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海
摘 要:现代意义上的水彩画是中国引进西方绘画艺术中最成功的艺术形式之一,它以绚丽的色彩、洒脱的用笔体现出了一种独具魅力的视觉效果,其创作完美契合中国人的审美趣味,故而得到了广泛的喜爱。当前,水彩画课程是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一项基础课程,在各大高校中广泛开设,而在其教学过程中,还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着高校美术水彩画课程教学质量的发展。对此,高校可以从丰富教学内容、完善教学体系、加强师资建设等方面入手,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关键词:水彩画课程;教学实践;教学内容
水彩画是用水和颜料调和作画的一种绘画方式,同中国传统水墨画的作画原理一致,以随意性的景物作画来宣泄情感,给人一种通透、洒脱的感受,是当前我国美术专业中的热门绘画形式。高校水彩画课程以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理解力与表现力为主要目的,帮助学生形成对色彩的认识、理解、分析、研究能力,进而提升水彩绘画技能,但其发展至今,仍存在一些问题与局限亟待解决。
一、高校美术水彩画课程教学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有待拓展
首先,水彩画课程是当前高校美术专业教学的一门基础课程,以提高学生水彩画创作能力和绘画能力为主要教学目的。当前教师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大多强调提高学生的水彩画临摹能力,使得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其次,教学内容设计不均衡。当前,部分教师在水彩画教学中过于强调对绘画技能的传授,而对相关背景知识的讲解力度不够,未将其原理、创作原则等知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导致学生理论知识掌握不扎实,无法用于指导自身的实际绘画[1]。最后,写生训练是在自然环境中通过对自然事物的细致观察,运用娴熟的技术将其丰富的色彩一一展现出来,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对色彩的掌握程度。而当前,部分教师为提高教學效率,更热衷于将自然风光打印成照片,在室内完成照片中自然风景的透视和色彩关系的讲解,而学生无法深入观察自然景观,无法充分感知其中的生机,仅仅是依赖于照片中景物的呈现来进行创作。长此以往,这会让学生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认为写生便是对照片的临摹,这会在很大程度上抑制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
(二)教学体系有待完善
首先,尽管当前高校美术水彩画教学经过长时间的完善已初具系统,但其课程结构还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调,课程之间不够连贯,缺乏衔接性,导致学生未能形成较为系统的理论知识,在水彩画创作中无法综合思考分析。例如,很多院校的水彩画课程主要分为静物、人物和风景三类,而在课程设计上仅仅是对其进行了课时的简单区分,课程之间缺乏有效的呼应融合,显得呆板僵硬[2]。其次,在课程安排上缺乏创新性。当前,很多高校的美术水彩教学都是从临摹教学到写生教学,从学生入校到毕业,美术水彩画课程的安排也基本上都是一般意义上的临摹写生,即使存在部分改动,也还是“换汤不换药”。这就导致只掌握传统写生技巧的学生在面对考查综合性素质的创作时手足无措,难以应对。再次,水彩画课程作为一门基础课程,需要教师安排大量的教学时间为学生传授一些基础理论知识,而当前,我国很多高校在水彩画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并未安排足够的教学时间,导致学生没有充足的时间去学习水彩绘画,故而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水彩画专业技能。最后,当前水彩画教学的主要环节包括教师讲授和学生作画,在教学过程中以典型的接受式教学模式为主,过分强调教师对水彩画的讲解与示范,要求学生简单模仿,无法有效提高学生的想象力和创作力。例如,在水彩画教学中,教师大多先摆放要绘画的静物,对其进行讲解示范,并要求学生按照自己所讲的内容进行模仿。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的作品很容易成为教师作品的翻版[3]。
(三)教师教学水平有待提高
首先,当前在高校承担美术水彩画教学工作的教师大多是具备专业理论知识和绘画技巧的精英,其个人专业能力和素养处于较高的水平,但在水彩画实际教学过程中,或限于课程设置,或因自身教学能力的不足,其专业的理论知识和高超的绘画技巧无法有效传达给学生。其次,部分高校教师的教学理念存在偏差,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往往注重教学示范,要求所有学生进行“不动脑”的模仿,而很少考虑是否所有学生都适用这种简单且反复的教学,使得学生个性化的想象力被逐渐抹杀,缺乏系统、有逻辑的形象化思维,成为只会简单临摹的复制者。最后,高校美术水彩画课程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的水彩绘画能力,还应当掌握美术专业其他画种的艺术特点,而当前,高校部分水彩教师仅专注于本画种的学习研究,未能在不同美术画种之间有所涉猎,因而无法为学生提供更综合的指导教学[4]。
二、完善高校美术水彩画课程教学实践的策略
