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梅
上海市杨浦区教育学院院长
说起上海优秀教师,会让人想起于漪式的好老师。人民教育家于漪老师作为上海基础教育教师的典型形象和学习榜样,始终以高尚的师德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与实践引领着上海教师的专业发展。于漪老师说“一个优秀教师的形成是千锤百炼、百炼成钢”,因此,如何成为优秀的上海教师,是一篇大文章。上海教师是一本故事书,要讲好上海教师的故事,我们的教师还需要通过各种途径,不断提升一些品质和优秀的能力。
一是上海教师需要有持续的学习力。“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然而,当今社会,随着知识更新速度日益加快,教育教学改革发展逐渐深入,一名教师想要发挥好“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也绝非易事,教师自身学习力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教师学习力高,就能够与时俱进,及时更新充实知识并创造性地运用到教育教学中,适应新时期对教师的要求;反之,则故步自封、不思进取,对个人教育教学水平,抑或是教育事业的发展形成阻碍。
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科技、信息特别发达,有很多机会和国外先进经验进行交流对话。因而,对上海教师而言,要有足够的心气来办教育,要有高的站位和宽的视野,而这种心气、视野就源自与时俱进,不断学习。上海要在全国领跑教育改革项目,率先完成教育现代化,特别需要有一批善于学习,勇于学习,能够博采众长的教师。教师的综合知识非常重要,不仅要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技术、方法,要了解整个科技、信息、经济社会,还要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形成自身的专业特色。
一名优秀教师应当有持续的学习力,不断吸纳最先进的教育理念,不断汲取最先进的教育技术、教育方法的养分,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与素养。无论处在教师生涯的哪个阶段,都要始终保有一份进取心,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教学方法,做终身学习的典范。执着于自己的专业,关注研究前沿,静心钻研与创新,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能力与文化素养,不断提高教育理论水平与专业实践能力。
当然,提升教师学习力不仅是当今社会知识更新速度不断加快的形式需求,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现实需求,是教师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有效途径,有利于学习型社会的构建。
二是上海教师要有优秀的领导力。教师拥有职业自信和职业精神,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师德、教学、科研等领域内不断进步与发展,在课程与教学的变革中充分发挥引领作用,正是教师领导力的体现。教师领导力作为推动教育改革的重要力量,正在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
新时代背景下,激发教师领导力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关注教师的课程领导力和课堂领导力,强调教师的自主意识和主动精神,能对学生产生更多积极影响,也能促进教师更主动地追求专业发展,并助力学校提升教育教学组织效能。
课程领导力,不仅仅是校长、团队需要具备的,教师自身也要具备课程领导力,即我们所理解的课程设计力、实施力、评价力和思想力。课程的核心功能是促进人的发展。而深化育人方式的变革,必须把握课程教学改革这一关键环节。发挥课程的育人功能,实现课程的育人价值,对教师的课程领导力提出了挑战。教师要深入理解课程功能,有效推进课程实施,有机整合课程与技术,合理改善、优化教与学方式。
教师最主要的实践活动在于课堂,因而教师应当具备课堂领导力。在追求培育学生素养的时代,教师在课堂中的教学设计要有自身对教育的理解和积淀,要能够将国家课程方案更好地转化成自己的教学设计,为学生提供学习的支架,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够去激发、引领、推动和促进学生的学习。所以对教师而言,课堂领导力特别重要。
优秀教师还应在团队中体现领导力。教师的专业活动大多通过各种项目和课题等方式来进行,教师在和团队的教学思维碰撞中,非常需要彼此专业的影响力、辐射力。此外,上海还要向全国辐射经验,因而教师的领导力就显得格外重要。
三是上海教师要有较强的创新力。教育最根本的目的在于促进人和社会的发展,人和社会的发展都是在不断的创新中进行的。在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创新思维尤其重要。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创新教育也是这样,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具备创新的素质。创新力包括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合理的知识结构以及创新行为。是否具有创新力,是衡量教师素质高低的重要指标之一。
毫无疑问,今天上海站在教育改革的前沿,也是改革的排头兵。作为一名上海教师,在教育改革的洪流中不仅无法置身事外,还必须积极投入其中,要勇于创新,善于发现教育中“真”问题,并敢于研究、乐于研究、科学研究,具备研究问题的意识、敢于挑战难题的勇气,掌握破解难题的科学方法,能不断丰富、完善、优化研究。对新课程、新教材、新标准、新课程方案的理解和解读,教师是实践者,最终要把很多前沿知识转化为学生可习得的、推动学生学习的知识。今天教学强调过程性学习,对教师来讲,自身要能够对教学实践不断创新创造,这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对上海教师而言,如何去历练、去获取这些能力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通过课堂,在课堂教学中千锤百炼,百炼成钢。今天,我们的课堂内涵正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强调对学生素养的培养。今天的课堂已经从过去注重教逐渐走向注重学,从注重结果走向过程性的学习,从注重传统意义上的教学方式走向技术支撑融合。我们的课堂已经融合了很多新的元素,比如跨学科学习,它的价值很大程度上就是基于学生的能力需要。课堂是教师日常工作最直接的场地,是教师最重要的锻炼平台,我们评价教师,70%的评分标准应该源自课堂,应对课堂实践能力进行评价。因此,课堂锻炼对教师而言特别重要。
其次,上海有一套优秀的教研训体系。上海建构了市、区、校三级的教研训平台,注重各个层面的教师研修团队建设,为教师专业成长搭建了能力素养锻炼的平台。把握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难点、疑点、痛点,将解决教育实际问题与项目(课题)研究、研修课程建设、教师培训、教研活动结合起来。以解决问题为支点,撬动教师成长;以研修活动为平台,汇聚高校、市、区、学校多方优质资源,遵从“理论学习与实践创新同行、群体研讨与个体反思同存、专业引领与行为跟进同步”的思路,激发教师专业潜能,助力教师理论素养与实践能力双提升,展示交流教育实践与研究成果,引领教师专业成长步步进阶。我们的教研要基于问题、基于实证,解决日常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具体问题,才能使教师在实践反思中不断历练、成长。现在基于问题式、主题式的教研,就是为教师们搭建了这样一个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向同行和专家学习。因此,教师研训机制今后还要不断深化,更好地推动教师成长,这项工作还大有可为。
最后,教师要积极参与综合改革项目。今天的教育教学改革是在更大的平台上进行的,教师不能仅仅只凭借那一点专业、那一寸天地,也需要参与改革实验,要勇于探索与创新,积极参与区域教育综合改革的核心项目,努力提升区域教研整体发展品质,积极推进区域课程与教学的深度变革。我们的教育整体综合改革有很多项目,教师们在这样一个更大的、更高的平台上,破解一些更大的问题或者进行创新实验,这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思维系统性更有帮助。他们和各种类型的专家接触,可以打开视野,不仅锻炼跨学科能力,还可以锻炼组织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今天的上海教师在这方面的能力是有所欠缺的,教师要自信地站上讲台,这种综合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重要。
未来,我们仍将努力秉持根植实践、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勇担使命、以身垂范、学科育人的教育作为,继续以项目引领、任务驱动等形式开展研究式学习和学习性研究,探寻优秀教师的成长规律,期待催生与培育更多上海优秀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