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形态视域下的文学经典文本解读

2021-02-08 11:01王俊德陈丽荣
名作欣赏·评论版 2021年1期
关键词:家国情怀

王俊德 陈丽荣

摘 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主要是建立在群体本位的基础上的,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个体人生形态在文学中的价值,只有从人的“共性”中脱离开来才能还原文学的私人性与人的真实性。“五四”之后,中国走向现代社会,人的个体价值逐渐“浮出历史地表”,人生形态成为理解文学价值的重要依据,人生形态视域下的文学解读成为了重新审视生命意义的重要途径。以文学文本为载体,对青年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之自觉把各种生命本质与社会表象联结起来,并直接指向了现世的人生意义,从而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是文学教育应用性的直接体现。

关键词:人生形态 家国情怀 个体生命价值 文学文本解读

几千年传统的旧中国,以人在社会群体中的价值实现作为自己最终的人生目标,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主要是建立在群体本位的基础上的。“诗言志”由于诗歌被看作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和集体知识的载体而被喻为中国诗论的“开山纲领”,更是古代中国对文学文本的一个定位标准。“五四”之后,中国走向现代社会,特别是因市场经济引发了历史性社会转型,人的个体价值“浮出历史地表”,如何面对人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成为今天每个国人都必须要思考的人生问题。对于个体的人来讲,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通既相对独立,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因为社会历史背景、人生经历和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存在多种形态。譬如传统的旧中国、五四之后的资本经济中国、1949年之后的新中国。这些依存形态为当今价值动荡中每个人如何实现自身且个人如何在社会中定位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新的一代国人在新的时代安身立命,实现人生追求、个人幸福。

一、群体伦理为本位的文学评价消解了个体人生形态在文学中的价值

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体系中,以“天人合一”与“万物一体”为哲学基础是非常明显的特征,以“家国同构”与“天下大同”为政治形态,以“忠孝一体”与“仁义礼智”为价值判断,以“修齐治平”与“经邦济世”为行为追求,不但文学创作是以此为标准,即使文学批评也遵循这样的价值判断。从历代文学作品来看,抒写家国情怀的作品可谓汗牛充栋,从《诗经》的“靡室靡家,玁狁之故”到杜甫的“逐客虽皆万里去,悲君已是十年流。……玉垒题书心绪乱,何时更得曲江游”(《寄杜位》),从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到陆游的“某有捐百身、起九原之心,有倾长河、注东海之泪”,无不体现了文人的社会和文化理想。在中国文学批评史中,诸如“诗以言志,文以载道”的评价标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理想情怀,“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创作目的比比皆是,这样的文学文化现象被笼统地概况为“家国情怀”。文学的价值判断似乎从一开始就看是否服务于国家与社会。

如果从社会共同体去考察每个个体,假设个体能够进入一个代表真理或者代表本质力量的永恒世界,那么,个体的人性就可以实现彻底的解放,个体的本质力量也就能够彻底完成。如果从这个角度去理解, “所有时代所有人的终极目标,其实是一样的”a,所有人的生命意义与目的都存在于一个“共性”之中,而所谓的“共性”对每一个人都具有约束力,也就是说,所有的个体都由“共性”支派。如果每个个体的人生形态都是这样的,那每个个体之间就生命意义而言就不存在差异性,往往能够形成共同的价值观与共同的文化环境。然而,这种“共性”又经常是以消解个体人生形态为代价的。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思想由于影响至深,大致相当于所有人生命意义中的“共性”,从“五经四书”开始,经董仲舒、扬雄、杜甫、韩愈、白居易、范仲淹、王安石、陆游等人,就形成了著名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伦理文化精神。这样的传统精神是以群体伦理为社会本位的,不仅反映了一个民族的文化品格,而且也是其经济基础的表现形式。在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会所关注的重点,必然更多地放在了群体利益以及为了维护人与人之间各种等级关系的稳定方面。中国古代文人也习惯于以社会为本位来思考宇宙人生,习惯于从社会角度来思考生命的价值。因此,在中国古代,个体利益要服从群体利益,从而也导致了个体精神与个体生命意识常常湮没在社会群体意识(国家民族意识)之中。在这样的文化精神的指引下,古代文人就会自觉不自觉地把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联系在一起,并把以社会为本位建立起来的群体意识作为一种积淀着深厚的社会文明的“美德”修养内化为自己的人格模式或者生命个体的理想人格追求。具体的表现就是把个体生命之外的功名、科第、对江山社稷、对社会人伦的关爱和忧思作为个人的最高价值目标。

可以说,儒家传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中国知识分子提供了现世生存的价值基石。然而,这种建立在群体基础上的价值观往往会由于社会文化形态的变化而变化,如果社会体系、经济基础、上层建筑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个体的社会理想无法实现甚至彻底破灭,就很容易带来虚无主义的结局。

