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陷阱及其克服路径

2021-02-11 13:13林峰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

林峰

〔摘要〕 历史虚无主义作为一种否定中国共产党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意识形态样态,严重威胁着我国意识形态安全。它以“历史—现实—未来”为叙事主线,通过设置后现代主义、网络民粹主义和现代犬儒主义的叙事、情感和思维三重逻辑陷阱,扰乱、消解、动摇大众对党和国家的理想信念、历史认知、情感认同,以否定党和国家的过去和现在并虚化未来,削减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进而实现颠覆国家和政权的企图。为此,必须坚决抵制历史虚无主义思潮,坚决捍卫革命历史记忆,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有效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

〔关键词〕 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逻辑陷阱;克服路径

〔中图分类号〕D6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203(2021)06-0018-05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旗帜鲜明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加强思想引导和理论辩析,澄清对党史上一些重大历史问题的模糊认识和片面理解,更好正本清源。”〔1〕历史虚无主义是以否定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为核心,进而否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抹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构党领导中国人民取得的历史成就的一种错误政治思潮和意识形态。党的十八大以来,对历史虚无主义的研究已经成为学界关注的重要领域,并集中对其理论特征、现实危害、表现形式和克服路径等方面进行阐释。因此,透过理论表象从政治本质对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特征、逻辑陷阱及其克服路径进行深入解蔽,揭开其意识形态的神秘面纱,对于从根本上批驳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维护国家意识形态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一、历史虚无主义的意识形态逻辑陷阱及其危害

(一)以后现代主义的叙事逻辑陷阱扰乱大众的理性认知

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渗透在哲学、历史、艺术和文化等各个领域的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和意识形态。它以批判和否定“现代性”“主体性”为主要内容,以拼贴、戏仿、解构、恶搞等为主要叙事方式,以“碎片化”“平面化”“去中心化”“非确定性”为主要特征,消解“中心”“权威”“整体”“本质”,主张“多元”“多义”“边缘”“碎片”,提倡价值理念和价值判断的多元化,否定核心价值和主流话语的权威性。其主要理论来源于非理性主义、虚无主义、解构主义等思想认知。

在后现代主义思潮影响下,历史研究出现了所谓的“后现代转向”,即后现代主义史学。它秉持历史唯心主义的立场,将原始确证的历史材料加以悬置,而将历史视为一个开放多元的修辞文本和话语体系,强调语言在历史叙事建构中的作用,认为历史叙事与文学理论拥有相同的语言结构。具体来说,后现代主义史学认为历史不是既定的客观事实而是人们想象和建构的产物,因此它以彻底推翻历史认识为前提和基础,打破以宏大叙事为研究对象的单线进化论式的传统历史观,将非中心、非精英、非主流、非理性作为主要研究内容,对历史进行各种人为“假设”和主观臆断,企图重新界定并诠释历史研究的性质和意义,在本质上属于唯心主义历史观。当下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借用后现代主义史学来否定历史现象之间的内在因果联系,通过漠视时间和叙事的连续性来否定历史规律和客观真实。他们大肆采用后现代主义史学的叙事方式,打着“还原历史”“档案揭秘”“全新视角”等幌子,在既能迷惑受众又能保护自己的“话语转折”“语言学转折”等理论的外衣伪装下,大张旗鼓地对中国革命史和中共党史进行肆意地歪曲、捏造和篡改,使历史沦为了语言的工具 〔2〕。

大众文化是后现代主义思潮在大众日常生活中最为普遍的嵌入方式和表现形式,因而历史虚无主义将大众文化作为传播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的主要工具。大众文化是以大众消费为主要对象,以迎合大众口味并按照市场规律批量生产,进而获取商业利润为主要目的,并主要通过现代大众媒介进行传播来满足大众日常生活娱乐需要的文化产品。大众文化具有鲜明的娱乐化、消费化和时尚化等特点,并与当代青年群体的性格特质、心理需要和文化诉求不谋而合,受到许多青年人的极力热捧。同时,大众文化的利益导向性和意识形态性也恰恰符合历史虚无主义的价值传播需要,因而成为历史虚无主义者借以不断加大传播力度并扩大影响范围的有力工具。历史虚无主义者主要采取后现代主义的话语体系、修辞手法和文字风格,遵循视觉文化的图像叙事法则,借助日臻完善的虚拟仿真技术“变形”为各种大众文化产品,企图对历史进行“复现”,致使历史成为可以进行肆意“消费”的文化商品,从而起到迷惑、蛊惑青年受众的作用。

