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思“好学生”之德育

2021-02-08 03:39赖圣颖
学校教育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德育

赖圣颖

摘要:当代社会,德育对象不仅限于品德后进生,更应面向全体学生,不因成绩好就忽视其不良品德行为。教师应深刻思考德育对学生的影响,明确德育不仅限于课堂、课本,还应深入学生生活,从学生生活中取材,让德育贯穿始终,做到德育生活化,让学生从知识层面、道德思想层面都获得健康发展。

关键词:德育生活化 “好学生”德育

大多数时候,作为教师的我们经常会有思维惯势,易把成绩好的学生称为好学生,因此在学校进行的德育对象通常是被认为品行不够端证,或者说是没有做到社会一般道德要求的学生,从而把大部分的德育倾向他们,而忽略掉我们通常称之为“好学生”的人,即成绩好的学生。对于这个话题的思考,主要源于近几年媒体报道的多起名校大学生、高中生杀人事件。为什么这些明明看起来是好学生的人反而做出了令社会为之震惊的罪行?我想这是很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问题,并且个人认为有必要从小学开始重视“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把德育对象的天平摆正。接下来,我将从德育观察、德育问题、德育对策以及家校沟通之校外德育跟踪等四个方面进行浅释。

一、德育观察

在学校教学和日常工作中,作为老师,我们要善于观察成绩好的学生的行为与话语,从他们的话语和行为中往往能折射出他们的对待同学或某事物的思想。从学生生活中理解德育,提炼德育素材,践行德育。在笔者的教学中就遇到这样一个情况,一个平时学习情况相对较不理想的三年级学生无法回答出45除以9这一计算,班上一名成绩突出的学生在此时却大声的说了句对该同学智力质疑的话,课后我找来那位成绩突出的好学生进行谈话,让他明白,其实大家都一样,只不过有的同学走的慢,而他走的比较快而已,并让他换位思考,站在被他说的同学的角度想想其感受,让他进行道歉,从而让他认识到并不是成绩好就能随意轻视他人。在之后的教学中,我多次提问那名成绩不够理想的学生并对他答对的进行当众表扬,以重振其自信心和防止其他同学对其的轻视。或许有的老师认为这无伤大雅,这位成绩突出的好学生也并没有复杂的坏心思,然而,好学生的走歪往往是因为小时候对身边人那些“无伤大雅”的蔑视所造成的,因为没人告诉他们那是不对的,在人生思想“塑形”过程中没有得到正确的指引。德育教导从学生日常生活出发,贯穿学生生活始终,发挥好德育的引导、修正、向好的作用。

二、德育问题

德育内容一般包括:基本道德行为规范教育、公民道德和政治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与人生观、理想教育等。德育的基础是要教学生学会做人,诸如公平、正直、诚实、勇敢、仁爱、热爱劳动、艰苦朴素等,那么我们对学生德育问题的分析也应从这几方面出发和思考,看学生的德育问题属于哪个方面。对待“好学生”尤其要注意从多方面思考。从云南大学马加爵事件到上海商学院宿舍失火案,从复旦大学室友投毒案到南航大学宿舍刺死案,高三学生连捅老师26刀致死等等事件,这些学生不都是平常老师眼中的好学生吗?但他们的行为却颠覆了我们的认知,使我们都深刻的体会到对学生仁爱之心的教育有多么必要,对生命之珍贵的教育有多紧急。而这些德育都需从小开始,需要我们教师在学校工作中,对学生的德育观察中分析学生存在的德育问题。从某些企业表示因担心眼高手低而不起用名牌大学学生到新闻报道某海归蹲家沉迷游戏都说明学生需要自小学习和认识到爱劳动、能受苦的美好品德。

三、德育对策

在发现学生的德育问题后,要及时的对其进行教育,运用多种手段是其任仕达错误并改正。在中小学常用的德育方法有:

其一说服教育法,通过语言和事实对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很多时候教师需要把道理给学生讲通、讲明白,学生才能深切认识到正与误;

其二榜样示范法,最好选择学生喜欢的正确榜样人物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运用多种方法,多空间帮助学生、人物树立其榜样,发挥榜样的正向引导、影响作用。如让学生观看“感动中国”人物系列;

其三是情感陶冶法,教师要利用身边环境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如发现学生之间的各种互相帮助,进行即时赞美和班级公开表扬,传播正能量,在学生心中种下乐于助人的种子;

其四实际锻炼法,教师指导学生参加各种实践活动,以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方法。如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开展探望老人活动,参加公益爱心活动;

其五品德评价法,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火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形成和发展,评价方法可多样化,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家长评价等。

四、家校沟通之德育跟踪

由于小学生有错误易重犯的特性,因此,教师除了对学生在学校时进行教育,还应做好德育跟踪,这就需要教师与家长多沟通、反馈,与家长合力教育孩子,使德育融于学生生活,渗透学生日常,而不限于学校,课堂的某节课,做到德育生活化,生活处处有德育。德育跟踪还要做好详细的规划,如时间周期、行為话语表现情况、德育结果等。对学生进行德育并不是一蹴而就便能成的,德育成果是需要长期的努力,因此教师需要做好充足的准备。

通过近年报道的学生伤人事件和身边实例可看出,在学习上好的学生并不意味着他就是思想上、行为上的好学生。对于这些“好学生”德育同样需要老师的耐心和细心,不能因为成绩好而视而不见,而抵消其不正确的行为和思想。

教师对好学生的心态、未交作业、违纪时的处理态度,是放过还是照章办事?教师首先要立好一个“公平公正”对待所有学生的态度,无论好生后进生,违纪都按规处理,不差别对待,这样给“好生”一个“人人平等”的思想作用。“在生活中展现道德本身的存在和魅力,通过生活的力量进行道德培育,培养学生个体的道德判断能力和敏感性,创造积极丰富的道德情感环境,并通过活生生的生活让学生获取丰富的道德智慧,并通过生活将道德行为践行下去。”

猜你喜欢
德育
基于赋权增能的德育评价生态系统的构建
发掘动漫创编的德育意蕴——兼以“疫情防控”主题动漫德育剧为例
70年德育:在回望中前行
“阳光银行”德育活动探索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德育出希望之花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化理论为德性
德育理念的本质内涵及其形成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