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强化路径探析

2021-02-13 05:45刘童苏
宿州学院学报 2021年11期
关键词:认同感教育者身份

刘童苏

中央民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100081

2015年3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及“互联网+”概念,并正式提出了“互联网+”国家行动计划。国家认同感从侧面反映出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大学生国家认同感是大学生对国家的认知、归属和同化的心理历程,是大学生的一种关于国家的综合性心理,包括对自身身份的认同、对本国文化的认同和对国家政治系统的认同,主要通过国家认同教育的实践活动来强化。面对国内外敌对势力借用互联网侵蚀大学生国家认同感的事实,必须以高校为主阵地,以“互联网+”为技术依托,匡正大学生的身份认同、文化认同和政治认同,强化当代大学生的国家认同感,进而培养其家国情怀,凝聚爱国力量,让作为祖国栋梁的大学生们肩负起振兴国家的责任与义务。

1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强化面临的挑战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网络已经逐步发展成为信息交互的平台和社会思潮交锋的主战场。目前,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强化面临以下主要挑战:大学生身份认同冲突,在网络与现实生活中角色切换困难且不利于形成稳定的人格;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削弱,传统的教育内容无法及时跟上网络文化价值的步伐;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降低,教学时空难以满足大学生理性参与政治的诉求。

1.1 大学生身份认同冲突

互联网时代下大学生的角色冲突首先表现在难以解决角色冲突。“对大学生进行国家认同教育的一个根本性前提就是要使认同主体——大学生完成对自己的角色确认”[1]。相关研究表明,一般具有本科学历的网民,由于频繁使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或者进行娱乐或者从事商业活动,从而具有高度的网络认同感[2]。大学生对互联网认同是指他们在网络社会实践中产生的一种对互联网群体认可、归属和同化心理历程。多元性与不确定性是互联网使用群体的重要特征,处于这种群体中的个体如果没有一个清晰的、稳定的身份,就会在众多互联网化身的角色转换中迷失自我,引发学生的反思与追问,“我是谁?我在哪?我要做什么?”这种由各互联网身份错乱引起的现实公民身份的错乱,在互联网社会中,大学生会对自己的身份进行自我选择和自我创造。学界对这种“后天的”身份选择和创造有两种常用的假设,即理想化的虚拟认同假设和现实生活延伸假设[3]。大学生会更乐于选择创造一个理想的化身,而当理想的化身与现实的化身出入过大,就会产生自我身份认同危机。当学生积极进行互联网实践活动并寻求自我认同,但对自我没有稳定的评价和定位时,自我认同就会处于游离状态,随着互联网所处环境的变化在游离中不断变换自身的角色[4]。一旦学生在“网我”与“真我”之间角色转换过于频繁, 出现角色冲突和迷失,就难以形成健康的稳定的人格。

1.2 大学生文化认同感削弱

文化是国家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大学生对国家认同的基础,是国家向心力的动力和源泉,是维系整个民族、国家文化群体的精神支柱。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互联网作为一种开放性极强的现代传播媒介,当高校教育内容难以适应网络价值文化的变化时,容易造成大学生文化认同被削弱。传统的文化认同教育主要以教师为主导,对学生进行国家历史、文化、政治等理论知识灌输。但学生正处于“三观”尚未完全形成的“拔节孕穗期”,是外国价值文化入侵的“易感人群”,容易对互联网上充斥的以西方强势价值文化产品趋之若鹜,产生历史虚无主义倾向。大学生易受其影响,思想和价值观念上产生混乱,出现价值取向冲突、模糊等问题。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大学生对国家的认同感是以大众传媒为中介来实现的。大众传媒作为国家的“喉舌”,是国家对公民进行自上而下的文化认同培育方式,有利于在公民内部形成以中华文化为中心的、稳定的文化认同。互联网技术的出现及迅猛发展,则让每一个人以信息节点的形式分散在互联网的不同信息单元中,每个人直接与国家联系起来,既是信息的消费者,又是信息的生产者。以前,大学生通过大众传媒间接认识中华文化而形成对国家的统一认同,现在,他们通过网络直接了解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产生了不同的看法。这种个体与国家之间直接联系的构建,实际上形成了多元文化价值观,对国家的文化认同教育造成了冲击。

1.3 大学生政治认同度降低

目前,高校传统的教学内容难以满足大学生理性政治参与诉求。政治参与主要是指社会成员依法通过一定的程序和方式参与政治生活,表达个人或集体意愿,从而影响政治系统决策和活动的过程。大学生的互联网政治参与行为呈现出目标的不确定性。公民政治参与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政府、集体和社会公共机构的决策。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决定了他们的政治参与很大程度上呈现出盲目性、从众性和无目的性的特点。由于他们尚未进入社会,对社会政治生态没有直观、全面地了解,其政治参与行为也仅仅局限于互联网上的话题讨论。当大学生主动或被动地卷入社会政治参与活动中时,不一定带有明确的政治目标。大学生这种政治参与的目标不确定性,影响学生的政治观及对国家的政治认同感。

