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锡泉
(浙江金融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2019年1月,教育部发布《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教政法〔2019〕 16号),对各级各类教育科学研究机构(高校)提出了明确的科研要求和改革任务。之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落地,将高等职业教育定位为一种类型教育,首次从内涵定位上赋予了高等职业教育的“类型教育”属性。2019年3月,教育部和财政部联合印发《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以下简称“双高”建设)。该文件明确指出,高职院校需要科研创新,同时还针对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的目标导向进行了较为清晰的界定,提出“双高”建设的核心任务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研创新成果落地和转化,服务好中小微企业技术创新、研发和产品升级,赋能核心产业发展。特别是“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两项核心任务更是体现了高等职业教育的“职业性”类型化探索取向。本质上而言,高职院校作为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最为紧密的类型教育主体,先天就具备培养大量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应用技术成果优势,能够契合区域、行业发展需求,相对于普通高等教育而言,更具有鲜明的应用型研究特色和技术技能成果转化优势。但现实中,高职院校未能将其应具备的先天优势展现出来。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和动力不足,国家提出“双高”建设项目,其目的就是为了全面提升并发挥高职院校的先天优势,夯实高职类型教育特色,进一步提升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质量和水平。这既需要高职院校在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上发力,同时也需要在科研上发力。只有科研先行,才能够为高职院校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铺垫坚实的基础。
因此,客观剖析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内在价值,并从理论上探明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性机制,提出行之有效的提升举措,对推动我国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培养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的重要手段,也是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的最终归宿。这就要求高等职业教育需要依托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产业、优势产业和基础产业,整合人才、技术等要素资源,为高新技术产业的成长、创新性服务业的发展、中小微企业的活跃提供必要的要素支撑和智力支持,为区域产业发展和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保障。从本质上而言,产业需求是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的“原动力”,行业企业需要是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的“立足点”,人才培养是高职院校深入推进科研创新的“基本点”和“出发点”。因此,基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体系,制定和完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标准,开发基于生产社会实践和项目研究过程的创新课程,推进“产教研”融合,是确保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够服务于教学的重要保障,也是高职院校教师更好地服务于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于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
首先,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工作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校企合作的重要途径。一方面,院校可以把技术攻关、专利成果转化为落地产业,借助于科研创新成果孵化出大量中小微、科创类高新企业,提升产业发展质量。另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可以参与到中小微企业的发展当中,通过新产品开发和技术转移,为中小微企业发展提供技术攻关和技能培训服务,解决行业企业发展的人员不足、创新能力不强问题。所以,从功能上看,高职院校以“科研创新撬动社会服务功能彰显”为核心的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能够对行业企业发展起到积极的赋能作用。从宏观层面来看,高职院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最终归宿是服务于中小微企业成长,为中小微企业成长和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推动中小微企业创新发展。归根到底,任何企业的成长和产业的转型升级都需要依赖于“人才”的赋能,尤其是技术技能人才的赋能。高职院校组建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刚好能够起到有效嫁接校企合作的功能,推动产教融合的深化,发挥科研创新的社会服务功能。从微观层面来看,依托于市场和产业发展的科研创新能够导入行业企业发展最新方向和最新动态,反哺课堂教学,推进课堂革命,最终实现人才培养与技术技能创新的深度互动。