具体来说,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当代青年是历史事件的非亲身经历者和历史记忆呈代际递减的特殊性,以无厘头、恶搞、反讽、拼贴等后现代主义大众文化的叙事方式,以“当代艺术”“娱乐无罪”为名,跨越政治、伦理、道德和法律的底线,企图对历史问题和历史真相进行恣意解构和改写,试图颠覆并重构人们对民族和国家的历史认知和历史记忆,其政治目的在于“去历史化”“去革命化”“去民族化”。比如许多抗日“神剧”、历史“穿越”剧不顾历史真相和历史事实,而一味地为了迎合大众的猎奇心理和窥私心态,蓄意编造子虚乌有的谣言论调,恶意制造混淆视听的杂声噪音,企图以偏概全、以假乱真、以现象代替本质,对革命领袖和英雄形象进行丑化、矮化、虚化、污名化,对红色经典和历史真理进行歪曲、亵渎,造成人的思想认识上的混乱,并使大众陷入历史认知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的陷阱当中。其根本目的在于虚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颠覆民族共同历史记忆,进而消解主流意识形态、否定核心价值观,最终误导人们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消解大众的历史认同和文化自信。

(二)以网络民粹主义的情感逻辑陷阱消解大众的情感认同

民粹主义,又称平民主义,是一种颠覆精英和权威的意识形态。它将民众定义为一种具有抽象性、主体性、同质性和道义性想象的“人民”,并且与社会精英以及他者之间构建一定的对抗关系。大众是全部的合法性基础和价值评判标准,这是民粹主义的基本价值准则。

当前民粹主义主要表现为网络民粹主义,它是传统民粹主义在网络上的拓展和延伸,是民粹主义的一种新兴形式,具有弥散性、碎片化和潜隐化等特征,主要表现为一种以“美化草根”与“仇视精英”为叙事逻辑的话语策略,并与其他社会思潮相互渗透融合,呈现出极端情绪化的社会心态、网络舆论、网络围观和网络动员形式 〔3〕。当前网络民粹主义思潮主要呈现为一种带有平民化、情绪化和批判性的话语体系,并诉诸于道德叙事和情感共振,带有鲜明的情绪宣泄和集体狂欢色彩。其本质上属于一种集体性的社会心态和从众心理,误导普通民众对社会转型期存在的各种现实问题和突出矛盾的认识,使其产生极端不满、愤恨等情感表达和利益诉求。其危害在于引导大众产生对社会精英和主流媒体的不信任感,达到使情绪和情感取代真实和事实的目的。网络民粹主义的影响后果,主要表现为社会信任的产生不是依赖于人们的理性选择,而是基于道德情感的判断,致使话语而非事实支配并左右人们的行为,最终导致整个社会的运行主要依赖于大眾的社会心态以及对政府的承认程度。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47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高达9.89亿,20岁至49岁的人群占整体人数的57.1%,其中20岁至39岁年龄段的网民占比最高,达38.3%。可见,青年群体是网络空间最为活跃的力量,但是他们正处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养成过程当中,对于信息甄别、价值判断的识别力都相对偏低,且部分处于社会弱势地位并极力崇尚个性自由。在这种情况下,网络民粹主义具有了进一步扩张的可乘之机。历史虚无主义者正是借助网络民粹主义的势力,打着“民意”的幌子故意渲染并煽动大众的集体性情绪,从而建构一种非理性舆论场域和信任陌生人的“民主乌托邦”,将其宣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理念加以宣传和扩大,引发不明真相的社会公众在集体情绪催化之下,作出非理性的价值选择和行为实践。

借助网络民粹主义的传播,历史虚无主义者不断激发广大网民仇富、仇官的社会心态,并将党领导中国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取得的成就予以否定化和污名化,将社会转型时期存在的各种社会问题和社会矛盾给予无限放大化,不断挑战专业和官方的观点,制造并散布网络谣言,从而衍生社会信任危机,进而形成大众与精英、政府以及主流意识形态之间的对立和对抗,形成巨大的社会舆论压力,以此激化社会矛盾、削减政府公信力,最终消解大众的历史认同和政治认同,消减民众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达到其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颠覆国家政权的目的。在人人都有麦克风的自媒体时代,网络上更是充斥着“不明真相的吃瓜群众”,他们只追求情绪的宣泄与表达,注重心态远远重于真相。因此,历史虚无主义借助现代数字技术试图对历史记忆进行重新书写,比如制造出大量爆炸式的标题,同时使用剪裁、拼贴等手段生成各种“伪真相”的图像,惯用一些具有极强煽动性的所谓的“民意调查”,用以博得大众的眼球和关注。同时他们利用“网络意见领袖”和“网络大V”,运用诉诸情感而非事实的叙事手段,迷惑大众陷入“后真相”的陷阱当中,从而使其产生一些非理性、极端化和暴力化的观点与言论,最终消解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三)以现代犬儒主义的思维逻辑陷阱动摇大众的理想信念

