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路径探究

2021-02-10 12:43陈贵屏徐晨伟杨献娟
江苏教育研究 2021年36期
关键词: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路径高校

陈贵屏 徐晨伟 杨献娟

摘要:师德师风建设作为高校人才队伍建设的首要内容,高校必须不断强化建设力度,确保师德师风建设能够在教师队伍中形成常态化、持续化的积极态势。当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有些教师理想信念动摇、育人意识淡薄,部分高校主体责任弱化等,抑制了教师队伍建设及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本文论述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剖析了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关键词: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路径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21)12C-0071-03

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教师是育人的排头兵,教师作为教书育人的主体,不仅要有渊博的学识,还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新时代加强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是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根本保障。近年来,我国高校招生人数逐年增加,培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责任也随之增大。而现阶段高校教师队伍正逐渐趋于高学历化和年轻化,如何让青年教师向“好老师”看齐,向“大先生”努力[1],直接关系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本文将从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现状分析及路径选择等方面进行探讨,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提供有效借鉴。

一、加强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意义

(一)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内在要求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坚持“四个统一”,要坚持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优良的师德是教师职业的本质属性,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有助于引导广大教师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增强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服务社会的使命感,不断提升自身的科研能力和教学水平,切实保障学校育人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二)提高育人质量的根本需要

教师是神圣的职业,肩负着培养下一代的崇高使命。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和指导者,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都會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师德师风是构建良好师生关系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品德高尚的教师不仅“授业解惑”,更注重“传道”,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教师的品格、素质、为人处世的方法和态度,从而受益终身。

二、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现状分析

(一)有些教师理想信念动摇,缺乏使命感

理想信念是人精神上的“钙”,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与思想观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化浪潮下,在西方多元化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冲击下,少部分教师出现了重物质享受、轻精神追求,实用、功利,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严重阻碍了教师的个人成长和职业发展,违背了教师为党、为社会、为人民培养栋梁之材的理想信念。

(二)有些教师育人意识淡薄,缺乏责任感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名合格的高校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文化素养,更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但是,部分教师在功利主义影响下价值观出现了偏差,教书育人的责任感与使命感淡薄,没有全身心地投入到学生培养和科学研究中。有些教师职业认同感弱化,仅仅将教书育人作为谋生的职业,忽视教师职业的崇高性、奉献性。为了评职称、完成科研考核,部分教师对于科研项目申报积极主动,在教学上却得过且过,不学习教学理念,不锤炼教学技巧,“重科研,轻教学”的利己主义现象严重。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重视知识传授,忽视师生情感交流、人文关怀,无法将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难以落到实处。

(三)部分高校主体责任弱化,制度建设不健全

高校作为师德师风建设的主体,承担着师德师风宣传、教育、监督、考核等工作职责。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由于工作抓手力度不够,考核流于形式,或部门责任不清晰,联动机制运行不畅等,师德师风建设难以深入推进。大多数学校由人事处开展师德师风建设,人事处以职称评审、人才项目申报、访学研修项目等为抓手开展考核工作,执行过程中采用个人自评、教师互评、部门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考核。由于评价方式过于主观,缺乏量化的指标体系,又有人情因素、“老好人思想”的原因,考核结果往往都是一致通过,考核最终流于形式。同时,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容要全面且完善,教师要爱国守法,也要严谨治学、热爱学生等,这就需要意识形态、教学督查、科学研究、学生管理等多个职能部门交叉配合形成监督合力。而目前大多数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部门联动机制运行不够顺畅,学校层面尚未形成一套清晰、完整、严格、可执行的师德师风建设体系,需要在师德师风建设顶层设计上予以加强。

三、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明确了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要求和实施路径,为各高校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供了遵循原则,对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提升明确了努力方向和具体要求。

(一)坚持党对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全面领导

新时代办好高校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3]。要强化党委教师工作部建设,完善教师工作部组织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明确教师工作部的职能和职责。第一,严格按照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结合校情,做好学校师德师风建设的总体规划。第二,畅通师德师风建设运行机制,明确各部门职责,厘清工作边界,确保师德师风建设落到实处。第三,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学院具体执行、教师自我约束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保障师德师风建设的有效组织和落实。

(二)建立健全师德师风考核机制

由教师工作部牵头完善师德师风考核机制,一是明确考核内容,根据岗位职责细化师德师风考核指标,合理分配师德、教学、育人、科研的比重,坚定执行“师德一票否决制”,发挥师德师风考核内容对教师行为的约束和引领作用。二是建立师德档案,系统记录教师的师德建设情况,包括师德自查报告、师生评价、整改方案、教育总结以及教师的政治荣誉证明或奖惩等,在教师聘用、职称评审、人才推荐、评优评先、年度考核、干部选任等环节做到有据可查。三是构建监督机制,形成学校、教师、学生、家长和社会共同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充分发挥民主监督和社会舆论的作用,通过积极预防、主动干预、督促纠正教师违背师德规范的行为,促进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改进和完善。

(三)建立高校师德师风培训机制

将师德师风培训贯穿教师职业生涯的全部过程。第一,就教师所在岗位开展师德师风培训,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管理干部培训等专项培训,引导教师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和教育情怀;第二,推动基层党组织加入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党员支部会议、专题座谈会、批评与自我批评等方式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第三,以立德树人为抓手,结合教师教学、科研、社会服务工作开展师德师风培训,倡导教师敬畏课堂,遵守学术规范,加强课堂主阵地建设;第四,采用“知、情、意、行”于一体,理论联系实际的师德师风培训新方式,通过组织教学指导、考察调研、社会服务等活动,保障教师在培训和学习过程中的参与度、实践性和体验感,提升培训的效率和质量;第五,适时开展“师德师风标兵”“教学名师”“我最喜爱的老师”等评选活动,树立师德典型,挖掘典型事迹,组织广大教师向身边的榜样学习,营造学校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氛围。

(四)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是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要对象,师德建设必须尊重高校教师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要切实加强指导和引导,尊重师德形成的客观规律,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提升师德的内生动力。要积极创造高校教师师德师风建设的氛围和空间,通过思政课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提升政治理论水平和道德修养,保证思政育人成效;通过系列主題党日活动的有序开展,确保新思想入心入脑,发挥党员教师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施课程思政,引导广大专业教师深入挖掘专业课程的思政元素,切实加强专业教师师德修养的自觉性和主动性[2]。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性和系统性的工作。高校要以党的政策为指导,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考核监督为抓手,切实完善培训内容,优化学习方式,多措并举建立健全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确保高校教师队伍能够适应新时代对教师能力素质的要求,为我国教育事业贡献积极力量。

参考文献:

[1]王新清.从“好老师”到“大先生”:高校师德师风建设的基本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21(9).

[2]韩宪洲.以课程思政推进师德师风建设的内在逻辑与现实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9(5).

责任编辑:陈钱允

本文系南通科技职业学院2021年度党建暨思政研究课题“新时代高校师德师风建设机制研究”(项目编号:TKY202118),2019年度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阶段性研究成果。

收稿日期:2021-09-21

作者简介:陈贵屏,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师德建设;徐晨伟,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杨献娟,南通科技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07)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校教育管理。

猜你喜欢
师德师风建设有效路径高校
财经类高职院校“课证融合”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路径探析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浅谈小学管理中师德师风建设探究
浅析我国生态旅游管理的现状及其路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