化兼容并蓄的内涵,秉承“创新、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赋能文创产品跨界创新,以特色文创产品为载体讲好海洋故事、输出海洋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对海洋生态文化、民族文化、历史文化和民俗文化等典型特色资源入手,打造集文化旅游、生态旅游、休闲旅游、研学旅游、康养旅游于一体的多功能文化生态旅游目的地,但各地不同类别的文旅资源分布相对零散,需进一步整合旅游资源、对接周边省市旅游资源,扩大文旅资源的辐射圈。采用时空衔接的方式,把沿海不同类别、不同特色和价值的海洋文化资源根据海洋文旅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进行有序整合,构建具有传承、传播和推广海洋文化和推进海洋旅游产业纵深发展双重功能的海洋特色文旅廊道。依托沿线各类文化景点和旅游资源,以时空关系或逻辑关联的方式串联空间上分散的海洋文化要素及沿线地区散布的各类文化项目和旅游资源,打造复合型的海洋文旅廊道,扩充海洋文旅内涵空间,提升海洋文旅消费承载力。以“人、文、海、滩、岛、林、渔”为主线,将海洋民族文化、生态文化、历史文化、海防文化、民俗文化等渗透于海洋文化廊道内各个景点之中,以系统布局和整体优化的方式实现以景选线、以路串景与以景传文,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打造精品海洋文旅主线和支线,联动区域内主要文旅景点的同时也带动周边小型文旅点。支持国内沿海有条件的省、市积极创建海洋文旅试点城市,通过对海洋资源整合和重组优化沿海省市居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空间,争创全国海洋文旅示范区域,为其他沿海省市文旅发展提供示范和指引[14]。
海洋文旅产业亟须熟悉本地民族文化、历史文化、民俗风情又深谙旅游专业知识的策划、决策、管理和服务人才,尤其是高端专业人才。为解决专业人才短缺问题,一是增设海洋文旅人才定向培养制度,加强职业教育。对标国际标准,培育从事海洋文旅行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能力和行业素质。二是完善海洋文旅从业人员专项培训制度。加强从业人员旅游管理专业知识、海洋文化教学、外语表达及沟通能力,尤其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为中外游客提供更优质的服务。三是建立海洋文旅专业人才培养基地,推行文旅部门联合的人才培养项目,建设文旅实践教学基地,重点培育具备强跨文化意识的双语人才和能传承、创新文旅产业的公共价值、产业价值和文化价值的研发人才。四是建立沿海省市之间的合作联席会议机制,定期组织产学研交流,建立行业间人才互动和流通机制,为地方经济文化建设和国家对外文化交流提供咨询服务和决策参考。五是联合高校研究中心和相关文旅部门共同推动海洋文旅专项研究,共建海洋文旅智库,深化海洋文旅学术交流与研究,在建设海洋强国战略推动下,以学术研究和交流为媒介,将海洋文旅开发和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海洋生态保护、海洋文旅资源保护、海洋文旅产品研发、海洋文旅人才培养等融合起来,为海洋文旅综合发展提供持续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中国文化在与异文化的冲突和融合中不断创新发展,既面临严峻挑战又迎来巨大机遇,“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使文化复兴受到高度重视。我国海洋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底蕴深厚,但因历史原因其相关研究和应用起步较晚,当前文旅融合正以蓬勃姿态涅槃凌空,在“海洋强国”和“文化复兴”的战略背景下,海洋文旅作为我国发展蓝色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当前国家重要战略支撑,也是人民生活重要元素,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未来海洋文旅发展可从政策制定和优化合作环境两方面努力。一方面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适当提高需求型政策和供给型政策比例,使之与环境型政策达成优势组合,通过政策红利增强海洋政策和海洋文旅产业发展规划的统合效能,提升政策与产业发展的适配性和科学性。另一方面促进海洋文旅区域合作和国际合作,探索海洋文旅区域发展机制,整体包装海洋文旅产品,打造区域海洋文旅拳头产品,优化区间文旅资源运营模式,实现区域内海洋文旅产业联动发展;强化与周边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创新海洋文化出口业态,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