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盛秀
摘要:在有的小学,有少部分扶贫移民搬迁就读的学生,他们是从偏远农村转到城区学校就读。这部分学生由于长年生活于偏远地区,在学习基础上较薄弱,学习习惯及学习方法皆存在问题。而在小学阶段,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学生学习产生深远的影响。在学习语文这一重要学科时,语文教师应在小学阶段这一关键时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助推语文学习,达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目的。本篇文章圍绕扶贫移民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策略展开研究。
关键词:学习习惯;语文学习;小学语文;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阶段是学生生涯最为关键的阶段,在这个时期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小学语文学科,关乎后期初中至大学阶段的学习效果,同时也可以为学生今后的学习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但在国家精准扶贫政策下,小学转来一部分扶贫移民学生。这部分学生大多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足,渐渐成为了学困生。因此,小学语文教师有责任培养这部分扶贫移民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小学语文作为小学的重点学科之一,不仅需要在语文课堂上学习,同时也需要在生活中学习。
一、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知识的习惯
在国家扶贫政策下,学校也要注重提升扶贫移民学生的整体水平,让这部分学生也能提升语文学习成绩。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课文的教学结构,挖掘出小学语文课文的育人作用,让枯燥乏味的汉字以强烈的情感更好地呈现出来,这样才能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丰富,让语文知识充满乐趣。其次,教师要对移民学生进行观察,要对这部分学生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才能够更加清楚学生的习惯,让学生养成提前预习知识的习惯,这样学生才能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转化为学习能力,对小学语文课文进行全面的学习,因此预习对学生后续的学习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再次,对于扶贫移民小学生而言,他们在学习中既有优点,又有缺点,教师要结合小学生的闪光点去激励学生,还要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缺点,在学习中向其他学生学习,这样在实际的课堂当中,学生才会逐渐养成自主预习的习惯,也会更好地投入语文学习。最后,教师要让学生养成认真思考的学习习惯,要在任何的课文中带着问题去思考,这样很多难以理解的问题就会变得清晰、通透,这样也可以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从而保证语文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要承担教书育人的重要职责,要在小学阶段培养综合型的学生,不仅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还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改善以前的问题,让学生能够成为独立学习和生活的好学生。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导扶贫移民小学生在日常的学习和阅读中,养成善于做笔记的习惯,将自己所感悟到的道理记录下来,这样长期的积累就会帮助学生形成写作的素材,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得到提升,学习习惯也会得到完善。
二、培养小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语文教学任务就是理解语文教材。首先,在小学语文上课之前,教师就要引导小学生进行自主预习,让学生在每次学习新课文之前都形成自主预习的习惯,这样学生就能够对课文有系统的认识。对于学生而言,他们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教师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学习,这样学生学习起来会更加轻松有趣。例如,在学习《爱国将领邓世昌》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对这篇文章进行自主阅读,通过阅读课文去了解文章讲了怎样的故事,然后再由教师向学生讲解本文的故事背景,让学生去深入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这样学生就能够感受到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以及敢于奉献的精神。其次,小学语文教师还可以向学生延伸一些语文课外知识,根据自己已有的语文教学经验,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精神,这样学生会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再次,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引导扶贫移民小学生归纳出文章的重点知识和难点知识,通过交流和讨论的方式来感受到课文的魅力,让学生深刻感受作者爱国的热情,这样才能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理念。最后,教师要采用科学正确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激励扶贫移民学生,培养学生的专注力和思维力,让学生能够全身心地投入语文学习。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
虽然扶贫移民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比较弱,但他们的好奇心都较强,教师可以通过引起学生好奇心的方式引导他们主动学习。学习内容可以是课本上的内容,也可以是与课本相关的内容。比如,在教学《赵州桥》的时候,教师在引领学生掌握课本内容之后,可以给学生留一个课外作业:研究赵州桥如何在没有桥柱、没有钢筋混凝土的情况下能够实现支撑?这必然会引起一部分学生的兴趣,学生在课外研究的时候会慢慢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四、进行课外阅读延伸
扶贫移民小学生大多课外阅读能力较弱,阅读基础差,没有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定期举办阅读活动,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大量阅读课外读本可以帮助扶贫移民学生得到诸多好处。如可以帮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除此之外,也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样的阅读习惯会伴随学生的生活,时刻丰富着学生的内心。例如,在教学《海上日出》这一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介绍作者巴金,为学生推荐一些有关巴金的书籍,学生可以根据兴趣爱好选读自己感兴趣的书,这对学生的写作有促进作用。
五、认真书写的习惯
扶贫移民小学生大多未进行过专门的书法练习,学生字写得较差。但是,养成良好写字习惯的关键时期在小学时期。小学教师在教学生字时,要让学生明确生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和间架结构,仔细观察生字的每个笔画在田字格的位置后再动笔书写。老师巡视指导,强调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为了激发学生认真书写的热情,多采用激励的方法:在批改作业时,全对且书写工整的作业可以得优星,两个单元进行一次统计,达到一定数量的优星,可以换小红花贴在红花评比栏上,期末奖励学习用品。书写认真、漂亮的作业及时展示在学习园地上。有的学生的书写不可能一直保持良好,要时不时地引导、纠正、鼓励,常抓不懈。
六、帮助学生建立语文学习体系,灵活掌握学习方法
小学教师在教学语文知识时,要讲究教学方法,不能采用传统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模式不但浪费了大量的时间,同时也影响了语文学习效果,使学生在学习语文时降低了学习兴趣。所以,教师需要遵循新课改对小学生的德育素养加以提升,让小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运用不同的方法学习语文。例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泊船瓜洲》这一古诗时,可以先让学生翻译诗句,了解古诗的内涵,再让学生赏析古诗中的字词,让他们感受到古诗的魅力,以此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素养。
七、及时完成作业与检查订正习惯
扶贫移民小学生大完作业完成效果较差,作业拖拖拉拉,没有认真完成作业的好习惯。但作业是检验一个学生的学习效果。要了解学生是否及时完成作业,应及时检查,哪个学生没按照什么要求,哪一项做得不够好,都清清楚楚地告知学生,并及时反馈给家长。督促学生及时交作业,当天的作业当天批改后及时发给学生订正,这样印象比较深刻,能第一时间解决学习中出现的问题。为让学生及时完成作业,教师还要培養此部分学生抄作业的习惯。刚入学的学生还不会写很多字,要降低抄作业的难度,字数要少,可以用拼音代替没学过的字。一开始,老师检查学生的抄作业本,接下去可由同桌互相检查、互相监督。要求学生们回家后还要对照着抄作业本来做作业,完成一项打钩一项,避免漏做作业的现象。
为了培养学生对待作业的认真态度,做作业的本子及格式也要统一要求,每个学期展示优秀的作业,起到一个示范作用。
结语:综上所述,为了培育扶贫移民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教师要重视培育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语文学习习惯也有助于学生学习其他学科。课外延伸知识内容对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涯会带来诸多好处,可以扩宽学生的学习范围,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这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也使学生综合素养方面得到了很好的提升。因此,小学教师要在语文教学中注重培育扶贫移民小学生养成语文学习的好习惯,促进他们好好学习,获得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志芬.新课改下小学语文学习习惯培养浅探[J].考试周刊,2020.
[2]刘红静.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J].北方文学(下),2020(1):183.
[3]木紫.小学生学习习惯关键培养[M].上海:中国妇女出版社,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