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合瑶医“盈亏平衡”理论运用油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临床研究*

2021-02-15 08:30曾诗睿包富龙邓晶晶王文博
针灸临床杂志 2021年12期
关键词:盈亏面瘫面神经

曾诗睿,包富龙,邓晶晶,王文博,李 梅,李 彤,2△

(1.广西中医药大学,广西 南宁 530200;2.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01)

周围性面瘫是由于外界因素刺激或者病毒感染引起面部血管痉挛,局部肌肉缺血、水肿,导致面神经受压的一种麻痹类疾病[1]。有国外研究显示[2],目前周围性面瘫发病率是4.25‰,并逐年上升。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口、眼斜向健侧,患侧耳旁疼痛、鼓腮漏气、闭目不合与流泪等症状[3]。周围性面瘫发病初期经临床积极治疗,大部分症状可恢复,但仍会遗留下某些后遗症,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影响,所以对于此病恢复期的治疗尤为重要[4]。各类实践研究认为[5-6],针灸治疗面瘫恢复期疗效肯定,具有副作用小、费用较少等优势。本课题研究运用瑶医“盈亏平衡”理论指导下的油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确定油针疗法治疗本病的优势和应用,完善瑶医“盈亏平衡”理论指导油针疗法治疗面瘫恢复期的诊疗方案,为传承及弘扬瑶医药文化打下坚实基础,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将来源于2019年8月—2020年7月期间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仁爱分院针灸科、康复科契合纳入标准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患者6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瑶医油针疗法组)和对照组(普通针刺组),每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

参照梁繁荣著“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面瘫的诊断标准[7]:①起病迅速,季节集中于春秋,常有受寒、紧张焦虑病史;②出现患侧面部、耳旁等处的疼痛或发热等全身症状;③患侧面部麻滞、眼睛流泪或闭合不全、额纹减退或消失,鼻唇沟变浅,口角歪向健侧;④患侧鼓腮则漏气,难以笑容露齿;⑤肌电图可表现为异常。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国家级规划教材《针灸学》中周围性面瘫的诊断标准者;②首次发病,病程时间1周~3个月;③患者意识清醒,言语清晰,行为配合;④年龄18~60岁;⑤已清楚本试验相关规定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者。

1.4 排除标准

①患有严重皮肤病患者;②晕针及有出血倾向者;③妊娠期及哺乳期女性;④由皮质、皮质脑干纤维、内囊和脑桥等核上组织损伤所导致的中枢性面瘫患者;⑤处于面瘫发病急性期的患者(发病1周以内);⑥合并有严重的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神经系统方面疾病以及肝肾功能不全者;⑦精神病患者;⑧由于工作流动性大,不方便治疗和随访观察的患者。

1.5 剔除标准

①不在纳入标准范围内,但被误纳入者;②符合排除标准中任一项者;③纳入后中途自愿要求退出者;④不按本试验规定治疗,导致数据资料不全影响疗效判定者。

1.6 治疗方法

1.6.1 试验组 使用瑶医油针疗法治疗。穴位及体位选择:按照患者起病症状及患侧经络循行,根据瑶医“盈亏平衡”理论指导辨证选穴,选择患侧阿是穴、地仓、攒竹、颧髎、阳白、颊车、合谷及四白穴,使患者保持舒适仰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将毫针(华佗牌规格0.35 mm×40 mm,苏州医疗用品有限公司)沾取药油(广西今传古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专利号:ZL201210054305.1),一手持酒精灯,另一手持针,点火后将沾有药油部分的针体在外焰处自上而下进行加热3~5 s后,迅速而准确地刺入所选择的治疗穴位,其中攒竹、阳白采用平刺,四白、颧髎、颊车、地仓及合谷穴采用直刺,阿是穴根据所选部位肌肉丰厚程度采用不同的进针角度,捻转得气后,在瑶医“盈亏平衡”理论指导下采用相应补泻手法使针刺部位产生酸胀感,地仓穴透刺颊车穴,每次留针30 min。操作完毕后再次使用碘伏对操作部位进行消毒。治疗时,为保证操作安全,需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程长短调整进针深度,病程较短宜浅刺进针9~15 mm,病程较长宜稍深刺进针15~23 mm。本试验隔天治疗1次,以治疗10次为一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评价疗效。

1.6.2 对照组 使用普通针刺疗法治疗。穴位及体位、毫针规格与试验组相同。操作步骤: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将所选毫针准确刺入所选穴位,各穴针刺角度同试验组,进针后使用捻转法使局部得气后留针30 min。治疗时,为保证操作安全,需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程长短调整进针深度,病程较短宜浅刺进针9~15 mm,病程较长宜稍深刺进针15~23 mm。疗程同试验组。

1.7 观察指标

1.7.1 House-Brakmann面神经功能分级 1级:面部肌肉运动功能无异常,未出现无力及连带运动;2级:两侧面颊运动有轻度不平衡,出现轻微的连带运动;3级:两侧面颊有明显的不对称及出现明显的继发性缺陷(即并发症),但额部仍有运动(额部运动的出现表示神经功能没有完全变性);4级:双侧面颊不对称表现明显,皱眉运动及额纹减退或消失,面部无力并伴随有集团性运动或毁容性联带运动;5级:面部偶出现轻微运动,额部运动完全消失,并有可能出现继发性缺陷;6级:面部板滞,无运动能力,无肌张力表现。根据患者症状表现确定相应等级进行统计学评价。