其次,推进科研创新工作也是高职院校提升办学层次的内在要求。办学层次提升是全面贯彻落实《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并行发展、融会贯通的重要手段。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培育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是高等职业教育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更需要教师能够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科学技术发展实际,主动服务产业基础高级化和产业链现代化之需,并为企业解决复杂问题。因此,需要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的深度、广度和精度,更好地推进科研创新工作,助力高职院校办学层次的提升。
将人才培养、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的有机融合是推进“双高”建设的有效途径之一。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社会服务较为薄弱,服务能力不足现象。其根源在于高职院校教师缺乏科研创新理念与科研创新能力。高职院校“双高”建设实施方案中提出了如何破解这一困局的方法。从人才培养来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的主要目的是对接科技产业发展趋势和区域行业企业发展所需,强调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以“产学研用”结合为途径的人才培养体制;从社会服务角度来看,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强调以科研创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产品设计,或者为地方政府决策咨询提供智力支持,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首先,科研创新工作成效如何是衡量“双高”建设的一项核心工作。国家关于高职教育改革方案中提出的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计划最核心的两大任务是:人才培养高地和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目前,高职院校在人才培养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在科研创新以及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方面,与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方面,还存在着非常大的差距。未来一段时间,学校与学校之间的竞争将会更加激烈,是否真正建成高水平学校和高水平专业,也将更多地体现在一个学校的科研创新以及科研创新服务社会成效方面,并以此做出新的排序。因此,加强高职院校科研创新工作,深化科研创新对社会的服务功能,对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品牌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意义重大。
其次,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是“双高”建设的另一项主要改革发展任务,是“双高”建设两大支点之一。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相对较弱是普遍现象,如何准确把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和科研创新服务的需求,高职院校需要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双向驱动”,强化科研创新功能,提升科研创新水平和能力,全面发挥高职院校科研创新服务社会职能,这也是全面推进“双高”建设的必然要求。
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技术技能应用人才,就必须打造一支教学科研素养高且实践能力强的师资队伍,这是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状态。“教学、科研与社会服务”相统一是高等教育(高职教育)发展的理想状态,三者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起到相互反哺的作用。科研创新对人才培养的反哺,不仅表现在科研创新中发现的新知识反哺,而且还表现在参与科研创新的独特感受和精神体验,更多地体现在教师参与科研创新和行业企业实践中获得新的技能,掌握最新的动态和发展方向对教学和教师自身素养提升的综合方面。科研创新先行,既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教师参与科研创新,积累社会服务资本的重要手段。
首先,重视教师工作,通过“优先谋划,优先保障,优先满足”将教师工作摆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的明确要求,提升教师科研创新能力则是全面深化落实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手段。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教师只有通过科研进行积极探索,才能吸收前沿的知识,了解行业企业发展动态,提出新的切实可行的方法,不断去改进和促进教学工作,使教学工作成为一种乐趣,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心理满足感和成就感,提升教师教学获得感。
其次,加强科研创新是新时代对教师素质素养提升提出的新要求,也是教师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继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必要条件。开展科研创新需要教师具备发现问题的能力、组织科研的能力、信息处理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文字表达的能力和学习的能力,对教师提升综合素养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全面提升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应然之态。
锦标赛理论(Tournament Theory)由Lazear 和Rosen于1981年提出,是基于委托代理关系为基础的一种比较相对业绩的激励机制理论,被普遍应用于企业管理实践中[1]。作为企业委托人的股东倾向于将业绩与薪酬挂钩,从而达到激励经理人相互竞争以提高企业效益的目的。不少学者经常用锦标赛理论来解释高校管理的行为特征[2]。阎光才认为,相对于美国和德国,我国高校教师不仅在入职聘用环节,而且在学术业绩考核、晋升、薪酬发放等过程中都带有一定的锦标赛激励机制特征[3]。陈先哲认为,中国学术治理模式从本质上看,大多采用了多重“委托—代理”机制,符合锦标赛激励机制的技术前提,因而具有典型的学术锦标赛特征[4]。本文也以锦标赛理论为基础对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的可行实现机制进行剖析。锦标赛激励机制应用于高职院校“双高”建设背景下提升科研创新能力的理论机制可以通过图1演示。
