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洁
摘 要:相关的实证研究发现,“课程思政”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存在认知层面、教学效果层面以及教学改革途径层面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应从三方面突围:强化“課程思政”教育理念引领,加深对思政元素的认知;构建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养机制;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关键词:课程思政;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措施
中图分类号:G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7164(2021)48-0056-03
本研究基于“课程思政”视角,主动适应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的需要,在对大量相关文献资料梳理、探究的基础上,通过问卷调查分析了在“课程思政”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突围策略。
一、“课程思政”背景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思政” 的认知层面问题
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课程思政”有一定的认知,然而却存在某种程度的偏差。对于什么是“课程思政”这一基本问题并不是所有学生均能正确认识,对于在公共基础课中融入思政元素,学生的认可情况也并不乐观,说明高职院校的学生对“课程思政”的认知并不清晰,对思政元素融入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程度也并不高。
首先,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不强。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师是否具有“课程思政”意识,对学生的“课程思政”认知水平的提升有着极大的影响,决定着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工作能否得到贯彻落实。其次,教师的“课程思政”动力欠佳,其中包括教师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动力。动力不足的原因在于高校教师为了自身发展,通常会将科研工作当作核心目标,把自己更多的精力放在科研工作上,并未把“课程思政”视为自身发展的原动力。此外,高职院校对面向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内部培训还不够。
(二)课程教学效果层面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而言,最大的挑战就是将“课程思政”的目标、内容、方法以及载体以哪种方式融入公共基础课中。
首先,教师欠缺融入“课程思政”目标的能力。制订融入高职公共基础课的“课程思政”目标必须要从两方面考虑,即公共基础课总体的培养目标是什么,落实到所授专业的培养方案是什么。其次,教师欠缺深度发掘思政元素的能力。由于教师只对自己所教授的课程知识体系熟悉,对于思政教育了解甚少[1],因此会出现泛化或是窄化的情况。再者,欠缺融合公共基础课与思政元素的能力。当前教师开展的“课程思政”中,通常会发生以下两种情况,即公共基础课与思政元素融合生硬和两者脱节。最后,教师欠缺利用正确的方法和载体的能力。“课程思政”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体验、情景、示范、熏陶等,而呈现的载体可以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第三课堂。当前,公共基础课教师还局限于利用第一课堂讲授的方式开展“课程思政”,对其他方式和载体运用得较少,第一、二、三课堂并未形成连通互动的模式,学生的积极性无法被调动起来。
(三)课程教学改革的途径问题
首先,公共基础课内部协同不足,包括横向协同不足和纵向协同不足。公共基础课中,知识的传授、能力的培养以及价值的引领这三维目标的相互协同构成了横向协同。然而,当前高职院校的课程知识化倾向凸显,对于学生价值观的引领并没有明确的体现,所以出现了横向协同不足的情况。只注重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或许暂时可以将所学进行运用和实践,但是没有价值的引领,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就无法得到内化的提升[2]。纵向的协同不足主要体现在第一、二、三课堂未能相互协同和配合。
其次,公共基础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协同不足。公共基础课与思想政治理论课之间壁垒分明,缺乏必要的协同和联系。公共基础课程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内容知之甚少,对其观点、立场和方法更是不知道如何运用。因此,“课程思政”下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阻力重重。
二、“课程思政”视阈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改革措施
深入挖掘和发挥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育人资源和力量,是推动“课程育人”的重要载体,更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课程思政要求的时代重任[3]。高职院校可从以下方面促进教学改革:
(一)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引领,加深对思政元素的认知
1. 强化“课程思政”教育理念的引领
具体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首先,强化相关理论的全方位学习。各高职院校党委、各学院管理层、各党组织都应该强化对“课程思政”相关理论的学习,全面提升教师对“课程思政”相关的认知水平,进而指导公共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其次,增加探究讨论和理论学习的机会。探究讨论和理论学习二者相互协调,有机统一。高职院校在相关理论学习之后,通过交流会、讨论会等形式增加探究讨论的机会。最后,持续推进理论创新,提升理论自信。理论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形势的变化不断改善的,与实践的协同性和统一性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需要教师们具有顺势而为的能力。与此同时,还要提升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理论自信,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地推进理论的创新。
2. 加深对思政元素的认知
对思政元素的认知建立在对“课程思政”相关理论深刻理解的基础上。教师应精准提炼思政元素,并对其进行细分和讲解,再通过系统培训和学习加深公共基础课教师对思政元素的认知。高校应考虑到公共基础课之间存在的差异,准确定位每门公共基础课需要发掘的核心和重要的思政元素。如高等数学这门课程,就要突出培养学生的探索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教师要重点将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到高等数学教学中。大学英语这门公共基础课程需要突出培养学生高尚的文化素养以及乐观的生活态度,要重点把爱国主义、家国情怀贯穿于整个授课过程中,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树立起坚定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二)构建教师“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意识和能力培养机制
