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慧
摘要:美育是审美教育,是心灵教育,是一种偏重于感性的教育,是弥补理性教育不足之处的有效方式。而无论是德智体美劳中的任何一育,最终的目的回归到育人方向。从个人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来看,美育是引导人实现社会价值以及人生价值的必备课程。本文旨通过美育的社会功能来阐述美育教育的重要性。
关键词:审美教育、美育功能、社会美育、美育形式
美育的本质是对自由价值的弘扬,美育的灵魂是主体自由和解放精神的弘扬1。“解放精神”的实质同样指向自由,因此理解美和美育最重要的一点在于理解自由。美育的育人功效会与主体在学校接受美育教育程度呈正比趋势,再次凸出学校美育教育设置的重要性以及各阶段主体综合素质的提升。美育的范畴很大,大到可以包括任意学科,也很小,小到只有“美”这一字眼。学生们接受美育,不仅可以是学校开设的课程,同时可以通过艺术展、校外活动等来提升自己对于美的理解。
一、非遗影像展现多维美育
美育的社会功能主要在于提升主体自身对于艺术的敏锐度、欣赏美的能力以及提升主体综合素质上,主要体现在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等一系列展馆展出的艺术家作品中。值2021国庆假期,艺术馆的流量值达到年度巅峰状态,艺术馆积极响应国家预防疫情政策,限制人数,维持馆内秩序,印象最深展馆之一是《李锋湖南非遗映像展——无用之用》。
《李锋湖南非遗映像展——无用之用》的价值在于摄影艺术家李锋,站在历史的高度,从人文和社会学角度,用摄影艺术的眼光,聚焦从湖南非遗,展现从前岁月的民风民俗,以及尚在留存或是湮灭历史的光影记忆,是对湖南非遗影像最全面的一次梳理、收藏、研究与展览呈现。李锋的《无用之用》,我们的“方为大用”。被冠之以“非遗”的遗存,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可能最终会被遗忘至角落,这是自然消亡的现象,无论此时还是何时,都可认为“无用”,而此“无用”,于今天而言,牵连着一方水土,一方乡情,一方故事,也是人们世代生存的魂魄,一代一代传承的力量。观展过程中,人来人往,络绎不绝。李锋本人也来到了展厅讲述他的故事,展览的尽头播放着一条五分钟的视频,看起来分外乏味,一个摄影艺术家将他的相机摆好位置后,便坐在那里抽烟发呆,身后满是绿色丛林以及袅袅炊烟,几分钟后,起身离去。
艺术馆、美术馆、博物馆等场所是传播社会美育的主要场地,人均参观年龄由学龄前儿童至八旬老人,包括学校组织前来观赏的学生,是学校美育和社会美育衔接,互通的有效方式。学校美育是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教学使学生明白“美”的基础知识,掌握一定的技能,更好的去认识美、鉴赏美,深层次地创造美。而社会美育即为学校美育涵盖范围的扩展,可以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推动学校美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平凡事迹体现大美育观
(一)大美育观定义及举例
“720暴雨”猝不及防。2021年7月20日河南省大范围地区均经历了洪水无情的侵袭。此次灾难更令人感动的便是“爱心辅导班”这一社会现象。由于暴雨影响,无数学生不能一如往常进入学校学习,为不耽误学习进度,出现了一批爱心人士,为学生进行无偿辅导。爱心辅导班所能够辐射的范围较小,距离相对较远的地区便顾及不到,但是这一行为已值得深思。常说,美育是以艺术教育为桥梁为路径,但绝不仅限于艺术教育,任意一育都可通过本身存在的“美”带给学生一定的“美”的影响。正如“爱心辅导班”这一社会现象,虽然辅导的是文化课内容,但这一行为足够“美”,不仅仅给学生们上了一节灾难教育课,同时也是一节生动的美育教育课堂,而此美育课堂同时体现出“超美育价值”2。
赵伶俐的大美育观其本质在于对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不断强化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提供了一种方案和路径,对于全民族整体素质提升起着积极且正向的作用。中国人的精神有如温良、有如坚毅、有如自强,这所有特点均来自于华夏文明的积淀。
(二)大美育观的时代发展
1987年,教育理论家滕纯提出了“大美育”概念,1991年《人生价值的弘扬——当代美育新论》问世,赵伶俐就始终聚焦“大美育”的科学性研究、理论体系构建和大中小幼各阶段的美育实践探索。大与小呈反义形式,小正对应的便是将美育归结为学校美育,而学校美育又主要体现在音乐美术等艺术类教育,而正因此将美育的含义及功能缩小弱化;大则正相反,反观德智体劳四育,均体现该学科价值的宏大与智慧所在;美育的价值绝不仅限于此,“超美育价值”即体现在其超脱美育本身而培养全面和谐完整的发展的人。
