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以江苏为例对后发展地区人才培养现状、存在问题及其原因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积极探索,通过破解普高与职高学校间竞争、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大校企合作力度、师资队伍建设等策略,充分整合教育资源,提升办学效益,为职业教育适应区域经济发展新需要、有效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提供新出路,促进职业教育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推动地方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对策
中图分类号:G71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C-0067-04
“后发展地区”主要是指受历史、区位、资源等条件限制以及非平衡发展战略的影响,在经济、文化和社会等方面与“先发展地区”相比相对滞后,且未来具有较大增长潜力的区域。针对我国地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的研究,国内的一些学者也对后发展地区的概念及内涵做了空间及特征上的界定。一种是以经济发展水平为区域划分标准,可归为经济水平说[1]。本文根据江苏省各设区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公布的数字,将GDP总量排在后三位的苏北地区称为“后发展地区”。后发展地区发展面临着劳动力老龄化、农业技术落后、农业人才缺失、工业人才缺少、技术更新迟缓等困境,作为一种跨界的类型教育,职业教育日益成为改变后发展地区现状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从笔者观察来看,上述江苏后发展地区的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仍存在突出的问题,成为一定程度上制约该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
一、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职业教育生源明显不足
江苏发达地区与后发展地区经济实力的差距会导致招商引资的差距,从而形成投资环境的差别,这种差别会使经济发达地区对廉价劳动力的需求大量增加,从而成为劳动力最大输入城市,而后发展地区则成为最大劳动力的输出地区,且随着劳动力的输出,后发展地区的部分生源也随之流入发达地区。后发展地区的职业教育资源随生源的流失而缺失。
(二)人才培养跟不上社会需求
人才培养质量不高。职业教育的办学宗旨是为社会、企业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它立足行业一线,强调应用性,即为社会和企业一线培养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具体岗位操作技能的岗位员工。所以,职业教育应该更多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岗位能力,应当重视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但在当前后发展地区的职业学校普遍存在教学脱离企业工作实际的情况,学生所学相对企业一线需求明显滞后,导致毕业生岗位能力不强,毕业生适应岗位能力和发展能力存在不足,与社会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三)师资队伍质量亟待提高
由于各种原因,后发展地区职业学校教师队伍仍然存在文化课教师富余、专业课教师不足的问题,很多职业学校现有专业教师理论水平不高、动手能力不强,具备高级技师、技师和高级工职业资格的人数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很低。且专业教师不能适应专业教学内容更新的需求,大部分专业教师在知识结构更新、专业技能提高和综合素质优化等方面都受到了很大制约。
二、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存在问题的原因
在经济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培养人才的数量与质量制约着区域经济发展的效率,决定着企业的创新与企业生产的质量。职业学校在与普通高中的生源竞争中,一直处于弱势,职业学校的生源缺少政府统筹来保证,人才培养模式与企业、行业契合度也不够,具体原因如下。
(一)地方主管部门考核存在偏差
从部分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考核指标上看,考核重点放在国家与省市技能大赛、教学比赛、课题研究与对口高考成绩方面,而与区域经济发展相吻合层面有关的专业建设、校企合作、本地与对口就业率却没有纳入考核,导致将有限的教育经费集中投入在容易获奖的专业项目上,将优质的教育资源(优秀教师、实训设备)投入在人数占比很小的参赛选手上,而忽略了其他专业项目的投入,忽略了大多数企业需要的技能人才的培养。
(二)行業督与导作用发挥不明显
行业应按照政府经济发展目标,指导产业结构调整,企业转型,职工转岗;按照产业的结构、规模与布局,岗位能力需求,指导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确定学校人才培养的标准与规模,组织考核人才培养的质量与效益。然而,有其位而无其权,有其责而不作为,代之以教育主管部门的越位,行使职业学校的管理与考核权,使职业教育办学方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的规格规模偏离区域经济发展目标、人才市场需求、岗位能力的需要。
(三)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不够深入
职业学校通过校企合作与市场接轨,发展自身,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术人才。由于经济后发展地区的学校缺少吸引企业合作的学科及专业,缺少对企业产品创新、工艺改造的能力,因而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主动性不强。与此同时,由政府主导的有关于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更新不及时,其运行模式、机制及体制还不够健全,统筹协调校企合作、联合办学以及制定人才培养规划的作用彰显不够到位,导致校企合作深入度不够。目前大多数职业学校校企合作还处于浅层次的初级阶段,离步入校企合作的高层次的相互渗透阶段还有一定的距离。
(四)地方经费投入不足、岗位吸引力不够
由于后发展地区教育投入相对偏低,难以吸引高层次人才,职业学校中具备高级技师、技师职业资格的人数占专业教师的比例很低。职业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安排的地方经费有限,导致教师培训除了“国培”“省培”之外,地方组织的高级别培训不能满足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专业成长的需求。同时,由于同等学历或同等职称的教师,在职业学校的薪酬收入要普遍低于普通高中,并且明显缺乏职业成就感,这就造成职业学校不仅很难吸引外来优秀教师,甚至还出现了部分优秀骨干教师流出的现象。
三、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提升的对策
(一)加强重视,多渠道扩充职业教育生源数
