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洽洪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历程中的青春期阶段,每个个体的思想方式和行为方式逐渐成型,所处阶段的特殊性更凸显德育管理者的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其融入初中阶段对学生的道德教育中是适应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的正确选择。基于此,笔者结合初中德育管理经验,分析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意义,探究如何巧妙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德育建设当中。
【关键词】初中德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班级管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我国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提出的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将其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能潜移默化地成为公民认同并践行的宗旨与原则。基于此,初中德育建设中要坚持培育学生积极的道德思想观念,渗透社会主义核心思想于德育理论和实践教学中,积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思想对初中生培养的正面作用。
一、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第一,有利于学生良好“三观”建立。初中阶段组织德育旨在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让学生先会做人,再会做事。初中生正处于自我意识不断增强的特殊阶段,积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能培育学生的是非意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对个人的基本要求是“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初中生作为国家发展的未来,更要积极践行这样的素质理念。
第二,有利于明确道德规范和准则。初中德育是以学生为对象的的思想品德教育,而思想品德作为个人综合素质的关键部分,对初中阶段学生的发展格外关键。将诚信、友善等内容渗透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为初中教师们的德育指明教学方向,为初中生明确道德规范和准则,便于德育管理者实施针对性的德育教学工作。初中生在正确道德规范导向下和德育管理者的潜移默化影响下,内心产生良好的道德标杆和准则,以学生强大内在的约束力影响学生的行为,培育学生成为服务社会、贡献社会的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
第三,有利于规范学生言行举止。复杂社会环境影响下,初中生接触到的信息来自多元渠道,尤其在网络不断普及的现实情况下,学生容易受到多种价值观的冲击和良莠不齐的信息干扰,影响学生的言行举止。基于此,初中德育管理者需要组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以规避外界不良信息干扰。若要达到真正对学生思想态度与价值观培育的目标,需要从学生的内在价值观指引着手,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二、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第一,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握。初中德育管理者组织德育需要提倡打破传统德育的局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在方方面面。从初中生的学习规律和认知水平着手展开德育,能实现德育与学生生活的紧密贴合,提升道德品质教育的内化效果。德育管理者作为学校德育的组织者与管理者,负责校园德育氛围建设和德育发展,扮演的角色对学生道德水平提升极其关键。倡导班主任将对自己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渗透到日常生活细节当中,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生的思想与血液,学生能在日常生活中谨记这道“标尺”。德育管理者构建以学生为主体的德育建设模式,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实时反馈调整德育授课节奏,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思想讲解,依托具体的实例实现从抽象到具象的转变,借助近期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热点话题激起学生剖析社会问题的能力,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思维框架当中。
第二,组织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形式。形成良好的校园德育风气是德育管理者的重要职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基于我国国情高度凝練的内容,德育管理者和班级的班主任要站在学生的角度组织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和思考。在展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个人层面的教学时,班主任可以实施针对性的志愿者活动,以激发初中生对德育教学的重视程度,提升德育教学的成果。例如,在展开友善这一为人之道的教育实践中,班主任可以引导学生在周末进行友善实践活动实录,在实践中学会伸出友善之手,有的同学去志愿打扫校园,有的同学服务社区老人,有的同学帮助他人解决难题,在给予式的德育实践活动中感受友善的意义,培育学生良好的礼仪修养和道德素质。
第三,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德育学习兴趣。德育旨在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是非态度与道德观念,以辩证的思维对待生活中的难题,提升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初中学生因个人阅历不足,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停留在字面意思,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旨在以良好的道德理念规范学生的言行,这就需要构建科学合理的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标准的评价激励体系,以严格且清晰合理的标准提升学生的规范意识。德育评价机制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方式,作为外部激励的一种能激发学生的德育学习兴趣,以榜样的力量同样能激发学生德育学习的兴趣。初中教师在德育实践中以感动中国或社会热点人物真实事迹为依托,传递高尚的品德以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内部评价与外部评价都能激励学生认真参与到德育学习当中,班主任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内容为标杆构建对班级学生的评价标准,激励学生认真践行于生活当中的时时刻刻。
第四,提升教师综合素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部分初中教师在德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缺乏对契机的把握,生硬的融合导致初中生们的反感和排斥。德育管理者需要重视对教师们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在组织专项培训中提升初中德育建设的整体效果。一方面,学校要组织班主任定期定主题培训,提升教师们的思想觉悟,产生良好的道德意识以影响班级中的学生;另一方面,班主任要主动学习和思考,在积极进修中深化个人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以更好地传递给学生。教师个人综合素养的提升间接影响个人的道德教育实践,在班级管理中要挖掘班级管理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的融合点,在潜移默化和悄无声息中影响学生的所作所为,注重道德教育的“言传”,更要发挥道德教育的“身教”,在言传身教中更好地实现德育的目标。
总之,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将时代性的理念与教学发展融合的新思路。德育管理者要以学生为主体,注重对日常生活细节的把握,组织德育实践活动,丰富德育形式,建立评价机制,激发德育学习兴趣,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学生构建良好道德标准与行为准则,为班主任的社会主义人才培养工作夯实坚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石广彦.初中德育建设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分析[J].考试与评价,2020(13):12-14.
[2]李海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中学),2019(20):45-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