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

2021-02-06 01:59韩立波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宫素产程出血量

韩立波

产后出血是妇产科常见的并发症,意味着产妇在胎儿分娩后24 h内失血总量>500 ml。目前,它已成为产后死亡的主要原因。妊娠期产后出血与羊水过多、宫缩乏力、巨大儿、高血压、多胎妊娠、胎盘前置有关,剖宫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1]。子宫收缩无力是产后出血并发症的主要原因。据相关资料显示,70%的临床产妇是由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其次是软产道撕裂、凝血功能障碍和胎盘因素。在所有产妇中,约有2%~3%会发生产后出血,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宫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等。临床上往往通过持续按摩子宫和使用缩宫素来防治,但效果难以保证,有时还需要宫腔填塞纱布、结扎子宫动脉、双侧子宫动脉栓塞甚至子宫切除术来止血,对患者造成创伤。本研究选择本院100例产后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和子宫按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分析了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产后出血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1月收治的100例产后出血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初产妇29例,经产妇21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55±2.28)岁。观察组初产妇30例,经产妇20例;年龄22~36岁,平均年龄(28.37±2.1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伦理批准。纳入标准:①符合产后出血诊断标准;②对本研究方案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②合并严重肝肾功能障碍;③合并心脏疾病;④合并精神疾病;⑤合并恶性肿瘤等其他严重疾病;⑥药物禁忌。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缩宫素和子宫按摩治疗,给予肌注缩宫素20 U,注射部位在子宫体部位。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同时给予250 μg的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在宫颈处注射,而对于剖宫产患者则将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在子宫宫体的肌层。若在15 min后仍出血,可再次进行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注射,并控制注射的次数在≤4次,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总用量控制在≤2 mg。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的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指标(APTT、PT)、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15 min内子宫明显收缩,阴道出血量明显减少;有效:反复给药30 min后子宫收缩,阴道出血量减少;无效:多次给药后,子宫仍无收缩。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2]。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比较 对照组第三产程时间(5.6±1.8)min、产后2 h的出血量(468.2±175.6)ml、产后24 h的出血量(533.2±201.6) ml、产后出血发生率22.0%(11/50)、血红蛋白水平(116.8±3.7) g/L;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 (3.1±1.2)min、产后2 h出血量(321.8±112.7)ml、产后24 h出血量(374.8±141.7)ml、产后出血发生率6.0%(3/50)、血红蛋白水平(121.2±2.6)g/L。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 h的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2.2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指标比较 治疗前两组组患者的APTT、P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凝血功能监测指标比较(,s)

注:两组比较,P>0.05

2.3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n(%)]

2.4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发生1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泻;观察组发生1例面色潮红,1例恶心,1例腹泻,1例血压轻度升高。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的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之一。这意味着产后24 h内胎儿失血量>500 ml,发病率约为3%。这是我国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是子宫收缩乏力,主要表现为产道过多或急性出血。常规治疗通常是按摩和缩宫素。如果治疗无效,就要用纱布填满宫腔,结扎子宫动脉,结扎髂内动脉,甚至摘除子宫。但摘除子宫严重影响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严重者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因此,合理使用保守治疗,选择有效的止血促宫缩药物非常重要。对促进产后止血、提高产后生活质量、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3,4]。缩宫素属于多肽激素类药物,能刺激子宫收缩。但是,由于其半衰期短,很难继续发挥作用,其作用将在第三产程后消失。因此,要治疗宫缩乏力引起的产后出血,寻找有效的治疗药物非常重要。研究显示,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后死亡的主要因素之一,常见于多胎妊娠、羊水过多、巨大儿、前置胎盘等产后出血的危险因素,在剖宫产术中、产后易发生产后出血。常规使用的缩宫素的半衰期只有3~4 min。胎盘和肝、肾等器官的缩宫素容易失活,容易达到饱和,后续添加不会对子宫收缩起到更明显的促进作用,广泛使用也会导致中毒,其安全性和有效性不高。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主要由氨基丁三醇盐组成,不仅能引起子宫收缩,还能利用子宫肌层压迫止血。原因是卡前列素氨丁醇注射液用时较长,可以修复和调理产妇的子宫,因此可以起到更长期的止血作用[5]。本研究的结果显示,观察组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24 h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血红蛋白水平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治疗后两组APTT、PT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与对照组的6%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主要是因为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半衰期较长,可以减少用药量,进而减少产妇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从而提高安全性[6]。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其水溶性和吸收性均高于卡前列,对子宫上下段和整个子宫体均有较强的收缩作用,注射后子宫肌强收缩,血窦闭合止血,由于它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其半衰期长达2 h,因此能长期促进子宫平滑肌的收缩[7]。

综上所述,缩宫素和子宫按摩联合卡列前素氨丁三醇注射液对于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确切,可进一步减少产后出血的总量,并更好保持血红蛋白水平稳定。

猜你喜欢
宫素产程出血量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分析对生产巨大儿的剖宫产产妇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和缩宫素减少其出血量的效果
分娩镇痛联合微泵静注缩宫素的临床效果观察
不同分娩方式在产后出血量估计上的差异
自由体位配合分娩球在第一产程中的应用体会
无痛分娩联合缩宫素缩短产程的效果及护理
间苯三酚联合SRL998A型分娩监护镇痛仪在产程中的应用效果
间苯三酚联合缩宫素在产程活跃期的应用效果
缩宫素联合米索前列醇用于引产后出血的防治效果观察
产后出血量的评估及产后出血相关因素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