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力障碍儿童绘本阅读的教育价值与建议

2021-02-01 08:21吴晓芸
绥化学院学报 2021年7期
关键词:智力障碍绘本

吴晓芸 袁 茵

(辽宁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智力障碍儿童指智力功能和适应性行为具有显著性限制,即智力明显低于正常儿童并伴有适应性行为障碍的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自身生理上的缺陷,在认知、沟通、情绪与情感和社会性方面存在局限,与常人相比,教育过程中难度更大,需要借助多种手段进行适应性训练。绘本作为教育资源具有独特的优势,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可以用更直观的方式提升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沟通、情绪与情感和社会性能力。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1],儿童能阅读简单的绘本或儿童文学作品。绘本以独特的优势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发挥重要作用。

绘本是指以图画和文字相结合的形式来讲述故事情节的儿童读物。日本学者松居直认为,绘本不是简单的图文相加,而是图文相乘的形式[2],是一种结合性的特定性的少儿读物。绘本的内容丰富多彩,在表达上更形象、有趣、直观且视觉冲击力强,对智力障碍儿童具有极大的吸引力。绘本的图和文可以分开讲述故事,不存在主次和依附关系,绘本中的图画可以完整的呈现内容、叙述故事,图与图之间存在紧密联系和交互性,智力障碍儿童在绘本阅读时可以降低认知和理解过程的难度,即使存在不识字、读不懂文字等情况,也可以通过图画进行阅读和思考。郝广才从多个方面探讨了优秀的绘本具有的特征[3]:儿童化的语言,绘本在语言的设计上呈现简单性和重复性,符合儿童的认知水平和语言发展特点,语言文字的表达以有趣和丰富的形式呈现,简洁且充满童趣,提升儿童的阅读兴趣;创意性的图画,图画作为绘本的基本要素具有衔接性和创意性,图画的生动展现,能够将求真和寻美完美结合,使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感受图画的魅力,提高想象力;丰富性的情节,绘本主要通过图来描述故事情节,表达理念。丰富性不是指情节复杂,而是强调通过图片给儿童带来视觉冲击的,以儿童的视角和发展特点出发,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有所感悟、有所思考,引起情感上的共鸣[4];多元化的主题,绘本的内容涉及天文、地理等生活的各个方面,具有叙事性。绘本能为儿童带来知识上的获取和积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学习以及生活素材。绘本的特点决定了绘本阅读独有的价值,在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应发挥绘本阅读对智力障碍儿童的价值,提高对智力障碍儿童绘本阅读的教育效率。

智力障碍儿童在心理特征上总体呈现发展迟缓,速度慢,停滞等特点。在认知方面,智力障碍儿童的感知觉弱于同龄人,感知速度慢、范围狭窄、信息容量小;注意范围狭窄、稳定性、分配和转移能力差,更易感知生动形象、色彩丰富的内容;智力障碍儿童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在沟通方面,智力智障儿童的语言发展速度和理解能力缓慢,对抽象的词语理解困难,存在语音障碍、词汇缺乏和句子运用水平低的特点。在情绪和情感方面,智力障碍儿童往往情绪不稳定且调节能力差,高级情感发展迟缓,共情能力低[5]。社会性发展方面,生活自理能力较差,与人交往能力较弱。绘本阅读方便可操作性强,适合智力障碍儿童感知、沟通、情绪与情感以及社会性方面的特点。本文从绘本阅读的特点出发,分析绘本阅读对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价值,进而提出智力障碍儿童绘本阅读的教育建议。

一、绘本阅读对智力障碍学生的教育价值

绘本阅读是指儿童在教师或家长的引导下,通过绘本作为工具进行的阅读。儿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能得到知识上的学习,发现新鲜的事物,提升儿童观察、发现、思考能力,陶冶情操、得到情感上的体验和共鸣。在培智学校义务教育《生活语文》课程标准(2016)中明确指出:“生活语文教学中要重视绘本对智力障碍阅读的作用,将绘本作为一种教育资源对智力障碍儿童进行教育。”绘本在培智学校受到广泛关注,绘本阅读适合智力障碍儿童的阅读特点,在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沟通、情绪与情感和社会性方面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

