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静
摘要:在小学阶段,语文是学生必须学好的一门课程,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能够逐渐丰富自己的文化素养,感受中华文化的底蕴。在语文这门课程中,读和写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任务,这其中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阅读能够为写作提供知识和经验,因此必须同步提高小学生阅读与写作的能力,加强学生的学习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对读写进行有效的结合,也是对阅读能力综合提升的表现。以此为学好语文科目的核心基础,加强日常对读写方面的练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读写结合;教学实践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在当前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化与发展的阶段,小学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方式符合当前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在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阅读中学到的基本功,运用到自己的作文中去”可是我们使用的教材和课表将作文课和阅读课是分开来讲的。这就导致读写内容及阅读分离。这就需要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时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启发,使得小学生可以同步提高自己的读写能力。因此,我们着重讲述了同步提高小学生语文读写能力的优化措施[1]。将“读写结合”模式转化为语文教学的基本策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和我们的教学质量。
一、明确语文读写结合的教学目标
清晰明了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侧面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使小学生能够主动地制定一些学习计划,转变自己的学习行为,从而获得真正的学习成长。我们要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做到“读写结合”在使用的教材中寻找“结合点”把握好课堂教学中读与写的对应性。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在同步提高小学生读写能力時更加应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才能运用正确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读写结合能力。
例如,在学习《火烧云》这节课时,教师就应该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研究,并且重点分析文章中所使用的修辞手法,并且进行仿句训练。可以让小学生将文章中所有的比喻句都寻找出来,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才能使学生写出完整美观的比喻句,从而真正的提高了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在教学中确定了读写教学的目标,即了解比喻句,学会写比喻句,而学生也有了学习的重点,在阅读课文时就会着重注意比喻句,并且进行分析,从而写出比较优美的比喻句[2]。
二、深入挖掘教材资源并搜集课外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已明确指出:“语文教师应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挖掘与实践,创造性地开展各类活动,增强学生在各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时主要是以语文教材为基础的,这就需要教师对语文教材进行深入的挖掘,并且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充分的挖掘阅读与写作的资源。除此以外,语文教师还应该利用网络搜集一些课外资源,以便扩大学生读和写的空间。
例如,在学习《海底世界》这篇课文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文章所写的内容确定该篇课文是以风景为主题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练习与风景有关的写作。同时,学生在练习写作之前,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建议一些与海底有关的图片或者视频展现出来,让学生进行仔细的观察,请让学生想象一下自己身处在海底有何种感受,让他们将这种感受写出来。如此一来,学生可以通过真实的图片或视频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才能对文章进行更好的理解,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从而写出优美的与风景有关的文章[3]。
结束语:
综上所述,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作为教师我们应着重培养学生对语文学科“读写结合”模式的教学。作为教师的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可以通过各种做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从而让学生的语言能力可以获得更好的发展,并且学生在练习读和写的过程中可以积累学习经验,为以后的学习做好准备。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经常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读写结合的活动,真正的将阅读与写作合为一体,有效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
参考文献:
[1]黄莺莺.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06):64.
[2]张永娜.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策略分析[J].读写算,2020(30):82.
[3]王美英,杨乐亮.探究小学语文读写结合同步提高的教学实践[J].读写算,2020(28):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