三、高小对接展现美育风采
依托北京市教委“高参小”项目,探索建立美育协同推进新机制,帮助中小学全方位、多样化、深层次开展美育工作。高校对接中小学进行美育实践与展示是高校学生对于所学专业得到发挥的一个有效方式,既是高校学生远离课堂,深入实践的一次能力展示,同时也能够使对接的中小学校汲取到前端的教学手段与形式。2021年7月,在学校的组织带领下,各专业学生积极踊跃参与暑期社会实践,来到常德市育英小学开展为期一周的实践工作,帮助应届毕业的六年级同学们举办一场完美的毕业晚会,使毕业生在舞台上能够充分的展示自己。
(一)組织支持,促进高小联合
对于高校而言,积极地组织美育课外实践活动,是对课堂教学效果的一次有效展示,丰富课堂所学,在真实场景中运用基础理论,实践中获得新知。其一,帮助中小学规划美育工作,制定针对性的目标,如郴州市涌泉小学的优秀美育案例——《奏响美育“三部曲”,幸福教育谱新篇》,积极使学生成为美育主体,使教师为主的课堂转化为以学生为主的课堂,填鸭式的灌输变为主动参与,努力营造美育课堂氛围,创新美育教学方法,吸引学生兴趣,建设幸福课堂,提高么蜜语课堂效率。其二,注重美育全员化与全面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党总支书记雷富光表示:“要想教育好学生,必须先教育好教师;只有拥有高素质的教师,才能拥有高质量的教育,才能使学生全面并持续地发展。”
(二)积极吸纳,展示美育风采
教育部体育衛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王登峰介绍,全国义务教育阶段美育教师人数由2015年的59.9万人增加到2020年的77.8万人,五年来增加17.9万人,平均增速为7.8%。他介绍美育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由2015年的6.5%提高到2020年的7.6%,提高了1.1个百分点。据目前中小学美育课程的发展状况来看,相比较,城市地区普遍程度好于农村以及边远地区,例如长沙市清水塘鹅秀小学,在日常的以艺术课程为主要形式的美育教育课程之外,特别开设了乐团排练,包括二胡、琵琶、竹笛等民族乐器独奏课程。而农村以及边远地区主要有教师资源不足、教学环境一般以及教材和教学设施等各方面,对于此类学校,从数据中不难看出,国家政府正在积极促进教育事业发展,助力于美育教师的培养,努力克服教师资源不足的缺陷。“加大中小学美育教师补充力度,加强美育教师培养培训,推进教师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全面提升美育教师培养质量。”
美育教育在社会中所产生的功能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确是扎扎实实存在于人们心中的,所产生的能量也是不可预估的。在学校与社会的对接过程中,美育的效果便凸显了出来,也正因此,无论是学校美育还是社会美育,都应重视主体的接受程度,使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真正感受到“美”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小玲,刘海春. 开拓新时代高校美育实践新局面[N].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8-17(008).
[2]陈燕.谈中小学美育课程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的策略和方法[J].大众文艺,2021(09):210-211.
[3]刘国权,王志博.美育的灵魂是主体自由和解放精神的弘扬——论檀传宝美育观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贡献[J].林区教学,2021(09):87-92.
注释:
[1]刘国权,王志博.美育的灵魂是主体自由和解放精神的弘扬——论檀传宝美育观的基本内涵与时代贡献[J].林区教学,2021(09):87-92.
[2]赵伶俐“大美育观”:在美育价值上,强调美育的“超美育价值”,即美育要“有助于德育塑造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言行;有助于智育开发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有助于美化人的形体和动作;有助于劳动教育激发人动脑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