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托伐他汀联合阿司匹林治疗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疗效观察

2021-02-06 01:59吴河海蔡凤丙张再鸿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1期
关键词:阿托阿司匹林神经功能

吴河海 蔡凤丙 张再鸿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cerebral ischemic stroke,CIS)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其发病的主要原因与多种因素导致的脑动脉闭塞有关,并且对患者的星形胶质细胞、少突胶质细胞和神经元均构成一定的损伤,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1]。目前,临床对于此疾病的治疗主要以改善脑部微循环,避免血小板聚集为原则,而阿司匹林则是治疗CIS的常用药物,它在抗血小板聚集方面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但单一治疗无法有效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导致患者远期治疗效果欠佳[2]。因此本研究在阿司匹林基础上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进行治疗,观察联合用药在CIS患者中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2月~2019年4月本院收治的64例C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参照均等单盲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实验组,各32例。常规组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2.35±4.79)岁;平均病程(12.36±2.54)h。实验组中男17例,女15例;年龄49~78岁,平均年龄(62.91±5.03)岁;平均病程(12.58±2.61)h。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符合2018版《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中的诊断标准[3];②所有患者均在知情的前提下参与本项研究,已签署相关知情文书;③患者对治疗用药不存在过敏反应。排除标准:①发病时长>48 h的患者;②伴有心脏、肾脏、肝脏等重要脏器病变的患者;③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较差的患者;④临床资料不完整的患者。

1.3方法 两组患者在入院后均给予降低颅内压、吸氧、改善脑循环等基础治疗。常规组患者口服阿司匹林肠溶片(北京曙光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1021614,规格:40 mg)治疗,1次/d,100 mg/次。实验组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口服阿托伐他汀钙片(北京嘉林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819,规格:20 mg)治疗,1次/d,20 mg/次。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90 d。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效果、血清指标水平。

1.4.1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利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4]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评分范围在0~42分,分值越高表示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越严重。

1.4.2治疗效果 依据NIHSS量表治疗前后的得分评价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异: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减分率>90%;良好:减分率在70%~89%;尚可:减分率在45%~69%;较差:减分率<45%。总有效率=(优异+良好+尚可)/总例数×100%。

1.4.3血清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后采集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经离心处理后,检测患者炎症因子和神经细胞因子的水平,具体包括CRP、TNF-α、IL-1β、NSE、GFAP和S100β 蛋白。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NIHS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CRP、TNF-α、IL-1β、NSE、GFAP、S100β 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1β、NSE、GFAP、S100β 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实验组CRP、TNF-α、IL-1β、NSE、GFAP、S100β 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表1 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较(,分)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n(%)]

表3 两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表3 两组血清指标水平比较()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常规组治疗后比较,bP<0.05

3 讨论

目前,临床对于CIS的发病机制尚未详细阐明,但经大量临床研究发现,CIS的发病原因与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因其引发的脑血管狭窄促使脑部组织血供不足,炎性因子水平随之升高,从而诱发患者的神经功能损伤[5]。因此临床多以改善脑部微循环、避免血小板聚集为治疗原则,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面有显著的应用价值。

阿司匹林是CIS患者的常用治疗药物,是典型的环氧化酶1抑制剂,可以通过阻止血栓素A2合成的作用来达到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释放的目的,从而有效避免血栓的形成,并且其口服治疗后主要通过肝脏代谢吸收,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不良发生率,保障患者治疗的安全性。但阿司匹林在治疗的过程中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欠佳,导致在单一用药的情况下患者远期治疗效果并不显著,因此临床多联合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本研究发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其机体的炎症水平和神经细胞因子水平均得到有效的改善。究其原因可以发现,阿托伐他汀属于羟甲基戊二酸单酰辅酶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可以有效降低机体的血脂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预防血栓的形成,除此以外,阿托伐他汀还有助于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提高血流速度,改善脑部循环,缓解机体脑部组织缺血缺氧的症状,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因此两种药物联合使用可以显著提高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6]。本研究证实,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90.63%显著高于常规组的68.75%(P<0.05),临床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对CIS患者联合使用阿司匹林和阿托伐他汀治疗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神经细胞因子的水平,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实施。

猜你喜欢
阿托阿司匹林神经功能
Me & Miss Bee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如何权衡阿司匹林预防心血管病的获益与风险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餐前还是饭后?阿司匹林到底怎么吃
高压氧辅助治疗对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5-HT、NE及神经功能的影响
阿托伐他汀治疗心肌梗死的效果探析
阿托伐他汀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动脉硬化治疗观察
不同程度神经功能缺损的脑梗死患者血尿酸与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阿托伐他汀联合中药治疗慢性硬膜下血肿的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