现代犬儒主义是在社会深刻变革时期出现的以精致的利己主义和极端的功利主义为人生准则,以不相信人性善念为道德理念,以愤世嫉俗、玩世不恭为处世态度的一种意识形态、生活方式和实践话语〔4〕。现代犬儒主义者因对现实社会不满却无能为力,而不再信奉并认真对待任何真实的意识形态,对一切事物抱以消极冷漠和普遍怀疑的态度,在现实中委曲求全、得过且过,表现出一种不认同的接受和不反抗的清醒。其实质是一种典型的道德相对主义和价值虚无主义,因而有学者指出了现代犬儒主义的经典公式,即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一清二楚,但依旧坦然为之。

我国社会变革带来的社会问题,为现代犬儒主义的滋生泛滥提供了条件。当今中国,犬儒文化主要是以娱乐、戏谑、恶搞、自嘲、反讽等语言体系和表现手法,表达对社会现实和自身现状的不满、调侃与无奈,是一种游戏人生、及时行乐、言行分离的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生活态度。他们放弃一切道德规范和价值标准,以自我利益最大化为思想指南和行为准则,主张“不相信一切”“神马都是浮云”“什么都是假的只有钱是真的”。“说一套做一套”是当代中国犬儒文化的基本特点。对主流意识形态和主流文化所宣传的一切东西皆持怀疑态度,是当代犬儒主义的常态化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在我国,随着自媒体的勃兴,犬儒主义主要以大众文化和青年亚文化的形式呈现出来,表现为认识论上的习惯性怀疑、道德观上的自私自利、美学旨趣上的审丑心理等三个方面〔5〕,并造成了社会不信任的弥散,已然成为现代社会的一种文化症候和道德病态,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人们正确价值观念的树立和理想追求。

历史虚无主义恰恰借助现代犬儒主义毫无原则地怀疑一切的处事哲学和相对主义价值论的评判标准,将其作为书写自身政治目的的修辞工具,妄图对历史事实、历史结论和历史真相进行歪曲、颠覆和否定。具体来看,历史虚无主义利用大众普遍存在的犬儒心理和娱乐心态,以“重新评价”“深刻反省”为名使用移植拼贴、蒙太奇、虚拟现实等多种后现代主义叙事手法,试图建构一种虚无的、虚构的历史图景,以激起大众普遍的怀疑心理,并将其变为可供大众消遣娱乐的“商品”,满足大众宣泄焦虑、释放情绪并寻求慰藉的心理需求,导致个体与民族、国家情感的疏离,以及主流话语和道德权威的失却。其根本目的在于企图通过改变个体记忆重构民族共同体的集体记忆,进而误导人们对历史的正确认知,动摇人们对民族、国家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经过长时期的历史发展和积淀,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事件和重大历史问题,已经成为历史记忆的符号象征,承载着中国人民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爱国情怀与共同记忆。因此,历史虚无主义披着“学术”的外衣向大众文化领域和日常生活领域渗透,借助自媒体不断变换各种面目、手法和手段,对历史进行假设、想象和臆断,不断颠覆、误导人们对历史事件和历史问题的既定认知。通过丑化、贬低、抹黑历史人物和革命英雄为反面人物“翻案”,主张“好人不好、坏人不坏”“有所虚无有所不虚无”的诡辩逻辑,打着“价值中立”“艺术创新”“范式转换”的幌子妄图颠覆经典、亵渎历史、重构记忆。通过挑战人们对传统革命历史记忆的权威性,消解人们对英雄人物的敬畏感,引导大众怀疑甚至质疑党的历史成就和历史功绩,使党和国家陷入“塔西佗陷阱”,从而颠覆人们的既有知识体系和传统认知模式,吞噬中华民族的精神信仰和文化价值,解构中华民族的历史根基和文化传统,进而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当性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消解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实现其“去主流意识形态化”的政治诉求。

二、抵制历史虚无主义的现实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意识形态领域形势发生全局性、根本性转变,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文化自信明显增强,全社会凝聚力和向心力极大提升〔6〕。继续巩固我国意识形态工作的成果,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要不断捍卫革命历史记忆、培育良好社会心态、加强文化自信建设,推动中國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捍卫革命历史记忆

历史记忆是共同体成员的集体记忆,是人们客观选择和主观建构共同作用的结果,是坚定“四个自信”和论证“两个必然性”的根基。革命历史记忆属于历史记忆的一种,它是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下,立足于现实发展而对党领导人民的革命历史进行的真实建构,是中华民族共享的和共同纪念的过去 〔7〕。这使得革命历史记忆具有鲜明的价值选择性和主观建构性,也就是革命历史记忆对历史现象的叙述和再现很难保证纯粹的客观性认知,而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主体性成分。但是“主观性的前提不一定都导致主观性的结论,主观性的因素并非都产生主观性的效果。在解释活动中它是一种不可缺少的存在因素,因其不可缺少,因其促成了解释性的活动,它带来了客观性成分”〔8〕。中国的革命历史记忆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象征和价值标识,对大众的思想观念和行为习惯起着重要的价值导向作用。而历史虚无主义则别有用心地将历史记忆中的主观性要素不断进行放大,进而否定历史记忆的客观性以及历史事实之间的因果关系,试图主观臆断并评价中国革命历史,挑战革命历史记忆的权威性,从而达到肢解、扭曲中国人民既定的共同历史记忆并企图重构历史认知的目的。因此,必须加强对大众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红色革命历史记忆教育,使其对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形成较为完整的认知体系,进而强化大众对历史的理性认识和情感体验。

