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锦华
[摘 要]党的十九大提出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目前学界关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其主要论域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涵研究;二是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演进研究;三是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现有研究在内容上呈现宏大叙述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以及多学科视角相结合的特点。未来的研究方向在于:进一步推进多学科协同研究;针对最新论述中的概念作出学理性阐释;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体研究;积极扩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全球影响力;避免过度解读。
[关键词]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综述
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党的十九大提出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①近几年学者对生态文明的研究呈现逐步递增的趋势,生态文明研究呈现出内容广、跨度大、学科多、理论丰富、实践性强的特征。如何紧密结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这是中国在严重环境压力倒逼之下,在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矛盾冲突之中,在人与自然关系日益紧张之后,不得不严肃思考的问题。新时代以来,学界在阐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涵,梳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史演进,厘清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之间的关联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研究成果。②
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涵研究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指根植于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之中具有中国特色的生态文明观,重点突出“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目前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概念内涵尚无统一定义,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内涵的研究呈现紧扣社会主义特色、多维探析的特点。
(一)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
当前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涵研究,学界始终紧扣一条主线,即从社会主义制度前提出发,将生态文明看作社会主义建设的应有之义。在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关系阐析中存在两种不同的研究向度,一是阐明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通约性,二是批判资本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内在矛盾性,以此力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价值合理性与存在合法性。
1.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通约性研究
刘思华最先把生态文明建设视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①随后,他又在《生态时代论》(1992)和《当代中国的绿色道路》(1994)中进一步阐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②他认为,生态文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道路,必然具有两大明显的时代特征:一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走现代市场经济发展之路,二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必须走生态与经济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③如何处理经济与生态之间的张力,使生态文明建设与现代化建设相互协调?这个问题至今仍然值得探索。
学界在多年的讨论中基本形成了一个重要的共识,即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内在通约性。不少学者赞成这一观点。例如:陈学明认为“社会主义的本质与生态文明的本质是一致的”;④余谋昌认为“生态社会主义是生态文明的社会形态”;⑤北京大学郇庆治教授多次阐明了社会主义和生态文明之间的关系,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定义是:一方面,未来的社会主义必须是生态文明的,或绿色的;另一方面,生态文明建设的方向和性质,只能是社会主义的”,⑥二者互为题中之义;郭剑仁断言,社会主义是解决生态危机的唯一出路。⑦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在学者们的论述下呈现出一体两面的内在联系。学者们将生态文明置于社会主义本质之中进行考察,通过批判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进一步推进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讨论,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2.资本主义与生态文明的内在矛盾性研究
资本主义生产生活方式的反生态性受到不少学者的批判。其中,陈学明的《资本逻辑与生态危机》一文具有代表性。该文将生态危机归结为社会制度问题,揭示了生态危机的根源在于生态与资本的关系,认为资本由于其“效用原则”,必然在有用性的意義上看待和理解自然界,使之成为工具;资本由于其“增殖原则”,决定了它对自然界的利用和破坏是无止境的;资本按其本性是反生态的。⑧资本主义因其实现资本增殖的方式,对人、自然界的“物化”倾向,以及不断刺激和放大人们欲望的内在本质,在生态文明时代显得愈发不合时宜,被不少学者所诟病,他们提醒人们要警惕和防范资本主义无序扩张带来的生态危害。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容
