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由表及里

2021-02-04 08:05曾广财
江西教育B 2021年1期
关键词:赣县线段距离

曾广财

“比例尺”是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内容,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一个典型范例。本节课,教师要通过比例尺在生活中的应用,把握比例尺的内涵——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认识两种不同的比例尺——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比例尺的内涵是教学的一个重点,学生在学习时,对于比例尺的本质——比例尺是一个比,往往容易因为名称的误导产生歧义,对比例尺的规定形式——前项或后项为1理解不透彻而产生计算上的错误,都是教师在教学中要特别关注的方面。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的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意义。

难点:掌握求比例尺的方法,并能熟练解答与比例尺有关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课前交流,亲近你我

师:同学们好,第一次见面,谁来说说你喜欢怎样的数学老师?

生:我喜欢的老师是……

师:同学们喜欢幽默、知识渊博的老师,我努力做到这些。

师:其实,我来到这里感觉就像回到家一样,心里特别开心,因为前两年老师也来这里上课,知道你们的表现用一个字概括就是“棒”,两个字就是“很棒”,三个字就是“特别棒”,而且还特别热情。

(学生鼓掌欢迎)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聊天拉近师生距离,减少陌生感,在表扬学生的同时,让学生以轻松的心态学习,让课堂氛围更浓厚。

二、引入新知,初步感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师:我是从赣县区过来的,从赣县到我们赣州距离大约有10 km,老师从赣县开车到这里大约花了20分钟。

师:可是有一只小蚂蚁也从赣县爬到了赣州,却只花了3秒,你猜:这是怎么回事?

生:它是在地图上爬的。

师:是这样吗?同学们真聪明。

师:老师走的是赣县到赣州的实际距离,而蚂蚁爬的是地图上赣县到赣州的图上距离。

(教师出示课件1,略)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生活实际情境导入新课,同样的路线教师从赣县到赣州需要20分钟,而蚂蚁从赣县爬到赣州只爬了3秒,所花时间大不相同,引发知识冲突,聚焦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让学生产生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探究新知,合作学习

1.画图感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

(教师出示课件2,让学生想象10 km有多长)

师:你能在纸上把它画下来吗?

师:能按实际距离画吗?

生:不能。

师:但如果一定要画出来,那怎么办?

生:把它缩小。

师:“它”指的是什么?

生:实际距离。

师:你们是这样想的吗?你想用多少cm来表示实际距离10 km呢?请同学们试着画画。

师:画好了吗?谁愿意来把自己的画法展示出来?

(教师根据学生所画的图形,概括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定义,在图上画一条线段,线段的长度就是图上距离,表示实际的距离就是10 km)

师:你们是不是都像这个同学一样,在纸上画一条线段来表示实际距离。

生:是。

师:你们真聪明,利用不同的图上距离把实际距离10 km畫在了一张小小的纸上。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图感知,着重引导学生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加深对比例尺知识的理解。

2.深入理解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师:我今天有幸来到赣州,课后老师想去游览一下附近的景点,感受一下我们的宋城文化,你们愿意做老师的小导游吗?

师:老师刚刚查阅了滨江二小附近的几个景点,在地图上是这样标注的。

(教师出示课件3,略)

师:为了便于同学们观察,大家每人手里都有一张这样的地图,你们知道这些地方吗?你们能帮老师测量出从滨江二小到这些景点的图上距离吗?

师:我们一起看看,它们对应的实际距离分别是多少?

师:通过地图,大家找到了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那你根据每一组对应的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用什么样的问题可以研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呢?

(教师引导学生提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两者的关系——比)

师:我们今天就用比的知识来研究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具体情境,由学生所熟悉的附近景点出发,引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这个知识点,出示地图,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学习比例尺

师:现在我们来分组,第一组完成第一组数据,第二组完成第二组数据,第三组完成第三组数据。请同学们分别求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并化成最简整数比。

(学生汇报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出示表格,略):下面请大家仔细观察这个表格,你们有什么发现?

生:化简后都是图上1 cm相当于实际的1 km。

师:那么我们就说这幅地图的实际距离是按照1比100 000缩小的,那么1比100 000就是这幅图的比例尺。比例尺1比100 000也可以写成另外一种形式——分数形式。

4.出示课题,归纳定义

师:这就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比例尺。

师:我们不知不觉地就用旧知识解决了新问题,大家仔细回忆一下,究竟什么是比例尺呢?

生: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叫作这幅图的比例尺。

生:比例尺也就是比,是指在绘图时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师(出示比例尺图片):现在我们看看这个比例尺,你能按照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谁是谁的几倍来说说它表示的实际意义吗?