大学生互联网政治参与行为后果显现出不可控的倾向。大学生虽具备政治参与资格,但由于各种现实因素的限制,不能进行实际的政治参与。他们高涨的参与热情、强烈的正义感得不到有效地疏解,就会通过互联网进行宣泄。

2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强化的价值体现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开展思政教育应把互联网和传统教育融合,并针对互联网所具有的特点对大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针对互联网的虚拟性、传递性特点开展身份认同教育;针对自由性、共享性特点开展文化认同教育;针对开放性、交互性特点开展政治认同教育。

2.1 “互联网+身份认同教育”能引导学生正确处理身份认同危机

互联网的虚拟性“模糊了实在与虚拟的界限,甚至容易使人产生一种幻觉——虚拟本身就是一种客观实在”[5],这种幻觉会造成大学生现实社会身份认同的扭曲与错位。而“互联网+国家认同教育”则是这一难题解决的突破口,为大学生处理虚拟与现实身份之间的错乱提供了技术支持。

“互联网+身份认同教育”体现了大学生个性与共性的有机统一。传统的网络社区是大学生借以进行群体身份区别的重要组织形式,它强调个性否认共性,甚至彼此之间相互对立,阻碍了学生各个网络化身的融合与互动。在“互联网+身份认同教育”背景下,这种各网络社区彼此对立的现象被有效消解了。不同的互联网社区,成员们却拥有共同的社会身份,他们的言行统一于国家共同利益之下,成员之间的共性被强化,成员的个性服从于共性。大学生找到了众多虚拟化身之间的共性,找到了各“网我”之间的平衡点。

“互联网+身份认同教育”为学生虚实身份整合提供了有效平台。“互联网+”的基本特征就是“万物万联,共通共享”“跨界融合,连接一切”[6]。因此,它能够将现实世界的道德标准、法律法规等运用于互联网的虚拟世界中,当二者协调一致时,挣扎于虚拟与现实二重世界的大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身份认同。这种积极的身份认同,又会通过学生现实与虚拟的实践活动得到进一步强化。

2.2 “互联网+文化认同教育”能强化学生文化认同感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文化内核的一种形态,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感的强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价值引领作用。“互联网+文化认同教育”绝不是互联网技术与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文化价值观教育的简单相加,而是二者的有机统一,为大学生提供了接触多元文化的平台。它强调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引,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多元价值冲突。抽象的中华文化通过与互联网的技术运作而具象化,以大学生喜闻乐见的新形式展现出来,使他们能够认识、认可中华文化,并对中华文化充满自豪感。另一方面,世界各国的文化因互联网而相互交流与融合,在时代背景下,教育者引导大学生通过互联网正确对待多元文化,以多元文化视野为引导,理解、尊重、包容他国文化,并坚决抵制敌对势力的文化和价值观的侵入。

“互联网+文化认同教育”能够激发大学生进行自我教育。互联网以其高度的开放性和平等性,吸引着无数大学生投身于网络文化。教育者在互联网平台的创建中,以学生信息消费需求为导向,就能够激发大学生对文化认同教育内容的兴趣和热情,从而主动参与到网络平台内容中去,形成自我教育的良好局面。如以重大传统节日为契机,向广大学生征求传统节日吉祥物设计方案,增进学生对传统节日的了解;学校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国庆庆典相关宣传报道,通过集体政治仪式感,坚定学生社会主义道路自信,促进学生形成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大学生深刻地体验到作为一个中国人的自豪感和优越性,增强了对国家的归属感。

2.3 “互联网+政治认同教育”能提高学生政治认同度

“互联网+政治认同教育”主要是将政治认同教育与互联网平台结合,打破教学时空限制以引导大学生有序参与政治,规范和引导大学生的政治参与行为,提升大学生政治参与获得感。

互联网为大学生提供参与政治生活的平台。大学生的政治社会化是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而逐步获得政治知识与政治能力的过程。互联网的超时空特性,极大地拓展了大学生个体政治社会化的时空界域,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获取政治信息、培养政治意识、锻炼政治参与能力。同时,面对互联网上良莠不齐的政治方面的信息,大学生通过辨别、甄选政治信息,政治信息的鉴别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这将更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政治人格,形成稳定的政治认同感。

互联网增强了大学生在政治参与中的获得感。一方面,在互联网创建的虚拟空间中,政治参与表现出主体的平等性,学生不被现实的身份所束缚,平等地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政治诉求得到了有效表达。另一方面,“参与回应”型政府的建立,完善了政府对大学生政治参与的反馈机制。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政治诉求因不知如何表达,在互联网能够直接表达,得到了政府平等、及时的回应,进而激发了学生政治参与热情,强化了大学生在政治参与行为中的获得感。大学生的有序政治参与和政府积极回应之间形成良性循环,加深了大学生对政府颁布政策的理解和支持,有利于社会秩序的稳定。