张云飞教授曾言,生态文明就是一个囊括一切与生态环境问题相关的实践成就和理论成果的“大口袋”。⑨目前学界对生态文明观的探讨有广义的“形态说”和狭义的“要素说”:“形态说”把生态文明理解为在历时性上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一种新的文明形态;⑩“要素说”把生态文明理解为在共时性上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以及政治文明并列的一种新的文明要素。笔者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奠基于生态文明研究之上、聚焦社会主义制度的关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广义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指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生态文明建设总的理论与实践内容,包括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思想的经典论述,西方关于社会主义与生态文明思想研究,以及当代中国学者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论述等。狭义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主要指中国政策理论视野下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本文主要就广义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而言。
1.三重维度说
从理解角度而言,张伟娟等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可以从全人类共同追求、明确其社会属性和体现中国特色三个维度进行理解;①王英伟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展示了新的生态视角,其内涵包括人与自然和谐的理论基础、相互支撑的多种生态价值观念、更高的生存境界三个维度。②就核心内容而言,张云飞认为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社会主义制度三者构成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最核心的内容。③从理论解析的角度而言,张芮菱从人性、社会、发展三个向度来解析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④卢风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超越了物质主义(现代工业文明主导)的价值观、人生观和幸福观。⑤以上观点,均围绕着“什么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给出了不同角度的回答。这些观点的共性在于抓住了社会主义的特性,阐明了社会主义在生态文明建设上的天然优势,蕴含着对未来生态社会发展的美好愿景。
2.多种观点说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容包罗万象,关乎国计民生、社会治理、历史与现实和道德与法律等多个维度。学界的研究倾向于紧扣中国国情,进行宏观的、多样化的研究,试图勾勒完整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图景。其中不免存在观点的重复以及理论与实践相杂的情况,目前尚未形成统一、科学的研究范式。
多数学者以系统论和全局观力图描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全貌。总体而言,有精神层面的生态世界观、价值观、伦理观等,有政治层面的生态政治观、政绩观、治理观、法治观等,有社会发展层面的消费观、经济观、社会观、历史观等,以及全球观、自然观等。⑥
民生观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微观研究的关键视角。余谋昌认为,超越工业文明“以资本为本”的社会,建设生态文明“以人为本”的社会,是建设生态文明的政治目标;“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主要政治特征。⑦“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良好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内容,在群众生活幸福指数中的地位不断凸显。建设生态文明的核心就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普惠的民生福祉,成为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的增长点。”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不变的逻辑是坚持党的领导,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自觉。①
除了宏观的研究,学者还聚焦于某一具体内容如“公平”进行研究。如万希平从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国际公平以及人与自然的公平四个方面论述了公平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基本内涵。②微观研究有助于挖掘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的新角度。
总体看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相关研究更强调完整内涵的勾勒和宏大体系的建构,在揭示社会主义具有建设生态文明的天然优势方面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彰显了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既需要人们进行宏观上的把握,同时也要结合微观的理解。目前的研究呈现出宽度有余、深度不足,共性有余、争论不足,热度有余、思考不足等问题。今后应当在宏观研究的基础上实现深度探索,比如生态文明法治观可以结合法学学科进行交叉研究,可以结合中国最新的环境政策如《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等进行前沿文本解读研究,抑或结合“美丽中国”“人类高质量发展”等新提法构建中国特色的话语体系。
(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
学界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来源的探索主要在生态文明观的理论框架下进行,认为主要有四个方面的理论来源,即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西方生态哲学思想、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总结。这四种观点的分析,既有全面性的宏观论述,也有抽样式的重点分析。③
近几年,学界研究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既注重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方法论角度出发寻找解决时代问题的途径,同时也关注西方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最新发展。如郇庆治提出要准确理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哲学和政治理论基础,必须进一步学习认识马克思主义的生态观和生态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④这是因为新兴的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的洞见在于他们超越了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层面,“并非就人与自然的冲突来讨论人与自然的冲突,而是透过人与自然的矛盾来揭露人与人的矛盾,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提升到人与人关系的层面来分析研究”。⑤生态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与生产消费之间关系的深刻理解,可以为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提供新思路。
中国传统生态智慧中整体的世界观与西方主客二分的世界观有着天然的分野,如何在传统生态智慧中去芜存菁、在传统和现代的二元视角中找到传统文化现代化转化的途径尤为重要。
