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苗苗
广播对农栏目在推动乡村振兴、助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巩固农村宣传舆论阵地等方面的作用巨大。县级媒体深度融合以后,广播对农栏目应及时转型,在节目设置、题材选择、内容安排、形态呈现等多个环节创新求变。这样既可以满足听众日益增长的现实收听需求,又能够使栏目成为被专家看好的精品。本文以浙江省平阳县传媒中心的广播对农栏目《走进新农村》为例,探讨广播对农栏目创新创优的路径。
现在很多地方广播电台都办有对农栏目,但一些栏目由于定位多年不变,已不适应新的形势发展需要,必须根据时代主题的变化作出合理调整。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的重大战略部署,为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营造舆论氛围,平阳县传媒中心的广播对农栏目《走进新农村》经过重新确立定位,重点加大了对乡村振兴题材的采访报道力度。
围绕乡村振兴确立栏目定位,体现了栏目顺应当下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内涵丰富,外延很大,广播对农栏目只有围绕这个重大主题,立足现实,精心筛选本地的典型素材,不断充实栏目内容,才能吸引农民朋友的持续关注,扩大栏目的影响力。随着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日渐改善,农民听众对广播对农栏目的要求也在相应提高。对此,栏目的定位也应与时俱进,增强信息服务功能,成为农民的良师益友。
2020年底,平阳县传媒中心的广播记者从数万字的县党代会报告中发现了平阳县“码上救”创新举措被列为全国试点并交流推广的新闻线索,立即与平阳县民政局联系,并以县民政局当时正在开展的社会救助对象年终探访关爱行动为契机,深入救助对象家中采访,掌握了第一手素材后立即进行了报道。平阳县“码上救”作为低收入人群社会救助的全国试点项目,具有很强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价值。报道播出后,进一步扩大了政府这项创新服务举措在广大群众中的影响力,增强了低收入人群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做好低收入群体的帮扶工作,事关决胜全面小康、维系社会稳定的大局。据了解,平阳县2020年初推出“码上救”这项社会救助新举措以来,一年中直接兑现救助政策的达45万人次,求助款项达1.81亿元,确保了小康路上一个都不掉队。这条题为《“码上救”搭把手“小康路”不掉队》的广播对农报道在《走进新农村》栏目中播出,获得了2020年度温州市广播电视新闻奖一等奖。
作为平阳县助力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的重要宣传阵地,2020年,《走进新农村》除了每天固定推出《农业资讯》 《新农村进行时》 《山乡见闻》 《乡村发现》和《农民信箱》等板块外,还与县扶贫办联合开设脱贫攻坚板块《浙南红都小康行》,带领听众一起走进平阳县“一条大黄鱼”游来亿万产业的南麂镇、“红+绿”融合发展的风卧镇、“两山理论”平阳实践的怀溪镇等地,记录脱贫致富历程,讲述革命老区幸福奔小康的故事。
广播对农栏目只有做到内容优质化、服务贴心化,才能取得品牌化的效果,而其中的服务则是最有效的传播。广播对农栏目确立精准服务的定位后,要在内容品质、服务的精细程度等方面着力,再经过科学合理的编排,凸显栏目的专业性①。要增强广播对农栏目的实效性,就必须根据时代特征动态确立栏目的定位。一是栏目怎样能在新形势下密切联系现实生活,更好地为目标受众服务,让更多的农民从中受益;二是结构和内容是否能为农村听众所欢迎,在他们的心目中有更高的认同度;三是栏目如何常做常新,争取能获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广播对农栏目的叫座与叫好,最终都取决于内容,只有针对性强的优质内容,才能会赢得听众的选择性关注和专家的好评。广播对农栏目的听众主要是农民,只有内容契合农民的需求,农民才会喜欢。因此,栏目中的内容要有“农”味,就是围绕“三农”,即农业、农村、农民做好文章。
要办好县级媒体的广播对农栏目,采编人员应增强脚力。只有深入基层,身处田间地头,脚上沾有泥土,才能寻找到鲜活的报道题材。《走进新农村》在2020年8月17日的这期内容全部是记者的现场见闻。例如,平阳县麻步镇的种粮大户王忠晚种植水稻已有10多年,以前对大田实施病虫害防治全部采用人工,后来用机械,现在已用上了无人机;平阳县的235艘海洋捕捞渔船目前已全部免费安装上北斗导航终端,实现了北斗船载终端设备的全覆盖;县里推出的非接触式生物发酵养殖新模式,在生猪大规模养殖和环境保护之间寻找到了平衡点,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还有效保障了市场的生猪供应。