(一)绘本阅读有助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认知能力包括感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等要素,整体上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功能落后于正常儿童。智力障碍儿童的感受性较低,感觉反应较为迟钝,视觉、听觉等分辨能力相对较弱;知觉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恒常性相对较差[5]。绘本阅读以丰富夸张的图画和艳丽的色彩给智力障碍儿童巨大的视觉冲击,与简单的文字叙事相比,绘本阅读将图画和文字完美结合,使智力障碍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刺激。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视觉敏锐性下降,对物体形状、大小和颜色的精细辨认能力较低。通过绘本阅读这一方式,选取色彩鲜艳、视觉冲击力大的绘本,以增强智力障碍儿童的感受性,绘本中图画之间较强的联结性可增强视觉注意和视觉追视能力。例如,在绘本《母鸡萝丝去散步》中,作者大胆运用了红色和黄色,以大面积鲜明的色彩来描述儿童眼中丰富多彩的世界,运用细腻的笔触生动形象的展现了不同的动物形象,绘本中的细节呈现符合智力障碍儿童心理发展特点的同时,更易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绘本阅读将试听结合,能够增强智力障碍儿童注意的分配,提升注意保持时间,提升感知觉和注意力。人的思维和想象力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丰富而正确的事物表象的获得[6]。绘本阅读可以使智力障碍儿童通过丰富的图片获得对事物表象的认知,结合文字发挥想象力,从而提升智力障碍儿童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提高认知能力。

(二)绘本阅读有助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沟通能力。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沟通和非语言沟通能力较差。语言沟通上,智力障碍儿童的语言理解能力较差,语音表达异常且对词语数量的掌握比较缺乏,句子运用水平低[7]。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表明,人的认知发展主要有四个阶段:感知运动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和形式运算阶段,由于自身的缺陷,智力障碍儿童很难达到形式运算阶段,这类儿童认知方面的缺陷影响了与人的沟通。而绘本中文字的表达呈现儿童化,多运用简单的语言,采用较多的拟声词、叠词等,句子短小精悍,读起来朗朗上口,叙述性语言较少。如:绘本《落叶跳舞》中的语言:“沙沙沙,起风了;轻轻地,风停了……我们欢快地跳舞,悠悠地飞起来,自由得滑下去,转啊转,转圈圈,慢慢地停下来……”智力障碍儿童在绘本阅读过程中,可以充分感受绘本中语言表达的内容,简单且儿童化的语言符合儿童的交流习惯,不仅可以提高阅读兴趣,更能够提升沟通能力。智力障碍儿童通过绘本中描述的故事,认识并理解简单词汇,学会简单的语言表达,能够运用绘本中的句子进行交流。在非语言沟通方面,有研究表明智力障碍儿童沟通手段运用单一,仅会使用身体、手势动作和面部表情,非语言沟通发展水平低、品质差的特点[7]。绘本阅读的过程中,可以通过读图让智力障碍儿童表演图中展现的事物,如:卡通形象等,通过模拟卡通形象或者小动物的表现,提升非言语沟通的能力,以减少与人正常沟通交往的阻碍,增强与人的沟通交往。

(三)绘本阅读有助于智力障碍儿童形成和保持积极的情绪与情感。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不稳定,常出现害怕、易怒等情绪问题,对情绪的自控和调节能力差;与正常儿童相比,智力障碍儿童的情绪和情感发展缓慢,情感体验长期处于低级阶段,共情能力较差。绘本有丰富的故事情节,配合简单易懂的文字,使儿童在绘本阅读的过程中更易被其中的故事和情节吸引,与所要表达的事物产生共情。如:绘本《我妈妈》分别从妈妈的外形、性格和能力等方面来表达“妈妈对我的爱”,以简单的语言,运用“妈妈真的很棒、真的真的很棒”到“真的真的真的很棒”的直白文字,以符合儿童理解的口吻,层层递进,让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初步、进一步到全面的理解妈妈的爱,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美德的熏陶,一步步达到情感升华的效果。绘本阅读的过程不仅是“读”,更是一种“体会”的过程,绘本可以让儿童沉浸在所要表达的情绪和情感中,通过情节的展现和教师的表达,激励、唤醒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共鸣和美感体验,帮助发展审美能力。

(四)绘本阅读有助于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社会适应能力是指个体在社会生活的过程中适应生活环境,处理人际关系以及进行自我管理的能力。适应行为是人们习得的用于适应日常生活的概念性技能、社会性技能和实践性技能。智力障碍儿童由于认知能力不足,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问题。绘本阅读作为教育资源,以多元化的内容和丰富的故事情节推动智力障碍儿童社会适应水平的提高。从生活适应方面看,智力障碍儿童在基本的生活自理和卫生习惯方面如:进食、如厕、穿衣、个人卫生、出行等方面存在问题,需要在早期教育中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而绘本阅读恰恰可以弥补传统教育方式过于枯燥和机械化的不足,绘本中的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演绎方式,将日常行为规范通过生动形象和大胆的图片及充满童趣的语言表现,多以儿童感兴趣的卡通形象或小动物的形象呈现,如:绘本《馋嘴的小老鼠》中用小老鼠来代表儿童,通过小老鼠不停的吃东西、最后生病的故事给读者关于适当进食的引导,让智力障碍儿童在阅读的过程中得到直观的认识,不仅了解了什么样的东西可以吃,也明白吃多的后果,以此增强儿童的生活经验,循序渐进地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二、智力障碍学生绘本阅读的教育建议