图1 基于锦标赛理论的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
首先,采用锦标赛激励机制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创新的前提,是教育部和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称之为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于2019年提出的“双高”建设举措。因为“双高”建设经费来源于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这就形成了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与高职院校之间的第一层委托代理关系。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扮演委托人角色,高职院校扮演代理人角色。
其次,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高职院校双方都认同“双高”建设中对科研创新提出的要求(相关指标的考核,考核体系顶层设计),将科研创新作为评价其“双高”建设成效的重要依据(考核目标),这是锦标赛激励机制得以进行的重要基础。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目标是要建成一批成效突出的“双高”院校,不仅可以对“双高”建设名录中每个高职院校的科研创新能力进行整体评价,而且对相关指标进行考核,并进行横向的比较,以考核其“双高”建设成效,推动“双高”院校名录的动态调整。“双高”建设院校名录的动态调整将直接影响到现有“双高”院校的资金资助,这必然会倒逼“双高”院校之间展开激烈的竞争,激发现有“双高”院校为了免于被淘汰而努力去提升科研创新相关指标上的高分。在这一指挥棒的激励下,锦标赛将得以顺利开展。
再次,从高职院校内部治理来看,学校层面可以通过职称评审、岗位竞聘、绩效考核等方式控制和影响教师科研创新在考核机制中的绩效。院校将“双高”建设中关于科研创新相关指标的考核要求通过二级学院(系、部)内化为对教师的考核,形成学校与教师之间的第二层委托代理关系。学校扮演委托人角色,教师扮演代理人角色。学校的目标是实现“双高”建设中“科研创新”相关指标的高分,教师的目标是实现岗位晋级、职称晋升和收入增长。两者目标趋同,最终发挥出锦标赛激励下的“双赢局面”,既能够起到提升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又可以起到实现教师岗位晋级、职称晋升和收入增长等自我价值的实现功效。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行为科学的理论之一,也被称作“基本需求层次理论”,由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于1943 年在《人类激励理论》论文中提出,该理论把人的需求分为生理、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实现五个方面。其中前三项属于人的基本需求,这些需求通过外部条件就可以得到很好的满足,后两项属于高级需求,一般只有通过内部因素才能得到满足。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这五种需求是最基本的、与生俱来的,构成不同的等级或水平,并成为激励和指引个体行为的力量,高级需求比低级需求复杂,满足高级需求须具备良好的社会、经济等条件。从理论机制来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完全适用于微观层面高职院校教师科研创新能力提升分析。科研创新是高职院校教师除教学以外的最重要工作,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从教师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的角度来看,教师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需求层次可归结为如图2所示。
图2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机制
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最基本需求是满足物质需求,包括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这是绝大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的共同目标,构成金字塔的塔基部分。具体而言,教师的首要目标是追求科研成果奖励、科研津贴和社会服务收益等,满足基本生理需求,然后是追求工作稳定和职业安全的第二层次安全需求。因此,基于生理和安全视角的物质需求作用下,高职院校教师会被动地去参与科研创新活动,确保不会被淘汰。在满足物质需求情况下,为了更好地实现精神层面上的需求,部分高职院校教师往往会通过参与科研活动来开展学术思想的交流和探讨,结识同领域专家学者,获取前沿知识,实现社交需求。在基于同行交流基础上,将自己的成果、观点和思想进行分享,得到学校、同行和社会的肯定,实现更高层次的尊重需求,超越自己以往的科研成就,创造出超越自我的社会效益,甚至在专业和行业内发挥出一定的影响力,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从整个逻辑链路来看,完全可以实现高职院校教师从被动的基本“生存型”科研需求到主动的“发展型”科研需求演进。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校长查尔斯·维斯特(Charles M.Vest)认为:在大学内部,推进教学与科研的合作,可以给学校带来“生机、活力和持续的创新”,这些都是卓越院校的重要表现[5]。被遴选为首批“双高”建设院校自然是高职院校中的卓越院校,显然更需要推动教学与科研的合作,实现教学、科研创新与社会服务的协同发展,而不应只强调教学,而忽视科研创新工作。锦标赛理论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为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提供了可行的理论机制,要实现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显然需要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双高”建设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进行顶层设计。