加强普职融通稳住生源。结合当地实际,实现后发展地区职业学校与民办普高、公办非重点普高相融合,走出生存困境、实现互助式发展。将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深度融合、有机结合,其优势即可互补,职业学校与民办普高、公办非重点普高的办学效应将能得到极大的彰显。普职融通下,普高学校与职业学校合作办学、深度融合,招收学生注册职业学校学籍,在普高教育中引入职业教育相关专业课程,夯实职教学生文化基础课的学习。这样,对于后发展地区而言,不同需求层次的学生即可各取所需、各展所长、各得其所,避开后发展地区生源质量弱势下的升学竞争。
加强中高、本衔接,拓展生源。积极和本地的应用型本科院校以及高职院校合作申报电子商务、花卉工艺、酿酒、光伏新能源等本地区急需的中高职衔接、高职本科衔接项目。利用五年一贯制大专“3+2”、高职与本科“3+2” 分段培养,中职与高职“3+3”分段培养,中职与应用本科“3+4”分段培养等中高职衔接方式吸引、巩固、拓宽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生源。
加强社会培训补充生源。职业教育社会培训是后发展地区职业学校教育功能与属性的再拓展。社区教育与培训来自于居民生活质量提高的需要,居民终身学习的需要,离退休人员自我提升的需要,社会人员创业与从业的需要,在岗职工岗位培训的需要,这是一块重要的生源市场[2]。在后发展地区,职业学校应主动地与地方政府部门合作、对接,利用学校的师资、设备,结合社区资源,健全服务网络,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拓展职业学校教育的功能与属性。进一步理顺职业教育、社区教育、开放教育、各类各级培训的业务主管部门之间关系,建立职业教育资源共建共享机制与平台,从根本上解决后发展地区职业学校的无序竞争,形成职业教育的良性发展,提高办学实力。
(二)提升职业教育服务社会能力
经济后发展地区职业学校集成了普通文化教育、技术技能教育、产业发展中的通用设备,有一定产业知识的教师,可开放为一体的校园空间,具备了把自己打造成公共或准公共技術技能提供者的所有条件;职业学校是人才培养部门,而职业教育是规模最大的技术技能供应者,职业学校应该成为技能人才集聚的“洼地”,满足技能人才各种技能转化、技能提升需求,实现当地各类人员创业就业的需要,实现后发展区域工业转型时创新与转岗的需要。所以对于后发展地区而言,职业教育是公共技术技能服务的主体,应该成为政府公益服务的实现载体,向残疾人、下岗人员等提供公益服务;也应该成为中低技术研发的助力者,帮助后发展区域背景下的中小企业进行中低强度的技术改造、提供咨询服务;职业学校更应该成为共性技术服务的参与者,成为地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者。
为此,应将公共服务评价指标纳入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的评价体系中,通过对社会宏观需求感知能力(政府发展规划中发展指标的覆盖面)、社会公益项目的获批率、为特定产业提供共性技术与技能服务的能力与规模、教师参与企业技术改造、流程改造的能力与规模等项目的考核,拓展后发展区域背景下的职业教育的功能。
(三)构建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新型办学体系
党的十九大对职业教育提出了要“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这就需要在后发展地区,充分实现企业和学校的优势互补,在共同受益的前提下,建立校企合作办学新组织、新规定、新举措,将校企合作推入一个新的高度。开展当地企业、市场对人才需求的调研,实现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的无缝对接。积极促进学校师资、企业专家在企业与职业学校之间交流,培养一支具有适应企业需求、胜任学校需要的“双师型”骨干教师队伍。由校企双方共建集人才质量标准制定、专业设置、课程教材开发、质量评估、人才培养培训、技术攻关、师资共享于一体的多功能横向联合体。依据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构建人才培养体系;根据岗位职业标准与教学内容的无缝对接,建立产教融合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依据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进行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构建与完善以学校为核心,第三方参与的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监控机制,制定全面可行、以教学效果评价教师、以素质能力评价学生、以社会贡献评价学校的管理考核制度与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对学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及实施过程,毕业生社会认可度等方面进行质量监控评价。
(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加大地方政府资金投入,高薪聘请、引进高层次人才加入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给予受聘教师在住房、薪酬、子女就业等方面优厚待遇。各职业学校明确经费使用要求,加强经费保障。完善地方及各职业学校培训体系,明确各级培训重点,同时全面提升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在培训体系方面,科学设计培训方案,完善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社会等多方参与的培训机制。在教师发展支持体系方面,打造高水平教师培训机构,鼓励校企共建教师发展中心,推进培训资源共建共享。在监督考核评价方面,定期组织开展质量监测、视导调研和跟踪问效,健全考核评价机制,加强实施过程及成效的绩效考核。继续探索“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外引内培,校企共育,努力打造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3]。
强化后发展地区职业教育行业督导功能。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要立足于全面加强行业指导职能,关注社会人才需求,关注地方政府的经济发展规划,在行业人才需求预测、职业就业形势分析等方面做工作;各职业学校加强校企合作,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充分调动行业内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发挥行业指导委员会研究评价作用,使行业指导委员会真正成为职业教育政策制定的领路人、校企合作的中间人和职业院校高质量发展的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吕传俊.中国后发展地区的界定与低碳发展策略[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
[2]朱弘琦.资源整合与分工协作下区域职业教育发展模式探究——以宿迁为例谈分工协作下大职教发展模式的建立[J].办公自动化,2017(14).
[3]顾志祥. 产教融合背景下高职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路径研究 [J].职教论坛,2019(2).
责任编辑:王新国
收稿日期:2021-11-02
作者简介:李雪源,南京艺术学院(江苏南京,210013)研究实习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及音乐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