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永泉
作者单位: 511400 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慢性心血管疾病,中老年人发生率相对较高,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日渐严重,导致患者数量明显增加。根据相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该疾病患者已超过2亿人,对患者的健康、生活和工作均造成不良影响[1]。高血压以全身循环压升高为主要表现,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类型。目前治疗高血压以药物为主,但单一用药对血压控制效果有限,需增加用药剂量提升疗效,但长期用药的安全性较低,联合用药降压方案在临床中的应用越来越多[2-3]。苯磺酸氨氯地平片、缬沙坦均为常用降压药物。观察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2月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102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1例。观察组男30例,女21例;年龄65~89(78.12±2.65)岁;病程3~15(7.05±1.43)年。对照组男28例,女23例;年龄66~87(77.58±2.65)岁;病程2~13(6.89±1.32)年。2组患者性别、年龄和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选择标准 纳入标准:入院后测量血压,患者血压超过140/90 mmHg,确诊为高血压[4];年龄>65周岁;无其他降压药物治疗史;对研究知情并自愿签署同意书。排除标准:继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肝、肾、心功能障碍患者;合并精神或意识障碍患者;对研究用药过敏患者;贫血或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患者。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给予缬沙坦胶囊(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0040217)80 mg口服,每天早晨1次。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片(辉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0950224)5 mg口服,每天1次。2组均治疗6周。需要严格控制饮食,限制食盐摄入量,保证低盐低脂饮食,同时需适当进行肢体活动锻炼,开展心理干预及患者生活方式指导,以巩固降压效果。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肾功能[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和24 h尿蛋白]、血管弹性指标[大动脉弹性指数(C1)、小动脉弹性指数(C2)、肱动脉血流介导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指数(FMD)、颈股动脉脉搏波传导速度(cfPWV)]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5-6]。
2.1 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SBP、DB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SBP、DBP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比较
2.2 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BUN、SCr、24 h尿蛋白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前后肾功能指标比较
2.3 治疗前后血管弹性功能比较 治疗前,2组患者C1、C2、FMD、cfPWV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患者C1、C2、FMD均高于治疗前,cfPWV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P<0.01或P<0.05)。见表3。
表3 2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管弹性功能比较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92%,低于对照组的21.57%(χ2=7.141,P=0.008)。见表4。
表4 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例(%)]
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年龄的增长会提升高血压发病率,年龄<60岁高血压患者占比27%,其中2级高血压患者约占20%;80岁左右高血压患者占比升至75%左右,其中2级高血压患者约占60%;年龄>80岁高血压患者占比已超过90%。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飞跃发展,使人们生活结构发生较大的转变,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压力均明显增加,人口老龄化一直加剧,导致老年高血压患者数量大大增加。
老年患者自身免疫功能下降,抵抗力偏低,且多伴糖尿病、冠心病等慢性基础病,若不及时对其异常血压进行良好控制,则会引发多种并发症,不仅会影响其生活质量,还会威胁其生命安全[7-9]。由于该疾病患者常合并多种并发症,故治疗时需联合应用多种药物,因此不良反应发生风险较高,所以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是否需开展降压治疗在以往一段时间内存在一定的争议。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年龄75岁以上患者开展降压治疗虽然对其整体病死率无显著影响,但开展降压治疗后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显著下降,由此可见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开展降压治疗非常必要且合理。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疾病特点主要包括动脉弹性和内皮细胞功能减弱,出现炎性反应,中枢血压调节功能下降,血管壁过度僵硬等具体体现在:(1)老年高血压患者中单纯收缩期高血压(ISH)占比较高,该类型高血压的主要原因是动脉弹性下降,同时是造成患者脑出血或缺血性脑卒中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2)血压变异性大会提升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变异性与患者主动脉僵硬程度呈正相关,变异性增大还会导致颈动脉重构。老年患者压力反射下降及动脉硬化会导致频繁的血压变异,其24 h血压变化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有关,若患者血压水平昼夜节律消失会导致其预后下降,且餐后低血压或直立性低血压被药物干扰风险增加,故需做好患者血压监测。
治疗高血压的目标是控制患者血压在合理范围内,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关于老年高血压的降压目标值在不同国家或地区有不同的标准,目前我国现行的2019年发布的新版老年高血压疾病管理指南中建议降压目标值采取分阶段式治疗,当患者血压超过150/90 mmHg时即可开展药物治疗,将其血压控制在150/90 mmHg以下后,若患者耐受性良好可进一步用药降压使其SBP<140 mmHg。治疗期间应对患者血压变化、心脑肾灌注情况进行监测和观察。目前我国老年高血压管理指南的制定良好结合了我国现有的该疾病流行病学特点和临床研究证据,总体上来说降压目标值比较宽松。
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仍以降压类药物方案为主,治疗目的在于将患者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延缓病情进展,其中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利尿剂和钙通道阻滞剂等类型的药物应用较多。大量研究结果显示,该疾病治疗中单药应用效果仍有上升空间,因此现阶段多采取联合用药方案提升患者疗效[10-12]。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压、肾功能指标和血管弹性指标改善效果均优于对照组,提示联合用药的治疗效果更理想。缬沙坦是啡肽类药物,可选择性拮抗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AT1),降低醛固醇水平,并抑制其分泌,该药物与血管紧张素Ⅱ共同竞争AT1,对血管紧张素Ⅱ及AT1融合途径进行阻断,并间接性激活AT2,利用舒张血管功效减轻患者心脏负担。该药物相比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引发患者刺激性干咳风险低,患者有良好的治疗依从性,但单用该药物对患者的降压效果有限,临床提倡联合应用长效降压药发挥不同药物的降压协同作用,提升治疗效果。苯磺酸氨氯地平属于第三代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对心肌、血管平滑肌细胞外钙离子有阻断作用,可经细胞膜钙通道进入至细胞内,促进血管平滑肌放松,以降压血压。该药物半衰期较长,可长时间发挥降压作用,同时对患者心、肾及脑组织血流量及其糖脂代谢无不良影响,不会影响患者心肌收缩或房室传导,降压作用稳定,峰谷值无较大差异,用于老年患者的治疗安全有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可见两种药物联合不仅可相互弥补药物单用的不足,增强药物排毒功能,提升药物临床疗效,还可有效保证患者治疗的安全性,降低药物不良反应风险。
综上所述,苯磺酸氨氯地平联合缬沙坦治疗老年高血压具有稳定的降压效果,可发挥良好的协同作用以增强疗效,还可有效预防患者肾功能损伤,改善患者血管弹性功能,有利于控制和延缓患者病情进展,降低用药不良反应发生率,保证治疗有效性和安全性,可在临床推广,以使更多患者获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