高职院校内部也要从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视角制定具体措施。通过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双高”建设科研绩效考核评价、高职院校内部科研考核评价激励机制的优化和教师科研创新意识深化、教师科研素养提升等方面发力,推动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应该紧紧围绕《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双高”建设要求做好科研绩效考核评价体系顶层设计,明确高职院校科研创新。一是要以教育部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教育科学研究工作的意见》中“立足中国大地,面向基层一线,坚持问题导向”为原则,以服务地方经济和高职院校自身高质量发展为宗旨,开展应用性、“立地式”科研绩效考核。如加大高职院校在整合和发挥“政校产行企”社会资源,技术技能成果转化等方面的考核力度。二是加大对高职院校“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成效的考核,注重高职院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共建共享技术技能创新平台的建设成效考核。倡导高职院校建设区域性技术技能协同创新中心、技术和产品研究应用中心等,倒逼高职院校科研创新能力提升[6]。三是在“打造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上,加大对高职院校技术开发成果和实践成效应用到教学实践中的考核力度,推动“政校产行企”和服务社会化人才培养,促进科研创新在教学内容和方式改革等方面的反哺作用[7]。
1.建立有利于激发高职院校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
加大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考核评价创新力度,破除传统治理模式中“重教学、轻科研”的考核模式,建立有利于激发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考核评价体系。一是在教师岗位晋升和职称评定方面,不仅需要将传统的纵向课题、论文等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中,而且要将新产品开发、专利、标准制订及成果转化、科研经费到款额、专利许可或转让金额、成果采纳等反应高职院校应用型特色的成果转移转化指标作为评价的重要依据;还应当将教师开展的企业咨询等横向项目纳入相应的评价中,或者根据项目到款额度和产业贡献度给予相对称的纵向课题认定,建立起一套充分契合高职院校实际与特色的、更为科学合理的科研竞争力评价体系[8]。二是在年度评优评先、奖金分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研发成果的奖励力度,并将重心适度向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倾斜,将科研创新成果的经济社会效益作为教师能力评价的重要参考指标,鼓励教师“做有用的科研”。如在专利方面,应当大幅提高专利转化成功后教师的收益分配比例。三是坚持“分类管理,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原则,加快推动“教学为主型”“教学科研并重型”与“科研与社会服务型”等分类评价机制,打通教学与科研之间的转换机制,让每一类教师根据自身特征和喜好开展创新性工作。四是将科研创新成果转化绩效作为对教师绩效考核评价、科研资金支持的参考依据,建立完善高职院校内部科研人员和从事技术技能成果转移工作人员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机制,并对科研创新成果转移转化进行适度的政策倾斜,充分发挥教师各尽其能的作用,提升教师科研创新的能动性[9]。
2.优化科研活动环境
根据2019 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科研经费包干制改革试点政策,在政策允许范围内,赋予项目负责人更大的权力。如在合理范围内,不设科研经费报销比例限制,解决报销难、预算变更手续烦琐等痼疾;优化经费报销流程,学校应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实行更为灵活的项目经费报销制度或经费包干制度。如一定预算额度内的项目经费交由项目负责人负责审批,实行风险自担、责任自负,化解多头审批、流程冗长的经费报销弊端,帮助教师节省不必要的时间支出,激发教师科研创新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3.培育结构合理的梯度型科研创新团队和科研创新平台
高职院校应做好科研创新团队的校内培育,专门设立一些经费用于改善科研人员的研究条件、支持课题研究、人员培养与学术交流等,不断提升科研创新团队的科研创新能力[10]。一是鼓励和引导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教师组建研究中心、研究所等平台,发挥研究中心和研究所的对外拓展和服务功能。二是高职院校可制订政策,鼓励既有研发经验又有横向协作资源的教师,积极组建实体化的产业研究院或科技服务公司进行市场化运作,提升学校科研创新平台的社会服务能力。
1.培育教师科研创新意识
教学是高职院校教师的“生存之道”,科研则是高职院校教师的“发展之道”。如果教师不做科研而长期地、单纯地从事教学工作往往会失去价值追求,导致其产生职业倦怠,而从事科研则能够帮助教师克服这种职业倦怠。因为科研工作能够激发教师不断地去探索、不断地去获取新知。所以,教师从事科研工作也是克服职业倦怠、丰富生活行之有效的方法。同时,教师更要充分认识到科研创新不仅仅只是岗位晋级和职称晋升的辅助,更是对自我成长和价值实现的重要手段,也要充分认识到科研创新对于自身专业能力不断发展继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价值所在。
2.努力提升教师自我科研素养
一是通过“访问工程师、访问学者”等形式走出去,深入到行业企业开展社会实践,积累丰富的技术技能创新经验,为科研创新和科研社会服务奠定基础;二是积极参加各类学术会议,开展讲座和学术交流,特别是与同行业、同方向专业人士的交流,努力提升自身科研素养;三是通过挂职、企业实习等方式深入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与一线技术人员共同研讨相关产品设计和技术开发,通过“干中学”“学中提炼”等方式,不断提升实践动手能力,提升行业企业横向课题承接能力和技术技能成果转化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