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天娇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班本课程是以游戏的形式呈现各个领域的内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同时,游戏化的班本课程可以发散幼儿的思维,提升幼儿的表现欲,帮助幼儿深刻理解课程内容。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谈谈课程游戏化背景下幼儿园班本课程的实施路径。
课程游戏化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索欲,能让幼儿在游戏中发现生活、收获经验,并通过想象、操作、合作、表达等方式逐步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教师应转变观念,做一个观察者、支持者和引导者,让幼儿自由探索、自主发现和自主感知课程内容。教师还应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适时调整课程内容,并给予幼儿表达和发现的机会,让幼儿在游戏中成长。
(一)教师调整理念,做好课程规划
在以往的课程中,部分教师注重知识的讲解,忽略了幼儿的需求和课程的价值。在实施班本课程过程中,教师应深入学习并结合课程游戏化理念,根据幼儿的兴趣、需求以及实际生活,创设有特色的班本课程,以有效调动幼儿参与课程的积极性,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可以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挖掘课程主题和内容,并利用游戏的方式调动幼儿的多种感官,激发幼儿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借助手指游戏、讲故事或表演等形式,导入课堂内容。教师可以借助幼儿喜欢的游戏形式开展教学,让幼儿自然而然地获得经验。如大班一日活动中有记录日历的内容,教师可以带幼儿逐步了解一周有几天、一个月有多少天、一年当中有哪些节日等内容。另外,教师可以借助情景再现的方式生成班本课程。
(二)结合幼儿的发现,生成有特色的班本课程
灵活、生动、随机的班本课程,能让幼儿收获更多的知识与经验。因此,教师应多观察幼儿的行为,重视幼儿的发现,将幼儿的发现与课程内容有机融合,从而生成有特色的班本课程。在班本课程实施过程中,幼儿可能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及突发状况。这时,教师应引导幼儿自主探索和解决问题,以满足幼儿的探索欲望,锻炼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以依据幼儿对课程内容的兴趣程度、问题解决程度等决定班本课程的开展时间。教师还可以借助亲子活动、教学活动、游戏活动、区域活动等多种形式,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三)满足幼儿好奇心,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
每名幼儿都有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幼儿的好奇心,让幼儿在好奇心的驱使下,积极、主动地参与课程,引导幼儿自主探索课程以及融入课程。《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幼儿的学习是以直接经验为基础,在游戏和日常生活中进行的。”因此,在班本课程的实施中,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当前水平,贴合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带幼儿了解和感受生活,让幼儿从生活中获得直接经验,并适当支持和引导幼儿,促使幼儿主动观察、了解和探索事物,从而让幼儿获得知识与经验。
例如,在户外活动中,幼儿被突然出现的蚂蚁吸引了。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仔细观察蚂蚁,并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发现,引导幼儿交流分享,让幼儿深入了解蚂蚁相关的知识,如蚂蚁吃什么、蚂蚁是怎么搬家的等。教师还可以有目的地整合各个领域内容,逐渐形成以蚂蚁为主题的班本课程。教师可以充分满足幼儿的好奇心,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借助游戏的方式,为幼儿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以丰富班本课程内容,推动班本课程的实施。
(四)以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
在以往的集体活动中,部分教师过于关注活动目标,忽略了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学习。在课程游戏化背景下,教师可以在集体活动中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提供游戏化的材料,以充分调动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例如,教师可以借助数数游戏,让幼儿了解数量,也可以通过简单的数字游戏让幼儿感知和关注数字。
区域游戏是幼儿喜爱的游戏形式。区域游戏中的个性化游戏材料,能有效激发幼儿的游戏兴趣。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主思考、自由表达,并支持幼儿与材料有效互动,让幼儿多感官感知与了解课程。教师还可以通过跟随幼儿的兴趣,捕捉幼儿在游戏中的精彩表现,生成独具特色的班本课程,并在班本课程中进一步提升游戏的价值和意义,促进幼儿在游戏中的成长。
(五)家园合作,强化班本课程的效果
家园合作能增加教师与家长之间的相互了解。教师和家长共同教育幼儿,这可以保证幼儿教育的全面性,最大程度地实现幼儿教育的效果。因此,在课程游戏化实施過程中,教师应积极与家长沟通,努力取得家长的认可与支持,鼓励家长参与课程的实施,让家长了解课程、助力课程,以保证班本课程的顺利开展,实现班本课程在幼儿成长与发展过程中的教育价值。在开展班本课程过程中,教师可以邀请家长一同收集课程中需要的材料。例如,在“香香的蔬菜”主题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家长带幼儿去菜场买菜、陪同幼儿采摘蔬菜、与幼儿一起制作美味的菜肴等。在此次活动中,教师通过与家长的合作,让幼儿了解了蔬菜的种类、种植方式、营养价值、制作方式等。这提升了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探究能力等,培养了幼儿良好的学习品质。
又如,在小班关于感受冬天的课程中,幼儿对操场上出现的一块冰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带幼儿观察冰、感受冰、了解冰,还可以通过家园合作,让家长带幼儿制作冰,并让幼儿通过不同的方式分享自己的观察结果。教师也可以结合其他领域,如美术活动“画画冰”、科学活动“认识冰”、语言活动“说说冰”等,采用多种形式开展班本课程。
综上所述,课程游戏化对幼儿的成长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在落实课程游戏化过程中,教师应坚守课程游戏化理念,重视幼儿的兴趣与发现,关注幼儿的生活经验,并将其合理融入课程,从而生成有特色的班本课程,让幼儿在班本课程中快乐游戏、快乐学习。教师还应发现幼儿在班本课程中的兴趣点,遵循幼儿的需要,以游戏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将班本课程落实到一日活动中,坚持一日生活皆课程的理念,让班本课程更加常态化、生活化、多元化。同时,教师要加强家园合作,强化班本课程的效果,明确好班本课程,让幼儿在班本课程中观察、发现,从而获得成长。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