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

2021-02-04 07:27陈赵兴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7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学困生初中数学

陈赵兴

【摘要】学困生是因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等方面得不到合理开发和挖掘,影响正常学习进度的特殊个体。在正常的教学情境下,学困生难以提升自己的学习效率,难以实现知识的有效内化。初中数学学科的学习难度大大增加,对于注意力不集中、性格偏激和情绪化的初中生而言,需要数学老师给予更多的关注,提供正确的指导,实现对学困生的积极转化。基于此,笔者结合个人的教学经验,分析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和实践中的转化策略。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学困生的转化一定程度上影响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倘若学校的教育忽视这一群体的转化,是谈不上持续发展的,难以实现教育这一育人的根本目标。在教学过程中,转化学困生有利于他们思维和能力的拓展,激发他们努力学习的积极性。数学学科是培育初中生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的重要学科,重视对学困生的转化,挖掘及开发他们的潜力,有利于提升整体的教学效果。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特点分析

第一,缺乏一定的自学能力。初中数学学习实践中,学困生在课堂中容易跟随教师的节奏理解和掌握知识点,但因个人学习方法和学习能力不到位,在自学实践中难以迅速提炼问题的关键点,难以将在课堂中学习到的知识迁移到自学的实践中,导致个人的自学效率降低,影响个人的学习效果。自学能力不足,自控能力较差,导致他们表现不理想,长此以往导致与其他学生的差距日益拉大。

第二,基础知识不牢固。数学学困生缺乏个人对基础知识框架的梳理,对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在做题时知识提取不够迅速,影响解题的效率和学习的兴趣。这样的情态下,学困生个人的学习状态会形成恶性循环,影响后续的数学学习,但根本的原因还是学困生数学基础公式、数学基础概念掌握不到位。

第三,学习的主动性不足。学困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停留在教师的课堂讲解上,在课余时间缺乏主动的学习积极性。大部分学困生为了完成作业而学习,忽视了作业的真正意义,过于追求答案却忽视了获得答案的过程。他们疲于动脑学习数学和思考数学问题,缺乏主动思考和提出疑问的主动性,导致个人的数学学习处于被动状态。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分析

第一,强化学困生的学法指导。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就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只有学困生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才能提高学习效率。学困生在数学上花费的功夫不少,但是就是不能提高学习效率,所以教师不仅要为他们补知识,还要有意识地培养学困生正确的数学学习观念,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转化他们的思维方式,让学困生理解知识及解题思路,做到不耻下问。例如,在《全等三角形》这一章节学习结束后,数学老师可以以全等三角形为中心词,指导学生如何储存知识,如何想象记忆,如何运用及解决问题等。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学法指导,对转化学困生的帮助极大。

第二,利用分层教学增强学困生的自信心。数学老师要保证合理的学科教学进度,同时要让学困生在课堂中有所收获,就要应用分层教学模式实施因人而异的教学方式,以进阶式的教学模式增强学困生的学习信心。例如,在学习《角的平分线的性质》的内容时,要为学困生设定进阶型的学习任务,一是学困生要掌握如何绘制已知角的平分线并能准确无误地画出角的平分线;二是在完成这一任务后适当地进行难度提升,让学困生在掌握角的平分线知识点基础上运用逆向思维做好证明题,将知识点内化于心。数学老师在课堂上向学困生设问时需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是问题的基础性原则:二是充足的思考时间原则,给学困生思考问题的空间以及留给解决问题的突破口,让学困生品尝到解答问题的喜悦感和自信心,以良好的心理状态和积极性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第三,组织数学实践活动以丰富学困生体验。初中数学学科呈现出明显的实用性、工具性和基础性的特征,数学老师要在课堂上丰富学困生的情感体验,提升他们的数学实践探究能力,在学以致用中丰富他们的情感体验,培育他们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从内心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例如,在进行《画轴对称图形》内容的教学时,数学老师可以将学困生分布在不同的实践活动小组,各个小组分别利用手中的实物观察,然后动手画一画,找出对称点,让学困生明确对称点到对称轴之间的距离及角度的关系,探索图形形成轴对称的特征和性质,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使他们掌握图形关键点的对称点,欣赏轴对称所创造出的美,进一步感受到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的价值。在有趣的动手操作实践中,学困生在小组中与他人共同合作与探究,掌握“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在课堂实践练习中,学困生在协作与配合中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有利于学困生在实践中产生趣味的学习体验,产生对个人数学能力的理性认知。

第四,运用思维导图完善学困生知识体系。在对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实践中,教师要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困生实现知识的有效链接,在融会贯通中提升数学学科学习的质量。课时与课时之间、章节和章节之间、知识点和知识点之间会存在一定的关联,数学老师引导他们共画思维导图,能在有条理的导图中实现知识点的联想和快速的记忆。例如,在章节知识学习结束后,数学老师可以以本章的关键主题为中心词,再实现知识点发散,绘制从中心到枝干再到分叉的思维导图结构,囊括本章所学的知识点。数学老师不能将思维导图直接呈献给学生,而是要在与他们共同回顾的过程中順带复习知识点,实现知识的串联和巩固,在知识梳理中构建系统和知识框架,有利于强化学困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提升他们的数学学习能力。

综上所述,初中阶段的数学学科教学中,转化学困生是一项系统又艰巨的任务,数学老师需要将人文教育的理念和宗旨贯彻到实践当中,不断完善个人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式,在以生为本的原则下利用分层教学激发学困生的数学学习信心,强化对学困生的学法指导来降低学困生的理解难度,组织数学实践活动以丰富学困生体验,运用思维导图完善学困生知识体系,给予学困生生活和学习上的关怀,实现从学困生到学优生的转化。

参考文献:

[1]裴文平.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初探——以樟树市洲上中学为例[J].传播力研究,2017(10).

[2]张斌.如何有效转化初中数学学困生的策略与实践[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09):103.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学困生初中数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