当代西方生态哲学主要有深层生态学、社会生态学和生态女性主义三大理论分支,其主要研究方向集中在寻求实现人与自然和解的精神依据,以及关注生态价值观和社会制度的内在联系、互动机制等方面。⑥西方的生态哲学思想建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上,对中国的发展具有警示意义。
实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来源。新中国成立以来基于国情进行的生态文明建设的伟大成就,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确立提供了历史镜鉴。如毛泽东在节约资源、控制人口、重视水利、植树造林等方面的生态认识与探索实践。⑦又如邓小平关于协调好人口、自然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以及建设生态文明最终要靠科技进步、制度建设和法律体系的完善等重要论述。①此外还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节约型社会等历史经验。
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研究既承袭生态文明观的研究范式,也有部分创新。目前学界在探索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方面取得较多的研究进展,但总体上没有突破生态文明研究的框架,导致较多的内容重复。今后这方面研究要继续开展,一方面需要注重正本清源,合理地思考哪些理论可纳入生态文明的范畴;另一方面需要继续开疆扩土,吸纳中国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理论、西方环境理论中的精华部分,在研究资料和研究视角方面有所突破;同时及时吸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新举措,在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实现创新,以丰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体系。
二、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演进研究
學界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演进研究力图在思想史的视阈下把握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历时性发展,认为生态文明观的演进主要基于两个维度展开:一是按照历史的线索进行全景式呈现,二是以思想的演进为线索进行重点分析。
(一)通过历史线索展开全景式呈现
历史经验梳理是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重要研究途径之一。目前学界基本采取“三阶段”或“四阶段”的划分方式。起始时间选择的不同,代表了不同学者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涵盖内容的不同观点。在具体的研究中,有的学者以新中国成立作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的起点,②有的学者以改革开放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研究的起点。邱芬等认为,改革开放后生态文明思想经历了从环保理念、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推广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再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确立等过程。③焦冉认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环境保护道路的提出;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贯彻;从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到将生态文明融入总布局的构建;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④这种划分的方式基本与社会发展的重大阶段相匹配,符合生态文明发展的时间逻辑。有的学者以国家领导人执政时间梳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基本上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为中心,梳理了生态文明建设相关政策方针的变化。⑤
历史分析式的研究采取了史论结合的方式,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阐释中揭示了历史与现实接轨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其目的在于客观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发展和变化的历史脉络。这种研究路向着意的是每个历史时期的生态文明思想的刻画,呈现的是“局部的整体”,对每个时期的分析缺乏思想的升华,对问题的把握亦缺乏理论深度。
(二)通过思想线索阐发生态文明观的演进
通过思想线索分析的研究路向具体有以下几种类型:一是从逻辑层面分析生态文明观的演进。如张天勇等阐明了中国生态文明建设道路演进的逻辑转换:在思维逻辑方面,从“主体-客体”思维模式走向“主体-客体-主体”思维模式;在价值逻辑方面,从人类中心走向生态中心;在认识逻辑方面,从生态保护走向生态支持,从生态的民族视界走向人类命运共同体。①这种哲学层面的思考突出了体系结构的内在机理,有助于深入探索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内在演进逻辑。
二是从理性与实践的层面分析生态文明观的演进。如高冉等从以下五个方面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自觉演进:一是由“绿化”“保护”的自为阶段进入了“美丽中国”的自觉阶段;二是由人与自然的根本关系进入到新时代的主动型关系;三是生态与经济、政治、社会等形成整体耦合关系;四是实践活动由传统社会和工业社会的被动状态进入新时代的主动状态;五是生态文明的演化从“天人合一”“征服改造”提升到“和谐共生”的高级阶段。②又如张荣华等从环保视阈、经济视阈、社会视阈和政治视阈四个方面来梳理生态文明建设的演进逻辑。③以不同视阈作为研究的进路,使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丰富的内在层次得以展现。
三是从演进特点分析生态文明观的演进。如杨小云概括了生态文明观的演进特点:从演进重点看,具有多重性和阶段性的特点,每个发展阶段有不同的探索重点;从演进内涵看,具有包容性和开放性的特点;从演进途径看,具有针对性和实践性的特点。④
以上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历史演进和现代价值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必须看到,现有研究较多停留在历史角度进行政策梳理,具有一定的重复性,且在研究方法上偏重于史、疏忽于思,导致缺乏深层次的规律总结。今后的研究应当达成划分共识。只有对内在规律进行深入探索,才能科学预测、精准指导未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方向。
三、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
