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雪梅
[摘 要]单元作业设计具有系统性、结构性、关联性等特点,是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学科技能、形成学科思想方法的重要保证。进行单元作业设计时,要确定作业目标、丰富作业类型、优化作业题组,这样使作业具有针对性、实效性。这样的作业 ,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夯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作业目标;作业设计;作业类型;作业题组
[中图分类号] G623.2[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04-0008-03
单元作业,一般是指一个单元所有作业的集合。单元作业设计是指依据单元教学目标,结合课文具体内容统筹考虑,确定单元作业的目标,选择作业的内容,明确作业的水平、难度、类型、完成时间等。以单元为基本单位设计作业,在提升作业设计整体质量的同时,也培养教师对学科课程的整体把握和系统设计的能力,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学科技能,形成学科思想方法,这是单元作业设计的终极价值。本文以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为例,对单元作业设计做相关说明。
一、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编制作业目标
(一) 编制单元作业目标
设计单元作业应有目标意识,既要凸显单元教学的核心任务,又要强调与单元目标的关联性,还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作业目标应具有可检测性,能诊断学生整体的学习状况。
依据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我们将其中可以检测的内容确定为单元作业目标(表1)。其中的第1、第2、第3、第5条为常规作业目标,即需要落实的基础性作业目标,如抄默词语等。根据“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能按顺序将实验过程写清楚;能用修改符号修改自己的习作”这两条单元重点教学目标,制定了第8、第11条为重点作业目标,其余为学期作业目标。
(二)编制课时作业目标
根据单元作业目标、学生的学习基础和认知发展水平,我们制定了每课时的作业目标。下面(表2)呈现的是第四单元课时作业目标。
这样的作业目标,将单元作业目标分解、落实到课时作业目标中。其中,重点作业目标多次出现在课时作业目标中,有较高的覆盖率。
二、优化结构,丰富作业类型
单元作业设计时,应通过序列化的设计,呈现出一定的系统性、结构性。同时,在作业形式和内容上,要注重实效性,关注学生的能力发展,丰富学生的学习经历。
(一)凸显单元作业目标,增强整体性
单元作业设计要围绕重点作业目标,编制前后相互關联的题目,体现要求上的逐步提高、指导上的循序渐进的特点。
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这是单元训练重点,也是单元重点作业目标。围绕这一重点作业目标,我们在每一篇课文的教学中都设计了相应的作业,使作业具有整体性和一定的稳定性,让学生在反复训练中,习得方法和技能。如,学完《花钟》一课后,让学生分别概括第1、第2自然段的大意,巩固课上学习的“借助关键语句概括一段话的大意”的方法。学完《蜜蜂》一课后,补充了课外的一个语段,要求学生概括大意(图1)。
这段话选自沪教版教材四年级上册《五彩池》一课,结构与《花钟》的第二自然段类似。要概括语段的大意,需要学生先读懂这段话中每句话的意思,知道这段话以设问句作为开头,接下来具体说明不同池子显出不同颜色的原因,再借助第一句关键语句,将这段话的大意概括为“阳光照射池底的石笋使池子里的水显出各种不同的颜色”。
《小虾》是略读课文,概括第3自然段的大意在课堂教学中已经落实,因此作业设计时,增加了一篇课外阅读《蚂蚁的趣闻》(图2)。
该作业设计旨在引导学生迁移运用《花钟》一课学到的方法,在读懂句意、理清句与句之间关系的基础上,借助第一句话的提示概括出这一段的大意。
(二)丰富作业内容和形式,提高实效性
单元作业设计要体现多种类型,在作业内容、题型、完成方式等方面体现新颖性,同时考虑可操作性,从而提高学习效益。在单元作业设计中,我们设计了两道实践类作业,其中一道实践类作业(图3)安排在《花钟》和《小虾》的课后作业中分步落实。
首先,在学完《花钟》一课后,让学生自主选择一种感兴趣的植物、动物或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并完成“观察记录卡”。通过记录不同时间的观察发现,学生体会到究竟什么是留心观察、细致观察。
《小虾》的课后作业则要求学生借助“观察记录卡”和同学进行交流。交流与分享激发了学生的观察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观察带来的快乐。
学完《蜜蜂》一课后,我们也设计了一道实践类作业,要求学生回忆一下自己做过的有趣的小实验,选择一个实验做一做。这一实践类作业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为之后的习作《我做了一项小实验》提供了写作素材。
三、优化平衡,形成题组
单元作业设计完成后,应对题目进行优化平衡,关注内容结构、水平结构和难度结构的情况,并及时调整,使题组具有较强的结构性、针对性和有效性。
首先,填写每一课作业的题目属性表,对每课作业进行优化平衡;然后,填写单元作业题组属性表,借助属性表中数据反映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作业内容进行调整和优化。下面,借助属性表(表3),从三方面对单元作业进行分析。
(一)检测与单元作业目标的对应度
从表中可知,每一项作业目标都设计了相关的作业,目标达成度为100%。其中,常规作业目标涉及每篇课文,夯实基础;重点作业目标第8题和第11题的题量较多,突出重点,体现了针对性和科学性的特点。
(二)确定作业的水平、类型和难度
本单元作业共25题,学习水平的分布较合理,“知道”水平的题目有9道,“理解”水平的题目有10道,题量相对较多,同时也考虑到了“运用”和“综合”水平的题目。这是符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的。本题组中书面作业比例较高,同时兼顾了口头作业与实践类作业。从难易度来看,本题组从易到难的比例为18∶5∶2,较为恰当。
(三)检测学生完成题目的总时间
从时间统计来看,每一课时的作业都控制在15分钟到30分钟之间,是合适的。
单元作业设计,作为核心素养理念下提出的作业设计思想之一,其系统性、结构性、关联性等优势是不容置疑的。整体规划、有序推进的单元作业设计,能循序渐进、层层深入地落实单元语文要素,夯实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逐步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
(责编 韦 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