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萍
摘要:学习故事是用一种叙事的方式来对幼儿进行评价,即将评价的内容故事化。它是一种评价儿童的方法,也是一种研究方法,由新西兰学前教育学者卡尔提出的。它是在真实的情景中完成的观察和记录,提供一种反映儿童发展的持续性画面,用来记录和交流儿童学习的复杂性。教师用这种评价方式来评价幼儿的学习,有助于教师在更广泛的情景中理解幼儿的学习,对教和学进行反思,让幼儿参与自我评价和家庭分享信息和经验,它提升了幼儿的学习品质、学习过程和学习的持续性的习惯,还帮助幼儿建构独立的、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
关键词:学习故事,小班幼儿,学习习惯。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强调,“要珍视游戏和生活的独特价值,创设丰富的教育环境,合理安排一日生活,最大限度地支持和满足幼儿通过直接感知、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获取经验的需要。”教师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提供丰富的游戏材料,将幼儿教育游戏化,让幼儿成为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是我们最终的追求目标。真实的情景中完成的观察和记录,能提供一种反映儿童发展的持续性画面,能用来记录和交流儿童学习的复杂性。教师以自主游戏学习故事这种方式提升小班幼儿学习习惯有着重要的作用。
一、在自主游戏中提升幼儿的学习品质
学习故事中所提升的幼儿的学习品质,是一种学习的心智倾向。《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提出的“要充分尊重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和学习兴趣,帮助幼儿逐步养成积极主动、认真专注、不怕困难、敢于探究和尝试、乐于想象和创造等良好学习品质”。
场景一:发生了什么?
在植物角,突然传来:“李老师,土豆怎么长出了芽芽。”一孩子指着土豆说。朗朗说:“老师,我在家里吃过土豆,妈妈说,土豆长出芽芽是不能吃。”我说:土豆长出芽芽是不能吃的,朗朗你真棒!发芽等土豆用来做什么好呢?”宽宽说:把它种在泥土里,每天给它浇水,土豆在泥土下喝饱了水,长出叶子。”甜甜说:“土豆长大还需要阳光。”
场景二:种土豆了
实验分割土豆进行种植,孩子们小心翼翼地拿着土豆,让芽向上,把土豆轻轻地放在挖好的沟里,再盖土、浇水……孩子们一个个忙得不亦乐乎。老师说,“我们一起等着这些土豆长出苗苗,再等着土豆长大。”孩子们的脸上露出了灿烂的笑容。
场景三:土豆长高了
过了一个星期,土豆长出两片碧绿的叶子,长成小树苗,孩子们太高兴了。彬彬说:“我们给土豆浇水和晒太阳吧。”于是彬彬、朗朗和彦彦一起把土豆拿到户外,开心的说:“土豆土豆好好晒太阳!”
从植物角引发出种土豆,看到孩子对自然科学知识的兴趣,老师平时的生活中仔细观察,恰当地给予相应的引导,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曾说过:“儿童的世界是儿童自己去探讨去发现的,他自己所求来的知识才是真知识,他自己所发现的世界,才是他的真世界。”在这个故事中,教师通过创设环境,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在自主观察探究中获得经验和知识。孩子在真实游戏中,摸索发现和寻找,养成了自主探究和细致观察的学习品质。
二、在区域自主游戏中注重幼儿的学习过程
在区域活动中,教师不需要过多地介入幼儿的游戏,而是多观察、多解读幼儿的游戏行为,注意幼儿在做什么,识别幼儿学习了什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幼儿支持和回应,把活动往更有价值的方向引导。如在建构区里:
场景一:
孩子们到建构区喜欢建围墙,建的围墙是整整齐齐,严严实实。于是我参与到孩子们的一次建构中,建了一座不一样的围墙,把建好的围墙拍了一系列照片给孩子们观看。
场景二:
今天的建构区利用纸砖搭建围墙,孩子们会用间隔比较均匀,一个接着一个纸砖搭建围墙,成功的搭建好围墙,于是他们又搭建高楼,先用矿泉水瓶子做墙用月饼盒做层面,孩子们只能建到第三层,楼房就会倒。
场景三:
在建构区朗朗用一个接着一个的纸砖搭建围墙,成功搭建好围墙,还用美乐多瓶子做路灯,这座围墙建的特别漂亮。又接着搭建高楼,用矿泉水瓶子做墙体用月饼盒做层面,第一次最高只能建到三层,楼房就会倒。又重建,这一次他用美乐多瓶子做墙体,用月饼盒做层面,这一次他建到11层,一栋高高的楼房,让所有孩子都哇了一声,高兴极了!这一次保留了作品,孩子们欣赏优秀作品,让成功带来的喜悦与同伴们分享,孩子们更喜欢来建构区。
教师的第一次直接介入,到第二、三次没有直接介入而是运用孩子已有的经验做铺垫,让孩子回忆当时的场景以推进孩子进行游戏。回歸孩子自主探究学习,学会与同伴交往协作,掌握盖房子的技巧。《新纲要》指出“教师担当的角色不应是幼儿活动方案的决策者,而是资源的丰富者及活动的启发者和支持者。”幼儿是活动的主体,幼儿是独立的发展着的个体,只有在自主游戏的过程中,孩子才能充分体验自身的存在价值,更好地获得发展”。孩子在搭建积木中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教师只要静下心来观察孩子,发现孩子的困难和需求,给予孩子的指导,相信孩子,让孩子按自己的意愿去游戏的过程。
三、在户外自主游戏中发展幼儿的个性持续学习习惯
学习故事也主张对同一名幼儿进行持续的观察和故事记录,这种记录方式使得评价不再建立在某一次观察的基础上,这种连续的记录也使得学习故事通过运用文字、图片等多种形式对幼儿的学习行为进行描述。通过对幼儿以及环境的分析来解读幼儿的学习行为,支持幼儿的学习行为。
教师巧妙利用学习故事引导幼儿发展,使幼儿与环境、他人的互动得以再现,助力幼儿情绪情感、良好习惯等发展。在学习故事指引下会更好地对幼儿所表现出来的行为进行反思,为幼儿提出更有针对性的支持与指导策略,进而促进幼儿进一步的发展。学习故事正是基于这种学习与发展,将儿童视为一个主动的学习者,从发现儿童的优点、能做的和感兴趣的事情视角出发,捕捉儿童学习过程中一个个“哇时刻”或 “魔法时刻”来帮助儿童成为有能力、有自信的学习者和沟通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