(一)选择合适绘本提高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能力。教师在选择绘本时,要综合考虑智力障碍儿童的智力发展水平和认知方面的特点,由于智力障碍儿童认知能力比较弱,对图片和文字的感知、观察和思考的速度较慢,因此教师选择的绘本要符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采取由易到难、符合儿童兴趣的原则,保证儿童有阅读绘本的意愿,可以从情节简单、故事短小的绘本入手,绘本的图案要清晰优美、色彩鲜艳,人物要大且形象有趣,内容应是以儿童生活日常为主题的故事,语句少且重复[8],在儿童掌握之后逐渐增加情节相对较多且复杂的绘本,在绘本的选择中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选择合适的绘本后,教师可以采取多重感觉教学法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认能力进行针对性的训练,认知能力的缺陷是导致智力障碍儿童在沟通、社会适应方面存在障碍的基本原因,因此有必要对儿童先进行认知训练。教师在充分了解选取绘本的语言、构图、情节的基础上,进行多感官的教学,即:将儿童的视、听、触、动等感觉结合进行训练的方式,以此调动学生的多感官参与。绘本最吸引儿童的是图画,教师可先让儿童观察图画(视觉刺激),引起注意,增强儿童的“读图”能力,引导学生根据教师的提示指出图画中的内容(听觉刺激),训练儿童的手眼协调能力和反应速度,根据绘本的内容让儿童根据自己的想象进行表演(动觉刺激),来提升儿童的想象力和参与感,丰富绘本阅读的体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将示范和引导相结合,通过多种信息刺激儿童的多感官,以增加绘本阅读对智力障碍儿童认知水平提升的有效性。

(二)采用适当的教学法科学有效地进行沟通训练。教师在利用绘本阅读增强儿童沟通能力的训练时,要以儿童的认知水平为基础,采用情景式教学法,为儿童创设有利于沟通的环境,智力障碍儿童往往存在注意力缺陷,在获取信息时视觉接收性优先,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中出彩的图片吸引学生的注意。如在阅读绘本《乌鸦喝水》中,采取图片导入的形式或者以乌鸦玩偶的形式,为儿童创设乌鸦喝水的情景,帮助儿童进入到这样的角色中。在加强引导的同时,要给予留白,设置简单的疑问,如:“乌鸦怎样才能喝到水呢?”让儿童产生思考和想象,鼓励学生勇敢表达自己的想法,引导儿童大胆沟通,充分调动儿童的参与感和积极性,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儿童的语言表达能力。儿童的非言语沟通方面,主要通过表情、动作来体现,教师可以结合绘本内容让儿童在多阅读的基础上,从宏观到微观,发现故事中的细节,并增加儿童的认知深度,在对故事理解的基础上通过角色扮演或游戏的方式以肢体动作和表演的形式为大家展示,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对儿童进行引导,形成有效沟通,在提升儿童沟通能力的同时,增强儿童的自信心。

(三)加强环境支持增强智力障碍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智力障碍儿童的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增强这类儿童适应社会的本领,积极融入社会。教师在利用绘本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应为儿童设置自由轻松融洽、符合愉快阅读的环境,加强环境支持,减少与环境接触中的限制,这种环境支持包括外在的环境:学校可以设置绘本阅读教室、绘本图书馆、儿童剧场等,在基本的环境创设中培育阅读文化,为儿童营造一个至真、至善、至美的绘本世界[9],形成轻松活泼有效的绘本绘本阅读文化氛围。也包括人际环境:教师自身的能力和对绘本的掌握程度,同伴关系等都会对儿童的绘本阅读效果产生影响。发挥绘本阅读的教育功能,将绘本阅读融入到儿童的生活和学习中,绘本不应该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它应成为润化儿童心灵的读物,通过绘本阅读使儿童达到知情意行全方面的发展,丰富智力障碍儿童的情感,增强融入社会和适应社会的能力。教师要加强对儿童社会技能方面的教育,将绘本中描述的复杂的操作性技能进行分解,分解成儿童容易观察和模仿的动作,引导学生将复杂的社会适应技能转变成简单的动作,习得融入社会的技能,增强儿童对绘本中故事的理解,提升社会适应能力。

绘本阅读以其自身的特点和优势,对智力障碍儿童的认知、沟通、情绪和情感以及社会适应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随着绘本在培智学校受到越来越大的关注,教师在运用绘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更需要选取合理的绘本内容,结合相关的教育目标,以学生为主体,兴趣为导向,充分利用绘本作为教育资源的优势[10],使智力障碍儿童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绘本阅读,促进发展,更好的适应社会。

猜你喜欢
智力障碍绘本
绘本
绘本
绘本
跟踪导练(四)2
内向并不是一种障碍
跨越障碍
智力闯关
智力闯关
家庭教育过于执着是孩子成长的障碍
欢乐智力谷