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盈,朱飞滨
放射性肠炎是继发腹盆腔部肿物放疗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90%~95%患者在盆腔放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急性放射性肠炎[1],约50%患者于放疗后数月甚至数年演变为慢性放射性肠炎[2],长期出现的慢性放射性肠炎还可伴有吸收不良甚至出现恶液质,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现代医疗事业发展,目前可借助放射治疗病史及临床症状初步诊断放射性肠炎,最终诊断则采用内镜检查、粪便脂肪测定及组织病理检查,最有效的方式是粪便检查,给予对症治疗利于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达到改善预后的目的[3]。本研究分析双歧杆菌治疗放射性肠炎的肠道菌群变化,现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接收的放射性肠炎患者65例为观察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年龄24~73(48.53±5.26)岁;体质量指数18~25(23.21±5.19)kg/m2。另择取同期健康体检者65例为对照组,男34例,女31例;年龄25~76(48.62±5.17)岁;体质量指数19~26(23.54±5.05)kg/m2。2组性别、年龄及体质量指数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通过《世界医学协会赫尔辛基宣言》相关要求,患者或家属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选择标准 观察组纳入标准:采用肠镜、X线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放射性肠炎者[4];具备自主沟通能力;患者具体表现为腹痛腹胀、便秘交替及肠出血等症状;既往有明确的腹部放射线损伤病史。排除标准:凝血功能障碍或免疫系统异常者;伴重要脏器功能障碍者;精神障碍或依从性较差者。
1.3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肠溶胶囊(晋城海斯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S19993065,规格:210 mg/粒)2~3粒口服,每天3次,后期根据病情恢复程度调整药物剂量,持续用药2周。
1.4 观察指标与方法 (1)测定观察组治疗前后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的数目,并比较2组双歧杆菌、肠球菌、乳酸杆菌及大肠杆菌的数目。(2)统计观察组患者服药期间不良反应(骨髓抑制、皮疹、神经毒性及水肿)发生情况。
1.5 检测方法
1.5.1 采集标本:将研究对象自然排出的新鲜粪便3~5 g置于无菌干燥采便盒,将其送往实验室检查,确保1 h内完成稀释、接种及培养流程。
1.5.2 稀释方式:将称取的成形粪便1 g内加入稀释液1 ml,充分混合均匀后将稀释液按照10倍稀释法稀释粪便至10-7,将其在选择性培养基上接种[5]。
1.5.3 双歧杆菌培养基:取粉末59.3 g,向其中加入蒸馏水600 ml,同时加入配套的西红柿浸出液试剂,121 ℃环境下高压灭菌处理15 min,充分混合均匀,待冷却至55 ℃时倾注无菌平皿,冷却凝固后放置在-4 ℃冰箱保存。
1.5.4 肠道菌群的分离培养及鉴定:(1)粪便直接涂片检查:利用无菌竹签沾取较多的新鲜粪便,将其涂抹在干净的载玻片上,其涂抹厚度与血液推片具相似性,直径≤2.0 cm较适宜,室温下自然干燥后借助酒精灯固定,利用革兰染色液染色处理较适宜。(2)染色步骤:将结晶紫染液滴加在载玻片上达到涂片的目的,盖住粪便涂片作为液体量,等待1 min后将染液倾除,细流水冲洗;滴加脱色液在涂片上等待30 s,细流水冲洗;利用滤纸将多余的水分吸去,室温环境下自然干燥后利用显微镜观察,对涂片厚薄及染色情况仔细观察。(3)选择、培养并鉴定指标菌:选择厌氧菌及需氧菌各2种,其中厌氧菌更具代表性的是双歧杆菌(显微镜下厌氧37 ℃恒温培养71 h,菌落直径为0.8~2.2 nm,湿润且凸起,边缘整齐不透明,呈Y、V字排列且不均匀染色)及乳酸杆菌;需氧菌更具代表性的是肠球菌及大肠杆菌,根据临床实际情况完成上述肠道菌群的分离及培养,鉴定菌形后统计菌落数目[6]。