3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国家认同感强化的路径选择

为适应时代发展需求,高校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要积极探索强化大学生身份认同感、文化认同感和政治认同感的有效路径,构建新的教育模式。

3.1 纠偏网络理性认知,匡正学生身份认同

“互联网+”背景下,教育者必须积极打造虚拟与现实相互连接的纽带,匡正学生现实身份认同。一方面,必须开展“线上”与“线下”同向同行的互联网安全教育。教育者要密切关注学生的互联网使用情况,利用校园网的浏览记录等大数据,把握学生的关注点,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互联网安全教育。通过如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主题海报设计大赛等活动形式,帮助学生把握互联网的特征,正视大学生多元虚拟身份对个体现实身份认同造成的扭曲。引导学生在众多虚拟身份中选择一个稳定的、更接近现实的角色,实现虚拟与现实的统一。

另一方面,教育者必须将“互联网+”引入现实的教学和日常活动中,以“线上”与“线下”联动为抓手,帮助学生正确处理虚拟与现实之间的冲突。教育者必须转变大学生对互联网的态度,把国家这一想象的共同体在有形的教育空间中转化为学生的日常经历、情感和生活。要让大学生知道,互联网群体不过是因成员趣缘结合起来的组织形式,是一种虚拟的组织形式,不可能代替现实的社会组织。个人在虚拟群体中获得的归属感、安全感是虚幻的、暂时的,只有将自身融入社会中,投身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中,才能获得真实的、持久的归属感与安全感。

3.2 提升文化鉴别能力,增强学生文化认同

当前,世界各国之间的竞争映射到互联网就表现为某些大国凭借信息系统的资源占有优势,对我国青少年进行文化渗透,达到不可告人的政治目的。面对西方敌对势力的文化渗透,教育者必须依托互联网对大学生开展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中心,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根基和以革命文化为力量源泉的文化认同教育。“坚持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解读时代、引领时代”[7],真正做到文化认同。文化认同一方面是对中华文化进行主体建构,另一方面区分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以达到强化大学生对中华文化认同的目的。因此,面对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面临多元文化交流与碰撞的现状,教育者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中华文化,帮助学生树立民族文化自豪感。要让学生在坚定中华文化自信的基础上,以中华文化为主体,包容、吸收外来优秀文化,同时警惕各种形式的文化渗透。

此外,学校作为教育主体,应当“在大中小学循序渐进、螺旋上升地开设思政课,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增强‘四个自信’”[8]。教育者要主动寻求与在学生群体中具有重大影响力的网络平台的合作,丰富校园文化建设。教育者由于各种因素的限制,对校园网络平台要加强管理。对此,教育者要以部分官方网络平台如共青团中央、人民日报等微信公众号发布的内容为导向,选择具有讨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的问题,在网络平台上发布话题讨论,引起学生对热点事件的关注。要充分发挥网络媒体及时性、互动性、直观性的特点,整合国家认同的元素,强化大学生国家认同。要将传统的国家、民族文化认同内容赋予新形式,契合大学生的学习、生活方式。

3.3 锻炼政治参与能力,提高学生政治认同

政治素质是指社会成员后天经环境影响和政治社会化教育形成的一种对国家权力及其行使过程的态度取向、参与相关政治活动的能力、稳定的行为倾向和个体特有品质。

大学生应当自觉提升政治素质,实现自我教育,有序地政治参与能够帮助政府与公民建立相互信任的关系,这不仅需要政府完善相关制度,更需要每个公民掌握丰富的政治参与知识与较强的政治参与能力。大学生必须自觉学习政治知识,树立正确的政治观,掌握基本的政治参与技能,促进有效的政治参与。同时,大学生要避免政治参与的从众性和盲目性,明确自己参与政治事件的性质与影响,做到理性参与,对于政府做出的决策理解并支持。

传统的教学内容限制了大学生理性政治诉求的表达,教育者不仅要传授政治知识,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政治价值倾向,更要为其创造政治训练的机会与条件。高校应当发挥基层党团组织的作用,密切联系大学生群众,积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积极反映学生的合理政治诉求,使大学生更加信任并支持党团组织。同时,应当加强对教育者的互联网技术培训,教育者要以主动的姿态归纳总结学生的互联网政治参与规律,因势利导,正确发挥教育者对大学生互联网政治参与的引导作用。

猜你喜欢
认同感教育者身份
品读
专科学生专业认同感的现状调查与培养策略研究
——以某校现代教育技术专业为例
高校艺术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感研究
我国教师教育者研究的回顾与前瞻*
教育者要怀揣梦想上路
香港青少年国家认同感培育所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职业认同感对新入职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