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艳飞 徐 明
(长春大学特殊教育学院 吉林长春 130022)
据中国残疾人联合会2021年数据统计显示,从2009年至2020年,我国残障学生进入高等特殊教育学校学习的人数从1196人增长到2253人,而进入普通高校就学的人数从6586人增加到13551人[1]。这意味着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残障学生进入普通高校以融合教育的形式接受高等教育。因此,融合教育在现在和未来都将是我国高等特殊教育的主要形式,健全和发展高等融合教育将是我国特殊教育和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高等融合教育的推进虽然使残障大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增加了,但普通高校的课堂能否为残障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一直是一个备受质疑的问题。
党的十九大“办好特殊教育”要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和《“十三五”加快残疾人小康进程规划纲要》都强调了融合教育质量的问题,我国相关学者和教育者也为此做出了大量的努力,但大部分的工作是在政策、管理、资源建设、课程调整、培养模式建设等宏观和中观层面上展开的,而对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实践则十分匮乏,这个状况在相关学术研究和实践上均有所反映。
在学术研究上,以“高等融合教育”为篇名在中国知网中进行搜索,截止到2020年6月,被检索到的文献数量为53篇,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对高等融合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分析,包括对校园环境、教师的专业素质、资源支持、培养模式的构建、课程调整等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和提出解决建议,而关于课堂教学的研究仅有3篇文献。在实践上,根据长春大学、北京联合大学等六所高等融合教育试点高校2017至2019年的试点工作总结可知,多数试点高校把组织管理、资源建设、无障碍环境建设、促进融合氛围、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作为高等融合教育建设的重点内容;把优质资源的整合、完善服务体系和教师的培养作为不断推进高等融合教育的主要方向,仅有长春大学重点强调了教学方式的改革[2-4]。
我们应该清楚地认识到,微观层面的课堂教学作为实施高等融合教育的主要阵地,是影响高等融合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所有学生提供有意义、高质量的教学是全纳(融合)教育的重中之重[5]”。因此,反思当前高等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不足、探索如何为残障大学生提供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应该成为现代高等融合教育质量提升的重点。
课堂教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性系统,包括课前、课中和课后,容纳个体和群体,包含教师、学生、教材、环境等各种因子。什么样的课堂教学能够满足高等融合教育的需求?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弄清楚融合教育的基本理念和高质量的融合教育的基本要求。
自1994年萨拉曼卡“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召开至今近30年的发展中,国内外研究者对融合教育的理念、价值取向、教育实践等方面做了大量的研究,尽管不同的国家在不同的时期对融合教育的理解不同,但从整体来讲,所有的观点都表现出了对平等、接纳、归属、参与、合作等原则的趋向,以及对拒绝、排斥、隔离、歧视等现象的回避。我国学者黄志成(2004)认为:“融合教育是一种持续的教育过程,接纳所有学生,反对歧视和排斥,促进积极参与,满足不同需求。”[6]这个观点既突出了融合教育的持续性特征,又明确了教育过程中的基本原则,即残障学生不仅在入学上享受与普通学生平等的权利,而且要让残障学生平等地参与到教育过程的各个环节当中,即每个教育环节都要关注学生的特点、关注集体、关注参与,满足不同学生身心发展的需要。颜廷睿、关文军、邓猛(2016)从融合教育质量评价的角度指出:“好的融合教育既要体现融合的理念,即获得平等、接纳和归属等对教育公平的核心价值追求,又要符合作为一般教育活动的基本准则,即对效率与结果的追求。[7]”也就是说,高质量的融合教育既要实现教育的公平,又要通过一般的教育活动实现高质量的结果,保证教育目标的实现。
上述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融合教育的理念及其质量要求进行了不同的诠释,共同指明了高质量的融合教育应该在教育的起点、过程和结果上始终贯彻平等、共同参与的原则,以满足学生的需要为中心,保证残障学生所接受的教育是适合他们的教育,是真正能够促进他们发展的教育。
在融合教育的质量要求下,高质量的课堂教学必须遵照并切实践行其基本理念和原则,即在公平和效率兼顾的原则下,关注残障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给残障学生与普通学生平等的机会,促进所有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合作;在教学过程中要科学运用现代教学技术和教学策略、更新教学方式,实施适当的个别化教学和差异化教学,实现促进学生认知、融合、就业等能力的发展和适应现代生活需要的培养目标。
如前所述,目前关于普通高校融合教育课堂教学的学术和实践研究较为匮乏,教学实践仍然存在许多问题,无法满足高等融合教育的质量要求,如教师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不够,缺乏特殊教育学习背景、教学手段利用的不合理性、对残障学生作为学习主体的认知不足、课堂无法实现真正的融合等。这些问题都集中表现在了课堂教学方式上,即教师没能根据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原则进行教学方式上的调整,仍然运用以“单向灌输式”为主要特征的传统讲授式教学,这对融合教育课堂教学质量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可概括为“三个不利于”。
(一)不利于促进学生的参与与合作。“‘参与’与‘合作’是融合教育最基本的原则与实践方式,也是社会融合与公正目标实现的重要指标。”[8]只有在共同参与的前提下,才能实现学生的平等、合作、对话、思想碰撞等融合教育所期望的课堂状态。然而,现实的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却与这个目标相去甚远,呈现的是一种“沉默和寂静”[9],甚至是间接的隔离。在传统课堂中,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虽然在同一个教室里,但他们有各自的就坐区间,往往残障的学生们坐在一个固定的区域,没有其他学生和老师的“打扰”。他们与普通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甚少,在普通学生的眼中他们甚至是不可靠近的“群体”。残障学生在传统教学的组织教学、复习提问、讲授新课、巩固、布置作业五个环节中也常常受到忽视,他们往往不需要回答问题、不需要完成作业,甚至在考试上也会得到降低难度或免考的“优待”。从表面上看,残障学生接受的是融合教育,但实际上只是“空间”意义上的融合,根本没有作为教学的主体而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也谈不上平等与接纳,这无疑是一种间接的隔离。因此,传统讲授式课堂难以实现融合教育所倡导的平等、参与和合作的基本理念和价值取向。
