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
急性脑梗死归属于脑血管系统疾病,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或脑血栓形成并堵塞动脉血管以致脑部相应组织发生急性缺血缺氧而引起的一系列症状,具有极高的致死与致残率。溶栓、抗凝以及脑循环改善等为临床针对脑梗死急性期患者所采取的主要措施,以达到改善脑缺血区血液循环、促进受损神经元修复,以及最终改善预后的治疗目的[1]。丹红注射液的主要组分为丹参、红花,具通脉舒络、活血化瘀功用,在心绞痛、心肌梗死等疾病中应用频繁,且效果卓然[2]。丁苯酞注射液中最主要的活性成分为丁苯酞,具保护神经作用的突出优势[3]。本研究将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用于急性脑梗死临床治疗中,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现详述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1~12月期间凌源市中心医院收治的11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与B组,每组55例。A组中,男33例,女22例;年龄47~73岁,平均年龄(58.11±4.97) 岁;发病时间1~24 h,平均发病时间(6.39±5.88)h。B组中,男31例,女24例;年龄48~73岁,平均年龄(58.01±5.01)岁;发病时间1~23 h,平均发病时间(6.23±5.68)h。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研究方案已获取本院医院学术伦理委员会审批。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患者诊断满足《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8》相关标准;②均经头颅磁共振成像(MRI)、CT证实;③均对知情同意书签署;④无药物禁忌。排除标准:①合并蛛网膜下腔出血或脑出血;②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③存在药物滥用或依赖;④合并精神行为异常,难以配合研究调查。
1.3方法 两组均予以常规治疗,包括抗血小板聚集、营养神经、控制血压血糖、稳定斑块等常规急性脑梗死治疗,B组加用丹红注射液治疗,取30 ml本品于250 ml 0.9%氯化钠注射液中混合,经静脉滴注途径用药,1 d/次。A组在B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注射液治疗,配置100 ml丁苯酞注射液(含丁苯酞25 mg)经静脉滴注途径用药,1次/d。两组均予连续14 d治疗。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疗效判定标准:①基本痊愈: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减少≥90%,病残程度分级为0级;②显著进步:NIHSS评分减少46%~89%,病残程度分级介于1~3级;③进步:NIHSS评分减少18%~45%;④无效:NIHSS评分减少或增加幅度<18%;⑤恶化:经治疗,患者NIHSS评分无减少,反增加>18%。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其中NIHSS评分分值0~42分,涉及眼球运动、感觉、意识、面瘫、语言等项目,最终所获分值与神经缺损程度呈正相关;ADL评分总分为100分,获取分值越高则提示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理想。比较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不良反应包括皮疹、牙龈出血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4.54%显著高于B组的81.8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NIHSS、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NIHSS、ADL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NIHSS、ADL评分比较(,分)
注:与B组治疗后比较,aP<0.05
2.3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A组发生皮疹1例、牙龈出血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64%;B组发生牙龈出血3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4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09,P=0.647>0.05)。
中医方面认为急性脑梗死乃过度劳累、肝郁气滞、饮食不节、风邪侵袭所致,治疗原则应以活血化瘀、调理脏腑与髓海为主。当前临床所广泛采用的丁苯酞注射液,是一种保护神经药物,其内所含丁苯酞活性成分,可有效增强脑部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激活氧化酶活性,兼具抗炎及保护脑神经元功用,可增加脑组织对缺血的耐受程度,促进受损神经细胞修复[4,5]。基础实验研究显示,急性脑梗死过程中,丁苯酞可有效对导致脑损伤的环节如脑缺血、脑水肿等予以阻断,使脑梗死病灶范围有效缩小,积极改善缺血脑组织微循环,进而抵抗血小板凝聚及抑制神经细胞凋亡。虽如此,但单一用药存在较大局限性,联合用药方案可起到协同作用,进一步优化疗效,更好修复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并提高其生活自理能力[6,7]。
丹红注射液的主要组分为红花与丹参,其中前者所含脂肪酸、红花多糖、黄酮类等成分,具镇痛、降脂、抗凝、抑制血小板聚集以及改善微循环与保护神经元损伤等多重作用[8]。后者丹参的主要作用机理则可通过作用于纤维蛋白及蛋白原对红细胞的聚集有效阻止,血液黏稠度因而降低,有利于局部脑组织缺血再灌注恢复,并规避或减少血栓形成[9]。同时还可对机体氧自由基清除,改善能量代谢,保护线粒体,使钙负荷减轻,并对炎性因子的代谢平衡予以调节,可起到免疫调节、抗感染等作用,有利于脑神经受损功能修复。临床上常将其用于心脑血管疾病治疗,并获卓越效果。本文结果显示,治疗后,A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B组,NIHSS、ADL评分均显著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用药方案相较单一用药,所获疗效更佳,且未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综上所述,丹红注射液与丁苯酞注射液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改善脑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及生活质量,且安全可靠,具临床推广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