(一)丰富教学内容
首先,高校水彩画教学应当加强针对性,突出水彩画的专业特点。高校美术水彩画教学应当准确定位水彩画的教学功能,培养学生构思、空间想象、表现力、造型等艺术审美能力。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发展创造性思维,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切实提高自身水彩绘画的技能。其次,加强对学生水彩画相关理论知识的教授,并将其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一方面,能够帮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审美熏陶,逐渐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另一方面,还能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提高其对水彩画的理解认识,帮助其更加全面地掌握水彩画的技能。最后,加强水彩画写生训练,丰富水彩画教学实践。通过对水彩画色彩的调配,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敏感度,切实提高学生的水彩画专业技能。与此同时,教师在写生训练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在构图的取舍、色调的选择、情境的表达等方面给予学生积极肯定,鼓励学生充分展现其独特创意[5]。
(二)完善教学体系
首先,高校应当加强水彩画教学课程中风景、人物、静物教学之间的联系,使得三者在教学过程中彼此联系贯通,相互促进。其次,高校应当加强对基础学科教学的重视,根据教学实际增加水彩画教学时间,为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提供充足的时间,进而增加学生的水彩画专业知识与技能。再次,在教学模式上,针对当前水彩画教学较为呆板、机械的不足,教师可以采用个性化的教学模式,充分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因材施教。对于水彩绘画基础较为扎实的学生,应当鼓励其大胆创作,充分发挥其绘画想象力;对于基础较为欠缺的学生,可以加强其临摹训练,切实提高其绘画技能[6]。最后,教师还应当加强课堂互动性。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教育的客体,还是教学质量的评判者,因而,教师在水彩画教学过程中应当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增加互动,提高其课堂参与感。这既能够充分激发学生对水彩画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还能帮助教师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并适当调整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7]。
(三)加强师资建设
首先,美术教师必须具备双重能力,即自己能画,还能教学生画,这是美术教育者和画家的不同之处[8]。因而,高校应当加强对水彩画教师的教学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其教学能力,使其成为兼具专业能力和教学能力的美术教育者,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教学指导。其次,转变教师教学理念。教师在水彩画教学中应注重个性化教学,充分考虑学生不同的学习需求,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想象力和创造力,使其能够在不断创作中提升绘画能力,成为优秀的水彩画创作者。最后,高校水彩画教师还应当加强对美术专业其他画种的学习力度,将其与水彩画教学相结合,创新水彩绘画技巧和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水彩绘画的教学指导。
参考文献:
[1]吕旸.高校美术专业水彩课教学改革研究[J].湖南城市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305-306.
[2]底薇薇.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水彩课程教学改革刍议[J].洛阳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3):94-96.
[3]栗珊.地方高校美术学专业课程教学的探索与思考:以宝鸡文理学院水性材料绘画课程为例[J].大众文艺,2020(14):185-186.
[4]马明松.水彩教学在高校美术教育中的价值及现状探究[J].戏剧之家,2020(24):167-168.
[5]赵婉煜.关于高校美术教育专业创意性水彩画教学的思考[J].美与时代(中),2019(7):120-121.
[6]黄三艳.地方本科院校水彩画教学现状与对策研究[J].艺术科技,2014(1):8,10.
[7]曹国洪.普通高校成人美术教育现状及水彩课程教学的探讨[J].大众文艺,2010(12):229-230.
[8]蒋萌,王奎.高师水彩画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创新途径[J].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2):170-174.
作者单位:
广州城市理工学院珠宝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