……

师:是啊,如果我们确定了一幅图的比例尺,就能知道这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之间的倍比关系。

【设计意图】教师注重“以旧引新”,用已知的知识去探究未知的知识。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引导学生学会思考、解决问题。学生利用自己的探究方法,进一步认识比例尺有大有小,让学生打开思路,多角度地思考比例尺的意义。教师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生活,感受比例尺的作用。

5.数值比例尺与线段比例尺

师(出示比例尺图片):你能读出这些图的比例尺并说出其意义吗?

师:这些图的比例尺一样吗?

生:不一样。

师:这些图的比例尺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你发现了吗?

生:这些图的比例尺的前项都是1。

师:是的,为了方便,比例尺一般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形式,在计算时单位要统一。

师:那你们知道100 000 000 cm到底有多长?如果用m作单位是多少?化成km呢?

生:1000 000m,1000 km。

师:说说转化过程。

生:这幅比例尺图上的1 cm表示的实际距离是1000 km,那么这种关系我们还可以更形象地用线段图表示出来。

(教师出示课件4,略)

师:图上的每条线段表示1 cm,你能看懂这个比例尺吗?

(学生同桌交流,教师借机在黑板上画)

师:谁愿意来说说?

生:图上1 cm表示实际距离是10 km。

生:图上2 cm表示实际距离是20 km。

(教师请学生到黑板上指指,强调对应)

师:像这种比例尺,我们把它叫作线段比例尺,它是比例尺的另外一种形式,刚才用数字表示的比例尺叫作数值比例尺。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种比例尺,有什么区别?

生:样子不同。

生:数值比例尺要统一单位,线段比例尺不用统一单位。

师:这两种比例尺虽然形式不同,但表示的都是谁和谁之间的关系呢?

生: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设计意图】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比例尺的另一种形式——线段比例尺,进一步理解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意义,以及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的转换形式,激发学生求知欲。

四、应用新知,拓展延伸

师:既然我们已经认识了比例尺,那么你们会不会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师(出示例题):谁愿意大声地把题目读一遍?

生:一种精密螺钉的长是1 mm,在图纸上的长是1.5 cm,这幅图纸的比例尺是多少?

师:同学们会做吗?谁能到黑板上写写?

……

师:我们再观察下,这个比例尺和我们前面学的比例尺有什么不同?

生:前面学的比例尺的后项比前项大,而现在的比例尺后项比前项小,也就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大。

师:同学们都看出来了,说明这个比例尺是把实际距离怎么样了?

生:扩大了。

师:是的,在画平面图形时,有的时候物体太小,我们就要把它扩大后再画在图上,就要用上这种放大的比例尺。

师:看来比例尺不仅可以把实际距离放大,也可以把实际距离缩小。

师:在绘制地图和其他平面图形的时候,要把实际距离按一定的比缩小或扩大,再画在图纸上,我们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比例尺。

……

【设计意图】练习设计着重体现实用性,教師通过创设生活情境,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转化问题、全面思考问题的学习习惯。

五、课堂小结,画龙点睛

师:通过今天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我懂得了如何求一幅图的比例尺。

生:我学到了比例尺分为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

生:我知道了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生:我知道了比例尺是表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关系。

生:我还知道了有的时候图上距离大于实际距离,有的时候图上距离小于实际距离。

师:同学们真棒,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是比例尺,懂得了运用比例尺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老师希望大家课后能发现更多有关比例尺的知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整理、概括本节课的知识,让学生对比生活中的比例尺,要求一幅图的比例尺,就要先确定图上距离和对应的实际距离,既教会了学生回顾整理知识的方法,又提升了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表达能力,让学生会想、会说、会用,形成自己的知识链。

附:板书设计

【教学思考】

这节课教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重视引导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整堂课教师构造师生间朋友式、伙伴式的合作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平等、轻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处于开放的活动状态中。教师对学生的新发现及时给予肯定,细心呵护,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为学生创设了自主活动的平台,使学生经历猜想、探索、小组合作、讨论交流等数学活动,充分体验成功的喜悦。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探究,主动参与课堂活动,较好地掌握了比例尺知识,对比例尺也有了多角度的认识,对其应用价值也得到体验。

教学中,教师由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引入比例尺知识,以学生身边生活实例为基础,创设教学情境,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也应用于生活。教师通过大量的对话式提问、小组合作活动进行教学,加强师生、生生的交流与合作,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教学数值比例尺后,教师又引导学生学习线段比例尺,让学生认识到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之间的区别和联系,从而对比例尺知识有更深的认识,为后面的有关比例尺的计算问题做了很好的铺垫。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赣县区三溪中心小学)

投稿邮箱:405956706@qq.com

猜你喜欢
赣县线段距离
画出线段图来比较
赣县“蜂”景如画
翰墨传承文化 特色谱写新篇赣州市赣县区城关第三小学办学略记
怎样画线段图
我们一起数线段
数线段
算距离
江西省赣州市赣县老年大学校歌
赣县总工会 “农民工入会集中行动”做到“五同时”
距离有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