1. 以政治标准为核心,严控高职院校教师准入制度
“课程思政”是新时代提出来的一种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模式,其對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进一步发展和改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4]。在“课程思政”理念下进行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必须将教师的思想政治工作放在首要核心的位置上。高职院校要严控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资格的准入制度,构建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学校层面应出台规范师德师风的相关制度文件,旨在使教师的行为有规可循。此外,学校还可树立典型,营造优良氛围,增强教师的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感。
2. 充分激发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内在动力
高校应全力打造优秀的课程思政队伍[5]。首先,组织教师开展关于“课程思政”的相关培训。教师的成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仅仅依靠相关的培训是远远不够的,还要针对在当下公共基础课教改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课程思政”理论的相关讨论、教学方法与教学案例的探究、教学实践的评比。其次,组建优秀团队,研发“课程思政”教案。各公共基础课教研室可组建自己的“课程思政”优秀团队,研发属于教研室自己的一套“课程思政”方案,编写教学大纲、教案,深入挖掘思政元素,将“课程思政”目标细化到每一课时,让每一位公共基础课教师能够运用“课程思政”进行育人工作。
3. 实施切实可行的教师考评机制
首先,充分关注教师的主导地位,完善高职院校教师激励机制。学校应充分尊重教师的特点,给予其人文关怀,让教师真正认识到学校所制订的考核方式与个人发展的目标相一致。激发教师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形成更强的内驱力。其次,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机制。学校应加强对教师的“课程思政”协同育人的考核,将教师开展“课程思政”的相关成果纳入职称评定和年终评优环节。
(三)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
高校应构建全课程、全过程协同育人体系,如图1所示:
1. 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
(1)三维目标协同
三维目标意旨课程目标的三个方面,包括知识目标、能力目标、价值目标三个方面。三维目标也是“课程思政”下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的前提。其中,知识传授是基础性目标,能力培养是发展性目标,价值引领是旨归性目标,它们相互递进且推动。
(2)三级协同
三级协同,即学科、专业、课程的三级协同。“课程思政”的协同育人体系必须从课程入手,构建以知识为基础,以能力为本质,以价值为核心的三维目标,再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整个课程的教学方案当中,并以此为依据挖掘各门公共基础课程中的思政元素。
(3)三类协同
构建全课程协同育人体系,就要实现思想政治理论课、专业课、公共基础课三类课程相互协同。要立足公共基础课自身优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和专业课相协同,转变以往“贴标签”的做法,完善课程思政设计,发挥全面思政的作用。
2. 构建全过程育人体系
(1)三类课堂思政教育目标相融合
三类课堂,即教学是第一课堂,实践是第二课堂,网络则是第三课堂。构建全过程的育人体系就必须囊括学生教育的三大阵地,尽可能实现三者相互加持。教师需要预设好在第一课堂中的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在第一课堂的讲述后怎样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实现,与此同时又怎样对第三课堂网络的反馈进行回应。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真正打通教学、实践、网络三个课堂阵地,使“课程思政”全面化、立体化。
(2)三类课堂思政教育方法相结合
在教学为主的第一类课堂中,以理论教育法为主导;在实践为主的第二类课堂中,以实践教育法为主导;在网络为主的第三课堂中,依教育内容而选择疏导教育法、典型激励法等。三类课堂的类型不同,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具体操作和技巧需要根据条件和范围的差异仔细、谨慎地把握和运用。
(3)三类课堂思政教育渠道的贯穿
做到三类课堂思政教育渠道的相连相通,才能真正落实“课程思政”协同育人,推进教学改革的进程。从课程出发,贯穿一、二、三类课堂,达到实现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以及引领价值的目的。就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来说,以课程为起点,以课程教师为主导,设计出相关三类课堂的“课程思政”目标和方法,调用最大限度的网络平台和资源,贯穿这三类课堂。教师在常规教学周的基础上,每四周进行一次二、三类课堂活动,活动的内容均以前四周教学课堂中所授内容为基础,可通过参观考察、社会调研、作品展示等活动,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进行讨论等。当然,这一系列的操作仅凭一位教师是无法完成的,需要学校层面的平台和资源共同协作。
三、结语
思政教育已经成为当下高职院校育人工程的重中之重。仅依靠思想政治理论课无法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素养的提升。必须依靠公共基础课程的协同,最终将全课程、全过程育人体系落实到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
参考文献:
[1] 闫菲菲. 课程思政“双向路径”的研究与探索[J].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期刊, 2020,27(03):72-75.
[2] 李春娟. 设计美学课程思政建设的理念、内容与方法研究[J].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0,37(04):110-114+125.
[3] 郑春雨.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落实课程思政的路径探究[J]. 辽宁高职学报,2021,23(05):62-65.
[4] 杨利香. 课程思政理念下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建设的新思考[J]. 黑龙江教师发展学院学报,2020,39(06):69-71.
[5] 于雪玲,文江峰. 高职院校课程思政育人成效的策略研究[J].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21(10):185-188.
(荐稿人:李宏娟,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陈华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