不可否认,作为人学的文学的确承载着很多社会的功能,也必然会受到来自社会文化环境、政治体制、经济基础的滋养,完全脱离社会功能的文学往往难以达到震撼人心的效果。但是,这种以社会为本位的道德范型“存在着一种根本性的内在矛盾,那就是个体利益、个体生命的发展与维护,人与人之间各种等级关系的群体规范性的矛盾。要言之,个人是依附在这群体规范之中,成为这一群体中的一分子,而没有自己的独立性主体性的”b。 从生命个体而言,人的生命作为一种存在形式本身也是一种“共性”,而个体的真实存在或者说个体的生命存在形式千差万别,无法用“共性”还原,因此,只有从个体人生形态去把握个体性才能从人的“共性”中脱离开来,也才能还原文学的私人性与人的真實性。正因为此,尼采把“重估一切价值”和“为人生作辩护”作为自己的使命,而“重估价值”最根本的就是要重估“个体生命的价值”,“为人生做辩护”就是要捍卫和提升个体生命健康而非颓败的生命力量。因此,只有对于人生形态给予充分的关注,才能使文学研究更加完整。

二、人生形态是理解文学价值的重要依据

在中国古代,除了以社会为本位构建起来的群体伦理文化精神外,不乏以个体人生形态与个体生命意识所构建的一条文学副线。早在《诗经》中就有“君子作歌,维以告哀”,“心之忧矣,我歌且谣”的诗句,再如汉乐府、小李杜、柳永、《牡丹亭》《红楼梦》等文学作品,无不体现了“对生死存亡的重视、哀伤,对人生短促的感慨、喟叹,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中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c 。作为区别于社会共同体的个体,其文学表现往往是给予个人对生活目的、生命意义理解基础之上的,因此,在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的今天,從个体人生形态的角度去考察文学作品,也许会得出不同的结论。

文学是人写的,也是直接或者间接写人的。文学首先是一种个体情感体验,虽然它作为一种时代的产物会表现出社会的共性,但是,这种社会的共性首先是以个体的体验为基础。换言之,人的个体存在形态决定着情感的体验,而情感本身就是一种“意向性”的存在。很多时候,打动读者心灵甚至引起情感共鸣的文学作品恰恰是那种强烈的、对个体人生形态与生命价值给予关注的生命意识。因此,对于文学作品的解读除了“家国情怀”外,还应该从个体人生形态的角度去关注,这样才能把握文学的本质。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文学作品理应建立在个体生命体验的基础之上,缺少了独立性和主体性的文学往往欠缺个体生命关怀以及建立在此基础之上的现实批判,其书写的深度和广度不可避免地要受到影响,难以实现文学的高远境界。

在历史上,中国社会在很长时间内都是一个“超稳定的社会结构系统”,无论朝代如何更迭,在宗法制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政治、文化、经济等社会结构系统都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尤其是社会价值体系更是在一代一代“忠孝节义礼义廉耻”与“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以及“修齐治平”的指导下传承。即使面对几次大规模的外族入侵(如南北朝、元、清),文化形态也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相反,外族文化反倒被强大的汉文化所同化,或者彻底消失,或者变成了汉文化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国古代,对个体生命价值与人生形态的关注往往出现在乱世而并不完全是改朝换代的时刻。

身居乱世的文人们或由于理想与现实严重错位、或由于生命无常的痛苦刺激,或通过否定现实与历史来观照个体生命的价值,或通过对个体生命的眷恋来实现生命的意义,或走向山水之中谋求精神的自由,或走进世俗的生活来追求人格的独立。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唐代为例,初盛唐文人之所以能够表现出那种目空一切的浪漫主义精神,正是由于在打破门阀制度之后所激发出来的激情,科举制度的普及使得当时的文人对人生、理想、社会充满了希望。放眼天下、挥斥方遒、充满豪情壮志成为他们的生活状态甚至是常态,即使遇到了人生的挫折,他们也会认为是社会的不公与命运的不济,并没有从整体上引发对个体生命的关注。一场“安史之乱”后彻底粉碎了文人的豪情,打垮了他们的精神。梦醒之后的文人开始变得理性,艰难地收拾被叛乱打碎的社会理想残片。无论是韩愈还是白居易,无论是柳宗元还是元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理想——恢复盛唐气象。中唐时期的文人,所关注的依然是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家国情怀,无论是“恢复古道”的古文运动,还是“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的新乐府运动,都是从社会的角度出发,都是站在历史关头希望改变社会。然而,他们的努力并没有扭转大唐衰落的命运,随着藩镇割据,战乱频仍,他们已经无力改变这个风雨飘摇的社会,至于理想与豪情,更加成为了一种奢望。他们不但不能把握社会,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无法把握。值得注意的是,在这样的历史时刻,以大历十才子为代表的诗歌创作并没有给予社会、政治更多的关注,反而是把目光对准了自己的日常生活、内心情感与生命的意义。既然无法把握社会与人生,那么,他们所能把握的只能是自己的内心世界。于是,晚唐的文人,整体上出现了文学“向内转”的倾向。而描写的“向内转”与关注自我内心世界的结果就是强烈的个体生命意识的滋生。正如李泽厚所言:“与盛唐的边塞诗相比,时代精神已不在马上,而在闺房,不在世间,而在心境。不是对人世的征服进取,而是从人世的逃遁退避;不是人物或人格,更不是人的活动、事业,而是人的心情意绪成了艺术和美学的主题。” c

