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幼儿园的班级常规管理

2021-02-12 22:22花时杰
幸福家庭 2021年18期
关键词:教师应规则常规

花时杰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幼儿园要“科学、合理地安排和组织一日生活,建立良好的常规,避免不必要的管理行为,逐步引导幼儿学习自我管理”。幼儿的一日生活包括专门的学习、游戏及生活常规等多种活动,其中生活常规活动又包括用餐、就寝、如厕等,这些活动是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保障幼儿园一日活动顺利开展的重要环节。

在幼儿教育中,班级常规管理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教师应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正确认识班级常规管理,通过常规教育,培养幼儿良好的情感态度和自我意识,让幼儿学会自觉地规范和约束自己的行为,为其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保障。

幼儿喜欢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教师的强制性规定难以使其规范自身的行为。教师应为幼儿创设自主学习的氛围,让幼儿成为班级常规管理的主人。在幼儿开展活动时,教师给予适时的指导,可以提升幼儿各方面的能力,进而增强幼儿的自律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

(一)常规教育要从日常行为入手

俗话说:“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在开展幼儿园班级常规管理的过程中,教师应从幼儿身边的每件小事入手,注意规范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行为,使其遵守基本要求。班级常规包括生活常规和学习常规,而生活常规又可分为卫生习惯、生活习惯、规则意识等。教师要根据幼儿一日生活的内容,有计划地开展常规管理工作。

例如,坐姿是最基本的常规。幼儿在画画、唱歌或讲故事时,都应保持端正的坐姿,要做到小脚并拢、小手放在小腿上、小眼睛看老师等。教师可以通过比赛的方式,培养幼儿良好的坐姿。对于表现好的幼儿,教师可给予适当的表扬和奖励;对于表现不太好的幼儿,教师应适时提醒,加强练习。又如,幼儿每天都会进行游戏活动和区域活动。教师应在活动开始前,引导幼儿了解相关规则。

(二)通过游戏对幼儿进行常规教育

幼儿年龄较小,理解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可以利用幼儿喜欢的游戏对其进行常规教育,加深他们对于各种规则的理解。例如,教师可以在班级组织“我是小老师”活动,让幼儿体验当老师的感觉。教师还可以选择自理能力较差的幼儿担任小老师,让其监督其他幼儿的行为,如不乱扔垃圾、不乱扔玩具、在活动结束后自觉整理物品等。幼儿的自控能力较弱。因此,教师应引导幼儿认识常规教育的重要性,了解规范自身行为的方法,进而提高幼儿分辨是非的能力。此外,幼儿良好常规的养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教师需要遵循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创新培养形式,引导幼儿通过反复练习形成良好的常规意识。对于幼儿不规范的行为,教师不能一味地指责和批评,应向幼儿解释原因并告诉幼儿正确的做法。

(三)和幼儿共同设计活动规则

教师可引导幼儿开展讨论活动,通过合作、交流,设计活动规则。幼儿可通过讨论正确认识自我,调节自身的行为。在讨论活动规则前,教师应让幼儿了解设置活动规则的意义。教师可与幼儿共同探讨区域活动的规则、学习活动的规则、户外活动的规则及生活活动的规则等,促使幼儿遵守活动常规。例如,在讨论盥洗规则时,有的幼儿认为洗手的时间不能太长;有的幼儿提出不能玩水,要节约用水;有的幼儿认为洗手时不能吵闹;有的幼儿提出要按照洗手步骤认真洗手等。幼儿能够自觉遵守参与讨论的规则,同时,部分幼儿会监督和提醒不遵守常规的幼儿,让其遵守常规。

(四)用音乐规范幼儿日常的活动

音乐可以陶冶人的情操,美化人的心灵。教师可将音乐艺术融入常规教育的每一个环节,用不同的音乐规范幼儿不同的活动。例如,在区域活动结束时,教师可播放一段优美动听的音乐,提醒幼儿自觉整理材料,当音乐变化时,幼儿需停止整理,跟上教师的节奏。再如,为了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进餐习惯,教师可在幼儿进餐时播放一些优美、抒情的钢琴曲,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进餐。

(五)加强家园合作

幼儿的健康成长离不开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幼儿园应和家长加强合作,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父母是幼儿的启蒙教师,其言行举止和思想认知都会对幼儿产生影响。幼儿如果只在幼儿园遵守常规,而在家将常规抛在一边,就无法树立遵守常规的意识。幼儿的很多“第一次”都是在父母的教育下学会的,父母是幼儿的人生第一导师,对于幼儿行为习惯的养成具有重要影响。但很多父母对于教育幼儿没有科学的认知,也不了解科学的教育方法,进而阻碍了对幼儿行为习惯的教育。教师需和家长加强沟通,对家长进行适时的指导,使幼儿树立在家遵守常规的意识。同时,教师应对家长提出具体要求,列出幼儿在家需遵守的常规,让家长对幼儿进行监督,提醒幼儿遵守常规。例如,笔者所在幼儿园每个学期都会召开家园共育的家长会议,通过会议汇报让家长感受幼儿入园后的变化。此外,家长也要遵守行为准则,做好表率,引导幼儿做力所能及的事情,进而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六)设立“小小监督员”

例如,在盥洗常规中,笔者要求幼儿按顺序认真地把手洗干净、用自己的毛巾把手擦干、依次盥洗、不大声吵闹、不玩水、随手关水龙头等。但是在实施过程中,笔者发现幼儿在教师监督的情况下能够自觉遵守,但是在教师不在场的情况下会表现出另一副模样。如有的幼儿洗手时故意捏住水龙头,把水喷洒到其他幼儿身上。对此,笔者邀请了盥洗能力强且自控力强的幼儿担任小小监督员,以监督其他幼儿的行为,锻炼幼儿为他人服务的意识。

(七)重视表扬和奖励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教师应注重观察幼儿的生活习惯以及幼儿的闪光点,及时表扬,并给予适当的奖励,使幼儿增强自信心。中班幼儿年龄较小,喜欢接受教师的表扬。在组织活动时,教师可以说一些这样的话,如“宝贝你真棒!”“宝贝,好样的,继续加油!”这能够激发幼儿的动力,让幼儿知道“我能行”。

总之,班级常规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细致又具有一定挑战性的工作。班级常规管理直接影响班级各项活动的质量。在班级常规管理中,教师需要用心、用脑,随时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方法。同时,家庭和幼儿园应共同努力,加强合作,共同培养幼儿的常规意识。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通榆镇中心幼儿园)

猜你喜欢
教师应规则常规
常规之外
数独的规则和演变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紧急避孕不是常规避孕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别受限于常规
常规培养在幼儿教育中的作用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