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俊俊
作者单位: 044000 山西省运城市妇幼保健院
米非司酮应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1],疗效值得肯定,但米非司酮的给药剂量、给药方式及联合用药情况均处在探索阶段,也没有可以参考的指南和共识。即使在我院,不同科室也采用不同的给药模式。本研究分别采用复方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复方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两种给药方式终止中期妊娠,比较两种给药方式的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7年1月-2019年3月于运城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中期妊娠引产的患者12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入选标准:受试者一般健康状况良好,年龄18~40岁,孕周12~27周,血常规检查正常。所有孕妇均经检查无复方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和乳酸依沙吖啶用药禁忌证。试验组年龄(24.47±2.37)岁;孕周(19.50±1.32)周;初产妇15例,经产妇45例。对照组年龄(25.26±2.41)岁;孕周(19.60±1.29)周;初产妇17例,经产妇43例。2组临床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试验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片(每片含米非司酮30 mg,双炔失碳酯5 mg)每天1片,连续给药2 d,36~48 h后行乳酸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内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米非司酮每天1片,连续给药2 d,36~48 h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0.6 mg,根据宫缩情况,3~6 h后可间隔1 h重复给药,每次400 μg(最多4 次)[2]。对照组给予乳酸依沙吖啶后计算引产开始时间,试验组最后一次给予米索前列醇后开始计算引产时间。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胎儿娩出时间、产后出血量、清宫率和引产成功率。
试验组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2组清宫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00%。见表1。
表1 2组引产情况比较
中期妊娠时,米非司酮直接作用于子宫螺旋动脉上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影响子宫螺旋动脉胎盘血供[3],且可使内源性前列腺素合成增加,导致胎膜组织变性、水肿、出血、坏死、滋养细胞凋亡,导致胎膜与绒毛膜板分离,胎盘胎膜易于完全剥离[4]。米非司酮可明显增强妊娠子宫对外源性前列腺素的敏感性,尤其在服用米非司酮后36~48 h最敏感[5]。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或米索前列醇用于终止中期妊娠已在临床应用多年,有较好的临床效果。米索前列醇具有E型前列腺素的药理活性,具有宫颈软化、增强子宫张力及宫内压作用,与米非司酮序贯可诱发子宫自发收缩频率和幅度。乳酸依沙吖啶可引起子宫内脱模组织坏死而产生内源性前列腺素,引起子宫收缩,对子宫肌肉也有直接兴奋作用。复方米非司酮成分是米非司酮30 mg,双炔失碳酯5 mg,双炔失碳酯可干扰正常卵泡的发育并延迟排卵,促进黄体早衰和溶解,降低血浆孕酮水平。双炔失碳酯具有极弱的雌激素活性和极强的抗雌激素活性,可竞争性结合雌激素受体,诱导孕酮受体的产生,但无结合孕酮受体的能力,可直接作用于蜕膜和滋养层细胞,引起蜕膜和滋养细胞的变性坏死。双炔失碳酯和米非司酮合用可大大降低两种药物的用药剂量[6]。孙伟[7]采用口服米非司酮300 mg配伍米索前列醇600 μg阴道给药终止中期妊娠,并对比口服米非司酮300 mg配伍依沙吖啶100 mg羊膜腔内注射,2组的成功率均达100%。朱筱丹[8]研究结果表明米索前列醇阴道给药效果优于口服给药。与本研究结果相符,试验组引产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短于对照组,产后出血量少于对照组;试验组和对照组引产成功率均为100%,试验组清宫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差异。试验组在用药过程中对人体没有伤害。复方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是一种理想的中期妊娠引产方法。但王蓓颖等[9]研究表明复方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终止10~16周妊娠的疗效不及米非司酮片联合米索前列醇片。米非司酮与复方米非司酮的疗效和安全性比较有待进一步研究确认。
综上所述,复方米非司酮联合阴道放置米索前列醇终止中期妊娠的胎儿排出时间、产后出血均优于复方米非司酮联合乳酸依沙吖啶,但引产成功率和清宫率无显著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