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中国是社会主义社会,维护的是工农阶级的利益,新中国的成立离不开广大农民朋友的拥护,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也时刻牵挂广大农民,只有实现了农民富有,乡村振兴才能全面实现中国的小康社会目标,维护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近年来我党提出了乡村振兴的战略规划,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也积极研究如何利用科技创新出尽现代新型乡村的建设,因此,本文将基于供应链视角下,从多个角度,全方位地探索如何利用科技创新振兴农村发展新模式,以此推动新农村的建设,使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中国的小康社会目标[1]。
关键词:供应链视角;小康社会;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科技创新
引言:
根据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现阶段我国乡村人口占人口总数的64%,这个数据依然是庞大的,可以说农民的问题农村的问题,关乎于国计民生,发展系农村,构建现代化农业产业体系,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实现富有,是国家刻不容缓的任务。《乡村振兴战略规划》是2018年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建设的发展战略。其中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地方经济发展的新动力,是推动农业转型的新策略,要积极利用科技创新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发展的新模式。而供应链是市场经济小的产物,能够挖掘市场动能吗,引领市场的发展,在2017年,过于国务院印发了《关于积极推动供应链创新与应用的指导意见》中明确提出,供给侧改革离不开供应链的发展,要积极利用供应链实现我国乡村各产业链之间的创新发展[2]。
一、基于供应链视角下,产业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基础
我国非常重视农村经济的发展,但是我国经济起步较晚,农村经济起步更晚,中国乡村产业的现状就是结构单一、发展水平较低,而想要实现乡村的发展就必须先改变乡村产业结构单一的现状,这是乡村振兴的经济基础。因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尝试改变:首先,应该因地制宜,结合当地农产品的特色,联系当地的制造企业、科技企业一起为发展当地农业产业做计划,建设当地的信息网络系统,构建农产品供应链销售渠道,打造当地的农业机械设备企业等,以此为改变当地的产业结构打基础;其次,应该切实了解当地乡村的第一二三产业,并加强农民、企业、消费者之间的联系,促进当地各产业融合,以此改变原有供应链现状,使供应链转变为生产、加工、销售、运输、服务纵向一体化发展,并促进当地文化生态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新供应链的产生;最后应该积极发展金融供应链,为乡村各企业提供资金保障[3]。
二、基于供应链视角下,人才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支撑
人才是科技的支撑,没有人才就没有科技产生,因此,可以说人才也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只有精心打造一支专业化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才能有效确保乡村振兴的发展。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出发打造科技人才队伍:首先,当地乡村政府应该积极引进人才。乡村政府应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积极的人才引进计划,从各大院校以及企业引进具有专业技能的人才,并为投身于本地乡村建设的人才提供优惠政策与便利条件,以此构建本地的专业人才队伍,发展人才供应链,为当地乡村产业专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最后,可以要求人才队伍的成员为当地农民提供专业的知识、技能讲座,并制定农民培训计划,切实解决当地农民的实际技术问题,以此真正做到振兴乡村,形成乡村振兴的人才供应链[4]。
三、基于供应链视角下,文化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动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全球经济、文化加速了融合的步伐,各种国外文化充斥着我国的本地文化,乡村文化也因此受到影响,而经济发展离不开文化的发展,文化发展、文化振兴可以为经济的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基于此,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推动文化振兴:首先,可以发展乡村旅游经济。结合当地的乡村传统文化资源以及特色风土人情,制定符合现代人口味的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乡村文化生态,发展文化产业供应链。其次,旅游产业应当加强科技创新,与当地的科技企业联系,使其为旅游产业提供科技技术支持,利用网络宣传当地的文化旅游产业,并依托于科技技术积极开发当地的,特色文化数字产品,并将产品利用网络投放到更广阔的市场,以此实现科技创新的文化产业链发展。
四、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生态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保护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山绿水就是金山银山,这时国家领导人,党和政府站在更高的维度上总结出来的真理,在新时代背景下,想要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乡村振兴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生态振兴:首先,可以应该注意减少污染。农林牧渔是乡村经济的四大行业,应当合理利用农业生产副产品,减少相关农产品原料的输入,构建乡村生态化农业产业,以此切实减少农业经济污染;其次,应当尽快实现当地各产业之间的融合,打造绿色农产品供应链,实现乡村农业经济的生态转型;最后,应当加强和与高校以及科技企業的联系,为当地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持,并加大资金的扶持力度,将研发出来的生态成果推广到市场上,打通销售渠道,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实现乡村生态农业的现代化发展。
五、基于供应链视角下,组织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保障
乡村振兴发展离不开各乡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基层党组织就是乡村发展的领导力量,是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组织振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基层党组织应当积极发挥沟通职能,切实与当地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沟通协商,制定符合乡村集体经济发展的统筹计划;其次,乡村基层党组织应该发挥引领职能,积极吸纳现代企业经营发展的管理新模式,引导乡村集体经济开发自身的潜能,学习现代企业发展新型管理模式,提升乡村经济发展的段位,使乡村经济更好地融入并适应现代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引领千万农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
结语:总而言之,乡村振兴关乎于我国的国计民生,只有广大农民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我国才能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实现国家的富强,基于此,本文从供应链视角,提出了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的多个途径,产业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基础,人才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支撑,文化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动力,生态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保护,组织振兴是科技创新振兴乡村发展模式的保障,只有从这个几个维度出发,才能切实全面乡村经济转型,推动现代科技农业体系的建设,为广大农民群众建设富足、美丽的乡村家园,实现农民增收致富,实现我国全面小康社会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笱丰明.基于产业生态的农业供应链金融发展分析——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视角[J].金融经济,2019(08):9-12.
[2]贺立龙.乡村振兴的学术脉络与时代逻辑:一个经济学视角[J].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5):136-150.
[3]龙馨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湖南省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金融支持措施[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19.
[4]潘俊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国农业生产性服务业充分发展水平测度研究[D].安庆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马文娟(1972.5-)女,汉 山东省曹县,副研究员 研究方向: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产学研对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