2018年5月18—19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确立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会议总结并提出六个原则。⑤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丰富的内涵和外延。郇庆治认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中国生态文明及其建设理论或话语体系的一个核心性概念或范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不仅是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直接性理论来源,而且很有可能是它的某种形式表述或阐释,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与习近平生态思想具有极大的关联性。目前学界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主要表现为宏观建构和微观探析并存。
(一)从宏观角度构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框架
目前学界关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在宏观层面上主要是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和实践、产生与发展、内容与发展等方面进行论述。如刘经纬等从历时性角度和共时性角度宏观概括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发展脉络,概括了历时性上的自然生态平衡观、人与自然和谐观、以人为本的生态文明观、生态民生发展观、“生命共同体”思想等,以及共时性上的具有地域特色的生态文明思想、区域协调发展的生态文明思想、建设“美丽中国”的生态文明思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绿色发展思想。⑦张云飞总结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话语体系,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逻辑上已经成熟和完善,是以绿色化、绿色发展、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文明概念为其基本范畴,以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概念为其核心范畴,值得深入研究。①
(二)从微观角度多领域讨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
学界在微观层面上就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领域展开学理研究,目前已取得显著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述评》一文较为系统地总结了2012—2018年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研究现状,②在此不再赘述。最近三年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新成果不断涌现,主要表现为理论与实践并进、深度与情怀共存、历史与现实结合等特征。
1.全面加深理论体系建构和逻辑推演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深层理论逻辑推演,是近年来学者们关注的重点。如张森年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完整的哲学基础与逻辑体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观是其哲学立论基础,“环境生产力”论是其理论依据,“两山”论断是其核心内容。③陳艳从理论来源说明了近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成的逻辑理路: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文明观的继承发展是其理论逻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生态智慧的超越升华是其文化逻辑,历代中国共产党人生态文明思想的承接开拓是其历史逻辑,习近平在个人成长发展历程中对生态文明的不懈探索是其实践逻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治理经验的深刻总结是其社会逻辑。④
2.基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多角度多学科阐发
近几年相关研究多关注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中国化的突出贡献和成就。如张云飞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从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历史观、发展观、价值观、方法论、治理观、群众观、全球观等方面明确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原则,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奠定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的理论内核。⑤此外,学界从哲学的角度研究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哲学基础、哲学意蕴以及对中华优秀传统生态智慧的继承,从伦理学的角度说明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伦理旨归,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行了政治经济学解读,从法学的角度讨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环境权益、《民法典》应用的创新与贡献。⑥
3.从基础理论上升至情怀高度
张秀芹等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具有家国情怀、人民情怀、历史情怀和世界情怀,对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顺应历史潮流的正确抉择,以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⑦方世南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以下三个方面体现其人民情怀:一是生态政治观和环境民生观,二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观和生态文明法治观,三是生态安全观和生态治理国际合作观。⑧方世南同时指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蕴含着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为世界谋大同的人文情怀;⑨人文情怀和人民情怀都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人为中心的思想,以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特点,表明了中国共产党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使命。
4.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从近三年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开始从微观层面来探索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如以区域建设为中心,韩卉从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贵州生态文明建设的7次重要讲话和指示中,总结了贵州为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而采取的多项措施,包括:调整产业结构,制定相关制度,做好顶层设计,促进环境法治建设,建立追责问责机制,加大绿色文化宣传,实施大生态战略,推进环境保护立体化,等等。①此外,现有研究还有对福建、深圳、青海、广西等地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分析。又如以高校的生态教育为中心,郇庆治以北京大学为例,说明了生态文明思想教学的若干问题。②此外,还有不少学者探索如何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融入教育,建设绿色大学。③