(二)不利于差异化教学。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表明,差异教学是目前融合教育的最佳的实践方式[10]。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2017—2020年)也把推进差异教学作为提升特殊教育质量的重要措施。差异化教学强调要根据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的不同特点和需要确定适当的、“弹性化”的教学策略。显然,这种差异化教学在传统课堂上是难以实现的。一方面,在融合课堂中,学生之间在学习特点和需要上的差异性要比普通课堂更加复杂,除存在个体之间的差异,还存在群体之间的差异。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和一对多的师生分配模式难以实现在课堂教学中根据学生的能力特点进行因材施教,也难以同时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甚至因为教学手段的不当利用,造成对普通学生有效的教学反而会增加残障学生学习压力的矛盾,更加增大了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另一方面,在课堂教学中实施差异化教学,需要评估学生的特点和为其提供合适的指导,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来准备教学材料,需要把个别指导和全班学习进行有机结合,需要创设一个鼓励、安全、自由的融合氛围......显而易见,传统讲授式的课堂教学很难实现有效的差异化教学。以视障高等融合教育为例,视障学生由于视觉功能的缺陷,主要依靠听觉和触觉获取信息。由于听觉信息的接收与视觉相比,缺乏延续性和同时性,信息接受的速度较慢。因此,在融合课堂上,如果以讲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就需要教师将所有要传达给学生的信息以声音的方式,以缓慢的速度呈现出来。然而,对于普通学生来讲,这种教学无疑会给他们的学习效率带来不利影响。相反,同时利用视觉、听觉双通道能够使他们更快、更好、更多地接受教师传递的信息,更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如把板书、课件、视频资料、图形和表格等综合运用,增加教学的直观性,以达到“一目了然”的效果。但对视障大学生而言,这种“一目了然”又因为视觉功能的缺陷给他们带来了更大的学习困难。一方面,残障学生和普通学生之间在信息接收能力上存在巨大差异,另一方面,单纯的传统课堂自身的特点与高等融合教育所需要的差异化和个别化教学之间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相容性。在这两种原因的共同作用下,以传统讲授式为主的课堂教学不但无法做到真正的差异化和个别化教学,而且会造成“顾此失彼”的困境。
(三)不利于融合能力的培养。高等融合教育的最终目标是提高残障学生的融合能力,即提高残障学生与健全学生共同学习和生活中的学习能力、心理调节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使他们毕业之后能够顺利地融入主流、融入社会。因残障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教育模式多为封闭式教育,所以他们的融合能力较弱[11]。这个现状既表明了残障学生接受融合教育的艰难性,也表明了对其进行融合教育的必要性。由此,融合教育课堂教学应该把提高残障学生的融合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并把这个目标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之中。显然,单纯的传统讲式教学因其过于重视知识的传授,容易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忽视其潜能开发、人格培育、创新与实践能力的发展,很难实现残障学生融合能力上的培养目标。
由于普通高校的融合教育的理念、教师的专业素养和个别化、差异化教学的实施难度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在高等融合教育中实现上述高质量的课堂教学是十分不易的,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实践:
第一,在“最小调整,最大融合[12]”的原则上进行教学改革。虽然传统讲授式课堂在为残障学生提供有高质量的融合教学上存在着严重的不足,但就中国教育的现实背景来讲,讲授式教学的优势仍是不可替代的[13]。因此,如何在不放弃讲授式教学的前提下进行教学方式的调整,既发挥讲授式教学的优势,又能克服其不足,在残障学生的特点、学习需要与传统教学之间找到一个切合点可以作为高等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一种尝试。如,由复旦大学张学新教授于2014年提出的“对分课堂”把传统讲授法、学生独立学习、学生之间的讨论相结合,把教师的讲授、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在时间上进行合理分配,不仅能够发挥讲授法的优势,也能够促进学生进行差异化的学习,增加学生的参与和合作。目前这种教学模式已被广泛应用在普通高等教育的课堂教学中,融合教育教师也可以尝试将这种教学模式应用课堂教学之中。
第二,灵活借鉴国外的教学理念。如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生成论教学哲学等都强调学生学习的参与性和主动性,知识学习的建构性或生成性。实践表明,这些教学理论能够为课堂教学的变革提供有效的理念和思维方式,在促进残障学生的参与性和合作性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教师应该积极研习国外的教学理念,并与我国的融合教育实情相结合,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第三,借鉴已有的教学模式和实践方式。同伴教学法、通用学习设计、翻转课堂等在普通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中已经取得了一定效果。根据残障大学生的特点、需要和课程的性质,把这些已有的教学模式与融合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也可以作为融合教育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邓猛教授曾总结了西方特殊教育微观层面的三个最佳实践方式:个别化教学、合作、分层[14],实践表明,这些方式是提升各级各类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在高等融合教育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们可以适当地将这些实践方式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
高等融合教育在我国已经有了近30年的发展历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是仍然没有达到蓬勃发展的程度,融合的理想和教育现实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要缩小这个差距则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从宏观和中观层面讲,相关政策、硬件设施的建设、专业教师的培训、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完善,需要国家和各高校根据实际情况有序地进行,必然要经历一个长时间的过程。但从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讲,只要教师们勇于探索、积极开展教学改革,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就可以使融合教学的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升。因此,希望教育者们共同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切实贯彻融合教育的理念和原则,给残障大学生创造一个优质的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