(二)培育良好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一段时间内弥散在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宏观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会的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的总和 〔9〕。当前社会变革期存在的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导致大众的角色预期与现实境况存在一定的差异,而使得一些社会成员存在焦虑、娱乐、不满、愤恨等非理性心态,并且社会信任感和安全感降低,加之网络社会的崛起和自媒体的勃兴更是加剧了社会不良情绪的蔓延,致使人们在个人利益诉求下更加容易被情感和直觉所左右,而罔顾客观事实和理性分析,出现极端化认知倾向。历史虚无主义正是利用当前社会存在的不良心态而设置各种意识形态陷阱,借机煽动并炒作各种网络谣言,激发大众产生一定的偏激情绪和失范行为。因此,要想有效地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和蔓延,必须对大众的社会心态进行积极地引导、调试和塑造,培育理性平和的健康社会心态和积极的情感态度。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之奋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1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聚社会认知的共同遵循,代表着人民和国家的共同利益诉求,是能够全面引领与涵养积极向上的大众社会心态的重要精神力量。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当前大众的认知图式、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为出发点,加快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传播机制的青年化、生活化和图像化,同时加强青年群体的媒介素养教育,进而增强大众对主流意识形态的情感认同和价值共识。

(三)加强文化自信建设

文化自信主要是指一个民族对其文化精神清醒的自觉、坚定的认同和传承创新,它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根基与基础,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保障。当前,中国文化自信主要是指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自信,其中革命文化是对中国共产党党史和新中国历史文化的集中表达,连接着中华民族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关系到人们的身份意识和情感归属,关乎着人们的政治情感、家国情怀和集体意识。历史虚无主义故意割裂传统、现代和未来三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对历史进行别有用心地亵渎虚无,其实质就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否定与颠覆,最终目的在于动摇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信仰体系,争夺意识形态的领导权和话语权。并且历史虚无主义的沉渣泛起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前我国部分人群中还存在一些文化不自信的现象,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加强对大众文化自信的培育。新时代,坚持文化自信就是坚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而文化自信实现的根本在于大众文化自觉意识的提高,也就是要对文化持有一种自觉、自醒的态度:既要承认本民族文化在历史发展中的历史进步性,又要正确把握文化发展的规律和趋势,主动承担对文化建设的责任担当。我们只有有效遏制历史虚无主义的传播,树立文化自觉意识,加强文化自信,才能在多元文化价值交流、交融、交锋中牢牢掌握意识形态的领导权。

〔参 考 文 献〕

〔1〕习近平.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的说明〔N〕.人民日报,2021-11-17(02).

〔2〕王增智.试析目前中国历史虚无主义的本质特征及扼制途径〔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6(04):152-158.

〔3〕刘小龙.当前中国网络民粹主义思潮的演进态势及其治理〔J〕.探索,2017(08):48-56.

〔4〕魏传光,胡旖旎.道德教育视野下现代犬儒主义的批判与重构〔J〕.中国教育学刊,2016(09):95-100.

〔5〕韩 升,刘晓慧.当前网络大众文化的犬儒主义批判〔J〕.新疆社会科学,2016(02):115-119.

〔6〕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N〕.人民日报,2021-11-17(01).

〔7〕张永红,杨 洋.历史虚无主义对革命历史记忆的消解及其应对策略〔J〕.思想教育研究,2017(06):51-55.

〔8〕保罗·利科.历史与真理〔M〕.姜志辉,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5:104.

〔9〕杨宜音.个体与宏观社会的心理关系:社会心态概念的界定〔J〕.社会学研究,2006(04):117-131.

〔10〕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87.

责任编辑 郎明远

猜你喜欢
历史虚无主义意识形态
从“重新评价”历史人物看历史虚无主义的实质和危害
解构和超越历史虚无主义
历史虚无主义网络传播特征初探
大国国民需要摒弃历史虚无主义
站在唯物史观的高度解析历史虚无主义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对红色文化的价值诉求
伊格尔顿意识形态理论存在合理性解析
意识形态、文艺、宣传与百姓生活
文化软实力发展与我国意识形态安全
二胎题材电视剧的多维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