在这期栏目中,还介绍了平阳县从野生鱼的绝迹到生态有机鱼的出现,从传统捕捞到规模养殖,从鱼苗成活率极低到年产量一千九百多吨,从一道家常菜到“遨游”G20峰会的国宴餐桌……这是南麂大黄鱼的“蜕变成长史”。政策帮扶,党员带头,渔业产业走向规模化、精品化,岛上11个经济薄弱村成功摘帽,渔民腰包鼓起来……这是南麂岛的“振兴致富路”。养成一条鱼,打造一个产业,振兴一座海岛。这条大黄鱼看似已变成一条“黄金鱼”,带动了一个富民产业。这些内容全都是记者在现场采制的录音报道,信息量大,可听性强。因此,这期节目获得了2020年度浙江省广播电视对农栏目三等奖。
随着我国农村社会结构的变化,广播对农栏目的听众结构也更加复杂和多元化,除了传统务农人员外,还包括农村干部、乡镇企业管理者以及城镇化过程中逐步增加的融合类居民等。不同的听众对于栏目内容的需求自然有所区别②。广播对农栏目当前在唱好“四季歌”与念好“致富经”的同时,还要联系本地实际传播最新的内容,既及时进行政策解读,推广农业新技术,又传递市场信息,通过追求栏目的新闻性、实用性和科学性来提升传播力与影响力。
要吸引听众,广播对农栏目的形态也要多样化,既可以用系列报道的形式,也可以用子栏目讲故事的手段,用通俗易懂、生动幽默的语言让农村听众喜闻乐见。为了增强栏目的传播效果,可以通过热线电话、短信和微信平台与听众进行广泛的互动交流,不断拉近栏目与农民的距离。为了更好地贴近农村的现实生活,还可以依托栏目平台,开展送信息、送农资、送服务、送科技、送文化的户外活动,把演播室搬到现场,搬到广阔的农村,使广播对农栏目成为听众看得见的节目。
为了丰富《走进新农村》的栏目形态,拓展栏目的服务方式,平阳县传媒中心与县里的12个涉农部门开展紧密合作,成立了“田间智囊团”,赴现场帮助农民解决田间农事、村务纠纷和农产品销售等问题,记者则对全过程进行跟踪报道。从接地气的栏目设置到走村入户的活动开展,不但提高了栏目的知名度,也踏踏实实地为农民解决了生产生活中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而记者深入细致的报道形式,主持人亲切生动的主持风格,更使栏目成了名副其实的沟通政府部门和农民之间的连心桥。
广播以声音为唯一传播介质,对农栏目要丰富形态,途径可以是多元化的。在融媒体语境下,广播对农栏目必须突破固有的呈现形态,借助网络平台实行多媒体传播。平阳县传媒中心的广播对农栏目《走进新农村》,除了及时上载到平阳新闻网外,还在微信公众号“平阳第一时间”“平阳发布”及客户端“爱平阳”推送,进一步拓展了覆盖面。
与此同时,《走进新农村》栏目组还定期邀请平阳县对农服务工程专家组的成员走进直播室,解读农业、农村、土地、扶贫政策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典型事例,并在线上解答农民在种、养、加等方面碰到的问题,并组织一些县里的乡村脱贫致富带头人通过直播与听友实时互动,讲述致富心路历程。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纷纷成立,重构了媒介的传播生态,传统广播的对农栏目在助力乡村振兴、介绍美丽乡村、传播农业信息、丰富农民生活时也可以利用短视频的形态。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网络视听产品,有着投入少、互动性强、碎片化、传播广等综合优势,是当下传统广播对农栏目延伸传播力、增强影响力的有效途径③。为了丰富形态,广播对农栏目可以尝试与电视媒体联合,为农民销售农副产品进行带货直播。2020年,由于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各地都在利用网络开展包括农产品在内的产品直播销售,许多主流媒体凭借自己的传播优势纷纷加入了这项活动。
在分食网络新经济这块大蛋糕的过程中,广播对农栏目主持人广泛参与以助农、扶贫、促消费等为主题的网络直播带货活动,实际上是提升栏目全媒体影响力的新举措。广播主持人凭借广播媒体固有的权威性、影响力和公信力发布涉农信息,有着栏目品质和品牌形象的支撑。网络直播时代,流量不仅可以反映出一位主播的变现能力,更重要的是它也能体现出一位主播的传播力。因此,对于广播对农栏目主持人而言,通过个人魅力收获粉丝,通过流量影响销量,是新时代新的职责所在。当然,网络直播带货活动中,广播对农栏目主持人在扮演带货主播角色时需要树立正面亲和形象,以良好的口碑赢得受众信赖进而实现品牌溢价④。
广播对农栏目参与农产品销售直播,能直接连通供给侧与需求侧,有效打破供需双方之间的时空层层壁垒,让供需双方直接沟通交流,既能够使农民在直播中获取大量的市场信息,又可以通过线上的连通倒逼线下的销售渠道拓展。在销售大量积压农产品的同时,走出一条农民既增产又增收的新路子,还能够通过不断探索创新路径,收获更多的创优作品。
注释:
①徐红晓.融媒时代对农广播创新发展策略探析[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8(08):98-100.
②黄建平.新时期对农广播节目如何让农民“买账”——以河北廊坊地区对农广播为例[J].中国广播电视学刊,2017(11):114-116.
③方勇涛.广播对农节目应用短视频转型意义与路径[J].声屏世界,2020(11):75-76.
④姜岩.广播电视主持人网络直播带货的机遇与挑战[J].新闻世界,2021(02):47-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