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使课程考核逐渐成为了课程教学的重要环节,利用课程考核能够加强课程教学目标的实现。针对当前高职教育而言,合理的融入课程考核机制能够提升高职教师的整体教学质量,在课程考核过程中要以信息化技术作为应用手段,根据教师在教学中的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探索水平三种不同教学水平作为前提,加强对学生学习质量的学前考核、学中考核、学后考核。
关键词:高职院校;课程考核;信息化
前言:我国高职院校多以培养高素质技术人才作为教学目标,课程考核应从学生角度出发,从学生的多元化综合能力角度探讨,以促进学生提升综合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核目标,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课程考核多以学期末的试卷成绩作为参考,评定学生整个学期的表现结果,因此缺乏了一定的专业性和具体性。课程考核虽然是理论问题,但是也是一个较为重要的实践问题,应以教师的教学发展水平的认识度推进课程考核实践体系的发展。
一、教师三种教学发展水平的特点
(一)记忆水平
记忆水平的主要特点是教师在引导学生识别或记住事实材料后,利用记忆水平对学生进行教育。当前高职课程教学教师多照本宣科,学生的学习方法停留在死记硬背之上,学生对知识的学习采取机械化的掌握方式,无法全部掌握知识内容的意義,因此学生的学习质量以及学习效果就无法保证。利用记忆水平促进高职课程教学不但能够提升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掌握度,还能够使学生掌握多样化的学习方法。
(二)理解水平
理解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将系统化、概括化的知识进行全面掌握,能够从根本上促进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拥有知识运用的初步技能,提升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与学习过程中的受益度。学生通过认真听讲与练习基本上能理解和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加快学习任务的完成,但是在这种学习发展水平中学生主要缺乏的是独立思考与探索的动力[1]。
(三)探索水平
探索水平是高职院校教学的最高境界,探索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可以通过自主独立思考与探索,总结出学习和知识的运用技巧与运用方式,使自身的智力、志趣以及个性得到全方位发展。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实际个人发展情况较为复杂,每一级学生的个人水平具有较强的差别,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会介于两种教学水平之间,因此课程考核评价机制应从学生的实际角度出发,要杜绝机械套用的方法,从根本上帮助教师诊断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从而促进教师教育的进一步发展。
二、现代信息技术条件下课程考核的应用策略
在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改革中要引入信息技术,以教学实践中存在的记忆水平、理解水平、探索水平三种不同教学发展水平作为课程考核评价的发展前提,加强对学生现有能力、已有能力以及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综合考核。
(一)课程的学前考核
过去记忆水平的教学目标主要是让学生通过机械化的记忆来进行学习资料的反复学习,从而加深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度,拥有与自身学科相关发展的相关技能,记忆水平对一些无意义的材料或者是一些只需要死记硬背的材料具有一些实质作用,虽然记忆水平教学是一种较低下的教学方式,但是记忆是学生学习融会贯通的基础,无论文科学习还是理科学习都应记住事实材料的内容,然后再利用相应的考核机制考验学生是否对材料内容进行掌握。
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在课程考核中的全面应用,能够发挥其自身高职课程考核评价的诊断功能,引导学生在课程学习之前就能够对自身的能力情况有一个清楚的了解,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引导学生加强培养自身的自主学习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节省更多的时间,使学生拥有更多的选择余地,全面彰显出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全面推动高职院校学分制教学管理改革的路径。
(二)课程的学中考核
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多运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培养模式,当前很多高职院校针对学生学习的技能科目设定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课程内容,然后再与企业需求、行业推广、产业升级进行对接。新课改标准下传统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机制已经无法适应当前高职院校的整体教学需求,无法体现出项目“教、学、做、养”之间的互动过程,且考核形式较为单一,对学生的实际知识技能掌握水平无法进行全面综合的考核评价[2]。
随着信息技术的全面发展,结合信息化技术手段优化考核机制是当前高职院校学生考核的重要举措,学中考核评价主要注重学生的整体发展过程,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全面应用,引导学生全面优化自身的学习效果。同时利用信息化技术实现学中考核还能够使教师时刻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来调整自身的教学进度,通过项目教学的内容,对“教、学、做、养”的教学全过程信息进行数据分析,优化教师的教学方法,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加快教学目标的达成。
(三)课程的学后考核
课程的学后考核评价就是指学生在学习完一门课程后,教师应根据学生学习的情况帮助学生学会学习总结,学生的课程学后考核评价能够帮助学生加强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强化所学技能,总结出学习过程中的难点,然后再针对难点进行特殊学习,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掌握的知识与技能去寻求更多的拓展内容,从而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养成。
高职院校的课程学后考核评价发挥的主要功能就是帮助学生不断优化与提升自己,借助现代信息化技术中的数据分析原理帮助学生优化个人素质、提升知识理解能力、优化问题分析能力。同时能够针对学生的不良习惯制定改进措施,引导学生精准修课和自主选课,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论:当前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实践中发挥出了其自身的重要作用,信息化高职课程考核评价改革在应用时,应以教师的教学水平出发,为学生设定课前考核、学中考核和学后考核三种不同的考核策略,对学生的整体发展情况进行及时反馈,促进考核机制朝着多元化、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兰先芳. 高职课程考核评价的信息化探索[J]. 大学教育,2018(2):183-185.
[2] 郝彩琴. 信息化教学模式下高职课程考核与评价体系建立的探索[J]. 轻工科技,2020(2):143-144.
黑龙江省教育厅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高职院校信息化教学效果评价的创新探究》,课题编号:SJGZY2020194
作者简介:许琦,1983年1月,汉,山东省,硕士研究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企业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