2.1 肠道菌群数目比较 治疗前观察组双歧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数目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双歧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数目均多于治疗前(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大肠杆菌数目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 观察组患者用药期间出现皮疹2例、神经毒性1例、水肿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5%(4/65)。
表1 2组肠道菌群数目比较
研究显示,盆腔及腹膜等恶性肿瘤患者经放射治疗后引起的肠道并发症是放射性肠炎,以肠道遭受辐射剂量、发病缓急及时间为基点将该病症分为急性与慢性放射性肠炎,患者有恶心呕吐、血样便及腹泻等症状表现,病因是内外照射的放射治疗,发病率与照射剂量及时间有直接联系,若未及时接受治疗则严重损害机体消化系统,影响吸收,病情较重者甚至发生溃疡、坏死或穿孔等现象危及生命。
肠道菌群对帮助消化、代谢外源性化学物质、维持肠道上皮的正常更新、培育肠道免疫系统均有重要作用[7]。1900年就观察到肠道菌群会加重放射性肠炎,腹部放疗后,肠道菌群的改变在肠道辐射损伤中起重要作用。临床随机对照试验发现,乳酸菌联合双歧杆菌预防盆腔放疗中放射性腹泻的良好功效。肠道益生菌在放射性肠炎所致的腹泻的预防和治疗中有了良好的应用前景。流行病学调查和体内基础研究表明,益生菌具有抗肿瘤效应[8],对肠道辐射损伤的后期并发症也起到了预防和治疗作用,肠道菌群通过以下方面对人体产生影响:(1)结构方面:肠道菌群对宿主正常的组织学及解剖学结构具有保护作用,在菌群形成屏障,在肠道内有生物屏障形成,以营养竞争及占位效应为基点,对条件致病菌的过度生长及外来致病菌的入侵起到抑制作用;(2)肠道发育及功能方面:肠上皮细胞的翻转、隐窝深度、肠上皮增殖及局部血管生成均有肠道细菌参与,在药物代谢及胃肠动力等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正常的肠道微生物群可代谢产生氨基酸、脂质及碳水化合物,刺激肠道淋巴样组织成熟,且达到防癌目的,具有可行性。研究报道显示,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放射性肠炎可提高整体疗效,主要用于治疗肠道菌群失调引起的急慢性腹泻及腹胀等,其属复方制剂,药物中含有双歧杆菌、嗜酸乳杆菌及粪肠球菌,具有作用快及持久等优势,口服用药后可在整个肠道黏膜表面形成生物屏障,避免致病菌侵袭人体,对有害菌产生内毒素发挥抑制作用,清除肠道内致病菌,且维持人体肠道菌群的平衡,促进肠道的生理功能恢复,促进机体消化营养物,并强化自身抵抗力[9]。
造成肠道菌群失调的原因如下:放射线对宿主肠上皮细胞的表面结构造成直接损伤,导致双歧杆菌、乳酸杆菌及肠球菌等不能稳定至黏蛋白层或上皮细胞表面,患者出现肠蠕动缓慢、淤滞及微绒毛损伤现象,使肠道清除能力明显降低,与过路菌接触及黏附,使其在肠黏膜上定植的时间延长,同时放射线会将正常的菌群直接杀灭或抑制,扰乱肠道正常菌群,使机体肠道菌群功能出现紊乱现象,不利于患者病情康复。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前双歧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的数量均少于对照组;治疗后患者双歧杆菌、肠球菌及乳酸杆菌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15%。表明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放射性肠炎有助于肠出血、便秘及腹痛腹泻等症状消退,具有安全性高、疗效确切等优势,可调整肠道菌群失调,便于获得良好的治愈疾病效果,本研究与刘永洁等[10]结果基本相符。
综上所述,双歧三联活菌制剂治疗放射性肠炎对肠道菌群失调有调节作用,可重建宿主微生态平衡,疗效较好,且不良反应较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