三、人生形态视域下的文学解读是对生命意义的重新审视

文学是人的存在形态的文化载体,分析历代的文学文本,是研究历代人的存在形态价值形态的有效方式。传统的中国,以群体伦理作为人生价值本位,西方社会以个体生命作为人生价值本位。对于个体的人来讲,个人价值通常表现为个体物质与精神需求的满足和个体存在意义的展现;社会价值通常表现为对整个社会发展的贡献作用和社会对其的肯定程度。二者既相对独立、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之间因为社会历史背景、人生经历和个人价值取向的不同而存在多种形态。譬如传统的老中国、“五四”之后的资本经济中国、1949年之后的新的共和国。这些依存形态为当今价值动荡中每个人如何实现自身且个人如何在社会中定位提供了参考,有助于新的一代国人在新的时代安身立命,实现人生追求、个人幸福。

“五四”时代特别是新世纪的中国,由于市场经济从经济基础上改变了中国的社会结构,个体生命开始浮出历史地表。在这样的背景下,对人生形态的关注是个体生命意识彻底觉醒后对生命的尊重。当个体生命因为人生无常、命运叵测而产生无奈、恐惧、悲哀甚至绝望的情绪后,个体生命意识就有了觉醒的可能,而在觉醒后的个体生命意识的驱使下,审视生命、审视生命意义的目光就必然会从传统固定的模式中挣脱出来,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敬畏与尊重。

在中国文化中,一直有“与天地合一”“与万物同化”的哲学思想,这一思想的出发点其实就是自我关注下的人生体验。这一点,苏轼在《与范子丰书》中表现的非常明显:“临皋亭下,不数十步,便是大江,其半是峨嵋雪水,吾饮食沐浴皆取焉,何必归乡哉!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自我关注背后是一种强烈的人生体验,是对自我人生形态体认之后的深刻认识与自我成长性的需要,不仅能获得淡泊超然的心境,更能够节制住欲望的牵绊。

当今社会,是一个大转型、大变革时代,时代性的价值动荡,引发了全民性的精神危机,并相应地影响着每一个人的精神成长,尤其是新一代的青少年。这是当前中国最为迫切的实际的社会问题。如何完成中国社会转型期的人的价值形态的实现,人格构建的完成,如何处理社会价值形態与个人价值形态二者之间的关系,是今天涉及每个国人的生存性、存在性问题。

由此,笔者认为,人生形态视域下的文学文本解读,需要经历几个阶段:第一,从传统文化集体意识的窠臼中脱离出来,以作家的人生形态为关注对象,从而对个体生命意义进行重新审视;第二,关注点直接指向了现世的人生意义,从个体生命的局限出发理解理解文学文本中饱含的徬徨与悲哀、孤独与惆怅、理解与批判、感悟与喟叹的人生领悟;第三,自觉地以人生意识为灵魂把各种生命本质与社会表象联结起来,对个体生命赋予自我实现需要的深层觉醒给予理论构建。

生命美学的创始人叔本华认为生命的意志首先就是生存意志。我国学者钱志熙也认为:“文学中所表现的生命问题决不仅仅是一个主题的问题,生命观作为人生观的核心,是构成一个人的精神世界的基质,决定了他的行为方式、价值观念和人生境界。”d我们从我国古代、现当代的作品考察也可以看出,那些能震撼人心灵的创作几乎都是以关注个体内心情感为主的作品,同时也由个体生命延伸到个体之外的整个社会,并努力建构一种关心个体精神和家国进程的人生理想,如果从这一点来看,在全民性精神危机背景下紧密结合社会现实,以文学文本为载体,对我国青年进行人生价值观的教育,使之自觉地以个体生命意识为灵魂把各种生命本质与社会表象联结起来,并直接指向了现世的人生意义,从而也决定了他的人生取向。这在实际中影响当今社会的精神生态,是文学教育专业应用性的直接体现。

a 伯林:《反潮流:观念史论文集》译文出版社2002年版,第3—4页。

b 傅书华:《神性自律:个体生命意识的自觉》,《社会科学报》2003年6月5日005版。

c 李泽厚:《美的历程》,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版,第84页。

d 钱志熙:《唐前生命观和文学生命主题》,东方出版社1997年版,第1页。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18年度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应用型转变重大问题专项研究项目:应用型本科高校人文学科地方性、实证性、应用性教学范式构建(项目编号:ZD2018009)的研究成果之一

作 者: 王俊德,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陈丽荣,山西大学商务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唐宋文学。

编 辑:赵红玉 E-mail: zhaohongyu69@126.com

猜你喜欢
家国情怀
浅析家国情怀教育在历史教学过程中的运用
思想,因“家国情怀”而健康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
核心素养与语文教学的家国情怀
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论穆旦诗歌的家国情怀
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抗战叙述和家国情怀
王文杰的家国正剧
基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家国情怀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