1.7.2 Portmann简易评分 此评分总分为20分,以闭眼、鼓腮、皱眉、吹口哨、动鼻翼和微笑6个项目为具体评价指标,与健侧基本相同计3分,面部肌肉运动功能减弱计2分,稍有自主运动计1分,无自主运动计0分;安静时印象:优等为2分,良好为1分,差缺为0分。

1.7.3 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 从患者面部神态动态与静态两方面观察,观察指标包括两种神态的轻闭目、耸鼻、抬额头、呲牙示齿和噘嘴症状。总分值范围为0~100分,评定分值越高提示面神经感觉及面部运动功能越好[8]。

1.8 疗效评价

以面瘫portmann简易评分法进疗效评价痊愈为:评分达到20分,显效为15~19分,好转为10~14分,无效为9分以下。

1.9 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疗程结束后,采用秩和检验统计两组患者总有效率,其中μ=-2.234,P=0.025,总有效率比较,试验组为93.34%,对照组为83.33%,试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评分更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表现上优于对照组。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B面神经功能分级评分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瘫portmann评分对比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面瘫portmann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面瘫portmann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面瘫portmann评分表现上优于对照组。详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面瘫portmann评分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对比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试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评分更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在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表现上优于对照组。详见表5。

表5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比较

3 讨论

关于周围性面瘫,中医最早有“吊线风”“口僻”之称[9]。认为机体虚弱,正气耗损,卫外防御功能减退,邪毒侵犯并留滞面部经络,致局部气血阻滞不畅,功能失约,且在发病过程中,机体正邪斗争,邪去正衰,或正虚邪恋,发为此病[10]。有研究表明[11],周围性面瘫是众多疾病表现的共同症状,并非为一种独立性疾病,其类型包括核性及核下性面神经麻痹。西医认为其病因多为患者的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病毒或外界因素刺激等因素,引起面颊局部血管产生痉挛及神经营养供应不足,使其局部缺血水肿,压迫患者的面神经而形成[12]。对于此病的治疗目前尚无特效疗法,临床主要以药物结合理疗以改善局部微循环进行治疗[13]。虽部分研究证明针灸对此病有较好疗效,但主要集中于急性期治疗,对恢复期相关研究不够[14]。因面瘫恢复期仍然会出现口眼斜、面部抽动等症状,病程延长,患者心理负担加重,易导致焦虑抑郁[15]。

在瑶医学中,“盈亏平衡论”是核心理论[16]。在人体内部环境之间,人体与自然界之间,保持盈亏平衡、稳定的状态,才能维持健康。而疾病的产生与发展,多是由于盈亏平衡的状态遭到破坏,机体自身无法完全自行调整所致。盈亏囊括了寒与热、虚与实、表与里等不同的表现[17]。邪盈满则溢发为病,机体亏则虚损而发病[18]。盈则满,满则溢;虚则亏,亏则损[19]。周围性面瘫的发病机理是由于体内“盈亏失衡”,正气亏虚,虚则亏,亏则损,外来寒淫邪毒侵袭,致局部经道阻塞,气血不相顺畅,盈亏失衡所致,属于瑶医“风病”范畴[20]。治疗此病,需遵循瑶医“风亏打盈”原则[21],采用添火逼寒之法,对于邪盈过盛,应以疏泻疗法治之,如药性峻猛的“打药”或针刺泻法,可起到攻逐散邪、祛瘀通经和活血止痛等功效;对于亏损之症,应以温补疗法治之,如药性和缓“风药”或针刺补法,可起到补益和缓之功,达到扶正祛邪、正胜邪退。本研究使用特制的瑶医药油,以毫针蘸取后加热,作用于所选穴位后可起到散寒通经、活血通络和祛瘀生新之效。根据“盈亏平衡”理论指导,操作手法中阿是穴、颊车和合谷穴使用捻转泻法,地仓、攒竹、阳白、颧髎和四白穴使用捻转补法,补泻结合,以补为主,以调整机体盈亏失衡。这是由于周围性面瘫恢复期机体正气亏虚,虚则亏,亏则损状态决定的。在安全性评价上,本试验为保证操作安全,会根据患者体质及病程长短调整进针深度,病程较短宜浅,病程较长宜稍深,患者在操作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安全性可靠。

本研究中,93.34%为试验组总有效率,而对照组则为83.33%,试验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在H-B面神经功能分级、面瘫portmann及sunnybrook面神经评分表现上,试验组得出指标均好于对照组,说明瑶医“盈亏平衡”理论指导下的油针疗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甚佳,对患者安全有效,可以显著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也验证了瑶医油针疗法在临床运用上的安全性、可行性,为周围性面瘫恢复期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发掘了新方法,同时为传承及弘扬瑶医药文化打下坚实基础,今后应加大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盈亏面瘫面神经
东红分期辨治周围性面瘫经验
面瘫患者的自我康复
针药并用治疗周围性面瘫验案举隅
巧用Excel盈亏图分析差异一目了然
两种方法解盈亏问题
蒙西医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疗效观察
针灸为主综合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60例
盈亏平衡点分析还有实用价值吗?
——基于中文核心期刊的文献研究
面神经麻痹80例的护理干预体会
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