5.关注海外研究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自提出以来已经成为海外研究的热点。杨帆对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海外研究进行了综述,认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体现了党性与人民性的结合、继承性与创新性的结合以及民族性的结合等鲜明特征,具有世界意义、话语意义、理论意义和民族意义。④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之间具有相互阐释、相互补充的关系。其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是重要的精神资源,西方环境理论是有益的补充,马克思主义生态观是着重关注的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实践是宝贵的经验,四者在传统与现代、中国与域外的思想互动中形成多元统一的关系。
四、简要评论
自“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提出之后,学界的研究已经取得了颇为丰富的学术成果:在内涵上更加突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特点;在生态文明建设话语体系上,从谋求生存时代的“跟着讲”到谋求发展时代的“接着讲”再到谋求现代化的“领着讲”,全面提升了中国在世界生态文明建设中的话语影响力;⑤在理论来源上着重吸收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同时也重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智慧,并借鉴西方环境理论;在演进方面,以历史和思想为线索,梳理了不同时期生态文明思想的演进,以及不同领导集体对生态文明建设不同层面的重视。近几年来,学界还关注了习近平自身学术背景和事业经历,挖掘其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高尚的人民情怀,呈现出全方位的研究视角和體系完整、思路清晰的研究路径,形成较为成熟完备的研究范式和话语体系。
(一)总体研究特征
一是在研究维度上既有宏大叙述也有微观分析。在宏观研究中表现为整体导读性的宏观论证,描述性研究和解释性研究较多,陆续出现了系统的学理性探讨。在微观研究中呈现出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通过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生态马克思主义、中国传统生态智慧和西方环境理论相比较,重点突出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发展和超越之处。
二是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学界的部分研究已经将目光从单纯的理论思辨转向实地调查、数据分析等实证方法研究,从整体性研究转向某个区域发展的研究,采用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阐释路径。
三是不断结合多学科进行协同研究。如环境法的研究随着全面依法治国、习近平法治思想的提出,开始重点关注生态文明思想如何落实到制度法律层面。
(二)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
当前世界生态危机日渐严峻,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如何回应时代之问,是摆在每一位学者面前的重要课题。目前的研究虽然已经体系化,且在各层级都进行了比较成熟的探索,但仍然存在以下不足。
第一,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仍然有待更多学科进行更加深入的协同研究。生态文明在现实中的建设有赖于技术科学的发展,比如清洁能源的循环使用技术、垃圾的可循环使用技术、可降解塑料袋的推广和可降解吸管的使用等等。这不仅需要思想层面的觉醒和制度上的合理制定,更需要技术上的强劲支持。早期的生态文明建设在路径选择上热衷于讨论科技的发展与生态文明的关系,近期学界侧重于对政府的宏观政策进行文本解读和逻辑探索。生态文明建设亟需与科学技术相结合,以实现从环境理论到生态治理的突破。目前的研究存在较多文本、论点的重复,对历史材料的梳理多为述而不论的资料汇集,未能对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具体途径加以深入的阐释与展开。
第二,最新论述仍有待作出学理性阐释和研究。比如随着“碳中和”“碳达峰”“环境权”“生态法”等观念的提出,中国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如何作出回应,如何将最新的思想纳入到生态文明观的体系中,并将此转化为实际指导人们生产生活的行为准则,仍然需要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第三,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主体有待进一步研究。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是一个个体、社会组织和政府、国家之间的多向互动过程,目前的研究多在国家宏观调控层面和个体思想道德培育的层面来完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建设,缺少了社会组织的视角。如“光盘行动”是一个成功的社会自发组织的环保案例,体现了社会群体力量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贡献,其成功经验不仅可以应用于节约粮食,亦可为其他环保行为如减少购物袋的使用、节约用水、自备餐盒等提供借鉴。
第四,积极扩大全球影响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是极具中国特色和智慧、针对全球生态危机和气候变化提出的,证明了社会主义制度的生产方式在生态保护方面具有资本主义制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中国将生态文明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具有前瞻性和科学性。如何向世界介绍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经验,在国际上形成具有影响力的中国生态文明话语体系,有待学者的进一步努力。
第五,避免过度解读。可以预见的是,关于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的研究将是一个持续的课题。在生态文明研究的热现象之下,学者们还需要冷静思考,避免过度解读传统文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和西方关于生态论述的内容。如秦宣提醒研究者们:不要过度解读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思想;将儒家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简单地解释成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是一种工具性理解,不符合历史唯物主义,因为古代儒家“天人合一”的“天”首先是天子,其次是天道,第三才是自然。①未来的研究路向应在强烈的问题意识引导下解决“真问题”。
责任编辑:胡颖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